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虚拟原型技术及其在控制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虚拟原型技术是当前设计、制造领域中的一个新技术。数字式的虚拟原型机交在很多场合替代物理原型机的使用,大大缩短设计周期,节约设计经费。本文具体分析虚拟原型在控制系统设计中的应用,阐述构筑虚拟原型机所需的应用技术。在控制系统设计中,虚拟原型机可以分成三个层次,分别完成控制律的设计,控制软件的开发和控制系统的定型验证的任务。  相似文献   

2.
张欧亚  佟明安  郑毅 《系统仿真学报》2007,19(19):4445-4449
在巡航导弹武器控制系统的面向Agent开发中,监控Agent的设计是关键。依据人机一体化思想和认知工程方法,提出并采用了一套以人为中心的Agent分析与设计思想和方法,对监控Agent进行了开发。通过用户和任务分析识别了用户特点以及Agent的任务类型、信念结构、作业流程、任务想定和功能需求等,进行了人机功能分配;据此设计了Agent的结构,先后开发了Agent的组元原型和系统原型,通过认知预排和用户测试对原型设计进行了迭代。  相似文献   

3.
协调控制系统在紧凑型电站仿真机上的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以开发基于DCS的紧凑型电站仿真机为背景,介绍了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在仿真机上的实现。文中采用模块化建模的方法,对每个实际的控制环节建立其仿真模型;并利用开发的模块库,采用直接能量平衡策略,完成了协调控制系统的组态,使其能仿真单元机组机跟炉、炉跟机、机炉协调、手动以及定压、滑压等运行方式,并能协调地对锅炉和汽轮机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4.
黄强  白楠  纪震  许文焕 《系统仿真学报》2006,18(8):2314-2318
通过应用仿真技术为汽车控制系统的开发提供技术支持以解决汽车控制系统在测试与评估阶段遇到的问题。文章阐述了汽车动态模型、交通环境模拟模型及其集成的图形化仿真软件的研究开发。所开发的汽车动态模型包括了牵引力模型、传动系统模型和制动系统模型。交通环境模拟模型包括交通流量模拟模型和驾驶员行为模拟模型。集成的模拟软件系统能为汽车控制系统如自适应定速巡航系统的开发提供完整的模拟仿真环境。  相似文献   

5.
某型大柔性多体结构卫星半实物仿真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原劲鹏  杨涤  翟坤  张子龙 《系统仿真学报》2006,18(5):1204-1207,1259
介绍了xPC实时目标环境,借助xPC平台实现了对某型大柔性多体结构卫星系统的半实物仿真试验开发,试验过程中,对xPC目标进行了二次开发,在星载计算机硬件不成熟时,采用一台xPC目标机来实现其快速控制原型,另一台目标机模拟星载计算机外部实时环境,由一台xPC宿主机分刺控制两台目标机保证仿真时钟同步,在快速控制原型的基础上逐步地引入实物部件从而实现半实物仿真系统的构建。整个卫星地面半实物仿真系统的开发过程是一种基于模型的系统设计思想,实验结果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电控柴油机、TC+AMT及制动的TCS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4×2车辆,设计了基于电控柴油机、TC AMT及驱动轮独立制动联合控制的牵引力控制系统的方案,并提出了控制策略。建立了动力传动系统、整车等数学模型。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搭建了仿真模型,并对典型工况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牵引力控制策略能够使柴油机、TC AMT及制动系统的控制有机结合,有效地改善车辆在弱附着路面上的起步加速能力。  相似文献   

7.
基于巡航导弹武器控制系统的多Agent构架,为了开展监控Agent的设计,参考战术战斧武器控制系统用户界面的开发过程,提出了一整套"以人为中心的人机一体化"的Agent设计方法.用该方法对监控Agent进行了设计:通过用户、任务分析和人机功能分配,识别了人与机器的需求;据此设计了Agent的结构,结合信念属性与需求设计了Agent的部件原型,进而结合任务流程形成了系统原型,通过认知预排和用户测评对原型设计进行了迭代.  相似文献   

8.
基于磁流变技术的半主动悬架能够显著提高汽车的平顺性和操稳性,但控制系统设计非常复杂.以MATLAB/Simulink为控制设计平台,利用Ve-DYNA建立了某轿车的非线性多体动力学模型,完成了仿人智能控制器设计,运用dSPACE组件系统组建了实车半主动控制系统原型,进行了实车道路试验和在线调参.从离线仿真和实时控制的结果来看,仿人智能控制能够在保证操纵稳定性的前提下,取得更好的舒适性,同时也说明了基于MATLAB/Simulink、Ve-DYNA及dSPACE的快速开发平台能加快汽车半主动控制器的开发进度,降低研发成本,对于推动汽车半主动控制的产业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RT-LAB快速控制原型在随动系统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徐小英  王林 《系统仿真学报》2006,18(4):1055-1057
快速控制原型实现是由计算机迅速建立控制器模型,受控对象采用实物,构成整个仿真回路,这属于半实物仿真(即硬件在回路仿真)的一种情况。介绍了基于先进的仿真系统平台软件RT-LAB的快速控制原型方法,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的控制器模型,以及RT-LAB实现实时仿真所需的软硬件环境,完成了在随动系统中的应用,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YFK-1仿真试验控制台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仿真试验控制装置是水下航行器控制系统半实物仿真中不可缺少的设备。论文以水下航行器半实物仿真系统为应用对象,以工业控制计算机和数据采集卡为硬件平台,采用LabVIEW开发工具,开发完成了YFK.1仿真试验控制台。该控制台接收来自ADI仿真计算机的仿真信号及外部设备驱动信号,采用A/D、D/A、TTL、光隔离、VMIC反射内存实时网络等接口,实现了多路模拟量、数字量的检测和显示。开发的系统具有控制、检测、监测和报警功能,且具有和高级语言C++的接口,可以调用C++的源程序,大大加强了仪器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1.
李波  张承宁  李军求 《系统仿真学报》2008,20(19):5407-5410
建立和分析履带车辆动力学数学模型;应用多体动力学软件RecurDyn建立履带车辆动力学模型及地面模型,通过MATLAB/Simulink建立驱动电机控制系统模型,联合动力学模型与控制系统模型构建完整的整车虚拟样机;利用该虚拟样机对整丰的运动学及动力学分析,并与实车试验数据对比,验证了整车虚拟样机模型仿真的正确性,为电传动履带车辆的研发提供了新的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实时控制策略,用以控制混合动力系统的转矩分配,以提高混合动力汽车燃油经济性。该策略采用一个小波神经网络控制器,结合瞬时优化控制策略得到的控制规则进行训练,实现对混合动力系统的实时控制。基于ADVISOR的仿真研究表明,该控制策略不仅能够保证车辆的燃油经济性,而且克服了瞬时优化控制策略难以实时控制的缺点。  相似文献   

13.
车辆半主动悬架的模糊控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建立了履带式车辆1/2车半主动悬架控制的状态方程模型。提出一种了半主动悬架模糊控制规则的产生方法。设计了1/2车半主动悬架的模糊控制系统。仿真分析表明,所提出的模糊控制规则无论对随机路面输入还是确定性路面输入都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is focused on developing a tracking controller for a hypersonic cruise vehicle using tangent linearization approach. The design of flight control systems for air-breathing hypersonic vehicles is a highly challenging task due to the uniqu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ehicle dynamics. Motivated by recent results on tangent linearization control, the tracking control problem for the hypersonic cruise vehicle is reduced to that of a feedback stabilizing controller design for a linear time-varying system which can be accomplished by a standard design method of frozen-time control. Through a proper model transformation, it can be proven that the tracking error of the designed closed-loop system decays exponentially. Simulation studies are conducted for trimmed cruise conditions of 110 000 ft and Mach 15 where the responses of the vehicle to step changes in altitude and velocity are evaluate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ontroller is demonstrated by simulation results.  相似文献   

15.
车辆悬挂系统的鲁棒主动控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特征结构配置参数化结果,提出了车辆悬挂系统的鲁棒主动控制设计方法,其目的是设计状态反馈控制律,使得闭环系统具有希望极点且使得干扰对系统的影响达到最小.此外,该方法直接基于车辆悬挂系统的参数矩阵,便于应用.最后, 车辆悬挂系统的仿真实例,表明该鲁棒主动控制设计方法的简单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李果  彭莎 《系统仿真学报》2012,24(8):1714-1718
首先提出一个非线性控制系统研究汽车转向系统和防抱死制动系统的协同控制问题。该控制结构由转向控制器和制动控制器组成。为了确保系统全局稳定性,采用反馈线性化方法进行解耦。为了提高系统的鲁棒性并确保期望的动态性能,对解藕线性化的系统采用内模控制方法进行综合。然后设计适用于复杂工况的制动力分配策略。最后用仿真结果验证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它改善了汽车制动稳定性和转向性能。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大机动飞行情况下飞行器姿态控制系统的设计问题。首先,基于非线性系统输出解耦控制的设计思想,重点解决了一类既有姿态角控制要求,又有弹道设计要求的控制系统设计问题,设计得到一种复合控制规律。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履带车辆自动变速系统对复杂行驶工况的自适应能力,在基本模糊控制策略基础上,运用参数自调整模糊控制方法,建立了一个具有两级递阶结构的自适应模糊换挡控制系统。基本模糊控制模块将油门开度、车速和加速度三参数进行模糊化和模糊推理,实现挡位决策;自适应控制模块按照测得的车速和加速度对直线行驶阻力和附着力进行在线辨识,进而对量化因子进行自调整,可改善履带车辆在随机工况条件下的换挡品质。该系统对不确定的车辆参数和外界负荷的扰动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仿真研究表明所设计的模糊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自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9.
刘增华  李芾  傅茂海  黄运华 《系统仿真学报》2007,19(13):3022-3025,3029
随着铁路不断提速,对车辆运行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半主动控制技术在机车车辆上的应用为进一步提高机车车辆动力学性能进而提高其运行品质开辟了新的途径。包括空气弹簧的二自由度悬挂系统的控制策略进行分析,结合控制策略提出了一套以调节空气弹簧节流孔直径从而改变悬挂系统阻尼为目的的半主动控制方案,运用计算机软件SIMULINK对半主动控制空气弹簧悬挂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运用半主动控制技术可以得到更好的空气弹簧悬挂参数,提高整个悬挂系统的减振性能以改善车辆运行平稳性。  相似文献   

20.
车辆半主动悬架系统模糊神经网络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悬架系统对车辆平顺性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预瞄控制在后轮处提前预测路面不平度,用于解决半主动悬架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存在的时滞问题。建立了1/2车辆模型和路面输入模型,设计了基于预瞄控制的半主动悬架模糊神经网络控制结构,并进行了白噪声输入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预瞄控制后的车身加速度峰值和标准差比被动系统分别减少了61.61%和44.28%,比模糊控制的悬架系统分别减少了21.23%和21.20%;预瞄控制后的质心加速度峰值和标准差比被动系统分别减少了35.21%和57.81%,比模糊控制的悬架系统分别减少了7.83%和20.10%。后轮处车身加速度和质心垂直加速度均有明显减小,较好改善了悬架系统适应道路的性能,有效缓和了车辆的振动和提高了汽车的行驶平顺性。
Abstract:
Suspension system has important effect on vehicle ride comfort.Wheelbase preview control method could be used to forecast the road surface roughness at the front wheel,and to be used to solve the delay problem in fuzzy neural network controlled semi-active suspension system.The 1/2 vehicle model and road input model was established,and the fuzzy neural network control structure based on wheelbase preview control theory was designed.The white noise input simulation was carried out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eak and standard deviation of body acceleration are separately decreased by 61.61% and 44.28% compared with passive suspension system,and are 21.23% and 21.20% compared with fuzzy controlled suspension system;on the other hand,the peak and standard deviation of vertical acceleration at CG are separately decreased by 35.21% and 57.81% compared with passive suspension system,and are 7.83% and 20.10% compared with fuzzy controlled suspension system.The body vertical acceleration at rear wheel and the vertical acceleration at CG a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o adapt to the suspension performance,which helps to effectively easy the vehicle vibration and to improve the vehicle ride comfor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