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针对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阐明了班主任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特别是在日常教育管理学生的工作中,要遵循“心育”的原理,坚持“心育”原则,贯彻“心育”思想。在解决矛盾、处理问题时首先从“心育”角度出发,做到先“听”后“讲”、先“理解”后“教育”,使班级每个学生都成为心理健康者,充分发挥班主任在心育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职业学校学生专业实训课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在实训课中营造良好的氛围是关键.专业教师必须善于捉摸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活动规律,积极调动多方面因素,让学生“能学”“想学”“会学”“坚持学”,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戴萍 《甘肃科技纵横》2005,34(4):204-204
从分析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入手,阐述了教师在学生的身心教育和德育渗透过程中应采取的必要措施,提出了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经。  相似文献   

4.
如何构建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确把握大学生的思想脉搏,深入研究大学生的哪心理特点和成长成才要求,努力提升大学生的公共道德素质和综合素质;把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理解学生、发展学生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学生为本,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分析了“90”后大一新生与以往大一新生的共性心理特点及他们个性心理特点中所暴露出的问题,对辅导员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首先要求从辅导员自身出发,达到心理换位;其次从入学后就开始对“90”后新生建立心理档案;再次有目标、阶段地开展“90”后新生整体的心理教育,最后有针对性地开展“90”后个体心理教育。从而引导“90”后以一个健康的、积极的心态开始自己的大学生活。  相似文献   

6.
培养创造型学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创造型学生的培养要造创造性教育,了解创造型学生的心理特点并采取相应措施,有利于创造型学生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针对高职学生心理问题开展就业教育工作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高职学生的身心特点和面临就业等纷繁复杂的矛盾心理,深入剖析了当代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提出要在高职学生中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教育,并采取加强就业指导、开展就业心理咨询、加强创业教育、拓展校企联合等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情感教育为突破口,试图应用情感教育的实效来揭示教育教学的内在规律,探讨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对此所应采取的教育教学策略和手段,激发学生的积极学习情感,升华其道德情感,从而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9.
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事业,复兴中学校在推进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能力”为主题的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本,构建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努力完成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浅述了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和实践“以学生为本”的思路,笔者认为:“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就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实质就是“以学生为本”,如何坚持‘似学生为本”?绝大多数教育工作者都认为主要应做好关爱、信任、民主、转变、创新等五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是教育工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任务。坚持以人为本是教育事业所追求的崇高目标。教育从根本上说是培养和塑造人的事业,教育工作贯彻以人为本的方针就是要坚持“两个为本”,一是坚持学校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二是要坚持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就高等教育而言,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依靠广大教师和职工,依靠广大学生,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只有这样才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同时,要切实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观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2.
我们通过多年教学实践,了解到在体育教学中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也应不断提高学生加强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上体育课的主体意识,根据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的兴趣规律,采取灵活多变的趣味性练习,培训学生体育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内驱力”。  相似文献   

13.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以积极心理学为视角,以提高高职生心理素质为目标,围绕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性、预防性、补救性三种功能,探索构建了高职院校“12345”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即“坚持一个中心目标”: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建好两支师资队伍”:专职心理教师队伍和兼职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完善三级工作平台”:院级心理中心、系部心理辅导站和学生心理健康组织;“抓好四个教育阵地”:课堂教学、日常教育、学生活动和心理咨询;“凸现五个工作亮点”:数字宣传、心理普测、危机干预、特殊群体、教研研究.  相似文献   

14.
王仕勋 《科技信息》2007,(32):265-265
高职院校学生由于特殊的组成结构,使得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其中部分学生存在知识性障碍与心理性障碍的学习障碍,对专业课学习不适应。本文分析高职学生学习障碍产生的原因,研究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要以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来提高高职学生的整体素质,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5.
融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于一体的“大德育观”在我国高校的德育教育中具有现实合理性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四个统一”和“五点希望”是高校德育目标的最新宏观定位 ,目前 ,亟待将之进行目标的微观细化 ;“灌输论”的地位及坚持“灌输论”的现实紧迫性 ;德育的时效要通过落实德育的主体地位来实现。具体说来一是按需施教 ;二是采取适当的德育教育模式 ;三是注重德育实践教育  相似文献   

16.
陈鹤琴关于幼儿心理特点和幼儿智力开发思想述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鹤琴认为,科学育儿首先要了解幼儿、研究幼儿;针对幼儿好动的心理特点,游戏、音乐等活动是“发展幼儿智力的钥匙”,感觉训练是幼儿认识环境的基础,是幼儿智力开发的重要环节;在教育活动中开发幼儿智力,应注意掌握刺激的原则、联念的原则、动作的原则及开发幼儿智力的具体作法。陈鹤琴先生关于幼儿心理特点和幼儿智力开发的思想,充分体现了他的“活教育”的主张。  相似文献   

17.
采取什么样的手段教育学生“成人”、“成材”,是教育工作者长期十分困惑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好人”的标准、核心的分析,认为教育学生“做人”要是“以善为本”。作为教育工作者、家长,要教育学生把向善、行善当作做人的根本。  相似文献   

18.
在教学中培养本科生的科研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心理特点和能力发展、教育教学目标、教学相长理论都要求高校“两课”在教学过程中培养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当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以引导学生参与研究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进行论文撰写等具体措施,着力培养本科生的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19.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关系人才质量的重要方面。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特点,针对性地采取多种教育措施,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有机结合,以提高高职生的心理素质,塑造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深刻揭露“法轮功”邪教组织歪理学说的反动本质,使广大青年学生进一步认清伪科学理论的实质。坚持科学真理,反对一切伪科学;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把“讲政治”的要求落实到青年教育工作实践中,增强青年学生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青年学生的政治修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