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吸附式制冷中回质过程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引入回质循环,设计了一套使用活性炭-氨为工质对,用发动机余热驱动的吸附式汽车空调,建立了回质循环的计算模型,对样机的回质过程及其对吸附式制冷循环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并与基本循环、回热循环进行了对比,同时引入了回质系数表征回质完善度,结果表明,回质过程大幅度提高了循环制冷量,但在某些工况下,也有可能降低系统的性能系数;金属及流体热容变化对回质过程的作用不明显;回质对性能的影响主要取于工质对的吸附特性,在不同的回质系数下,回质循环的性能变化遵循基本一致的规律。回质过程对于循环性能系数的影响没有对循环制冷量的影响大。  相似文献   

2.
一种新型的固体吸附式制冷循环吸附床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太阳能供热与制冷联合循环的新思路。用电加热器替代真空管集热器,实物设计了一台太阳能热水器-冰箱复合机实验装置,通过多轮实验,探索出一种新型、高效率的吸附床设计方法。这种新型的吸附床以活性炭-甲醇为工质对。由30根φ50mm、长750mm的较小圆柱体并联组成一整体结构,各个吸附圆管内同心地插入φ10mm的不锈钢内圆管,并在内圆管上按一定的间距均匀打φ4mm的小孔作为制冷剂蒸汽的传质通道。在内外  相似文献   

3.
吸附床的传热传质性能的优化是提高吸附式制冷系统制冷效率的重要方法。利用FLUENT软件对使用CaCl2-NH3为吸附工质对的化学吸附制冷系统中的吸附床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吸附床解吸过程中温度场和单位质量吸附剂制冷量(SCP)的变化规律,并对不同填充直径和每层填充厚度的吸附床进行了性能分析,结果显示在填充总量一定时,吸附床的填充直径越小,系统的制冷效率越高。  相似文献   

4.
太阳能固体吸附式制冷吸附床内数学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固体吸附式制冷循环工质对的特点出发,分析了太阳能固体吸附式制冷装置中吸附床的传热传质计算过程,并在合理的简化条件下给出了吸附床制冷工质时的模型求解方法。根据文章所建立的方法,可对太阳能固体吸附式制冷装置进行性能动态模拟,并为系统装置的优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沸石—水的吸附特性及其制冷/热泵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以氯化钙一氨为工质对的吸附式两床循环制冷装置,并在此实验装置上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出了以氯化钙一氨为工质对的连续循环制冷系统的制冷量、性能系数COP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此装置的制冷效果优于设计指标,设计的壳管式吸附器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固体吸附制冷研究近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
9.
吸附式制冷单管吸附床传热传质的数值模拟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氯化钙-氨吸附式制冷单管吸附床传热传质模型,采用数值方法对该模型进行了求解,得出不同工况下的温度场,讨论了吸附床的有效导热系数、接触热阻、流体传热系数等对解吸量及制冷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吸附床导热有效导热系数,减小接触热阻可有效地改善吸附床的性能,为吸附床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吸附制冷用复合吸附剂导热性能强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混装和添加导热材料强化吸附剂的传热,在高真空重量装置上测定了复合吸附剂的吸附等温线;对吸附剂的吸附和脱附性能进行了差热分析;在吸附制冷循环模拟实验装置上评价了吸附剂传热性能。结果表明:添加导热材料制备的吸附剂导热性能得到了明显改善,吸附床层传热温差降低了23%.30%;复合吸附剂等温线形状没有发生改变,吸附质量分数有所下降;单位质量吸附剂的制冷量提高7.5%~12.5%;混装铁屑的吸附剂制冷量比其单独使用时高24%。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基本吸附制冷循环的基础上,建立了基本吸附制冷循环热力过程中的各个热量的计算表达式.针对氯化钙氨吸附制冷实验系统的两种典型工况(制冷工况和空调工况),就解吸终了温度和吸附终了温度对制冷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热力计算和分析,明确了空调工况下制冷系统性能更好的原因,并对计算结果从热力学理论角度进行了分析验证.  相似文献   

12.
船用吸附式空调制冷系统可行性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吸附式制冷应用于船舶空调中的可行性,对其在商船上的应用进行实用性结构设计,对系统的组成进行优化,使之更接近理想循环.对船舶在航行和在港两种情况的热量来源进行控制,并实现了吸附与脱附过程的自动切换,为船舶在运行中实现自动控制提供基础,也为推动吸附式制冷系统在实船上的使用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吸附式制冷循环热力学及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纯热力学角度对基本两床连续循环、绝热回质循环、等温回质循环这3种吸附式制冷循环的热力学过程进行分析,并采用C 语言进行编程模拟计算,探讨蒸发温度、冷凝温度及热源温度对解吸温度、吸附温度、循环吸附率、性能系数、周期制冷量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蒸发温度及冷凝温度的提高,回质循环(包括绝热回质和等温回质)与基本两床连续循环之间的性能差距逐渐减小,随着热源温度的升高,回质过程对提高系统性能系数的作用削弱;综合3种循环方式的计算结果,等温回质循环方式能够更好地符合燃料电池汽车余热驱动的吸附式制冷系统。  相似文献   

14.
基于平衡吸附理论,对一种具有高导热系数的沸石分子筛/泡沫铝复合吸附材料的吸附制冷的性能进行了理论计算,系统分析了不同厚度不同循环周期下的制冷性能,并与沸石分子筛-水吸附制冷系统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使用沸石分子筛/泡沫铝复合吸附材料可以缩短系统循环周期,大幅提高单位质量吸附剂的制冷功率.  相似文献   

15.
针对吸附式制冷装置及太阳能集热器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连续制冷吸附式制冷装置的太阳能集热系统。该集热系统可根据太阳辐射强度的变化,采取不同的运行模式。建立了采用该集热系统的连续制冷吸附式制冷装置数学模型,数值模拟了连续制冷吸附式制冷装置一天中不同时段在不同运行模式下的热力性能。计算结果表明,该太阳能集热系统可有效地提高吸附剂解吸温度及单位集热面积的制冷功率,实现太阳能的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6.
吸附制冷系统中吸附床的传热传质分析及结构设计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化学吸附制冷系统中吸附剂颗粒之间以及整个吸附床的传热传质特性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强化吸附床传热传质性能的主要措施和方法.分析比较了两种用于化学吸附制冷的典型吸附床结构,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吸附床.  相似文献   

17.
氨水吸收式制冷循环的分析与改进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通过对影响氨水吸收式制冷循环因素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了解这些因素变化如何影响制冷循环的COP值,以及如何控制这些因素的变化使制冷循环的COP值达到最大;并指出完全回收制冷循环的精馏热可使循环的COP值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其分析结果可为今后制冷的优化设计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Thermochemical sorption refrigeration powered by low-grade thermal energy is one of the energy-saving and environment friendly gree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ies. The operation principle of sorption refrigeration system is based on the thermal effects of reversible physicochemical reaction processes between sorbents and refrigerants.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developing study on the different thermochemical sorption refrigeration cycles, and some representative high-efficient thermochemical sorption refrigeration cycles were evaluated and analyzed based on the conventional single-effect sorption cycle. These advanced sorption refrigeration cycles mainly include the heat and mass recovery sorption cycle, double-effect sorption cycle, multi-effect sorption cycle, combined double-way sorption cycle, and double-effect and double-way sorption cycle with internal heat recovery. Moreover, the developing tendency of the thermochemical sorption refrigeration is also predicted in this paper. Supported by the Key Project of the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Grant No. 50736004)  相似文献   

19.
室温磁致冷技术尚处于样机研制阶段,仿真分析可以简化该过程。借助有限元分析工具计算磁场分布,并将工质细化然后结合磁工质材料磁热特性计算工质微元完整循环中的热量变化,最后求和近似得到磁致冷装置的整体运行特性。针对一种简化室温磁致冷原理样机的Ericsson循环制冷过程进行详细的计算。仿真结果表明提高循环的制冷温跨可增大总回热量,但是制冷效率将会降低。该方法有助于综合评定室温磁致冷装置的设计效果、指导室温磁致冷机的研制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