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莲是多年生的水生草本植物,它的根茎供食用,花供观赏,故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植物。前人对莲的分类及花部器官的研究已有不少报导,但对莲的营养器官,特别是种苗(从莲子荫发到四叶期)形态构造的报道则所见甚少[4、5、6、7、9、10、11、12、13]。  相似文献   

3.
<正>本文用主分析量分法(PCA)分析了 2年生产地试验林的7个生长性状,用逐步回归法测定了这些性状与9个主要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树总高、冠幅生长和年高生长量分别为前三个主分量中的正向的高负荷量,这三个主分量占7维空间中观察方差的98%左右。引起生长量变异的主导生态因子为纬度(X_1)、年平均相对湿度(X_5)和年平均雨量(X_7)。据此,官庄林场地区的树年高生长的线性模式为: y=85.6249—1.4147X_1+1.3205X_5—0.0121X_7 (F=5.787)  相似文献   

4.
杉木种子园不同无性系及不同树冠高度种子质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树冠不同层次的年龄将杉木树冠划分为若干年龄段,研究了安徽省休宁县山斗杉木种子园福建种源不同无性系以及不同树冠高度的种子质量,结果表明:(1)各无性系正常种子、涩粒、空粒百分率以及正常种子活力差异极显著,无性系平均涩粒含量56%,最高达81%;空粒仅为11%左右。(2)树冠上部第2、3年龄段(第1年龄段无球果)正常种子百分率最高,中部、下部次之;涩粒百分率随年龄段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并且均超过50  相似文献   

5.
用垂直平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我国不同地区杉木幼苗叶进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酯酶同工酶,苹果酸脱氢酶同工酶的比较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1) 四川德昌杉木三种同工酶谱与其它地区杉木的酶谱有一定差异。 2) 除四川德昌杉木外,其它地区杉木的同工酶谱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6.
该文对不同季节人工饲养的雌性鲫鱼斯坦尼氏小体的显微结构、亚显微结构及其形态计量学进行了初步研究.显微结构的研究表明,该小体中腺上皮细胞的多少、排列状况、胞核大小和染色深浅、胞质中分泌颗粒的多少和PAS反应的强弱等均随季节的更替而呈周期性变化.在亚显微结构上,可将该小体的腺上皮分泌细胞分为A、B、C、D、E、F等六种类型.根据各类细胞的细胞器的发达程度和分泌颗粒的多少等结构特征,我们认为:A型细胞是处于颗粒分泌前期的细胞,B型细胞是属于进入分泌阶段的细胞,D、E、F等三种类型的细胞则是处于萎缩或幼稚阶段的细胞,而C型细胞为正趋向成熟的细胞.春季仅见到A、B、C、D四种类型的细胞,夏季B型细胞所占的比例较多,冬季仅出现D、E、F三种类型的细胞.这种显微和亚显微结构随季节更替而变化的规律与形态计量学的研究结果相符.形态计量学上已测到的各项参数表明,春夏季的腺泡和腺上皮细胞处于发育成熟状态,秋季处于萎缩状态,而冬季呈恢复状态.此外,此文还从斯坦尼氏小体的降血钙功能讨论了它与性腺同步发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利用超景深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枫桦种子形态与微结构,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赤松、红石地区种子表面纹饰为条状纹饰,敦化、珲春、和龙和汪清4个地区的种子纹饰为网状纹饰;种子绒毛密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和龙(85%)、敦化(83%)、珲春(57%)、赤松(49%)、汪清(43%)、红石(0);绒毛着生部位分为两种,赤松、敦化和汪清地区着生在种子基部,和龙和珲春地区着生从基部到中部.2)经多重比较分析可知,赤松与和龙、汪清、敦化、珲春差异显著,红石与和龙、汪清、敦化、珲春差异显著.3)主成分分析筛选出3个主成分,方差累计贡献率为72.725%;筛选出种翅长、果序长、种子长、种子宽等4个主成分为种子形态的主导因子;聚类分析将6个分布地的枫桦种子分为两大类,第Ⅰ类为长翅长序条纹类,包括红石地区和赤松地区,表现为条状纹饰,种翅长大于2.000 mm,果序长大于20.000 mm,毛被密度0~50%.第Ⅱ类为短翅短序网纹类,包括珲春、汪清、敦化、和龙地区,表现为网状纹饰,种翅长度小于2.000 mm,果序长小于15.000 mm.综上,种子纹饰类型、毛被密度、种子长、种子宽、种翅长、果序长可作为种下分类和探讨枫桦种群间形态变异及亲缘关系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8.
杉木栽培利用历史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我国至迟自东晋(有可能自东汉)开始栽植杉木。在南末之前大多是零星栽植。自南宋开始,出现成片造林。主要产区早期在皖、赣等中原腹地,后来转移到闽、湘山区。在栽培技术方面,初期多用野生苗移植,后来少数地方育苗造林,而大部分地方用插条方法造林,经长时期演化,形成了以炼山、插条、稀植间作为特征的一整套栽培制度。  相似文献   

9.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我国杉木不同组织,器官及不同地区杉木幼叶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进行了测定分析,初步实验结果表明: 1.杉木不同组织、器官的过氧化物酶的同工酶谱带有二个区域,负极一般均为3条谱带,正极区域差异较大。 2.不同地理起源的杉木,其过氧化物酶的同工酶谱带不相同,但也具有二个相同谱带区域,负极为3条谱带,正极为4条谱带,个别地区为5条谱带。  相似文献   

10.
棕色田鼠消化系统形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棕色田鼠为研究对象,观察研究棕色田鼠消化道器官的形态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棕色田鼠消化道形态既有某些啮齿动物的共同特征,又有自己的特点,尤其是在牙齿、食管、胃和肠道的形态以及肠道的长度等方面都体现出与其生活史特征相适应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杉木遗传多态性与多基因位点遗传结构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在分析杉木16个群体的自由授粉种子胚乳蛋白质24个同功酶基因位点遗传多态性的基础上,进一步估计了遗传多态性与多基因位点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平均多态性位点占88.00%,每个位点平均有3个等位基因,期望杂合率为0.394;遗传多态性呈随机分布,但有7个位点等位基因频率与地理、气候因子相关;遗传多态性的6%归因于群体间的分化,94%属于群体内变异;16个群体中有15个存在双位点配子不平衡,大多数群体中明显存在高阶(两个基因位点以上)配子不平衡现象;配子不平衡与地理、气候因子之间相关呈随机分布。奠基者效应、群体的再分化、分布区内环境多样性以及2000多年人工栽培历史,均是产生和保持杉木群体遗传多样性及结构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正>杉木无性系种子园的面积3.0公顷,包括46个无性系,于1966年进行嫁接。实生苗种子园的面积0.6公顷,包括30个自由授粉的家系,于1967年栽植。 根据子代测定的结果,优良母树的后代,在相同立地条件和一致的经营管理下,在7年生时,材积生长比一般对照大“14—39%;种子园的后代则比对照大33—74%。然而,当半同胞子代在四个不同地点测定时,其树高生长比对照大6—22%。 7—13年生的杉木树高、胸径和材积的广义遗传力是按家系和单株估算的。单株树的树高和材积遗传力估值是0.2,而直径的遗传力估值为0.3。家系树高、胸径和材积遗传力估值是0.4。2—4年生时,全同胞家系树高狭义遗传力估值是0.3。 期望遗传效益是在各种不同选择强度下计算的(P_1=0.01;P_2=0.1,0.2和0.3;P_3=0.01,0.02和0.05)。对第一代无性系种子园在材积生产和其它生长性状方面的遗传效益进行预测。杉木各生长性状的遗传效益的估值如下:树高6.54一6.7.%,胸径19.12—19.68%,材积27.38—23.09%。然而,从第一代实生苗种子园在胸径生长方面预测的遗传效益值接近于20—26%。 第二代亲木的选择是在于代测定的材料中进行的。当假定把整个杉木育种方案的成木与期待增加的收益结合起来考虑时,其所得到的净收入值,证实了子代测定的实用价值。研究证明,每一公顷种子园的期待净收入元。  相似文献   

13.
杉木种子生活力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引言 据各地检验,杉木种子发育健全具有发芽能力的一般只占30%左右,其余60%—70%的种子发育异常(涩粒和瘪粒)无生活能力。从而提高了育苗成本费。这是杉木种子工作中长期未能解决的问题之一。当前,许多种子园即将投产利用,如何改善种子的播种品质、降低育苗造林成本,已成为种子园集约管理的当务之急。为此,我们从1976年起对杉木种子生活力的变异进行了研究。现就四年的试验结果,分析和讨论如下。 二、材料和方法 1976年,在福建洋口林场1966年和1975年的嫁接种子园(简称种,下同)和优树收集区(简称收,下同)以及1967年的实生苗种子园内,设置了固定的观测样株。计有无性系(或家系)44个,样树55株。每年从各样株固定的树冠部位(上、中、下),分别随机采摘充分成熟、发育正常和无病虫害的球果10个(每株30个),逐个进行人工解剖,统计出发育健全、涩粒和瘪粒种子的数目,并按球果和样株计算各自所占的百分比率,然后将此值经反正弦换算并进行数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4.
杉木种内杂种优势及亲本配合力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本文报道杉木6个优树无性系完全双列交配设计苗期试验部分结果,叙述了对苗高等五个性状所作的测定和分析,评价了各交配组合的杂种优势表现,阐述了各交配组合的优势效应同亲本配合力之间的关系,以及测定性状苗期的遗传控制方式,并估算了各性状的遗传力。此外,还对杂种优势的评定方法、杉木亲本自交表现与其配合力的关系、杉木的遗传改良方案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试验的主要结果如下,1、在第一代种子园亲本间再行控制杂交,能进一步获得具有显著优势效应的杂交组合,供第二代选择。2、交配组合杂种优势水平与构成该组合双亲的配合力效应值大小和正负方向有关。3、配合力方差分析表明,所测定性状(除地径外)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及正反交效应方差,均达1%显著水平。4、苗高的为0.74,分枝总数为0.34,分枝轮数为0.43,最长侧枝长度为0.11。5、自交不衰退的个体表现为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效应。  相似文献   

15.
杉木生长与材性联合遗传改良研究   总被引:34,自引:4,他引:34  
系列研究结果表明:CSBHTP法是生长与材性联合遗传改良实用材性测定取样技术;比重(SG)直接与杉材强度指标紧密相关,比重(SG)和管胞长度(TL)是材性改良的重要性状;杉木种源生长量与纬度呈负相关,SG与经度呈正相关,分布中心区东部似生长材质兼优的基因库;不同交配系统中遗传型间生长和材性均存在明显的遗传变异,SG的单株遗传力为0.29,家系遗传力为0.50,生长和材性性状主要受母本一般配合力效应和母本效应的控制;生长与材性性状在遗传上似为相互独立;幼龄材-成熟材材性相关密切, 1~15年龄段幼龄材能较好预测成熟材SG和TL;两阶段独立选择是联合改良的有效方法,在最大限度提高生长量的同时,又可使SG保持不变或提高5%左右。  相似文献   

16.
杉木炭疽病流行的时间动态类型介于单年流行病害与积年流行病害之间或者更接近于积年流行病害类型 ,遵循逻辑斯蒂模型。依据 1991- 1993年在福建省三明市的调查资料 ,采用逻辑斯蒂模型建立该病的中期预测预报方程 :ln[x2 / (1- x2 ) ]=- 1.990 91 0 .0 2 72 2 4 T 0 .0 0 794 4 U- 0 .0 0 0 913R 0 .5 912 0 2 ln[x1/ (1- x1) ],模外数据检验表明该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可供生产上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直立板幼苗活力分级法测定杉木种子活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本文利用直立板发芽装置测定了50份杉木种子的活力。根据胚根、下胚轴伸出与否以及子叶显现的长度,将直立板上生成的幼苗分为五级。利用直立板发芽测定第20天的各级幼苗数,可以估测不同圃地条件下的田间出苗率和成苗率以及各家系种子的相对遗传活力。  相似文献   

18.
杉木花粉壁发育超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9.
杉木种源酯酶同工酶地理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杉木是我国南方的主要造林树种,分布广,生长快,材质好,产量高,在木材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对杉木种源遗传变异的研究很少。陈岳武等(1980)报道了杉木11个产地的遗传变异。同工酶是衡量林木天然群体中遗传变异有效的方法之一,亦可作为研究树木亲缘关系及起源的一个指标。J-ch·Yang等(1977)研究了从温哥华岛至加利福尼亚一线的花旗松9个产地的酯酶、亮氨酸氨肽酶和谷草转氨酶同工酶的变异。日本林业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