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快速建立大鼠动脉粥样硬化(Arteriosclerosis,AS)模型,并观察茶多酚对AS大鼠的防治作用及机制.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模型组(AS组)、维生素E组(VE组,0.2 g/kg)、茶多酚高剂量组(TP1组,0.4 g/kg)、茶多酚低剂量组(TP2组,0.2 g/kg),干预9周,测定大鼠血脂水平及抗氧化能力.结果 1)AS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各项检测指标之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血脂:维生素E组、茶多酚高剂量组、茶多酚低剂量组与AS组相比,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均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C)含量显著增高(P0.05);3)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合酶(NOS)水平:维生素E组、茶多酚高剂量组、茶多酚低剂量组与AS组比较,血清SOD,NOS活力升高(P0.05),MDA含量降低(P0.05).结论茶多酚对大鼠具有防治AS作用,其作用机制与降低血脂、清除氧自由基、增强NOS活性、调节NO的代谢、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考察葛根-丹参(1:1)组方对动脉粥样硬化鹌鹑血管内皮组织的影响. 方法: 连续喂养高脂饲料造模同时给药, 观察葛根-丹参对动脉粥样硬化鹌鹑主动脉组织脂质斑块、内皮及内膜组织的影响. 结果: 葛根-丹参组方配伍后, 无论乙酸乙酯部位还是水提物, 均能较好的减少泡沫细胞及脂质的沉积, 改善内皮细胞的肿胀、变性, 抑制血管内膜的增厚及巨噬细胞的数量, 尤以乙酸乙酯部位作用明显. 结论: 葛根丹参组方配伍具有一定的减少主动脉组织脂质斑块形成, 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作用, 有效地阻止AS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葛根-丹参(1:1)组方对动脉粥样硬化鹌鹑血管内皮组织的影响.方法:连续喂养高脂饲料造模同时给药,观察葛根-丹参对动脉粥样硬化鹌鹑主动脉组织脂质斑块、内皮及内膜组织的影响.结果:葛根-丹参组方配伍后,无论乙酸乙酯部位还是水提物,均能较好的减少泡沫细胞及脂质的沉积,改善内皮细胞的肿胀、变性,抑制血管内膜的增厚及巨噬细胞的数量,尤以乙酸乙酯部位作用明显.结论:葛根丹参组方配伍具有一定的减少主动脉组织脂质斑块形成,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作用,有效地阻止AS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茶多酚对运动大鼠抗疲劳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实验观察补充茶多酚提取物对SD大鼠运动疲劳的作用。方法将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安静组和模型组不给药,每天蒸馏水灌胃;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300,150,50 mg/kg的茶多酚提取物。30 d后,检测大鼠跑台力竭时间、运动后血乳酸水平、乳酸脱氢酶活力和血清尿素氮水平。结果茶多酚提取物可增加大鼠力竭时间,提高运动后大鼠血乳酸脱氢酶活力,同时降低大鼠运动后血乳酸及尿素氮水平,尤以300 mg/kg剂量的效果最明显。结论实验结果说明茶多酚提取物对运动大鼠有明显的抗疲劳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葛根丹参组方(乙酸乙酯部位,1:1)对鹌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连续喂养16周建立鹌鹑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观察葛根丹参组方对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及内皮氧化损伤指标的影响.结果:葛根丹参组方能明显升高血清NO的含量,提高NOS及SOD的活性,降低ET-1及MDA含量,恢复ET/NO平衡比值.结论:葛根丹参组方具有明显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其作用可能与组方药物抗脂质过氧化,改善氧自由基代谢,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来实现,从而阻止AS的进一步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应用组织化学方法及免疫组化技术对正常组和急性攻毒组大鼠乳腺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水平、肥大细胞的活力和炎性细胞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急性攻毒后6 h乳腺组织VEGF在腺泡间、小叶间质、血管周围及部分肥大细胞内的表达出现一个峰值,而后表达开始减弱,攻毒48 h后表达又迅速增强;攻毒组大鼠的肥大细胞及其脱颗粒和炎性细胞随着攻毒时间的延长急剧增多,均极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且其变化趋势均与VEGF表达趋势相吻合;同时,小叶间质内的小血管内皮细胞开始出现裂隙、脱落损伤.由此表明,VEGF和肥大细胞参与大鼠乳腺炎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7.
血管内皮舒张功能不全与高血压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可引起血管内皮舒张功能不全 ,血管内皮舒张功能不全可分为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不全和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不全。本文综述了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不全的病理生理机制、血管内皮功能的评价方法、高血压内皮功能不全及其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牛磺酸(Tau)对低密度脂蛋白(LDL)诱导的血管内皮损伤的保护作用与内源件一氧化氮合酶抑制物的关系。方法SD大鼠在乙醚麻醉下,舌下静脉注射人血清LDL(4mg/kg)诱发血管内皮功能损伤。检测血中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丙二醛(MDA)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并观察离体胸主动脉环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结果单次静注LDL(4mg/kg)显著抑制乙酰胆碱(Ach)诱导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增加血液中ADMA,MDA和TNF-α水平。两个剂量牛磺酸(60或180mg/kg)均能显著减轻LDL所致ACh诱导内皮依赖性舒张的损伤,显著抑制ADMA、MDA和TNF-α浓度升高。结论 牛磺酸对LDL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与降低ADMA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9.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血管特异性生长因子,有促进内皮细胞增生、转移,增加血管通透性和促进血管生成的作用.阐述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生物学特性和功能,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血管内皮是一个重要的调节器官。正常血管内皮介于循环血液和组织之间,对其物理、化学及激素环境变化能产生相应的生物活性物质,用以调节血管平滑肌张力,保持血管壁光滑,介导血液自稳、细胞增殖及血管壁的炎症、免疫反应和血液的流动性。损伤或激活内皮,会削弱正常的内皮调节功能,引起相应的形态和功能的改变,即内皮功能紊乱,导致一系列临床症状。尽管还没有直接治疗内皮功能紊乱的药物,但现有的基于内皮功能紊乱的病机知识而采取的治疗手段仍取得了较好疗效。新的关于内皮功能紊乱发生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的知识,革新的诊断手段,有助于治疗内皮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茶叶中茶多酚及维生素C含量与储存时间的变化情况及在营养学上的意义。方法:用酒石酸亚铁比色法测定开封后再密封保存的茶叶中茶多酚的含量;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结果:储存6个月前后两次茶叶中茶多酚含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C含量前后两次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绿茶与红茶相比,茶多酚的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绿茶高于红茶;维生素C含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茶叶开封后再密封、避光保存,茶多酚的含量不易丧失,但维生素C容易氧化减少。  相似文献   

12.
山楂总黄酮和茶多酚联合调节血脂的优化配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山楂总黄酮和茶多酚联合调节血脂的最优化配比;方法:将不同配比组合的山楂总黄酮与茶多酚灌胃混合型高脂血症大鼠4周,以TC、TG下降率为判断指标,采用Codrug软件中的权重配方法,选出山楂总黄酮与茶多酚调节血脂的最优化配比;结果:所有药物配伍组血清TC、TG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结论:山楂总黄酮和茶多酚联合调节血脂具有协同性,其最优化配比为1:2。  相似文献   

13.
用 Savage法纯化并用薄层层析法鉴定短梗霉多糖 .用 Folin-酚法测定其含蛋白量为0 .5% ;用粘度法测定其分子量为 490 0 0 .用该糖对绿茶进行涂膜保存并跟踪测定绿茶中茶多酚的含量 ,结果表明 ,短梗霉多糖对绿茶中的茶多酚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  相似文献   

14.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茶叶中的茶多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流动注射化学发光(FI-CL)法测定茶叶中茶多酚的新方法.优化实验条件下,在ρ=1.0×10-8~5.0×10-6g/mL,相对发光强度的对数值与茶多酚浓度的对数值呈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0×10-9g/mL(3σ),相对标准偏差为2.0%(ρ(茶多酚)=1.0×10-6g/mL,n=10).该方法用于红茶、绿茶、花茶及铁观音茶中茶多酚含量的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5.4%~108.3%,与国家标准测定方法做对比,结果令人满意.可用于食品中其他酚类物质的分析、检测.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绿茶多酚的化学组成、生物代谢以及在药物开发领域的进展,主要集中在对癌症、神经退行性疾病、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茶多酚潜在的抗肿瘤活性可以通过干预肿瘤发生、发展、转移等各个阶段来进行,但茶多酚发展成为治疗药物还是面临很多挑战,比如,低生物药效率.基于纳米颗粒的药物传递系统相比单纯的茶多酚具有特别的优势,同时,为了处理新出现的安全问题和潜在的局部药物过量效应,有必要确定包裹纳米粒子以后的药物实际用量和药理学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的茶多酚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选取24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K,不添加茶多酚)、低剂量茶多酚组(LTP,饮水中添加0.4 g/L GTP)、中剂量茶多酚组(MTP,饮水中添加0.8 g/L GTP)、高剂量茶多酚组(TP,饮水中添加1.6 g/L GTP),4组均给予常规饲料,茶多酚饮水每天更换一次,连续14 d。经MiSeq 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小鼠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结果 高浓度茶多酚摄入可增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中乳酸杆菌的含量明显高于低剂量和对照组(p值=0.038),茶多酚对乳杆菌的增殖效果最为明显并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茶多酚具有可以增加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增加益生菌的比例及改变菌群组成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简要地介绍了茶多酚的组成与性质,着重对从茶叶中提取荼多酚的工艺进行了探讨。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鉴定出萃取物中的六种茶多酚,并以分光光度法定量。通过该工艺提取得到的产品色泽良好,得率及纯度均较高。  相似文献   

18.
研究骨肽对维甲酸所致大鼠骨质疏松的保护作用.采用70 mg/kg维甲酸灌胃给予SD大鼠持续2 w构建骨质疏松模型,分别灌胃给与大鼠40 mg/kg依替膦酸二钠溶液,1.25,2.50和5.00 g/kg骨肽溶液4 w后,取大鼠股骨进行HE染色、骨密度检测、干重与灰重及骨钙磷质量分数测定,取血清和尿液进行生化指标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骨密度、骨小梁密度降低,灌胃给予中、高剂量骨肽后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3个剂量的骨肽均能显著升高股骨干重与灰重、骨钙磷质量分数;能升高大鼠血清中的骨碱性磷酸酶(BALP)与骨钙素(BGP)的质量分数,降低血清中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水平.模型组大鼠尿液中的羟脯氨酸(HOP)质量分数明显升高,灌胃给予低剂量骨肽后显著降低.阳性药在各指标中均表现出明显的治疗效果,不同剂量的骨肽显示出了一定程度的剂量依赖性保护作用,2.50 g/kg骨肽溶液对维甲酸所致大鼠骨质疏松的治疗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19.
研究机械化学法辅助提取废茶渣中茶多酚的最佳工艺,分别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从固相试剂配比、研磨时间、洗脱时间、洗脱次数、pH值等多个方面探讨了提取工艺参数.得出的最佳提取条件为固相试剂配比(茶末与固相试剂质量比)1:0.6、研磨时间5min、洗脱时间5min、洗脱次数3次、pH值为4.  相似文献   

20.
采用常温、-18℃、-40℃处理茶鲜叶,参考绿茶的炒制工艺制成茶叶,分别室温水冲泡,测定茶汤中茶多酚,茶氨酸,咖啡因的溶出速度的影响,确定冷泡茶加工工艺。结果表明:-40℃冷冻的茶叶中茶多酚、茶氨酸、咖啡因溶出速度比-18℃冷冻的茶叶快,常温处理溶出最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