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硇洲岛潮间带软体动物分布和区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硇洲岛的潮间带软体动物进行了采集调查,共鉴定软体动物148种(未包括头足纲),分属51科,其中多板纲1科1种,腹足纲33科84种,瓣鳃纲17科63种。分析表明,其区系特点是以南海亚热带-热带种和东海、南海亚热带种为主要成分,且有部分热带种已发展成优势种。  相似文献   

2.
云南部分地区硅藻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云南部分地区硅藻植物共81种、22变种和3个变型.隶属于中心纲和羽纹纲的6目、10科、22属的种类.其中羽纹纲的种类为74种、21变种、3变型,为报道中硅藻总数的92.45%,中心纲的种类仅有7种、1变种,占总数的7.55%.  相似文献   

3.
广西木本植物的区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木本植物种类繁多,约有2390种,归507属,126科.其中,裸子植物36种15属8科,各占总数的1.51%,2.96%和5.60%;被子植物2354种492属118科,各占总数的98.49%,97.04%和94.4%.它们的地理成分以热带、亚热带成分为主.在木本植物组成中,大体是以松、杉、柏类组成的针叶林;以栲、青冈、水青冈、润楠、厚壳桂、木荷和榆科为主组成的亚热带阔叶林;以坡垒、青皮、蚬木、擎天树和红树科等为标志和为特征的热带阔叶林和竹类组成的竹林.  相似文献   

4.
吉首市维管植物科的区系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首市地处云贵高原东缘, 境内有维管植物186 科, 662 属, 1 534 种. 从科的等级水平对其区系分析表明, 这些维管植物中有蕨类植物 29科, 区系成分为世界分布 9 科、 热带分布 8 科、 热带至亚热带分布 11科、 温带分布 1 科, 以热带至亚热带分布比重最大,占 37. 93%; 裸子植物 5科, 除 1科为世界分布外,其余 4 科都是亚热带区系的代表;被子植物 152 科,其中世界分布 33科、 热带分布 8科、 热带至亚热带分布 40 科、 热带至温带分布 38 科、 亚热带至温带分布 10科、 温带分布 16科、 亚洲特有科 7 科,以热带至亚热带、 热带至温带比重较大, 两者合计占 51. 32%. 从被子植物的优势科和表征科分析, 38个优势科中除了 13个为世界分布外,另外 25 个也是以热带至亚热带( 9 科)和热带至温带( 11科) 比重较大,两者合计占 52.64%;表征科 14 科,热带至亚热带( 4科) 、 热带至温带( 7科) 占主导, 二者合计占 78. 57%. 以上结果表明该地区维管束植物具有明显的亚热带性质,为热带向温带区系过渡的类型.  相似文献   

5.
1982年2~6月和1983年1~10月对浙江渔山列岛潮间带的软体动物进行了七次调查,共采得软体动物标本200余号,其中已鉴定出隶属于4纲51科106种:多板纲6种,腹足纲67种,瓣鳃纲30种,头足纲3种。可分三个生态类型:岩礁相生活型、砾石相生活型和砂相生活型。通过与邻近海区软体动物组成相比较,分为四个组型:(1)我国沿海广温广布种33种,(2)分布子我国东、南海的亚热带种50种,(3)主要分布于南海的热带种15种,(4)主要分布于黄渤海,能进入东海北部的暖温带种8种。  相似文献   

6.
2003-2010年,对赤峰市鸟类进行了考察研究,共记录到鸟类377种,隶属18目,61科,174属.其中夏候鸟192种,占总数的50.8%;留鸟67种,占总数的17.7%;冬候鸟16种,占总数的4.2%;旅鸟103种,占总数的27.3%.有古北界鸟类有275种,占总数的72.8%;东洋界鸟类有52种,占总数的13.8%;广布种有52种,占总数的13.8%.  相似文献   

7.
福建珍稀濒危与重点保护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野外考察、查阅文献资料和应用植物区系分析方法对福建珍稀濒危与重点保护植物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91种珍稀濒危与重点保护植物隶属于40科、67属,分别占全国珍稀濒危植物总数14.43%和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总数15.45%.(2)拥有的中国特有银杏科、伯乐树科以及刺桫椤、金毛狗、金钱松、水松、白豆杉、鹅掌楸、乐东拟单性木兰、观光木、半枫荷等比较原始古老的成分,表明起源古老.(3)区系成分以热带分布类型占优势,其中热带分布的科占54.44%.热带分布的属占56.72%,表现出明显的热带、亚热带性质特征.(4)单型属、少型属,占属总数43.29%.其中15个我国种子植物特有属皆为单型属、少型属.51个特有种占种总数56.04%,说明区系中单型属、少型属多,特有成分显著.(5)科、属的分布类型分别占总分布类型的60.00%和73.33%;种的植物区系分布(尤其是中国特有成分)和相似系数分析地理成分复杂多样并与西南、华中、华东、华南联系紧密.  相似文献   

8.
继2003年钟海秀对历山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作研究之后,本文再次对该区苔藓植物进行了采集鉴定,结果表明历山自然保护区有苔藓植物共计21科35属45种.与钟海秀的研究有10科24属42种不同,其中1科2属2种为山西省新纪录.区系成分以北温带成分为主,占总数的62.16%,温带亚洲成分次之,占16.22%.热带亚洲、旧世界热带等成分的少量存在,又反映了本区苔藓植物区系的热带残遗性和古老性,说明历山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区系成分具有由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明显特点.  相似文献   

9.
调查和研究表明,广东省深圳市围岭公园有两栖动物9种5科1目,全部都属于东洋界物种,其中华中区和华南区的共有物种占66.7%,属华南区的物种占33.3%.已知爬行动物15种8科2目.属东洋界物种有14种,其中华南区物种有6种,占总数的40.0%;华中华南区共有种5种,占总数的33.3%;属华中区种有3种,占总数的20.0%.除此外有1种是属广布种.论文还分析了围岭爬行动物的资源保护.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中国5个典型地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高寒带)20个样点进行陆生足类的调查采集,共发现陆生等足类11科、29属、72种.其中以喜湿虫科(Philosciidae)的种类最为丰富,共计4属、19种,约占总数的26.4%;气肢虫科(Tachelipidae)为第2大类群,计有5属、18种,约占总数的25%;卷壳虫科(Armadillidae)共有7属、10种,为第3大类群,约占总种数的13.9%;鼠妇科(Porcellionidae)、卷甲虫科(Armadillidiidae)及潮虫科(Oniscidae)也是陆生等足类的主要类群,这3科共占总种数的16.5%;其它5科的陆生等足类种类较少,合计13种.由于各地带自然环境明显不同,造成了物种分布上的差异.其中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种类最多,分别为38种和47种,共占总种数的80%以上;暖温带和温带地区仅发现9种;而高寒带由于平均气温在0 ℃以下,不利于陆生等足类的生存,故迄今仅发现2种.  相似文献   

11.
六种淡水腹足类酯酶同工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凝胶电泳法对录属于4科5种6种淡水腹足类的酯酶同工酶进行了比较研究,并讨论了六种螺之间酯酶同工酶的距离系数,结果表明,在同种螺的群体内酯酶有明显的多态现象,异种螺酯酶的酶谱差别显著,经对六咱螺三种酯酶的酶区分布、谱带出现频率和距离系数D值分析得出,科间种类酶谱的分布不同,D值较大,科内属间种类的酶谱分布一致,D值较小,其亲异程度显示出六种腹足类在系统演化中的亲缘关系,纹沼螺、大沼螺和长角涵  相似文献   

12.
鄱阳湖双壳类分布及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2007年鄱阳湖双壳类的调查结果,共采集到双壳类16属50种,隶属于瓣鳃纲的贻贝科、蚌科和蚬科,其中蚌科的种类最多,共采集到47种。根据本次调查的结果分析了该地区双壳类受威胁的原因并提出了保护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3.
1997年4月至1999年9月,进行了北麂山列岛岩礁相潮间带贝类的生态调查研究,经整理、鉴定,共得出相潮间带贝类86种,其中多板类8种,双壳类27种,腹足类51种,主要经济种类21种。本文对其种类组成、定量样本的出现频率、采样断面的种数分布、各断面不同季节不同潮区(站点)的贝类种类、生态特点进行了分析,讨论了以定量样本中的出现频率来作为群落生物优势种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福建沿海双壳类区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记述了福建沿海双壳类192种、分隶于31科96属。福建沿海双壳类以热带、亚热带种占绝对优势。基本上属印度-西太平洋区系的范围。  相似文献   

15.
广东硇洲岛潮间带蟹类的组成及生态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对硇洲岛潮间带蟹类进行调查,共获蟹类63种,分隶于11科、34属,其中硬相20种,软相43种。硇洲岛蟹类属于南海蟹类区系的成分,几乎完全是热带及亚热带性质。该文对其组成和生态分布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采集的759份苔藓植物标本进行鉴定,首次报道了花鸟山岛苔藓植物种类组成,区系地理成分及特点.研究结果表明:1)花鸟山岛共有苔藓植物103种,其中苔类植物8种,隶属于4科5属,藓类植物95种,隶属于22科41属;2)花鸟山岛中丛藓科(Pottiaceae)为第一大科,有9属18种;真藓属(Bryum)为第一大属,有10种;3)花鸟山岛中苔藓植物区系成分是以东亚成分为主(占总种数的36.96%),温带成分次之(占总种数的35.87%),热带成分再次之(占总种数的20.65%);4)花鸟山岛苔藓植物生态分布类型复杂多样,以土生类型(占总标本数的61.92%)最多,石面薄土(占总标本数的12.87%)和砂土生(占总标本数的7.77%)、石土生(占总标本数的7.25%)、石生(占总标本数的7.11%)次之,树生(占总标本数的1.84%)和墙面薄土生(占总标本数的1.32%)再次之.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广东省南澳岛苔藓植物的采集,以及对702份标本的鉴定,首次报道了南澳岛苔藓植物的物种组成和地理区系成分特点。经研究发现:1)南澳岛共有苔藓植物108种,其中苔类13科15属16种,藓类21科40属92种;2)南澳岛苔藓植物丛藓科为第一大科,含7属16种;3)泛热带(总种数占比20.37%)、东亚(18.52%)、北温带(16.67%)为南澳岛苔藓植物三大区系成分;4)南澳岛藓类植物物种组成和区系成分大体符合岭南地区热带特征,也与人为干扰强烈的地区有一定程度的相似之处;5)南澳岛苔藓植物主要的生境类型为石生、土生、石面薄土,分别占比31.59%,22.27%,16.93%;6)南澳岛苔藓植物样地群落多受基质、海拔、湿度、郁闭度的共同影响,其中海拔、湿度影响较大;7)南澳岛苔藓植物物种组成与周围岛屿相似度不高,可能是受水体隔离影响较大所导致的。  相似文献   

18.
对新乡市常见的25科30种木本双子叶植物的气孔类型进行了观察和研究,发现无规则气孔有17科22种;不等型气孔有7科7种;平列型气孔有1科1种。  相似文献   

19.
报道了淮北市螺类共17种,其中淡水螺类15种,陆生螺类2种,分别隶属于腹足纲的6科、10属,有3种为安徽省首次记录.作者还阐述了17种螺类的生态分布、区域分布及优势种等情况.并根据淮北市的特点,对它们的开发与利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