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纪念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和量子力学100周年,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和西安交通大学于2005年12月25日联合举办了“国际物理年”西部论坛。来自西安地区高校、研究所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论坛的主题是“物理学与经济、社会发展”。论坛由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王宏波教授主持。  相似文献   

2.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与量子力学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分支。在量子力学成形之后不久,狄拉克完成的统一狭义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的工作为量子场论奠定了基础。但是,统一广义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的工作,迟迟未果,成为现代物理学的一大难题。量子引力的两条进路:弦理论和圈理论,各自都遇到难以逾越的障碍。新近出现的称为AdS/CFT对应进路,从全新的视角来统一时空理论与量子理论,利用共形量子场论中的量子纠缠与反德希特时空中的度规之间的对应来刻画时空的起源,试图一举解决时空与量子的关系问题。本文经由分析这一进路的来龙去脉以审视进路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3.
爱因斯坦的物理思想和研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因斯坦是牛顿以后对物理学贡献最大的一位伟大的科学家。牛顿创始了经典力学,爱因斯坦则在电动力学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对论,否定了十九世纪经典力学统治一切的机械论观点,把力学现象和电磁现象的规律平等地统一在相对性原理之下。他对时间和空间革命性的新观点是做到这一点的关键。在量子理论方面,爱因斯坦从普朗克发现的当时并不为人们所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科学史上,爱因斯坦的名字是同相对论联系在一起的。但爱因斯坦对现代科学的贡献绝非仅仅限于相对论,他早期的研究工作涉及热力学和分子运动论领域;在量子论发展初期,他起主要的推动作用。本文认为,爱因斯坦在分子运动论和量子论等领域的研究中,应用和发展了物理学的统计方法,并形成了他独特的统计观。这种统计观是导致他同量子力学哥本哈根学派论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丁峻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21(6):24-26,39
在纪念狭义相对论100周年和爱因斯坦逝世50周年之际,深入透视音乐表象-科学概象-哲学意象在孕育相对论这一全新时空图式中的智慧发生学价值及其动力机制,钩探爱因斯坦与玻尔关于量子观测规律之40年争论的思想坐标异化根源,总结统一场论建构失误之内外原因及其深远意义,这对于深入理解、阐释开掘和创用其思想遗产,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真诚的笑容,学者的儒雅风范是庄一龙教授给人的第一印象,这位看上去文质彬彬的学者,有着超凡的智慧,在物理学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运用创新思维,将经典物理学、量子论、相对论在理论上统一起来,提出了“斥力子”理论,在物理学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刮起了一场理论风暴。  相似文献   

7.
试论赫兹的物理学思想及研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理学理论的多重性思想和物理学理论容许性、正确性、恰当性的评价标准以及物理学理论实验检验的整体论观点,构成赫兹物理学思想的主要内容。他的这些思想分别由迪昂、爱因斯坦、拉卡托斯等人在不同程度上作了进一步阐述和更加充分的论证,从而对现代物理学和科学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逆推法是赫兹物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这种方法上的创新是他对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的主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正2016年初,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科学家埃里克·韦尔兰德教授发表文章声称,由科学家爱因斯坦提出的关于对引力的理论可能存在错误的,即爱因斯坦关于引力的理论并不能解释宇宙中的一切现象。荷兰莱顿大学一个独立的研究团队对3万多个星系的物质分布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找到了支持韦尔兰德新理论的有力证据。专家认为,如果验证成果得到证实,那么荷兰人的新理论将有望彻底改写物理学。  相似文献   

9.
真空理论是当代基础物理学前沿四大问题之一.爱因斯坦关于真空概念的深刻思想,推动了20世纪物理学前进的过程.本文从广义相对论、量子电动力学、量子色动力学、量子味动力学、圈量子引力及超弦/M理论等多个领域,论述了现代物理学中真空理论的主要发展情景.  相似文献   

10.
1905年是科学史上较为特殊的一年,当时默默无闻的爱因斯坦发表的5篇论文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物理学,也为造福后世的诸多技术奠定了基础。百年之后,联合国通过大会决议将2005年定为国际物理年,以纪念这个“奇迹之年”。这一年也恰逢爱因斯坦逝世50周年。以物理的名义2005年1月13日,在巴黎召开的国际物理年发起会议上,国际物理年在全球正式启动。紧接着,1月19日,德国总理施罗德也宣布本国的“爱因斯坦年”(德、英等国把国际物理年直接命名为“爱因斯坦年”)开始。施罗德称赞爱因斯坦“用他的思想给科学带来了彻底变革,并改变了世界”。中国物理学…  相似文献   

11.
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思想家和人。作为科学家,他是19和20世纪之交物理学革命的发动者和主将,是现代科学的奠基者和缔造者。他的诸多科学贡献都是开创性的和划时代的。按照现今的诺贝尔科学奖评选标准,他至少应该荣获五六次物理学奖(狭义相对论、布朗运动理论、光量子理论,质能关系式、广义相对论,以及固体比热的量子理论、受激辐射理论、玻色.爱因斯坦统计、宇宙学等)。  相似文献   

12.
宋斌 《科学大观园》2006,(16):40-41
一生热爱音乐,拒绝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邀请,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整个二十世纪,相对论光环之下的爱因斯坦由人而神,成为人们眼中长相奇特、性格古怪的科学天才。然而,隐藏在符号化脸孔之后的爱因斯坦其实是个集合多重社会角色、有血有肉的普通人。物理之外,他的许多侧面不为人知。  相似文献   

13.
简单性作为科学家的信念,引起了不少哲学家和科学家的关注。爱因斯坦的逻辑简单性思想不仅是他的科学信念,而且也是科学认识的指导原则和科学研究方法论的基本准则,并且体现在他创立相对论的过程中。本文首先对爱因斯坦之前的简单性思想进行了梳理,为理解爱因斯坦逻辑简单性思想独创性奠定基础;其次,探讨了爱因斯坦逻辑简单性思想的丰富内涵及其对他创立相对论的影响,澄清一些模糊的认识;最后,分析了爱因斯坦逻辑简单性思想的来源,特别是斯宾诺莎哲学的影响,为人们理解哲学与科学之间的互动关系提供了具体的案例。  相似文献   

14.
2005年9—10月,香山科学会议相继召开了第263—266次学术讨论会。来自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会聚香山,分别围绕“相对论物理学100年的发展与展望”,“再生医学”,“非生物(无机)油气的形成与资源前景”,以及“神经信息学与科学数据共享”等会议主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学术交流与研讨。一、相对论物理学100年的发展与展望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的5篇论文涉及了近代物理学的3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它们是时空理论、分子运动理论、量子理论。其中,影响最深最广的当属狭义相对论,它不但改变了人类几百年所持有的牛顿绝对时空观,而且与量子力学一起成为了现…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今天是伟大的科学家和思想家恩斯特·马赫(1838—1916)诞辰150周年。马赫是一位卓越的实验科学家和独特的理论科学家。他终生致力于科学的统一,在空气动力学、物理学、感官生理学、心理学等领域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对力学、热学、光学等学科所作的批判的历史考察,为二十世纪初展开的物理学革命开辟了道路。马赫从“不自命为哲学家,([1],第24页注)一再声言“没有马赫哲学这样的东  相似文献   

16.
1983年11月在石家庄举行的全国生物物理学术会议上,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彭桓武教授主持了题为“有无独立于物理学规律以外的生物学规律”的讨论会。出乎意料,竟有十一类专业(理论物理、理论化学、生理、植物生理、心理、生物物理、生物化学、环保、医学、微生物和哲学)的科技工作者竞相辩论。人们追求自然科学的统一已是一种由来已久的奢望。在无机界,人们从近代自然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追求科学的统一,特别是弱电统一理论取得巨大成功,几乎没有人怀疑物理学是电磁、弱力、强力和引力的统一。那末,生物学与物理学的统一(下面简称“统一”)又将如何呢?下面,我们将从近代自然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对其加以考察。  相似文献   

17.
爱因斯坦与数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因斯坦是一位现代物理学大师,他赋予数学以特别崇高的地位,数学家对他的帮助和与数学家的交流成就了他一生事业的顶峰,而他的相对论对数学起了很大的推进作用.影响爱因斯坦的数学思想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8.
在爱因斯坦诞辰一百周年前夕,本刊编辑部召开了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和哲学思想讨论会。有四十多位物理学工作者、哲学工作者和自然辩证法工作者出席。会议就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和哲学思想对当代科学的影响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同志们一致认为,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是划时代的,至今我们还很难找到能同他媲美的  相似文献   

19.
欢迎爱因斯坦就是欢迎科学 20世纪20年代,德国出生的犹太裔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已经在狭义相对论的基础上,创建了广义相对论。他断言,时空在大质量面前是弯曲的。1919年,天文学家爱丁顿透过天文观察测量证实了这一点,爱因斯坦一夜间成了全球最出名的公众人物。当时爱因斯坦在世界各地的巡回讲座十分火爆:1920年,在挪威奥斯陆和丹麦哥本哈根,他的演讲超乎寻常地受到公众和报纸的欢迎,各大报纸纷纷发表文章和访谈,强调这位“当今最著名物理学家理论”的巨大意义。1921年,在奥地利维也纳,“听众处于一种莫名的兴奋状态之中,他们不在乎听懂了多少,只愿感觉到自己同奇迹靠近了一点儿”。1922  相似文献   

20.
"文革"结束后,国内学界对发生在"文革"期间批判爱因斯坦和相对论运动进行了反思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在对相关研究成果按发表时间先后顺序写作综述的基础上,作者就进一步研究的可能性进行探讨,并试图挖掘其背后的思想根源。作者认为,科学主义是"文革"期间批判爱因斯坦和相对论运动更深层的思想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