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温庭筠词中的女性美实际上是一种女性的装饰美,这种美集中体现在女性的头饰、服饰及闺房之中,并且带有一种模式化、类型化。这种模式化装饰美的出现与词作形成的场环境和时人的审美标准以及词的发展有关。装饰美所具有的审美特征给予了温词女性的美感。  相似文献   

2.
温庭筠、韦庄都是花间派的大家 ,但语言的运用、篇章结构的安排、意境的营造等各具特色 ,他们独特的主导词风各影响了后来的一大批词人  相似文献   

3.
关于苏轼的婉约词──兼论苏词与北宋词风的关系[日]正木佐枝子从唐代到苏拭出现为止,词的风格是怎样的呢?我们只要看一看这一时期的代表词人以及词集就可以明白,例如晚唐的温庭筠、北宋的二晏、欧阳修、柳永词,以及把温词放在卷首的《花间集》等作品,大致都是婉约...  相似文献   

4.
西蜀词人一方面把温庭筠词作为主要模仿对象,另一方面也颇多对韦庄清雅之气及对男性自我爱情心态表露的学习。除此之外,《花间集》诸家词人在创作中也经常互相借鉴和吸取,主要表现在意象和语辞的使用上,以及基于二者相似性上的场景描写以及抒情内涵上的模仿。  相似文献   

5.
温庭筠的创作正处于诗向词过渡的晚唐时期,他的作品也初步显示了这种文体上的变革.尤其是他以女性为题材的乐府诗作不仅改变了以往"唐人乐府皆不入乐"的局面,在创制上更是采用了"由乐以制词"的词体创制之法,其工整的章法、和谐的音律奠定了词调创制与定型的基础.这与词作华美的形式、悠远的意境相结合,奏响了诗体文学向词体文学过渡的先声.  相似文献   

6.
唐代诗人温庭筠的作品中充满着密集的丝绸物事。丝绸物事与他诗歌当中的女性形象紧密联系在一起:丝绸对其刻画女性的外在形象之美、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描摹人物的居住环境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以大量丝绸物事入诗是温庭筠形成"绮艳"诗风的重要原因。丝绸物事与温庭筠的作品形成的密集交融可以从社会及个人两个方面找到原因。  相似文献   

7.
温庭筠的创作正处于诗向词过渡的晚唐时期,他的作品也初步显示了这种文体上的变革。尤其是他以女性为题材的乐府诗作不仅改变了以往“唐人乐府皆不入乐”的局面,在创制上更是采用了“由乐以制词”的词体创制之法,其工整的章法、和谐的音律奠定了词调创制与定型的基础。这与词作华美的形式、悠远的意境相结合,奏响了诗体文学向词体文学过渡的先声。  相似文献   

8.
晚唐时期,黑暗专制的统治阶级并没有足够的力量和愿望统一天下,对士大夫们造成了心理的压抑与人格的扭曲。温庭筠等文人正生于这种社会动荡乱离阴影的笼罩时期,他们的心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品也多为描写女性,男欢女爱等。作为社会中有特殊地位的女性来说,无论是思妇,还是娼妓,都以一种新的社会地位走向了历史舞台,从一个寻欢作乐的工具变成了与文人心灵进行交流的红颜知己,发挥着她们独特的社会作用。我们可以从温庭筠的诗词中,感受晚唐时期女性对社会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 最近很高兴读到林邦均同志《文学遗产》1981年第四期上发表的《论温庭筠和他的诗》,一扫论坛上对于温庭筠的诬罔,真是快人快事。他的论点,我是万分赞同的。但,也许是温庭筠沉沦太深了,以至卓识如林邦均同志也说:“温庭筠乐府中确有一些以浓艳之词写狎邪之情的诗,如《夜宴谣》……等,自当摒弃。”读到这里,我深深觉得程千帆教授说的对:“直到现在为止,还有一些古代杰作没有被发现,被肯定。将这些  相似文献   

10.
世人论吸温庭筠为“花间鼻祖”之原因时,多从其数量、题材、风格等角度着眼。但如果就《花间集》的编选目的和文人雅词传统确立这两个向度而言,温词的音乐性与典雅化无疑是极其重要的两个原因。也正是这两个重要因素,给《花间集》烙上了雅俗二维复合的历史印记,使得其中既有绮艳典雅之作又有淫糜低俗之词。  相似文献   

11.
史书上多有对温庭筠“士行尘杂”的评价,但是,如果仔细分析温庭筠的诗文,考证他的生平经历,剖析他的行为方式,可以看出温庭筠是个有理想抱负、性情秉直、不媚权贵的士人,然而他终生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以致放浪形骸,纵情狎邪之游。  相似文献   

12.
温庭筠是晚唐著名诗人.他的诗从内容上大致可分为边塞诗、咏史怀古诗、羁旅行役诗.而在其咏史怀古诗、羁旅行役诗中,交叉叠映着与僧寺有关的诗,这里简称为僧寺诗.通过温庭筠的僧寺诗,联系他所处的时代及其人生平思想,从中探索温庭筠僧寺诗的思想艺术性.  相似文献   

13.
温庭筠是晚唐著名诗人。他的诗从内容上大致可分为边塞诗、咏史怀古诗、羁旅行役诗。而在其咏史怀古诗、羁旅行役诗中,交叉叠映着与僧寺有关的诗,这里简称为僧寺诗。通过温庭筠的僧寺诗,联系他所处的时代及其人生平思想,从中探索温庭筠僧寺诗的思想艺术性。  相似文献   

14.
温庭筠、李商隐女性诗的共同特征是难以掩饰的感伤主义基调。不同之处有以下三点 :一、女性类型 :展示温、李二人不同的人生态度和情感倾向 ;二、女性典故 :表现李商隐的悲剧性情怀和温庭筠平浅自然的心境 ;三、高频意象 :李商隐以理想主义者的视角书写理想中的女性形象 ,注重写情 ,表现出对爱情的完美追求和对理想境界追求的高邈虚幻之感 ;温庭筠以浪子文人的视角细致描摹女子 ,注重视觉感受 ,表现出对女子的欣赏喜爱以及审美愉悦心理。  相似文献   

15.
贺铸在以温庭筠为代表的"花问范式"、柳永的"屯田家法"、苏轼的"东坡范式"之间寻找自我的主体风格.贺铸有趋向于"诗化之词"的一面.在"东坡范式"成为一种词学风格形态的北宋,贺铸是一位接受者.只在贺铸的接受视野中也是否呈现出"士大夫化"的自我表现方式.他本身又具有英雄气质,经历不同就必然会将自己的一面融入进来,形成新的审美风貌.  相似文献   

16.
温庭筠、李商隐女性诗的共同特征是难以掩饰的感伤主义基调。不同之处有以下三点:一、女性类型:展示温、李二人不同的人生态度和情感倾向;二、女性典故:表现李商隐的悲剧性情怀和温庭筠平浅自然的心境;三、高频意象:李商隐以理想主义者的视角书写理想中的女性形象,注重写情,表现出对爱情的完美追求和对理想境界追求的高邈虚幻之感;温庭筠以浪子文人的视角细致描摹女子,注重视觉感受,表现出对女子的欣赏喜爱以及审美愉悦心理。  相似文献   

17.
关于温庭筠的卒年, 学术界目前有三种说法: 866年说、 870年说以及882年说.在温庭筠的籍贯问题上, 学术界大致有三种看法: 太原说、江南说、鄠县说.在世系问题上, 有"六世孙"说和"八世孙"说两种.  相似文献   

18.
温庭筠《菩萨蛮》十五首词以富为美、以艳为美、以柔为美,然而在这富丽的艳词背后却饱含温庭筠理想落空的绵绵恨意,联系整个时代和词人的真实情况,我们可看到这样一位士子特立独行的真本色、真性灵。  相似文献   

19.
古往今来,考场第一作弊高手是唐朝的温庭筠。温庭筠的祖辈是闻名于唐朝政坛和文坛的双料人物——温彦博,但温庭筠在仕途中却一直光走路不上道。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说起来这和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字频熵的分析,提出了通俗性的数学定义,为总量4万余首的《全唐诗》一一计算了通俗性指数;定义了6种基本组合字征描述关系符,用于表示语料库或作品中出现的Unicode未支持的冷僻字;比较分析了李白、白居易、王维、温庭筠、柳宗元、刘禹锡,韦庄、李商隐等作者的作品,获得了不同作者作品之间以及同一作者不同作品之间存在的量化关系;为诗人写作风格做出了一个数学的诠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