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传统建筑史学领域中,常以时间轴作为重要参考坐标进行相比研究,这种方法适用于相对稳定的社会,在动态变迁的移民社会中,并不能作出合理的解释,本文援引社会学中研究社会变迁的的方法,探讨台湾在1661年至1949年间称民社会与建筑的互动关系,并配合建筑观察指标建立“基型与衍化模型”,澄清了台湾传统建筑的变迁谱系,研究中发现移民社会文化变迁的南在于相对开放短时间及多样性的刺激、随时且随机投入变数等几项要侦探  相似文献   

2.
元代文学经历了由雅变俗的变革,主要表现在平民意识的突出,关汉卿是这一时代开风气的杰出人物。他的平民意识主要表现在大量地全方位地描写平民生活,平民人物成为了剧中的中心人物;大力地表现平民们的生存状态和心理;剧中的文人形象也被平民化和非常鲜明地体现了平民百姓的审美接受心理。产生平民意识的社会根源是元代社会知识分子社会地位低下。  相似文献   

3.
易宪容 《科技智囊》2003,(12):21-21
可能是关于企业或者企业家的排行榜太多,以至于包括《福布斯》、《商业周刊》等知名度很高的排行榜,也从大家起初的期盼、崇敬到习以为常了。可前些日子,“胡润制造”的中国大陆百富榜,或许是因其以前特殊的“福布斯”背景,又被企业、民众、媒体大大地关注了一把。我们现在无法判断此百富榜会带来怎样的影响,但有一条却应该是不争的事实,那就是无论是富豪本身也好,富豪所掌握的财富也好,都是中国经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让企业更好地为民众、为中国整体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应该是我们要关注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近20年来对于明代平民文化的研究逐渐兴盛.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尤其是从文学艺术、社会生活风尚、儒学的平民化等方面对明代后期平民文化兴起与发展的状况、影响,进行了细致的历史考证和论述,但在其他视角和层面的考察仍显薄弱.从研究深度上看,除了如平民儒学等少数方面外,其他方面的研究从思想史角度深入的还明显不够.此外,在研究方法上也存在“追风”现象.因此,对于明代平民文化的研究还有着极大的空间和余地.  相似文献   

5.
蓝蓝是一位年轻且具影响力的诗人.早期诗风以简洁、冲淡、清新、淳朴称著,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诗风变得深沉而厚重,现实感明显增强,在其变换的诗风背后始终存在着诚挚的平民意识.她以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平民美学风格的构建,或是以感恩的姿态描摹世间生活的百态,或是以出水芙蓉般的笔触追寻平民的生存和生命的价值,抑或对平民身份的自我认同和对日常生活的欣然接受等.这些有助于全面而深入地探寻诗人及诗歌内在的价值观和艺术观.  相似文献   

6.
第三代诗歌在思想维度上显示出强烈的平民话语情结,把讴歌英雄、塑造主流意识的传统文寓模式引向了复写平民生活、建构平民意识的努力,创作主体在文化落差中实践着可能的选择和放弃,这其实是文化价值在商品交换中的自我消解和突破,是后现代文化思潮在中国的产物,是文化转型时期的必然律动.  相似文献   

7.
"超级女声—快乐女声"选秀活动在众多流行音乐形态中得以广泛传播并成为当代大众音乐的一种流行文化现象。它达到了音乐传播"传通"的良性互动,成为平民文化勃兴和大众音乐传播时代到来的重要符号。这种音乐演绎类型在音乐商品价值膨胀时期下更加强调"明星崇拜"。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文化领域一直倡导的传统的精英文化显示出衰退的迹象,与此同时平民文化逐渐兴起。这从《百家讲坛》、“超级女生”、“聊新闻”等报道方式、网络短片的大受欢迎中可以看出。从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分析,平民文化的产生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和人民群众的需要。但是,我们不能全盘否定精英文化,因为那是中华文化的出色代表;同时我们也不能一味地推崇平民文化,也要看到其中充斥的商业性。要找到二者的平衡点,惟有提升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走市场化的道路,追求一种平实、融洽、和谐的文化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9.
周莉  沈维凤 《科技信息》2006,(11):239-240
20世纪20、30年代晏阳初倡导的平民教育运动在中国甚至世界享有盛誉,而其提炼出来的平民教育原则更值得我们研究和探析。本文着重分析了晏阳初平民教育原则中蕴含的平民教育思想,并结合当今农村职业教育,作了一些评价与思考。  相似文献   

10.
李涵秋是出身于旧社会、旧家庭的社会言情小说作家,他本人幼年的经历使他体会到了富贵人家从小康坠入困顿的痛苦。因此,在他的小说中,就表现出了对中下层家庭的同情和理解,感同身受的往事,也让他在成年后的写作生涯中,更多地关注普通平民的痛苦和面对黑暗社会的无奈。因此,他笔下的青年主人公,都是带有朴素阶级平等意识的,其小说中的平民意识,成了他进行启蒙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1.
杨涛 《科技信息》2010,(17):345-345
本文从繁荣城市文化的角度提出,平民文化对城市文化特色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并认为平民阶层的生活环境是形成其文化的重要基础,应重视并保护平民阶层的生活环境,同时对开放空间在保护平民阶层的文化环境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墨子的教育思想在中国教育史上别具一格。它与儒家及其他思想流派的显著不同就在于它的平民性。本文以墨子的平民思想为基础,从教育哲学、教育功能、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几方面论述了墨子的教育思想。认为正确认识墨子的平民教育思想对当前我国教育的发展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明代前期的孛东阳既是成化、弘治年问的文坛泰斗,又是弘治、正德年间政坛的内阁重臣。但因他曾与刘瑾同朝共事近五年,于是也就成了备受争议的人物,有人指责他“依阿”刘瑾,有人指责他贪恋禄住。实际上孛东阳是旧时宰辅大臣中不多见的淡于名利、不慕荣华的人。因为家庭出身的关系,也由于个人的特定习性、心理。以及身体的原因,使他具有深挚的思乡情蛄和归隐情蛄。“习隐渐成癣。谁当恋冠缨”也就成了他的心声。  相似文献   

14.
一、植根于群众生活客家山歌是客家文化传统一抹明丽的色彩,是艺术美散落在民间的点点碎片,就像山林原野、村道屋前生长的小花,有了它,大地更加春意盎然,生活充满勃勃生气。进入新的社会转型期,在商品大潮的强力冲击下,客家山歌一度式微,和其它凋零的民间曲艺和地方戏曲一起被称为“夕阳艺术”。于是,便有“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呼吁,也得到政府部门的关注和社会的支持。但是,任何艺术品种必须自救,奄奄一息的艺术病号不能总靠行政的强心针和间歇性的经济输液来维持生命,因为其结果充其量是增加新的“遗迹美”(如长城、金字塔之类),甚至只能是文化“木乃伊”,剩下考古研究的陈旧价值了。  相似文献   

15.
什么是文化?不同人有不同理解,有人说初中文化、大学文化,还有说饮食文化,"文化大革命",等等,不同文化有不同内涵。据说文化的定义起码有100多种。文化在汉语当中实际上是  相似文献   

16.
阳初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平民教育和乡村改造事业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所从事的定县实验特别注重对农民的技能培训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建设新农村的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琦君散文不追求题材的独特性,而是以日常生活为表现对象,呈现出叙述内容生活化的特点。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琦君的创作目的是寻求人的精神幸福,创造一个爱的世界。  相似文献   

18.
教育公平是平民教育的核心理念.在这一理念指导下,反思我国民族地区的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总体来看.民族地区学生受教育程度比较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严重短缺、民族教育法规体系不完善等等问题。借鉴平民教育理论,确保教育公平的实施,巩固基础教育成果;优化投资结构,加大投入力度;统筹师资资源,加强民族地区师资队伍的建设:完善法律与制度保障等措施来解决民族地区教育的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9.
晏阳初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他所领导的平民教育运动在我国和第三世界国家有着广泛的影响,其重要原因在于平民教育思想有着合乎时代要求的价值取向,这就是实践诉求、生活关怀、民主精神和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20.
宋金鼎蔡之际,战祸连绵,中原板荡,宋高宗甫即位便仓皇南逃,中原士民随驾南迁甚多。不少人辗转流徙,迁至浙江,江西,广东等地,后来便定居在那里。大批中原士民南迁,将中原地区的化传播到江南。杭州作为南宋的都城,南迁的中原士民卜居于此最多,在饮食,民俗,说唱艺术等方面受汴京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