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石河子科技》2012,(1):65-65
农业专家指出,大白菜虽是叶菜作物,具有产量高需肥多的特点。在栽培中只施氮肥,缺少磷肥、钾肥就会导致包心不实问题。偏施氮肥不仅产量和品质不高,还导致包心差。  相似文献   

2.
实用技术     
《石河子科技》2011,(5):66-67
白菜包心不实都是施肥不当惹的祸如今,市场上出售的一些大白菜品质差,比如白菜棵大、叶大、色绿、外叶披散。农业专家指出,大白菜虽是叶菜作物,具有产量高需肥多的特点。在栽培中只施氮肥,缺少磷肥、钾肥就会导致包心不实问题。偏施氮肥不仅产量和品质不高,还导致包心差。  相似文献   

3.
实用技术     
白菜包心不实都是施肥不当惹的祸如今,市场上出售的一些大白菜品质差,比如白菜棵大、叶大、色绿、外叶披散。农业专家指出,大白菜虽是叶菜作物,具有产量高需肥多的特点。在栽培中只施氮肥,缺少磷肥、钾肥就会导致包心不实问题。偏施氮肥不仅产量和品质不高,还导致包心差。  相似文献   

4.
定位施肥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1992年到2000年,研究了13种不同肥料处理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肥区小麦产量最低,占全肥区产量的50%左右,但历年产量稳定在1.3-1.4t/hm^2,并没有随试验的进行而逐年下降,说明中性紫色土基础地力产量稳定、持久,但是较低;缺N或缺P的各处理(PK,N,NK),随着试验的进行,产量逐年降低,从试验的第6年起,小麦产量接近无肥区产量,之后稳定在1.4-1.5t/hm^2;氮肥单施,其肥效逐年障低,由开始的9.4kg降至0.5kg;氮肥与磷钾肥配施,氮肥肥效则稳定在8kg左右;磷肥肥效呈逐年上升之势,由开始的3.5kg上升至16.8kg;在试验的前5年,钾肥对小麦没有增产作用,从第6年开始,钾肥对小麦增产效果明显,每千克K2O增产小麦7.4kg;不施氮肥处理,小麦茎叶和籽粒含氮量均较低,其茎叶含氮量比施氮处理平均值低43%,籽粒含氮量比施氮处理平均值低24%;不施氮肥处理粗蛋白含量比施氮处理低3个百分点;凡施用磷肥处理,籽粒中含磷量比不施磷处理高30%左右,茎叶中含磷量比不施磷处理高1倍.  相似文献   

5.
柑桔炭疽病是一种真菌陛病害,主要为害叶片、枝梢、花和果实,引起叶、果脱落,植梢枯死,导致树势衰退,产量下降。防治应以加强管理、注重修剪及时排灌,增施基肥,避免偏施氮肥,提高树体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不同氮肥处理对水稻群体生态的影响,以杂交水稻F优498为材料研究不同氮肥施用水平下群体小气候、产量及纹枯病发病情况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杂交水稻的产量增加,但在高氮条件下产量增加不显著;增施氮肥后虽然结实率和千粒重下降,但是有效穗数显著增加(30%左右)导致了单株产量(19%左右)的提高.同时氮肥增加后其群体通透性(包括透光性和透气性)显著降低,温度降低但湿度增加;这一系列群体小气候的恶化导致纹枯病发病程度增加.氮肥过低无法保证产量,过高则会引起群体生态环境恶化.在中等施氮水平下(150 kg/hm~2),水稻的产量既不会显著降低,群体小气候条件也优于高氮处理.进一步研究不同肥料处理对群体小气候和产量的影响,可以探索出既能达到高产又可以降低病虫害发生的最优措施.  相似文献   

7.
氮、磷、钾对不同筋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氮、磷、钾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磷肥增加了强筋小麦与弱筋小麦的穗数、千粒重和产量,施氮肥则降低了籽粒的硬度,提高了籽粒的面筋含量。施氮肥对两种筋型小麦的吸水率、形成时间和弱化度及拉伸面积和延展性呈正效应,施磷对粉质仪参数影响很小,施钾对弱筋小麦的粉质仪参数呈负效应,而对强筋小麦呈正效应。对于淀粉糊化特性,增施氮、磷、钾对弱筋小麦呈正效应,且施氮效应最大;增施氮、磷、钾增加了强筋小麦的稀懈值,而对其余淀粉糊化特性指标呈负效应,施氮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8.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在充分供应磷钾的情况下,大白菜追施不同形态氮素(尿素硝铵溶液、尿素、硝酸铵)的产量效应及不同形态氮素对大白菜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追施氮素可提高白菜产量70.3%-88.6%,不同氮素形态间产量差异不显著.追施不同形态的氮素对大白菜各品质指标影响显著,但不同的品质指标对氮素形态的反应存在差异.追施尿素硝铵溶液可提高白菜叶片的Vc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叶片的硝酸盐含量也显著增加;追施硝酸铵可显著提高可溶性蛋白的含量.追施氮肥有利于提高白菜营养品质,从氮素形态对果实品质的综合影响分析,尿素最好,其次为硝酸铵和尿素硝铵溶液.  相似文献   

9.
氮肥用量对绿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天山明绿绿豆作为试验材料,探讨不同氮肥用量NO(不施氮肥)、N1 (20 kg·hm-2 N)、N2(40 kg·hm-2N)、N3(60 kg·hm-2 N)对绿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适当增加氮肥的施用量,可以增加绿豆的产量,提升绿豆的品质,N2水平是当地绿豆种植适宜的氮肥用量.  相似文献   

10.
设置了0、120、240、360kg/hm~(2 )4个施氮水平,研究不同施氮水平对优质食味粳稻品种南粳9108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氮肥用量增加,产量呈增加趋势,在施氮量为240kg/hm~2时,产量最高,达到9868.20kg/hm~2.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稻米品质评价指标中的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垩白大小、垩白度、蛋白质含量、胶稠度、峰值黏度、崩解值呈增加趋势;而垩白粒率、直链淀粉含量、热浆黏度、最终黏度、消减值、回复值、糊化温度则表现出降低的趋势.食味方面,外观、黏度、平衡度以及食味得分均是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只有硬度呈上升趋势.综合考虑不同施氮水平下的产量和品质表现,把施氮水平控制在240kg/hm~2左右时有利于优质食味粳稻品质南粳9108在豫南地区实现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11.
采用紫花丹参为试验材料,通过低、高两种施氮水平、5种种植密度的复因子试验,分析了丹参不同生育期干物质积累、产量及根冠比,探讨了氮肥用量和种植密度对丹参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施氮对丹参干物质积累影响大于密度效应,以施氮180 kg/hm2、密度14万株/hm2为宜,地上、地下干物质积累量大、产量高;N2比N1平均增产23%,5种密度平均产量以M2产量最高,M5产量最低,M2比M5高20%。在每公顷施180 kg氮肥的情况下,以密度12万株/hm2最高,产量为6 207 kg/hm2;每公顷施135 kg氮肥的情况下,以14万株/hm2氮肥偏生产率最高,为38 kg/kg。丹参生长后期根冠比为0.600.65,大于前期,不同生长期N2根冠比大于N1。  相似文献   

12.
氮肥与磷钾肥配施对青花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青花菜施用氮、磷、钾肥试验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单施氮肥对青花菜有一定的增产作用,但青花菜体内的硝态氮含量也明显增加.在施氮的基础上配施磷、钾肥,不仅能显著提高青花菜的产量,而且能明显减少施氮对青花菜品质造成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3.
甜菜增施有机肥与增施氮肥的增产增糖效果有着明显的不同,试验表明:前者能显著地提高甜菜产量和品质。亩增施有机肥三吨,比增施25公斤尿素增产26.15%,含糖提高1.62度亩增施1.5吨有机肥125公斤尿素比施25公斤尿素增产13.5%,提高含糖率1度;且增施有机肥能降低块根中有害N和有害灰粉含量。  相似文献   

14.
肥药双效剂2125,1125和菜腐灵对大白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随机排列方法施用肥药双效剂1125 2.8 g.kg-1;2125 0.9,1.0 g.kg-1;以施用15%菜腐灵2.0g.kg-1为对照,探讨了肥药双效剂2125,1125对大白菜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经2125处理的大白菜比对照和施用1125的极显著增加外叶数、产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叶绿素含量,极显著降低相对电导率。施用2125的大白菜与对照相比,极显著和显著增加叶片鲜重、干重、比叶重、净菜率和株高。施用1125的大白菜比对照极显著增加产量、可溶性糖含量、SOD、叶绿素b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相对电导率与叶绿素a含量。施用2125和1125的大白菜叶面积比对照略有增加,帮叶比略有提高,对大白菜“三病”的防治效果明显。15%菜腐灵虽对大白菜软腐病有一定防效,但降低产量、品质和耐储性;而施用2125和1125能促进大白菜的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改变大白菜的生理代谢机能,增加耐储性,可替代15%菜腐灵。  相似文献   

15.
氮肥对结缕草种子生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不同氮肥用量对二年生结缕草种子产量的影响,初步结果表明:结缕草的草高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高,草高与施氮量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线性关系.当氮肥用量为8g/m2时,结缕草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最多,结缕草种子产量也最高,达到761kg/hm2,发芽率为96%.  相似文献   

16.
宋喜清  王美玲  孙凤荣  薛勇 《科技信息》2011,(15):J0399-J0399
研究氮肥对黑农43和黑农41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研究,对黑农43和黑农41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进行试验,结果是氮肥对高油品种蛋白质含量的影响要高于高蛋白品种。  相似文献   

17.
通过设置不同施氮量大田试验,研究油葵在主要生育期不同器官的氮肥吸收利用情况、作物产量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处理比较,增施氮肥促进油葵地上部的养分吸收,且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地上部吸氮量先增后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氮肥利用率呈降低趋势,即N_1P_2K_2处理下氮肥利用效率最高,达16%;氮肥偏生产力呈降低趋势,且N_3P_2K_2处理与N_1P_2K_2,N_2P_2K_2处理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氮肥农学利用率、生理利用率降低,且各处理间存在差异但不显著;可显著增加油葵的株高、茎粗.综合考虑作物产量、氮肥利用率及经济效益等因素,建议在宁夏中部干旱区种植油葵的适宜施纯氮量为270kg/hm~2.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水氮互作对新春6号春小麦旗叶渗透调节物含量及产量的影响,试验于2012年在新疆农垦科学院试验田进行。试验设置2400m3/hm2(W1)、3200m3/hm2(W2)、4000m3/hm2(W3)3个灌水处理;设置450kg/hm2(N1)、600kg/hm2(N2)、750kg/hm2(N3)3个氮肥水平。试验通过小区控制试验,分析测定了小麦拔节期、抽穗期、扬花期、灌浆期的叶绿素、可溶性糖、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并于收获后测定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子。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的加重,叶绿素、可溶性糖、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呈现增加的趋势。重度干旱条件下,增施氮肥则降低了渗透调节物的含量,影响了小麦的正常生理功能;中度水分条件下,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其含量不断的提高,表现出了一定的渗透调节能力;高水处理条件下,增施氮肥使得渗透调节物含量增加比较缓慢。水氮运筹对滴灌春小麦产量性状的调控存在明显的互作效应,其中以W3N3处理组合产量最高,达788.90kg/667m2,增产显著。表明在滴灌条件下,灌水量4000m3/hm2、施氮量达750kg/hm2能有效促进滴灌春小麦旗叶的渗透调节能力,进而达到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以优质小麦临优2069和临Y7287为材料,研究了4个追氮时期对小麦产量、蛋白质及蛋白质组分积累动态及加工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肥施用量一致的基础上,从返青期到开花期,随追氮时期推迟,两个小麦籽粒产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拔节期追施氮肥小麦籽粒产量最高.拔节期和孕穗期追氮显著提高了小麦湿面筋含量和沉淀值,延长了稳定时间,追施氮肥时期过早(至起身期)或过晚(至开花期)均不利于品质的提高.增加后期施氮比例,对清蛋白、球蛋白含量的影响较小,但对谷蛋白、醇溶蛋白含量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0.
在蔬菜生产过程中,由于施肥不当、氮肥过量等原因造成的硝酸盐过高,品质下降,地下水的污染,土壤次生盐渍化面积扩大,蔬菜抵抗病虫害能力下降,极大地限制了蔬菜产量和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