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全球治网瘾     
张翼 《世界博览》2011,(18):72-74
自从一个名叫互联网的东西在美国诞生之后.一种名为网瘾的疾病随之而来。人们像担心瘟疫一样担心他们的儿子、女儿、妻子或丈夫受到感染……“电子游戏成瘾”这个词早在1983年就已经出现了,说的是青少年沉迷街机游戏的情况。1995年12月,美国的《新闻周刊》刊登了一篇名为“他们登陆,但是不能注销”的文章  相似文献   

2.
1962年下半年,美国工业生产踏步不前,整个工业生产指数一直停滞在119(以1957—1959年为100)的水平上。美国政府官员、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和企业家纷纷表示担心在1963年美国经济将发生一次新的“衰退”。1963年2月份以后,美国工业生产又缓步上升。他们于是改变调子,大肆吹嘘“繁荣已再度出现”,说美国经济“正在走出冬季的呆滞状态”,“前景转趋光明”等等。美国财政部长狄龙甚至硬说,“美国的经济前景极为灿烂”。一年来的事实证明,美国政府官员、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和企业家所渲染的那种乐观是并无根据的。1963年的美国经济仍然是动荡不定的。工业生产起伏不定诚然,美国工业生产从1963年2月份起开始回升了,1963年头十个月,美国工业生产指数总共增长了七点,而1962年同期只增长五点。但是,  相似文献   

3.
奥巴马崇拜     
约翰·麦凯恩把自己标榜为泰迪·罗斯福,一个“滋养了伟大国家灵魂”的人;希拉里·克林顿为美国没有目标感到可悲,决定为美国树立一些新目标,而他们都想要取代的人,乔治·布什,他曾许诺“消除世界的罪恶势力”。一个叫詹尼·黑里的自由学者被这些总统候选人的大言不惭所震惊,写了一本名为《总统崇拜》的书,谴责美国人对总统所抱有的不切实际的期望。  相似文献   

4.
渴望爱情的美国女人目前正成群结队地涌向硅谷,面对这股突如其来的“女人潮”,电脑工业中的那些“令人讨厌的男士”竟然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多年来,在电脑界工作的男人不得不面对一个形象问题:他们都被看成是工作狂,他们整天坐在电脑前,工间随便塞几口快餐就算吃饭了,而且办公室就是寝室,累了就打个盹, 但他们自有他们的长处和吸引人的地方:许多人都是无牵无挂的单身汉,一些人还很富有。美国的一家名为“美国单身”的俱乐部正是看上了这一点,最近推出一项“让女人占领硅谷”的计划,打算邀请俱乐部女成员在今年11月的某个周末挺进硅谷。俱乐部承诺,如  相似文献   

5.
李冲 《华东科技》2023,(11):32-34
<正>随易和朋友们的第N次创业瞄准了小酒馆,这一次,他们尝试用“互联网”的方式经营了一家名为“跳海”的小酒馆。过去三年,一家名为“跳海”的酒馆开了19家门店,覆盖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成都等9座城市,长沙和武汉也在筹备中。“一反常态”的扩张速度,让跳海声名大噪。而迅速出圈的背后,是新颖的经营模式,而这源于跳海团队多次的互联网创业积累。在跳海之前,创始人随易是社交活动平台Someet创业的参与者,梁二狗(跳海创始人之一)是科技公司的创始人。2019年,“互联网”出身的他们不约而同地瞄准了小酒馆。  相似文献   

6.
你知道晶体管是谁发明的吗?它是美国物理学家肖克莱和他的同事巴丁及布拉顿一同发明的。这项影响深远的发明,让他们共同获得了1956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1947年圣诞节前夕,37岁的物理学家肖克莱写了一张言辞有些羞怯的便柬,邀请美国新泽西州中部贝尔电话实验室的几位同僚到他的实验室,观察他和他的合作者丁及布拉顿最近取得的“一些成果”。这三位发明家演示了电流通过一个名为“晶体管”的小原器件。尽管用现  相似文献   

7.
《世界知识》2011,(20):70-70
美国奥德赛海洋勘探公司近日宣称,在距爱尔兰海岸500公里、深4700米处发现一艘二战时期的英国沉船。浚船名为“盖尔索帕”,1941年被德军潜艇击沉,  相似文献   

8.
在美国科学基金会的资助下,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及美国运筹学学会于1985年开始创办名为“Mathematical Competition in Modeling”的数学建模竞赛,后更名为Mathematical Contest in Modeling(简称MCM)。MCM一年一度面向世界各国大学生举办。  相似文献   

9.
市场营销有其深刻的内涵。经营有方、生财有道,在我国古以有之,但是作为一门学科却是本世纪初由美国人首先建立起来。1905年美国宾夕泛尼亚大学开设了名为“产品市场营销的课程”;1912年,第一本以“Marketing”命名的教科书问世于美国哈佛大学。二战以后,特别是50年代以后,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营销实践的变化,内容不断完善,概念时有更新,体系渐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能穿在身上吗?当然能!美国一家名为“迷人科技”的公司通过开发无线电移动通信装置,把互联网与时装等生活用品结合在一起,使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轻松上网。他们还打算让人们  相似文献   

11.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些国家认为大型战舰的用途并不太大,于是在20世纪的50年代将本国的大型舰退役,只有美国保留了4艘“爱荷华”级战舰。1961年美国又建造了名为“长堤”号的核动力巡洋舰。后来,前苏联海军于1968  相似文献   

12.
标签新闻     
新事新言“布什内阁之所以对他们所掌握的情报进行撒谎,是因为美国人民难以接受伊拉克战争的实质。于是,切尼就摆出一副担心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威胁美国的姿态。至于与基地组织的联系,那完全就是胡扯。”———美国学者爱德华·路特维克道出了布什政府为什么要在伊拉克情报问题上作“手脚”。“克里在外交问题上将有强烈的个人兴趣,而不像布什……布什甚至连报纸都不看。”———总部设在布鲁塞尔的德国马歇尔基金会跨大西洋中心常务主任威廉·德罗兹迪亚克对美国总统选举中的两位“劲敌”发表的观点认为,二者之间存在根本的不同:克里注…  相似文献   

13.
贝尔实验室建立 70年来几乎一直是美国首屈一指的企业研究机构 ,它曾研究出晶体管、激光器、太阳能电池和第一颗通讯卫星 ,发明了有声电影 ,创立了射电天文学 ,并为“大爆炸”宇宙创生学提供了重要依据。原先有人担心 :贝尔实验室在失去母公司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 )提供的巨大财源后可能沦为一个默默无闻的工业研究发展机构。然而 ,今天新泽西西北部贝尔实验室的总部、生机勃勃的景象打消了这种担心。从历史上看 ,贝尔实验室用于基础研究的人力、财力占其总数的 1 0 %左右 ,这一比例至今未变 ,贝尔实验室多数雇员是工程师 ,他们主要从事应用…  相似文献   

14.
刘俊 《科技潮》2001,(8):54-55
一个名为“农民道路”的国际农业组织号召全世界在4月17日进行“抵制转基因产品世界日”活动。环保人士担心:转基因产品会对自然环境产生极大的危害,因为它将会改变自然的食物链。  相似文献   

15.
1997年6月在泰森对霍利菲尔德的拳王争霸赛中,泰森“急中张口”,狠咬了霍氏一口。此时,一对精明的美国兄弟,却从泰森这一“世纪之咬”中突发奇想,按照霍氏耳朵被咬掉部分的形状生产了一种巧克力,名为“霍利之耳”,一经推出,销路奇佳,这对兄弟也大发其财。  相似文献   

16.
在美国组织了一个名为“生活真好”的“打气”俱乐部。截至1958年9月,它已有七十五万个会员,他们每人佩带着一枚“生活真好,企业也真好”的扣章。会员不用付会费,但每人要保证“每天至少发现两个令人乐观的现象”。9月号的“幸福”杂志说这种“十字军”“未免泄气”。但是“宰福”杂志本身却带头搞这种想靠乐观的符咒招来繁荣的把戏。报纸与电台关于从“衰退”中惊人复苏的大批报道是艾森豪威尔政府的国会竞选宣传。认要是相信农业部长本逊等人的话,就会以为美国的农民和工人正在享受着极大的繁荣。在11月4日的选举中所表现出来的对政府政策决策人的极端厌弃,证明了经济危机仍  相似文献   

17.
《应用科技》2000,27(7):45-47
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 (IBM)的科学家宣称 ,他们计划用 5年的时间研制一种名为“蓝基因”的高速计算机 ,该计算机有望成为世界上最快的计算机。随着人类基因组图谱工程接近尾声 ,一项更加浩大的工程即将开始 ,即揭示所有基因中的编码所代表的信息。据美国媒体报道 ,“蓝基因”的运算能力将是美国现有 4 0台最快的超级计算机运算能力总和的 4 0倍。与目前最快的台式计算机的运算速度相比 ,“蓝基因”要快 2 0 0万倍。有关专家称 ,即便有如此强大的功能 ,“蓝基因”仍需运行整整一年才能得出有关一种蛋白质的各种数据IBM研制高速“蓝基因…  相似文献   

18.
不久前,英国的工党和保守党先后召开了年会。伦敦城的喉舌《经济学家》周刊在这些年会的前夕,发表了题为《混合编制还是分道扬镳》的文章,对过去一年的英国外交形势进行了总结和瞻望。文章承认,过去一年来西方进一步四分五裂,而在未来的一年中前途也未可乐观。处在“欧洲一体化”和以美国为领导的“大西洋团结”对抗趋势中的英国,顾此失彼,既担心法国、西德联合的加强,英国被关在欧洲大门之外;又为美国重用西德,力图取消英国的“特殊伙伴”地位而担忧。——编者  相似文献   

19.
龚婷 《世界知识》2013,(11):69-69
也许是源于国人对美国是中国外交“重中之重”的认知,“美国研究”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领域一直占据突出的位置。“美国研究”,简言之是专门将美国当作对象的研究,视角和内容涉及美国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著名美国 问题争家王缉思教授曾将“美国研究”与内容涉及美国的“美国问题研究”区分开来,并担心专门从事美国研究的学者“似乎在减少”,“美国研究日益成为美国问题研究”,成了谁都能说上几句的显学。  相似文献   

20.
美国航天航空局(NASA)准备在一个名为“深度撞击”的计划中用一架太空船将成千上万个名字送到一颗名为“腾佩尔1号”的彗星上。“你的名字将和太空船一起旅行,并融入宇宙中最漂亮的烟花中”耗资3亿美元的“深度撞击”是人类第一个实际接触并探索彗星的空间计划。为了加强普通人对这一人类空间探索史上重要行动的关注,NASA决定,在执行任务的“撞击者”飞船上携带一盘微型CD,用于记录人名。目前,NASA已开始通过网站接受报名。2004年12月,该计划开始后,这些名字将随“撞击者”跨越宇宙空间,并于2005年7月3日与“腾佩尔1号”彗星“亲密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