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态伦理学是一种把道德关怀扩展到人之外的各种非人类存在物身上去的伦理观点和学说,是对传统伦理学的反思、继承、发展和超越。在人类本体论时代,传统伦理学仅把人纳入道德共同体之中,而将所有一切非人类存在物排除在道德共同体之外,最终发展成为极端人类中心主义。人类进入生态本体论时代,生态伦理学超越了传统价值观,突破了传统伦理学对人的固恋,将伦理学的视野从人类扩展到了更宽广的大自然,把人类之外的所有非人类存在物全部纳入到道德共同体之中,空前地扩大了道德共同体。人类的道德境界由人类中心境界提升到了生态整体境界。它不但追求人际的自由和公正,而且追求"种际"的自由和公正。它既是传统的自由主义的终结,又是新的自由主义的开山。生态伦理学的最高目标是超越"人类中心论"、"地球中心论"和"地球沙文主义",走向"宇宙伦理学"。它不但为我们正确理解"人——社会——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提供了新型的道德根据,而且为人们道德修养的进一步提高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道家思想具有独特而丰富的、深邃的伦理道德观,具有许多与现代生态伦理学相通的基本理念和价值取向。道家重视自然,强调用自然来解释自然,“道法自然”,把人视作自然的一部分,人应该遵守自然的规律和法则;道家生态伦理思想也不同于西方传统主流思想中强调“人为自然立法”的自然观,道家将天地人视为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认为不仅自然万物之间,而且人与自然万物之间都存在着共同的本质,遵循着共同的法则,表现为一个共生共荣、同源同体的有机整体。“自然主义”和“道通为一”是道家思想通向现代生态伦理学的两个基本观念,不仅显示了古老的东方智慧,对现代生态伦理学发展更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近一个世纪以来,伦理学的研究范围逐渐从“人一社会”关系延伸至“人一自然”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环境教育的兴起与发展。本文介绍并分析了几种主要的“人一自然”观,结合环境教育的历史发展,明确指出“人一自然”观是环境教育的伦理学基础,培养环境意识的核心是树立人与自然共存共荣的观念;生态伦理学应该在人与自然谁为生态伦理之中心的问题上加强研究,以便为环境教育提供更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生态危机是现代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之一。它实质上是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危机。生态伦理学则把道德关系从人与人之间拓展到了人与自然之间。  相似文献   

5.
柏罗丁的神秘主义伦理学说在希腊伦理学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因为它是晚期希腊道德思想的一种归结,也是一种出路。“大一”学说的提出,既是为了填补怀疑主义所留下的思维真空,也是为了走出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和斯多亚派的自然-理性主义道德视界,同时,也成为基督教教道德的某种哲学化的表述。  相似文献   

6.
"义务预设价值"是迈农对象理论的重要命题,它揭示了存在于"价值"与"行为"之间的必然联系,使价值伦理学成为可能。迈农依据行为所实现之价值的不同划分了四种道德价值,并确立了道德价值之间的逻辑关系,以此为依据划分了道德评价和道德义务的功能,奠定了价值伦理学的基础。针对迈农价值伦理学的结论和方法,艾伦菲尔斯和舍勒进行了补充论证,使价值伦理学得以完善。  相似文献   

7.
环境伦理的理论困境与道德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是否应当和能够将人类的道德关怀从社会共同体扩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中,是环境伦理学在人类道德进化道路上提出的新问题.在这个问题上,逻辑前提从"自然"向"人"的转换,消解了科学与伦理学之间"是与应当"的理论困境;进而揭示出人类作为地球生态系统中的道德物种,以其自我决定和创造的本性在丈化进化的历程中不断实现道德超越与完成.  相似文献   

8.
自由作为马克思思想中的核心概念之一,贯穿于马克思所构建的哲学、政治经济学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的本质,自由因而也是人的本质。而道德作为人的道德,也体现出自由的本质规定性。在资本制度下,劳动的自由成为一种不可能,道德的自由如劳动一样不可及。异化劳动的消除、阶级对立的消灭、自由人联合体的建成是自由的道德实现的必经路径。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伦理中有着丰富的生态伦理元素,但当前中国学界的生态伦理学研究还是笼罩在西方伦理学的话语中。现代西方生态伦理学在结论上具有革命性,但其逻辑进路欲在因西方近代哲学二元论思维而造成主客分离、人与自然对立的情形下填平二者分离与对立的鸿沟,这种作为在理论层面上虽取得巨大进展,但在人们日常的观念、态度与行为,即在践行的层面上步履维艰。因为要把在人类中心主义传统中由人独享的诸如道德地位、利益、价值与权利让渡给自然,使自然与自然物因享有道德地位、利益、价值与权利而获得与人类似的平等地位,从而成为获得人类尊重的理由或依据,这要在人类社会中施行着实不易。因此可以在当代生态伦理学中引入一种中国伦理元素,来探讨生态诚信的可能性与途径。  相似文献   

10.
生态伦理学的演进徐少锦生态伦理学是本世纪30年代以来产生与发展起来的、由生态科学和伦理科学综合而成的一门新兴的伦理学分支学科,是将处理人们相互关系的一些社会道德准则,推广应用于生态环境领域、生物群落,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学说。生态道德要求人们培养...  相似文献   

11.
从本质上来说,信用其实是一种社会关系,只有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之中才能产生、存在与发展。作为一种社会关系的“信用”,既可以体现为以“诚信”为特征的道德约束,也可以体现为作为一种有条件的价值转移形式的经济关系.在发达的、现代的市场经济中,对整个社会而言,信用也可以说是一种具有正的外部性的社会资本;对单个主体而言,作为信用体现的“信誉”、“守信”以及“诚信”等,也是一种能给自己带来价值的无形资产。  相似文献   

12.
王阳明关于道德情感的思想是其伦理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王阳明的道德情感上溯孟子,以其心学为哲学基础.他的道德情感内含特有的结构关系,是“良知”的重要成分,对人的自然情感与行为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反思王阳明的道德情感思想,对提升当代中国的社会道德风尚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功利主义是一种伦理学说,与只追求物质利益的功利观点以及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有着本质的差别。功利主义虽然有缺点,但对于我国的道德建设而言仍然有积极价值。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应该重视功利主义研究。  相似文献   

14.
市场经济有其“合规律性”,亦有其“合目的性”。本着重从伦理学角度考察和认识市场经济,分析市场经济中隐含的伦理价值,肯定其有道德合理性。同时针对其双重的道德效应这把双刃剑,提出加强市场经济的道德建设,以克服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弘扬正面效应,以实现市场经济“道德”的制度化。  相似文献   

15.
当前生态伦理学讨论的几个焦点问题是:生态伦理学道德对象的范围是生态还是生命?享受道德关怀的是共同体中的所有成员还是部分成员?生态伦理学的伦理原则是整体主义的还是个体主义的?生态精神的本质是利他还是利己?笔者针对这些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重视生态问题 建设生态道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道德是社会实践、社会需求的产物。生态道德是人类对其自身与自然关系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生态道德的核心是要学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必须把生态道德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认真抓好。而加大生态问题的宣传力度和开展生态道德教育的力度。改变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从自身做起,切实履行保护生态环境的道德义务和道德责任,则是当前生态道德建设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深生态道德是以经济、政治、社会和伦理等多重视角来看待和认识自然和生态问题,以哲学思维来思考和研究人以及人类社会与自然界所有物种之间的关系的哲学新类。其哲学意境在于从道德层面向世人展示人以及社会与自然界各物种协同进化的生态世界观、生态价值观和生态方法论,从而塑造全新的生态道德观。  相似文献   

18.
道德是社会实践、社会需求的产物。生态道德是人类对其自身与自然关系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生态道德的核心是要学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共同发展。必须把生态道德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认真抓好。而加大生态问题的宣传力度和开展生态道德教育的力度 ,改变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从自身做起 ,切实履行保护生态环境的道德义务和道德责任 ,则是当前生态道德建设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道德是当前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基础,研究中国传统道德生成的逻辑对当前道德建设具有重要启示。中国传统道德生成的路径是:从"天人合一"的理念出发,寻求道德的自然基础;按人的自然性不断推演出道德原则;最终又归于自然的"天人合一"的境界中,达到一种永无止境的升华。面对当前道德建设的种种困境,我们应回首中国传统道德生成的智慧,重视社会道德建设的现实性和实践性;重视社会道德建设的逻辑推演;重视社会道德建设中榜样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高等学校生态道德教育方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危机是人类对自然态度的非合理性投射,实质上是自我价值危机.它不仅需要科学技术来解决,而且包含着强烈的道德诉求.以生态道德理念唤醒麻木的心灵,去除价值巫魅,追求诗意生存,教育将承受之重!高等学校生态道德教育尚付阙如,大学生生态道德缺失的现实都昭示了加强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刻不容缓.生态道德教育的方法主要有:道德讨论法,研究性学习,体验教育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