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江苏省水稻高产节水灌溉技术体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根据江苏省水土资源特征,地形地貌特点以及各地水稻高产节水灌溉的实践,因地制宜分区推广水稻浅湿灌溉,浅湿调控灌溉,控制灌溉以及水稻旱作灌溉技术,研究制定了相应的技术指标和操作规程,形成了具有江苏特色的水稻高产节水灌溉技术体系,水稻高产节水灌溉技术体系的建立,促进了江苏省水稻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选用抗旱性不同的杂交水稻冈优527、D优363和汕优63,研究了旱种、湿润灌溉、“湿润灌溉(前期)+浅水灌溉(孕穗期)+干湿交替灌溉(抽穗至成熟期)”灌溉(简称C处理)和淹水灌溉4种灌水方式对水稻齐穗期功能叶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湿、晒、浅、间”灌溉方式和湿润灌溉更有利于水稻齐穗期功能叶生长,冠层叶片直立性好,功能叶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较高;旱种抑制了功能叶的生长。  相似文献   

3.
采用浅水、湿润、雨养及常规(ck)4种灌溉方式对豫南单季稻节水灌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湿润灌溉为最佳节水灌溉方式,浅水灌溉次之。雨养灌溉受年际间降雨量变化的影响较大而不宜推广。灌水量与灌溉生长效率呈负相关。水稻的灌水高峰是水稻幼穗发育期。  相似文献   

4.
一、水稻薄露灌溉技术(一)水稻常规灌溉方法的弊病自古以来,人们总认为水稻必须在水中生长,否则就会“晒死”,因此直到今天,世界上约有90%的水稻是漫水栽培。  相似文献   

5.
通过在试验站进行的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溉模式下水稻的产量和水量消耗情况:控制灌溉水稻田间耗水量最小,湿润灌溉次之,淹灌最大;控制灌溉产量最低,湿润灌溉最高。基于此种情况,对三江平原地区合理灌溉模式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应因地因时多因素考虑进行灌溉模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在彭曼法推算水稻需水量的基础上,结合武穴市的气象、地形条件,用“浅、蓄、湿、晒”灌溉技术计算一定设计保证率的水稻灌溉定额.将该法用于武穴市魏高邑项目区土地整理中,有很高的实用价值,计算精度也较高.  相似文献   

7.
首先针对过去在水稻净灌溉定额计算中几种常用方法存在的缺点,提出了农田逐日水量平衡法,并给出了该法的计算模式.此法能够真实地揭示水稻作物在不同生长期、不同雨情旱情下的灌溉用水规律,同时,还能用于水网区水稻田产流计算.其次,针对逐日水量平衡法中各个参数的确定,文中作了说明.最后,以南方鄱阳湖区波阳县为例,选用1963~1983年系列资料,编制了电算程序,分别计算了该县旱稻、晚稻不同生长阶段的净灌溉定额,同时通过系列法得出该县不同保证率代表年下的水稻净灌溉定额.  相似文献   

8.
"Y两优2号"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以"远恢2号"与"Y58S"测交配组而成的强优势杂交水稻新组合,2008—2009年分别在海南三亚和湖南长沙参加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超级杂交稻示范、品比,产量均排名第一,被袁隆平院士确定为第三期超级杂交水稻攻关首选苗头品种。  相似文献   

9.
以感水稻条纹叶枯病品种"日本晴"、高抗品种"kasalath"以及14个目前在我国长三角地区水稻生产中被认为在抵抗条纹叶枯病方面具有较好效果的水稻品种为材料,分析比较了14对分子标记引物扩增16个水稻品种基因组获得的DNA产物.结果显示:在14对分子标记引物中,有8对在扩增感病品种"日本晴"和高抗品种"Kasalath"水稻基因组时可获得多态性条带.因此推断这8个标记可在以这两个品种为亲本的抗条纹叶枯病选育中使用;并且,本研究结果还将为利用本试验收集的14个水稻品种为亲本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重要的背景信息.  相似文献   

10.
2006年至2008年,在水稻特殊高产区,以抽穗期达到超高产水稻最大最适LAI为基础,以构建抽穗后高光效群体、提高抽穗后光合积累为核心,以"水稻叶龄模式"为主线,以超高产水稻"群体质量"为指标,对超高产水稻进行精确定量设计,设计目标产量为亩产1300公斤。通过实施,实际亩产均达到1250公斤,基本达到设计产量。介绍了实施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1.
吴士章  李坡  卢兰  罗时琴 《贵州科学》2011,29(4):36-37,68
2009~2010年国家科技支撑和省长基金项目研究人员和毕节市有关研究人员、当地农户三结合,在喀斯特高原生态退化脆弱地区石桥小流域进行水稻的节水灌溉、常规灌溉、湿润灌溉3种方式的灌溉研究,分析比较,得出节水灌溉的优化灌溉模式,即:湿润灌溉模式产量最高,节水大、水分生产率最大,水分生产效益最高,为生态退化脆弱区域的农业节...  相似文献   

12.
随着节水灌溉技术的不断推广应用,水稻田的灌溉定额将呈下降趋势,灌溉模数会变小,渠系水利用系数将会变小,灌溉模数将呈下降趋势.倘若维持现有的灌溉管理水平和灌溉技术,水稻面积将会因水资源条件约束而趋于稳定,灌溉模数也将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3.
一、目的和意义 黑龙江省红兴隆垦区现有水稻面积240万亩,然而,水资源不足严重制约垦区水稻生产快速发展,为此,为了提高水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我们引进"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结合自然与生产环境进行应用研究,取得可喜效果,2007年我们继续做好基础数据采集与研究, 重点做了水肥耦合试验研究,使"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在垦区推广应用时既节水又增产、又降本.  相似文献   

14.
水稻是中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约占粮食作物总产量的40%;在全国约11×108hm2的粮食作物总面积中,稻田面积约占28%。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稻产区的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当地农业生产中的重要问题,各地试验、开发、应用与推广了许多种水稻节水灌溉模式。文章根据这些新的水稻灌溉模式试验结果与推广经验,将我国水稻节水灌溉主要模式归纳为浅、湿、晒结合,间歇淹水,半旱栽培和蓄雨型等4类。阐述了这些模式的田间水分控制标准以及节水、增产和提高水分生产率的潜力;提出了该4类模式的选择原则以及应用这些模式时应注意的问题;分析、讨论了推广这些模式能够持续节水与提高水分生产率的机理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今日科技》2014,(12):32-34
<正>1.水稻田间节水减污综合技术成果来源:浙江省水利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应用领域:适宜水稻种植区成果简介:水稻田间节水减污综合技术是一项集成水稻节水灌溉与合理施肥的技术措施,其核心是通过适宜的水肥调控,发挥稻田水肥耦合效应,降低氮肥的挥发和渗漏损失,实现水稻节水、增产和减少农田面源污染排放的综合效应。该技术为非工程措施,无需额外的工程投入,只需改变农户灌溉和施肥习惯,具有投入少、操作简便、效果好的特点,至今累计已辐射推广30万多亩,取得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马通宙 《山西科技》2010,25(4):30-31
为解决汾河灌区管理存在的问题,让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解决了灌溉工程"建"、"管"、"用"之间的相互脱节,改善了用水制度,提高了用水效率,最终实现用水自主管理、民主管理、灌区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东昌府区堂邑镇东部高亢区灌溉用水以引黄和井灌为主,近年来,由于渠首斗虎寨泵站废弃,该灌区灌溉全部依靠井灌,造成地下水水位下降严重,现已形成漏斗区。为维护该区生态平衡,宜重建斗虎寨泵站,引黄灌溉并大力推广微灌技术,达到"以河补源,已井保丰"及节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不同灌溉方式下水稻产量构成因素投影寻踪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寻找出对水稻产量具有突出贡献的因子,采用投影寻踪技术,选择产量构成因素作为评价指标,提出了水稻产量构成因素投影寻踪评价方法,并用该方法对黑龙江6个试验站2004~2006年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常规灌溉条件下对水稻产量影响较大的产量构成因素是穗粒数和结实率,控制灌溉条件下则为穗粒数和单位面积成穗数.  相似文献   

19.
八、水稻无水层灌溉水稻无水层灌溉,是更新的节水灌溉新技术,灌溉水量比薄露灌溉更节省,现介绍湿种旱育、旱种旱育两种节水灌溉方法.(一)操作方法1.湿种旱育 湿种,即在插秧(或抛秧)、返青期间,田间“半水半露”,保持土壤充分湿润,以利于秧苗返青.旱育,即在水稻返青以后田间“只湿不淹”,不再在田面保持水层,而是利用降雨和几次“沟灌”补充水量,只在水稻对水分最敏感的关键时期:抽穗扬花期和分蘖前期(各10余天左右)保持土壤饱和含水量,其余时间在饱和水量的70%~90%之间,使水稻正常生长.这种方法比常规灌溉节水节电50%以上,适宜于在灌溉水源基本能解决的灌区.2.旱种旱育 又叫全程旱育,即在水稻整个生育期不淹灌,可以不用田埂,完全利用雨水或少量的几次“沟灌”或喷灌补充水量,用地膜覆盖保持土壤水量.移栽秧苗.深施基肥,分畦整地,畦宽2米,在畦上覆盖地膜,在膜上按种植密度打浅孔,象种莱那样种上稻秧,浇一次“活根水”,以利秧苗扎根返青.当然最好是旱育秧,根系发达,吸水能力强.直播秧苗.在畦面根据行距耙出浅沟,在沟底条播或点播已催芽的谷种,盖上少量细土.而把浅沟之间垅起的土壤用地膜覆盖,既有利雨水集中流向稻根,又有利于保持土壤水分.旱种旱育的方法可节约灌溉水量2/3,需增加20元/666.7m~2~30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区水稻优化灌溉的经济效益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紧缺,传统灌水方式难以维持,尤其是水作为商品进入市场以后,农民首先考虑的就是灌溉的成本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而后才决定分配的数量和时间,以使灌溉获取更高效益。本文以查哈阳灌区水稻非充分灌溉试验资料为基础,利用最小二乘法确定了水稻水分生产函数模型为Jensen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单位面积经济效益最大的优化灌溉制度模型,并采用实数编码的加速遗传算法对建立的非线性规划模型进行求解。优化结果表明,优化灌溉定额比当地节水灌溉定额省水22.4%,单位面积经济效益提高323元/hm^2,从而为该地区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提供了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