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沿江棉区棉田棉铃虫卵的空间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安徽沿江棉田棉铃虫卵的空间分布动态规律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棉铃虫卵在棉田的聚集程度随发生代次而逐渐增强,发现不同代次虫口密度相同对理论抽样数明显不同,提出了沿江各代估值调查中的理论抽样数,并对几种空间格局模型拟合棉铃虫的空间分布情况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2.
通过田间调查和计算,棉田棉铃虫二代卵空间分布型符合泊松分布和负二项分布,麦田一代幼虫空间分布型符合负二项分布。明确了棉田棉铃虫一、二代卵呈聚集分布,麦田一代幼虫也为聚集分布。比较了大五点、双对角线、平行线和Z字型4种抽样方法,以Z字型和平行线的方法为佳,五点法不适宜于棉田一代棉铃虫卵的调查。  相似文献   

3.
通过调查研究表明棉田捕生天敌由于化学农药的使用减少了39.3% -63.0%,农田生态系中龟纹瓢虫、食虫蝽发生消长与棉铃虫之间相关性较强,分别组建了棉田、玉米田二代棉铃虫自然种群以作用因子为组分的生命表,分析结果表明捕食性天敌及其它非寄生因子的排除控制作用指数为62-106。  相似文献   

4.
棉铃虫是棉花的一种常发性害虫,但一直为害较轻,在棉花“三虫”的防治上处于弱势地位。2002年石总场仅有两块棉田棉铃虫发生较重,占棉花总面积的0.2%;2004年棉铃虫发生达8.5万亩,平均减产6.8%,最高百株幼虫量为50头,减产幅度达20 ̄30%。2005年垦区加大了对棉铃虫的系统调查和棉  相似文献   

5.
肥料杀虫法     
磷肥杀虫法 在棉田喷施磷肥,可有效地防治棉铃虫。棉铃虫在产卵期间最怕磷。根据它的这一特殊习性,可用2%的过磷酸钙浸出液,对棉花进行叶面喷施,每隔5~6垄留1垄不喷,驱使棉铃虫集中产卵,然后集中灭除,效果尤佳。  相似文献   

6.
0.5%苦参碱防治棉田棉铃虫药效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在143团十连进行了0.5%苦参碱防治棉田棉铃虫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棉铃虫发生期,用0.5%苦参碱2000、2500倍剂量喷雾,防效93.55~96.7%,持效期7天以上。  相似文献   

7.
转Bt基因棉是运用生物工程技术把Bt菌的合成毒蛋白基因转育到棉花上,使棉株的细胞产生杀虫毒素,对棉铃虫等鳞翅目的幼虫具有毒杀作用。转基因抗虫棉大面积种植后,棉田害虫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为掌握其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及时有效地控制转基因抗虫棉害虫为害,从2000年开始,我  相似文献   

8.
湖北沔阳县下查埠公社的科技人员,根据磷元素对棉铃虫有驱避产卵的习性,近年来开展了大面积棉叶喷施过磷酸钙驱避棉铃虫产卵的实验,取得较显著的效果。据在12873亩喷磷棉田的多点调查,第3代棉铃虫发生时,喷磷区百株卵量均在10粒(防治标准)以下,对照区有55%的面积达到防治标准;第4代棉铃虫发生时的调查结果趋势一致。同时,棉叶喷磷还有根外追肥的效果,对棉花增产、早熟和提高皮棉品质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浅谈石总场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棉铃虫在总场棉田的消长规律及发生程度1.1棉铃虫2008年5月5日虫情测报灯诱集到越冬代第一头成虫,较2007年推迟10天,较2006年推迟5天,4月中旬末的降雪低温过程影响了越冬代成虫的羽化。5月中旬在玉米诱集  相似文献   

10.
《河南科学》2017,(6):903-908
棉铃虫齿唇姬蜂Campoletis chlorideae Uchida不仅是世界性经济害虫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的优势种寄生蜂,而且对多种农田作物重要害虫的控制效果显著.迄今已开展了该蜂生物学与生态性特性的基础研究,揭示了控害机理,其人工繁育方面取得了进展,展示了很好的应用前景.对此进行综述,以期为早日实现棉铃虫齿唇姬蜂的商品化应用,以及更有效地发挥田间控害作用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11.
采用高效Bt-8010(8000IU/mg)以不同浓度的稀释液对环毛蚓进行喷淋试验,观察环毛蚓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50倍浓度影响环毛蚓的正常生殖,稀释100倍浓度对环毛蚓生长有干扰作用,稀释浓度200倍以上对环毛蚓生长和繁殖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2.
用Bt9601 200倍、300倍液对棉叶螨防治试验表明,Bt 9601 200倍液对棉叶螨防治效果 好,防效为95.95%。  相似文献   

13.
转Bt水稻与常规水稻根际土壤细菌类群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纯培养结合ERIC-PCR方法,比较研究了转Bt水稻和常规水稻根际土壤中细菌不同类群的数量和组成的变化.结果显示,在8种单一碳源培养基平板上,转Bt水稻根际土壤的细菌数量均明显不同于常规水稻,其中以山梨醇为单一碳源的细菌生理类群为优势菌群,而以草酸钠为单一碳源的细菌生理类群则消失.ERIC-PCR指纹图谱分析显示,转Bt水稻根际土壤样品和常规水稻根际土壤样品在相同单一碳源培养基上回收菌群的ERIC-PCR图谱明显不同,表现为条带的数目、位置和亮度的变化,表明其属同一生理类群但菌群的组成却各不相同.综合以上结果,可以初步判断转Bt水稻根际土壤的细菌生理类群无论在数量或是结构组成上均明显不同于常规水稻.  相似文献   

14.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自1988年首次获得转基因水稻以来,水稻转基因技术已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在抗虫、抗病、抗除草剂、抗逆和改良稻米品质转基因等研究方面皆有长足进步.转基因水稻研发中涉及许多专利问题.本文以转Bt基因水稻、转CpTI基因水稻和转Bt/CpTI双价基因水稻为研究对象,对研究中所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在转基因水稻研究中的大多数材料和技术含有国外机构所持有的专利.本文对产生的原因和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解决方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苏云金杆菌发酵培养基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采用正交实验法研究了不同培养基对 Bt- HD1产毒能力的影响。优选出的培养基为 :发酵液芽孢数达 5.1× 1 0 9· m L-1,2 %发酵液 2 4 h致死 3龄小菜蛾幼虫 65% ,48h 达 89% ,72 h达1 0 0 %。普通培养基对应值分别为 6.0× 1 0 8· m L-1和 35% ,83% ,1 0 0 %。优选出培养基最佳碳氮比( C/N)为 2 .0 ,最佳含固量为 8%  相似文献   

16.
应用Y-5B型飞机亩均100g和亩均80g低量喷洒160001U/mg的Bt可湿性粉荆防治天然胡杨林春尺蠖,结果表明两种剂量都具有高效持效的特点,亩均80g可使虫口减退率达到97%。有效地减轻了春尺蠖对新疆天然胡杨林的危害,防治成本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7.
转基因植物的非靶标效应——以转Bt基因棉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转Bt基因棉的非靶标效应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转基因植物非靶标效应研究的研究特点和不足,并对这类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Bt研究概况及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苏云金芽杆菌的分类、晶体蛋白及其基因等基础理论研究以及苏云金工程菌改造及抗虫作物等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9.
以微型弹道火箭筒为发射器,将细菌(Bt )杀虫剂装入弹头,然后发射到指定的空间,瞬间破,安全防火,并定向、定点地抛撒到防治目标上,以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从抛撒前后对Bt的活芽孢进行测试,其结果表明前后芽孢存活率未见变化;对火箭抛撒前后Bt菌粉生物活性的研究证明,细菌(Bt )杀虫剂采用火箭抛撒剂型是可行的,实验证明经改良后的Bt菌粉用火箭抛撒,对其生物活性不但不产生不良影响,而且还具有保护和提高作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转Bt基因杨树(NL-80106)对杨小舟蛾抗虫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以转Bt抗虫基因杨树(NL-80106)的大田移植苗为材料,在室内控制和自然条件下测定其对畅小舟蛾幼虫的抗虫性。结果表明:转Bt基因杨树对杨小舟蛾1龄幼虫12d校正死亡率高达84.3%;其杀虫活性存在明显的时间动态,3个抗虫转基因杨树无性系FIN5、FB51和FB56对1龄幼虫12d的抗性由6月的56.9%~84.3%下降至7~8月的35.6%~45.1%,9月又回升至59.4%~80.8%;不同龄期幼虫对转基因杨树敏感性不同,1~3龄幼虫6d校正死亡率为19.8%~25.4%,与对照存在显差异,而4~5龄幼虫6d校正死亡率与对照差异不显;转Bt基因杨树对大部分杨小舟蛾幼虫的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取食量、体重增长速率显低于对照,并导致幼虫最终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