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科学通报》1960,5(10):289-289
5月15日塔斯社公报: 最近几年內,苏联不断地在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驗設計工作,以准备人飞往宇宙空間。苏联在建造重量和体积都很大的地球人造卫星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及能够把几吨重的卫星带到預定的軌道上去的强大运載火箭的試驗成功,使得有可能去建造和开始試驗在宇宙空間长时間飞行用的載人宇宙飞船。 1960年5月15日,苏联按地球卫星軌道发射了一个宇宙飞船。据已經得到的材料,这个卫星式飞船已根据  相似文献   

2.
科学家们已首次测定锿(einsteinium)的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金属锿的放射性很强,以至于能在黑暗中闪烁一种怪异的蓝光.在存在时间长到足以进行测定的重于钚的五种元素——镅、锔、锫和锿中,最后一种做了这种实验.所有这些实验都是在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的国家实验室做的这些检测.样品是由一台超高通量反应堆生产的,这种反应堆是在田纳西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用来生产这种人  相似文献   

3.
“阿瑞斯”宇宙飞船在高约60米的助推器所产生的1000万磅的推力推动下,在卡纳维尔角火箭发射场上,拖着长长的火焰扶摇直上天空。看起来似巨型金枪鱼的宇宙飞船被捆绑在火箭的一侧,头部是指挥舱,后部是三级推进器。3个小时后,载有6名宇航员的飞船摆脱了地球的引力。根据伊萨克·牛顿的天体物理学原理,他们所要作的就是将人类探索宇宙的手伸向另一个星球——火星。这是人类必定要完成的历史使命。 经过180天的太空旅行,飞船  相似文献   

4.
远远的,HAL用它那无处不在的红眼睛观察着目标,它的眼神是好奇的、入迷的,却带着一点点轻蔑。HAL是1968年影片《2001:太空漫游》中的一台人工智能计算机,它能知道宇宙飞船上每一个人在哪里,他在做什么,甚至在想什么……它是宇宙中的奥德修斯。  相似文献   

5.
1960年8月19日苏联成功地把第二个宇宙飞船发射到地球卫星的轨道上。除去火箭载体的最后一级外,整个卫星式飞船重4,600公斤。发射第二个卫星式宇宙飞船的基本任务是进一步研究保证人的生命活动,以及人的飞行安全和返回地球的系统。预先安排了在飞行期间应进行的一系列医学生物学实验,完成了宇宙空间的科学考察计划。为使带有生物的第二个卫星式宇宙飞船成功  相似文献   

6.
科技传真     
日研制出能将垃圾变土壤改良剂的设备 日本森田特机公司研制出能使垃圾变为土壤改良剂的生产设备,并即将投放市场。 这种垃圾处理设备长2.45米,宽1.30米,高1.53米。这种设备,能将生活垃圾和从土壤中提取的数种微生物用计算机来控制里面的温度、湿度和酶等,以使微生物保持最佳活性状态,对垃圾进行分解。 据该公司介绍,这种设备先用加热器将温度升高至60℃,然后通过设备内的旋转装置提供酶,制造使微生物活跃的环境,并将垃圾进行干燥和分解,使其重量降至原来的1/6,最后用热风将温度升高到200℃,并制成完全没有水分的粉状。整个处理过程约需48小时。该设备配有脱臭装置,臭味不会外泄。  相似文献   

7.
向太阳系外边的恒星飞行,人们普遍认为这是科学幻想小说的话题。然而在欧美过去就有若干个向恒星飞行的方案。 俄罗斯科学研究院天文学研究所的亚历山大·巴格罗夫和米哈尔·斯梅尔诺夫二位学者,发表了新的恒星火箭构思。 恒星火箭(宇宙飞船),为了能产生超高速,必须使由核聚变或其它方法获得的高能元素微粒以极高速度流动,在这种场合下粒子成为所需的反射体。 巴格罗夫和斯梅尔诺夫方案中,反射体是利用高强磁场。但是,这时的宇宙飞船会有严重过热的危险。要使这一过热现象不发生,俄罗斯的二位学者构思将宇宙飞船设计成环形,在这一环上如同  相似文献   

8.
今年3月23日,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的坠毁引起全球关注;4月19日,又是世界第一座空间站——礼炮1号升空30周年。这两个日子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要理解这一点,就要明白什么是空间站。 人类现有的载人航天器包括宇宙飞船、空间站。航天飞机,其中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主要用于天地往返运输,在太空飞行时间一般不超过20天;而空间站不返回地面,在太空长期运行,主要用于观天看地、科学研究、太空生产和在轨服务等。 由此不难看出,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是人类进入太空的交通工具,而空间站则如同一艘不落的航天母舰,是开发太空的人造“天宫”。它与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相比具有许多特有的优点,比如规模大、电源充足;在轨道上运行时间长;其上的实验设备可以更换和维修;航天员能轮流分批作业;其功能可以不断扩展,等等。实际上,空间站综合了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航天器的各自优点,既能长期在轨运行,又可以载人航天飞行,因而一问世便受到了世界航天大国的高度重视。 空间站的问世,标志着人类大规模开发太空资源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这种可供多名航天员巡访、长期居住和工作的空间大厦,能由运输器为在其上面长期生活的人提供生活用品等。 利用空间站能长期载人的优...  相似文献   

9.
<正>我国正在制定宏伟的宇宙开发计划,包括2020年建成自己的宇宙空间站和2025年实现载人宇宙飞船登月。据我国首位进入太空的"飞天第一人"、现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杨利伟介绍说,我国将于2011年上半年发射首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同年下半年将发射"神州八号"宇宙飞船,并和"天宫一号"进行空间飞行器无人交会对接试验。  相似文献   

10.
条件苛刻的合金 争夺航天制高点必须发展大推力液体燃料火箭。美国大力神系列火箭单台推力235吨;欧洲阿里阿娜5系列单台推力500吨;俄罗斯质子系列火箭单台推力495吨。而我国的长征系列火箭单台推力与航天先进国家有一定差距。这种差距主要体现在火箭发动机上,而发动机差距实质上就是制造发动机的高温合金材料的差距。 火箭发动机上使用的大量关键  相似文献   

11.
飞天小火箭     
《知识就是力量》2006,(6):78-79
随着“神州六号”飞船的发射成功,人们的目光重新对准了神秘的太空,新一轮的航天热再次掀起。人们曾尝试使用各种航天器进入太空,到目前为止,火箭、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是其中较为成功的,其中火箭更是以造价低廉、操作简单等优点成为最常使用的航天器。现在我们就来做一个飞天小火箭,体验一下火箭是怎么工作的吧。  相似文献   

12.
自从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首次把人造地球卫星送到太空后,便打开了人们宇宙旅行之门。紧接着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宇宙飞船,在太空中飞行了108分钟,行程4万公里,是人类第一次在太空旅行。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乘坐着"阿波罗11号"第一个登上了月球,把地球与其它星球联系了起来。之后30多年,航天事业得到飞速发展,人类已实现了"可上九天揽月"的梦想。人类要开发宇宙,到太空去旅行、生活,就必须有交通工具把人与物送上去。在科学技术推动下,目前各种太空交通工具应运而生。航天飞机。航天飞机是火箭明与飞机的结合体,它既能像火箭那样发射到宇宙空间,又可像飞机那样降落到机场。航天飞机主要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是航天飞机的主体,叫轨道级;下部是固体火箭助推器与外贮燃料  相似文献   

13.
“3,2,1,0,”随着倒计时的喊声,几架塑料瓶式火箭一个接一个地腾空而起,直上蓝天。这是日本名古屋市立富田高中一位物理教师带领学生上物理课做实验时的动人场面。 此种所谓塑料瓶式火箭,原先不过是70年代风行于美国市场的喷水式玩具火箭。据说这种玩具火箭,最先由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工程技术人员发明,用于他们自已闲暇时间游戏的。  相似文献   

14.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在为“信使号”宇宙飞船进行为期7年的内太阳系之旅做准备。下一焦点———水星是可观察的 ,但没有一种方法可将此写入量子论中。范屈彻说 ,“一些人曾尝试过 ,若要有一个可观察的固有时间 ,结果总是违反量子力学中的某些东西。看来 ,量子力学  相似文献   

15.
本期封二、三是国外先进技术成果部分图集。封二图1~4向我们展现了“亚丽安”火箭系列中的部分情况。该火箭系列为何取名“亚丽安(ariane)”,据说,1970年初,当时欧洲的宇宙开发计划混乱,没有明确的方向。那时法国国立宇宙研究中心正着手进行一项火箭制造与发射计划,一位工业部长希望该项计划成  相似文献   

16.
为科学目的把人送入太空至今仍是花费巨大、值得争论的事情。不过,考虑到宇航员能为在空间望远镜选择新位置和完成空间望远镜的维护任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有理由继续推进载人航天计划。 当人类在20世纪60年代首次进入太空时,许多人将其视为崭新的历史篇章,是人类向外太空移民这一必然的漫长过程的第一步。但迄今为止,宇航技术的发展并没有朝着太空移民目标前进多少。事实上,载人航天计划有时看起来似乎已经耗尽了这种初始爆发能量,正在凭惯性自由下落,就像用完了燃料的火箭沿着弧线飞回地球。  相似文献   

17.
超导晶体管     
美Sandia国家实验室和威斯康星大学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通力合作,已研制出一种由新的高温超导材料制成的晶体管,命名为超导磁通流晶体管(SFFT)。 SFFT超导晶体管是完全由新的高温超导材料制成的第一代超导晶体管,它是由以铊为基的薄膜型高温超导材料——铊-钙-钡-铜-氧制成,试验表明,这种超导材料效果极佳,在125K以下失去电阻,具有较高的临界电流,且能容易地加工成各种元件。  相似文献   

18.
在太阳系的行星间航行了5年多,访问了地球的几个邻居后,伽利略号宇宙飞船已经到达目的地——木星。有关木星的探测资料不断从宇宙飞船发回地面,人们不仅对太阳系中这颗最大的行星有了更多的认识,同时也有助于了解太阳系诞生的过程。美国太空实验室著名科学家,领导这次伽利略号宇宙飞船探测任务的约翰·劳伦斯指出:飞船的整个过程是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探测任务。发射过程几经波折以前科学家将宇宙飞船送到其它行星所用的方法是在宇宙飞行过程中,适当调整飞船接近某一行星的行进轨道,便可利用该行星的重力场,以弧形  相似文献   

19.
在实验室生成的非常复杂的化合物,其中一些相继在宇宙中发现。这些分子在宇宙的什么地方?是怎样产生的呢?根据星际分子生成反应的条件,在实验室用光谱学的方法能得到这种分子。因此,天文和化学的对话正式开始了。  相似文献   

20.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斯坦福大学科学家首次用新近发现的高温超导材料制成纤维。为研究这种超导材料性能,研制组制成的第一根纤维直径为1/4~1毫米,长仅4厘米,他们表示能够制成更长的超导“电线”。这种超导材料纤维由铋钙铜氧化物制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