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通过对11个棉花新品系的生育期、植株性状、经济性状、亩产量进行比较,惠远2号、硕丰165、天云杂3号F2、西部9号综合表现好,为新品系的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RAPD鉴定远缘杂交牧草蔗新品系94-42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RAPD技术对远缘杂交牧草蔗新品系94—42,父本PT43—52及母本甘蔗栽培良种C0419进行分子鉴定.67个引物共扩增出284条带,其中l16条为多态性带,占40.85%.计算相似性系数,并对3个品种进行亲缘关系的分析,结果分别为:新品系和母本:0.9138;新品系和父本:0.8009;父本和母本:0.7658.RAPD结果证明,牧草蔗94—42基因组出现多态性,具有父、母本特异DNA带,是两者远缘杂交的后代.提示RAPD技术是一种适合远缘杂交物种分子鉴定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培育适合上海市及其周边地区种植的优质香软水稻,以优质水稻“银香38”为母本,以抗稻瘟病水稻品系“13-2”为父本,进行杂交获得了F1种子;再以抗倒性较强的“武运29185”香稻为母本,与F1植株进行复交,然后多代自交,期间利用香味基因和抗稻瘟病基因分子标记辅助筛选,成功培育出优质香软水稻“上师大22号”.试种结果显示:“上师大22号”水稻全生育期比目前上海市主栽常规水稻“秀水134”短12 d,接近“银香38”水稻;“上师大22号”亩产量分别比“秀水134”和“银香38”增加2.84%和3.96%;“上师大22号”稻瘟病抗性及抗倒性都比“银香38”明显提高.“上师大22号”水稻新品系的成功培育,为上海市进一步推广优质稻品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水稻单产经历了由矮化育种和杂交稻带来的两次飞跃以后,长时间停滞不前。研究表明,以籼粳稻亚种间强优势利用与理想株型相结合为主要特征的超高产育种(即超级稻),正孕育着单产水平的第3次突破。基本理论与技术路线是增加生物产量,优化产量结构,利用籼粳稻亚远缘杂交或地理远缘杂交创造新株型和强优势,通过优化性状组配使理想株型与优势相结合。按照这一理论与技术路线,已经成功地创造出一批新株型优异种质,并育成了单产12~13 t/hm2的超级稻。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学院学部办公室、中国工程院学部工作部等联合主办,宋健、路甬祥、徐匡迪等568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0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26日在京揭晓.它们分别是:①我国科学家率先绘制出水稻基因组精细图和水稻第四号染色体精确测序图:②"神舟三号"、"神舟四号"飞船发射成功;③我国发现首个世界级大气田探明储量6000多亿立方米;④三峡工程导流明渠截流成功:⑤我国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研制成功;⑥我国已初步掌握当代CPU关键设计制造技术;⑦浙江农科院培育出世界上含油量最高的油菜新品系:⑧"神光二号"巨型激光器研制成功:⑨北大医学部科学家初步揭开人类细胞衰老之谜:⑩联想推出万亿次超级计算机.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亚种间杂交优势利用的战略目标,“杂交水稻之父”哀隆平在总结该领域进展的基础上,于最近对两系亚种间杂交水稻新的强优组合选育提出了几项新策略: (1)矮中求高即在植株高度上不一味追求矮杆,株高以1—1.2米为宜;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采用了115对水稻引物(RM)对4个母本水稻、父本高梁、4个水稻和高粱远缘杂交的子一代进行了SSR分子标记分析.结果发现:水稻与高粱具有一定的同源性;水稻与高粱杂交后,其杂种一代的分子标记带型大部分与母本同源性较高,也出现了杂种带型、变异带型及高粱带型,说明确实有高粱DNA片段导入水稻基因组中.从分子水平上初步证明了水稻高粱远缘杂交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为适应多样性、多层次、多用途稻米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夯实良种基础.进一步优化水稻种植结构。着力提高稻米品质、产量和种稻效益,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促进全省水稻生产的发展。由省种子管理站主持。各育种单位提供新近育成的优异品种(系)组成2003—2004年云南省中北部水稻良种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系)十一个:滇粳优5号、滇系12号、滇系14号、滇系15号、凤稻19号、凤稻20号、会粳4号、沾粳16号、武凉48、曲1、银光。其中银光为共同对照种。昭通市农科所、曲靖市农技推广中心、武定县农技中心、永胜县农技中心、大理州农科所、保山市农科所、晋宁县种子站七个单位承担试验,  相似文献   

9.
早就听闻常熟有个“袁隆平”——常熟市农科所高级研究员端木银熙,这位农民出身的水稻专家从事水稻研究40多年,先后带领着他的团队承担了省、市“八五”、“九五”、“十五”农业科技重大攻关项目——优质高产多抗水稻新品(组合)的“常优1号”选育工作。“常优1号”是江苏第一个通过国家级审定的杂交晚粳稻品种,创下了实收亩产808.6公斤的高记录,  相似文献   

10.
为了给三系杂交稻新品种选育提供优良亲本,以"嘉花1号"水稻为转育亲本,与香型软米水稻杂交,再与"嘉花1号"水稻多代回交及自交,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育香软型水稻新品系"SH101B"."嘉花1号"与"SH101B"水稻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差异都不显著(p0.05)."SH101B"稻米直链淀粉含量(质量分数)为10.0%,明显低于"嘉花1号"水稻(15.2%).又将"SH101B"与三系不育系水稻杂交和回交,转育获得香软型三系不育系"SH101A",再与籼型恢复系"T201"进行配组,并对后代农艺性状、产量和稻米品质进行分析.结果显示,"SH101A×T201"组合稻米直链淀粉含量为12.8%,每亩产量达到848.1 kg(12 726.4 kg·hm~(-2)).  相似文献   

11.
航育1号”晚糯新品系浙江省农业科学研究院自1992年以来,与中国科学院位传研究所合作,开展了空间资变育种和空间环境对水稻诱变作用的研究,通过返地卫星和高空气球搭载迟熟的香型晚糯ZR9干种子进行诱变处理,仅用3年的时间,就从高空气球搭载的变异后代和返地卫星搭载的变异后代中,选育了一个中熟、丰产的香型粳稻新品系,克服了原亲本ZR9秆高易倒、少蘖、迟熟的缺点,育出了早熟、高产、优质的晚糯新品系“航育1号”.这表明太空诱变育种具有诱变频率高、有效突变多、诱变后代稳定快等特点.1995年,航育1号参加了杭州、宁波、金华、行州、绍兴等20多个县市进行试种和丰产示范,10月6日,浙江省农业科学研究院邀请国防科工委、国家863—2专家委、中国科学院遗传所及本省农办、科委、农业厅及有关种子公司的领导、专家进行试种示范现场考察,与会专家和领导对该项太空育种研究取得的进展与这一新品系“航育1号”的丰产性、抗逆性,给予了高度评价与肯定.  相似文献   

12.
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与天蓝偃麦草(Agropyron glaucum)远缘杂交获得具有高度不育的多年生杂种子一代。通过与普通小麦进行回交并连续七年的不断选育,获得恢复育性的粮草兼用型一年生(越年生)饲草新品系——“华牧一号”。”华牧一号”结实率最高可达90%以上,它具有出苗早,齐苗快,分蘖和再生能力强、生长迅速,鲜草产量高、草、籽质量均好,抗逆性强,奶牛、淡水鱼适口性好,并能耐盐以及一年刈割数次等优点,特别能够解决冬春月份青绿饲料紧缺鲜草供应不足的问题,是既能作为青绿饲料又能获得可作精料的种子,是较为理想的粮草兼用型牧草。  相似文献   

13.
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与天蓝偃麦草(Agropyron glaucum)远缘杂交获得具有高度不育的多年生杂种子一代。通过与普通小麦进行回交并连续七年的不断选育,获得恢复育性的粮草兼用型一年生(越年生)饲草新品系——“华牧一号”。“华牧一号”结实率最高可达90%以上,它具有出苗早,齐苗快,分蘖和再生能力强、生长迅速,鲜草产量高、草、籽质量均好,抗逆性强,奶牛、淡水鱼适口性好,并能耐盐以及一年刈割数次等优点,特别能够解决冬春月份青绿饲料紧缺鲜草供应不足的问题,是既能作为青绿饲料又能获得可作精料的种子,是较为理想的粮草兼用型牧草。  相似文献   

14.
异源单体附加系是从亲缘关系较远或属间的一个物种单条染色体附加到另一个物种中.栽培稻珍籼97B与药用野生稻Hy18杂交与连续回交,在BC2后代中得到一个药用野生稻单体附加系.生物素标屺的药用野生稻总DNA作为探针,未标记的栽培稻总DNA封阻,对其异源单体系减数分裂染色体进行基因组原位杂交.FISH结果表明,在栽培稻(AA,2n=24)基因组中附加了一条药用野生稻染色体,并鉴定为第8号染色体.研究表明,药用野生稻异源单体附加系的建立为药用野生稻的基因组学和遗传学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操作平台.而GISH技术在水稻远缘杂交育种中是最准确有效的染色体鉴定方法.在水稻育种改良中具有重要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随着小麦、水稻机收市场的逐渐饱和,有关专家指出:玉米联合收获机是农民新的致富工具,农业机械新的发展靓点。  相似文献   

16.
<正>一、目的 鉴定早熟陆地棉新品系的生态适应性、丰产性、早熟性、品质及抗病性,为新品种的审定提供科学依据. 二、参试品种(系)及供种单位 参试品种(系):供种单位: 新陆早一号(CK) 石河子下野地试验站 871 石河子棉花研究所 894 石河子棉花研究所 D301 石河子棉花研究所 85—174 农七师农科所 85—57 农七师农科所 85—1 石河子炮台试验站 212 新疆八一农学院 三、试验设计 供试品种(系)八个,以新陆早一号(691)为对照,随机区组设计,四次重复,  相似文献   

17.
水稻是我县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15万亩以上,总产7000万k左右。为了筛选适合我县种植的优质杂交水稻新品种,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实施了优质杂交水稻不同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川香优2号产量为668.0kg/667m^2,比菲优多系1号(对照)高11.9%,抗性强,适合我县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8.
农业科技     
1997年,由国家科委下达、江西省泰和县科委承担的两系杂交水稻中试转化工作日前结束,取得比较圆满的成功。 两系杂交水稻是1986年开始立项实施的,被国家科委列为高科技“863”计划项目,经过我国著名专家的多年联合攻关研究,九十年代初取得了小试阶段性成果。试验证明:两系杂交水稻的优势大大超过三系杂交水稻。近几年该项目进入了中试阶段。根据省科委的布署,泰和县科委在“江西省京九沿线水稻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实施区苏溪镇开展了两系杂交水稻中试转化工作,试验  相似文献   

19.
导入高梁DNA选育丰产、抗逆小麦新品系及其RAPD分子验证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通过花粉管通道法,将高粱DNA导入小麦,结果在其后代产生了广泛的变异,并从中选育出高产、抗逆、耐盐碱小麦新品系89122.在省级区试中,连续两年表现优良,比统一对照高原602增产24.08%,比原受体陇春13号增产21.06%.在盐碱地,比当地主栽品种V28增产10.5%,比原受体增产22.5%.光合效率明显提高.RAPD分析结果表明,新品系基因组出现多态性,并具有供体特异性DNA带,表明该小麦新品系为转基因后代  相似文献   

20.
本实验旨在通过水稻三系同工酶谱分析,研究三系同工酶谱特征,进一步为激光育种和水稻杂种优势的利用提供遗传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