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你是有创造意识的人吗?或许你跟大多数人一样,认为自己没有。我们从小就听人说,创造力是罕见的、神秘的,只有艺术家才有。将近20粤的实验研究之  相似文献   

2.
<正>"20多岁时,我和很对人一样,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但我很清楚,什么是自己不想要。曾听过这样的一句话:"你知道什么叫失败?真正失败的人,就是那种特别害怕不成功,连试都不敢试的人。"——黄佳佳  相似文献   

3.
金石 《科学之友》2005,(3):28-29
每天照镜子,你看不出自己有什么变化,一切似乎和昨天一样。然而,昨天的你和今天的你其实不一样。事实上,细胞的不断更新使我们的身体每天都有一“块”是新的。  相似文献   

4.
当你在镜中看着自己的时候,就像在欣赏一个大自然创造的杰作,一件永远不会重复的艺术品。 由于基因的不同组合方式,每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除非你是同卵双生完全一样的双胞胎,你的基因组合方式一定是从未有过的。 基因会告诉我们关于生命的奇妙故事,如果我们想更好地了解自己,明白“我是谁”。最好的方式就是从基因开始,因为人生的旅途就是从基因开始的。  相似文献   

5.
正画笔不止一种,艺术家的创作方式就像他们的作品一样,天马行空、创意无限。本期"图味百态",我们就来领略下意料之外的"妙笔"和艺术气息浓郁的笔尖之作。  相似文献   

6.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形成了自己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中国古典园林是其灿烂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许多伟大的文学家、艺术家和能工巧匠在这块园地上耕耘,将中国的哲学、文学、艺术和建筑融为一体,创造了独特的中国园林。  相似文献   

7.
中了彩票和意外致残的人谁更快乐?答案是:他们最终一样快乐。因为外物都是浮云,实验证明快乐来自你自己的内心。经验说:我要是中了头彩,这辈子就快乐啦!实验说:快乐来自内心,你的"心理免疫系统"可以自己合成快乐。二选一,你愿意中头彩还是终身残疾?好吧,不该这么问,因为几乎没有人会选择后者。那么,中头彩和终生残疾哪个更开心呢?如果以为这个问题的答案和上一个一样简单,那么你就错了。一年之后,因为事故导致终身残疾的人不再悲伤,中头彩的人也不再高兴,事实上他们的高兴程度变成  相似文献   

8.
近两年来,多姿多彩的“个人主页”成为Internet上一道独具特色的风景线。所谓“个人主页”,是指网民在Internet上为自己建立的具有个性风格的主页(Homepage),这些主页通常落户在那些提供免费主页空间服务的大型网站上。 采撷一片自己的“网”空 为什么要建立个人主页呢?我想每个人的出发点可能都不一样。有一些人视“个人主页”为自己的“网上家园”,拥有了它,就是在Internet上建起了自己的家。你可以随心所欲地设计和布置这个家,将自己喜欢的东西,比如你和家人的照片、喜欢的音乐等等放在那里。于是无论将来走到哪里,你都可以回到自己的“网上家园”来翻翻相片、听听音乐;也可以告诉朋友同事你的“住址”,邀请他们来“家里”玩玩,聊聊天。  相似文献   

9.
<正>我不知道,还能有谁比爱因斯坦更适合"科学的艺术家"这个尊称。尤其是在2015年,当人们纪念他创立优美的"广义相对论"100周年之际,我的感觉更是如此。本来,科学发展似乎不会完全依赖于某个人,然而广义相对论的出现却有些特殊。它就如同一位伟大画家创造的一件不可复制的艺术杰作,优美且独一无二,从中我们甚至可窥视宇宙的奥秘。我自己就是一个画者,而且自认为是越来越倾向  相似文献   

10.
认识你自己     
我是谁我是谁?我是否有价值?我为什么要生活?我刻苦学习是为了什么?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人生的目的是什么?也许你常常这样问自己,也许你从来没有认真考虑过。人最好的朋友是自己,最大的敌人也是自己,你同意吗?生活中我们常常评价别人,但是,我们却说不清我们自己,因为我们缺乏对自己的认识。一个人如果能够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对自己有合理的期望,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着,善于利用每个成长的机会,改进自己、完善自己,他的一生就会快乐、充实而有意义。一个人如果缺乏自我认识,就会产生一种角色混淆的感觉。他会不知道自己是谁,也不知道自己属于谁…  相似文献   

11.
造物的恩宠     
□□,我来看你了。前天我没有来为你送行,你不会怪我吧?我知道你没有亲人,葬礼上寥寥数人,倍感萧条,可是昨天我实在没有勇气前来。你是了解我的,坚强只是外表,内心脆弱不堪,原谅我吧。 我要好好给你讲讲这些天的情况,讲讲我对你的感情你对我的误会,这次你再也不会像以前一样不肯听我解释了。虽然我面对的只是冰冷的墓碑,但我仿佛依旧能看到你那抹不去的永恒笑靥。 那天表决结束之后,我一离开会场便四处找你,我要告诉你我倾  相似文献   

12.
大家都认为中国古代的诗歌有很高的文学艺术水平,但是有人说一些诗歌含有科学道理你可能就有些吃惊,是吗?会有这样的事情?其实,科学与艺术是相通的,科学家和艺术家都在观察自然,科学家通过观察实验发现、揭示自然本质,艺术家则通过不同手法表现自然,但在观察自然的时候也能够发现自然的本质.中国古代的一些诗词中就包含着一些科学的道理.  相似文献   

13.
保温大行动     
《科学之友》2004,(3):60-61
你也许会开玩笑地说自己热血沸腾.那可能比你所想的还要接近事实!人类就像鸟类和哺乳动物一样,都是温血动物,它们可以自己调节体温,确保身体处于恒温状态。但是爬行动物、鱼类、昆虫和两栖类动物却都是冷血动物.它们的体温会受到外界环境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编读往来     
《知识就是力量》2006,(3):80-80
也许你和我一样是文科生…… 作为一名文科生,你也许对那些充斥科技名词和冗长叙述的杂志感到头疼?那么我向你保证,翻开色彩缤纷的《知识就是力量》,你的这种担心马上就会烟消云散。  相似文献   

15.
阿碧 《科学之友》2006,(6):26-26
想不想把自己的声音“穿”在身上?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现在已经有人这样做了,他就是澳大利亚数码艺术软件设计师皮埃尔·普罗斯科,他开发出一种把声音转化为图案的方法。由于每个人的声音纹路都是独一无二的,用它来设计个性化的衣服,就不会怕别人穿的衣服的花纹和你的一样了。  相似文献   

16.
德迪韦  赵乐静 《科学》2005,57(5):1-2
通常将科学家描绘为知识渊博之人,这种想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为了胜任科学研究,你至少得接受某一门科学的专项训练,数学、物理学、化学或者生物学.事实上,大多数时候,通常还需要学习更多学科的知识、接受多方面的锻炼.此外,你得对自己的专业领域有真切的了解,特别是应当清楚同行正在做什么.当然,成为科学家所应知道的远远不止这些.但是,"无所不知"并非成为科学家的充分条件--正如名画收藏者并不必然是艺术家一样.衡量科学家的真正标准,是看其能否产生新的知识,或者更准确而言,看其是否具有从事科学所需的理解力.因为,科学的使命正在于理解世界.  相似文献   

17.
《科学之友》2006,(12):75-75
穿着打扮是现代女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多彩的服装是我们给这个世界的第一印象。我们的穿着是像语言一样交流的基本方式,它能表达出我们的修养、年龄、地位、政治观点和幽默感。运用穿着艺术能给你一个全新的自我。要想掌握穿着艺术,要明确以下几个基本点:  相似文献   

18.
不久前,国外有人做了一个点击率非常高的视频,这人把自己20年前录的"对未来的自己说"与现在自己的回应组合在一起,好像两个自己隔着时间在对话一样。你有没有想象过如果遇见未来或者过去的自己,会说什么?会有怎样的心情?如果过去的你要干掉未来的你,那你会瞬间蒸发,仿佛从未存在过么?  相似文献   

19.
<正>心海波澜:新年了,我却不快乐!我是一名中等职业学校服装专业的学生。我的职业规划是成为一名品牌服饰的设计师。但是,对于我的这个梦想,不仅爸爸嘲笑我,同学也讥讽我。原本我想在新学年里大展一番身手,现在反而备受打击。我认为我有自知之明,很了解我自己,知道自己未来该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可是为什么他们,尤其是我爸爸不理解、不支持我呢?新年来临了,我为自己做一个新年的祈祷,期盼自己心想事成,同时又想借助和你对话的机会,请你帮我做个参谋,行吗?  相似文献   

20.
我虽很早就听过吴冠中的名字,但从未见过.直到1990年代初,当时,李政道教授主持的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在组织国内外学术活动的同时,积极倡导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推进科学家和艺术家之间的沟通.因工作关系,我帮助李政道教授做些与艺术家的沟通和联络,因此才认识了冠中先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