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4年10月19日,在一次罕见的宇宙亲密接触中,赛丁泉彗星以139 500 km的距离(仅为地球到月球距离的1/3)嗖地飞越了火星。大约100分钟之后,由彗星喷发的尘埃云也包围了这颗红色的星球并在之后离去,而位于火星轨道上的人造探测器"们"则安然无恙。赛丁泉彗星如今正为了完成它的终极之旅而向着太阳飞奔,来自后者的引力无情地将其从太阳系  相似文献   

2.
正欧洲空间局的"火星快车"轨道器最近成功实施了对火星的卫星福波斯(火卫一)的飞近探测。为了精确测量这颗火卫的引力场,任务期为10年的"火星快车"被送至距离福波斯的尘埃表面仅45千米的轨道,这是迄今为止任何人造探测器与这颗火卫之间  相似文献   

3.
1994年7月,人类首次目睹彗星撞击行星的场面--一颗彗星的21块碎片连续轰击了木星,并在这颗太阳系最大行星的表面撕开了足足能放进一个地球的"巨大伤口".这一景象如噩梦般挥之不去,而人类也将"小天体撞击地球"视作21世纪面临的最大生存威胁.  相似文献   

4.
<正>早在我梦想成为一名科学家之前,我就很好奇为什么地球上会充满生命,而火星则是一个贫瘠、多岩石的"前哨站",金星被笼罩在一片稠密的大气层中。我在某个地方读到彗星是原因所在。当一颗挥发性的富含有机质的彗星撞击岩石行星后,就会产生与地球类似的环境。两颗彗星的撞击会产生一颗金星,没有彗星撞击的结果就产生火星。当然,这个理论远过于简单,无法解释不同的内行星形成方式的差别,但是至今还没有人足够近距离地探索过彗星,从而知道彗星如何会改变一颗行星的  相似文献   

5.
美国的太阳观测卫星(SMM)1987年10月观测到两颗掠过太阳运动的彗星。作为掠过太阳轨道上运动的彗星,有称为十字星(Krcuz)的一群。1965年出现的池谷、关彗星令人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6.
2002年6月14日,火星和木星轨道间一颗巨大的小行星掠过地球,与地球的最近距离仅为120697.5千米。科学家们说,这种事情还会发生。  相似文献   

7.
谁都知道,火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行星,其地理面貌与地球极为相似.天文学家戏称火星是地球的"姊妹星",就是有望一日人类能登上火星,探索火星,最终移民火星,征服火星.前几年,有不少媒体争相发表了美国人造卫星在火星上发现了一个巨大无比的类似人类脸部的图像,惟妙惟肖,如同真的.  相似文献   

8.
2005年新年伊始,有一颗较亮的彗星引起了媒体和广大天文爱好者的关注,这颗彗星的中文名字是麦克霍尔茨彗星,国际上通用的编号为C/2004Q2 Machholz,是由美国加利福尼亚著名的业余天文爱好者唐纳德·麦克霍尔茨在2004年8月27日用15厘米反射镜目视发现的,麦克霍尔茨是著名的"彗星猎手",这是他发现的第10颗彗星,他曾在4个月里接连发现了3颗,上一次发现是在1994年,从那时到此次发现,他已经累计观测了1457个小时.  相似文献   

9.
新知短信     
人类导演"关地大冲撞" 用核弹轰击小行星的设想早已提出,然而实现的则是用宇宙探测器撞击彗星。这是人类首次主动"攻击"一个宇宙天体。近日,美国航天局为寻找早期太阳系的冻结碎片,向一颗距地球1.3亿千米的彗星发射探测器,名为"深度撞击"的探测器发出的冲撞将在彗星表面撞出一个坑。  相似文献   

10.
哈雷彗星经常被看作仅仅是一个冰冷发亮的“雪球”,实际上,远非如此。哈雷彗星是一个形状有点象花生的黑暗天体,具有异常温暖而多孔的表面,从那多孔的表面向太空喷射出由气体和尘埃构成的气流。对这颗著名彗星的新认识综合了全世界数以百计科学家的见解,他们利用了五个宇宙飞行器所搜集的资料。其中有三个字宙飞行器于1986年3月在距离哈雷彗星不超过5400英里的太空掠过。在更令人惊奇的发现中,还有下列几项:  相似文献   

11.
《大自然探索》2014,(4):4-4
欧洲空间局的“火星快车”轨道器最近成功实施了对火星的卫星福波斯(火卫一)的飞近探测。为了精确测量这颗火卫的引力场,任务期为10年的“火星快车”被送至距离福波斯的尘埃表面仅45千米的轨道,这是迄今为止任何人造探测器与这颗火卫之间的最近距离。飞越过程中,“火星快车”传送的无线电波穿越2。08亿千米的空间,到达位于西班牙马德里的美国宇航局“深空网络”,该网络精确跟踪这艘轨道器的信号。  相似文献   

12.
火星岩石     
在ALH184001陨星暗示火星上有生命之前,科学家就一直幻想亲手探取火星的岩石样品。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则满怀信心地希望在2005年能飞往我们的近邻。向火星发射空间飞船的最佳时刻应在2001年和2003年,届时将包括部署一艘轨道宇宙飞船和一颗先进的"表面漫游者"探测器。火星探测规划处的酉尔维亚·米勒(SylviaMiller)认为,"漫游者"探测器将比上次发射的"火星漫游者"具有更长的寿命,我们的设计目标至少能运转一个地球年。"漫游者"探测器在火星着陆后,至少将收集1公斤的火星岩石样品。这些样品将被贮存在一个特制的容器中,并送往…  相似文献   

13.
在2014年与一颗彗星会合,从而探索太阳系形成初期的奥秘,这是"罗塞塔"彗星探测器10年太空翱翔的最终目的.在此之前的漫长旅途中,"罗塞塔"也一直在工作.最近,它刚与小行星"斯坦斯""擦肩而过",并传回了清晰的观测图片.  相似文献   

14.
视野     
<正>太空提取小行星岩石送进绕月轨道space美国宇航局最近宣布,他们将从一颗小行星表面选择一块大石头,把它送进月球轨道。这颗小行星将在2019年选定,目前倾向于选择的对象是小行星"2008 EV5"。执行这一任务的飞船将在2020年12月发射,它将花大约两年时间,飞抵距离地球最近的一条小行星带中的这颗小行星。抵达后,它将提取小行星表面一块直径大约4米的岩石。接着,飞船将用215~400天时间环绕小行星飞行,借助小行星的引力把这块岩石送入一个不  相似文献   

15.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为了更好地了解太阳系的起源和演化,先后于1996年2月发射了观察近地小行星的“幽会”号探测器;1997年7月4日在火星表面着陆了考察火星的“探路者”号飞行器;1998年1月发射探测月球的“月球探测者”飞行器;并将于2004年发射为收集Wild-2彗星上灰尘的“星尘”探测器。继已选定的4个宇宙探测器之后,美国宇航新探测飞行计划将由收集太阳风采样和飞经3颗近地彗星两项 任务组成,并分别命名为“成因”和“彗核旅行”。  相似文献   

16.
《科学之友》2020,(9):6-10
正火星,这颗赤色星球,古往今来都充盈着迷人色彩。它是太阳系中距离地球较近、自然环境与地球最为类似的行星之一,一直以来都是人类深空探测的热点。从1961年至今,人类已实施火星探测活动达44次,但成功和部分成功的任务一共仅有22次。火星距离地球的最远距离为4亿千米,最近距离为5 500万千米。由于地球和火星的公转周期不同,两个行星大约每两年"相遇"一次,即地球与火星之间的距离较近。在"相遇"期间,从地球上发射火星探测器可以缩短抵达火星耗时,节省燃料,从而降低"探火"成本。  相似文献   

17.
<正>最新研究显示,2019年人们在太阳系中发现的星际彗星"2I/鲍里索夫"有着不同寻常的成分构成。目前已知的这颗从另一个星系造访太阳系的彗星,为天文学家们将其与在太阳周围形成的彗星进行比较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机会。新的数据显示,这颗彗星含有大量一氧化碳——这可能是它  相似文献   

18.
童报 《科学之友》2005,(9):39-39
1994年7月,人类首次目睹彗星撞击行星的场面——一颗彗星的21块碎片连续轰击了木星,并在这颗太旭系最大行星的表面撕开了足足能放进一个地球的“巨大伤口”。这一景象如噩梦般挥之不去,而人类也将“小天体撞击地球”视作21世纪面临的最大生存威胁。  相似文献   

19.
"好奇"号火星车是NASA火星远征计划的一次重磅出击,它将标志着我们与这颗红色星球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未来的火星研究学家可能会将今年8月6日作为一个重要日子,人类和这颗红色星球源远流长的关系将从这一天开始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好奇"号火星车的目标是5公里厚的泥沙沉积层,它将提供有关火星整个历史的信息,并有可能蕴含着火星远古时代甚至现存的生命痕迹。登陆火星是火星探险史上的一场豪赌,在我们可以预见的一段时期内,"好奇"号很可能是最后一个  相似文献   

20.
声音     
正"火星是除地球外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太阳系星体,希望人类在本世纪能够移民火星。"——斯蒂芬·霍金2014年2月,一颗航母大小的小行星与地球擦肩而过,近地点只有不到9个地月距离。每年都会有小行星经过地球附近,科学家们非常担心那些较大的行星会伤及地球,并寄多种希望以寻求解除地球危机的方法。近日,斯蒂芬·霍金再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他作出预言,人类将在50年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