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长期的发展与不断的进步中,兵团文学创作日臻成熟,逐渐形成蕴涵丰厚的兵团文化,彰显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奋进"为主要文化内涵的兵团精神。韩天航的小说《母亲与我们》通过对刘月季以及围绕着她的一系列英雄群像的塑造,表达了作者、读者与作品中人物对兵团精神的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2.
3.
孔潇潇 《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13,(6)
石介是北宋初年著名的思想家,宋代理学的先驱.石介在其代表作《中国论》中斥佛、老,以捍卫儒家之道的正统地位.同时,该文也反映出了石介对华夏文化正统性的维护以及夷夏各处的民族思想.文中石介不仅表现出对“中国”的忧虑,更将排佛老上升到了“尊夏攘夷”的高度来论述.石介的民族思想在北宋内忧外患、民族矛盾异常突出的特殊时期,对于维护王朝的统治、增强民族意识以及维护华夏正统文化都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是一部医学类书籍,其所录古代医者有巫医、儒医、世医、良医、名医、大医、时医、巧医、孝医、隐医、庸医、女医。择其巫医、儒医、世医、女医、良医、名医、大医、时医、庸医等而论。 相似文献
5.
李谟润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5,(6)
安南文豪阮攸,为区域互动历史中越关系产物,其汉文诗集《北行杂录》撰于1813~1814年出使清廷期间。从边缘看中心,诗中阮攸以一介蛮夷身份,从想象中华与现实清廷的差距、东汉及明朝与安南关系出发,于政治层面拒斥了两国间宗主与附属国关系;同时,经对中国历史上儒、道、释三家人物及唐宋文坛杰出文人的批评赞颂,认同了两国间文化与文学层的传承关系。《北行杂录》为考察安南文人看待两国关系提供了一个参照,其最大文献价值在此。 相似文献
6.
赵娟 《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9,12(6)
通过问卷调查,从教材、授课内容、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业和课堂活动等方面,了解《高级英语》的教学现状,讨论以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学生中心"教学模式的建立。"学生中心"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具有可持续性发展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崔炜》是唐人裴铏创作的传奇,其以南越王赵佗的墓葬为切入点,对秦汉时期南越王国的政治、民俗、文化等诸多层面进行了摹写,其中既有想象的元素,亦有一定的现实含蕴,折射出其时岭南与中央王朝及周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情态。作品对墓葬形制及陪葬品等的描绘,与南越王赵眛墓所呈现的一致,映现出民族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唐人认知中的岭南风土及岭南气象。 相似文献
8.
晚清西学东渐促进了西医东来的进程素。有近代社会史料宝库之美称的《点石斋画报》,以通俗易懂的图文展现了晚清西医东来以及民众医疗观念渐变等社会现象,揭示了西医逐渐立足中国并向中医的一统地位挑战,以及中医开始缓慢分化演进的历史现实,以社会大众的视角记录了近代中国在民众医疗卫生事业上的科学化与近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君特·格拉斯的小说代表作《猫与鼠》中主人公和叙述者形象的分析可以看到,这部小说在表层的马尔克故事之下潜藏着叙述者"我"的故事,"我"和马尔克都是极权思想统治下的受害者和牺牲品。在这个意义上,《猫与鼠》中的"猫"成为邪恶的军国主义思想的象征。小说通过对人物悲剧命运的描绘,表现了格拉斯作为具有社会良知和责任感的作家通过个人记忆书写来反思历史、直面现实的文学追求。 相似文献
10.
黄玲 《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9,12(4):29-32
作为上世纪加年代受西方现代派影响颇深的中国诗人,穆旦诗歌与基督教的关系是个不应该被忽略的问题.本文在梳理穆旦与基督教之间事实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对典型的诗歌文本<隐现>的分析,认为穆旦诗歌跟基督教的关系不只是一种借用关系,基督教的影响在穆旦诗歌中不仅体现在话语层面,更涉及到了精神层面,因此穆旦诗歌中有基督教意识的结论是可以成立的,但并不能据此推导出两者信仰层面的关联. 相似文献
11.
《梦十夜》是夏目漱石的早期的一部散文诗式的作品,分别讲述了作者的十个梦,通过这些梦作者表达了自己对许多事物的看法,包括作者对爱、人生、社会、东西文化冲突以及艺术审美等等方面。而其中的《第十夜》就反映了夏目漱石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12.
杨际开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1-23,90
《仁学》的主旨是要在文明层面回应西方冲击,树立一个取代程朱理学的思想典范,标志着近世中国思想体系向近代的蜕变。谭嗣同在同时代的变法思潮中,融合了康有为与宋恕的变法思想,在其师刘人熙等人影响下,立足于王船山、魏源的思想传统,吹响了近代中国民族、民主双重革命的号角。谭嗣同在北游访学前后思想发生了决定性的变化,其主因是受到宋恕等人的思想影响。 相似文献
13.
14.
15.
明末韶州同知刘承范因负责处理传教士利玛窦离开肇庆到韶州的诸多问题,与利玛窦多有交往.他写的《利玛传》对利玛窦的相关史实具有重要的补正作用.就《利玛传》产生与发现的来龙去脉进行多方面考证,对更好利用这一珍贵史料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一串葡萄》是日本近代著名作家有岛武郎的一篇儿童文学作品。通过我对颜料偏执的爱和老师对学生美好的爱的描写,表现美好的爱对学生心灵的影响及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社会记忆与族群认同——从《评皇券牒》看瑶族的族群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年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0,(4)
流传于许多瑶族地区的《评皇券牒》作为一种社会记忆 ,其内容的历史真实性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它起到了凝聚瑶族族群认同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 ,券牒中反映的族群认同表现出某种复杂性 ,瑶人在与盘瓠进行认同之时 ,也在一定程度上与汉族进行着认同。这就提示我们 ,或许既可以在政策的、制度的层面上通过共同利益将汉族与各少数民族联系在一起 ,也可以在象征层面上通过加强大家有共同来源的历史记忆 ,以达成超越各具体民族之上的中华民族的认同 相似文献
19.
罗克凌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1,31(5):66-69
中国文化是一种近乎"乐感"的文化,中国文学作品中大都缺失一种西方超越式的悲剧精神。小说《白鹿原》人物塑造之悲剧精神有得有失,因为文学命运感的创作意识忽略,呈现出小说人物朱先生、小翠、冷大姐和田小娥以及白嘉轩等悲剧艺术情味普遍寡淡的文本遗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