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铅胁迫对绿豆苗期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及硒缓解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植物生长过程中微量元素硒具有抗氧化作用,重金属铅有毒害作用.探讨绿豆发芽生长过程中硒对铅毒害的缓冲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铅毒害导致绿豆苗期叶绿素含量下降,过氧化氢酶活性下降,细胞膜透性增加,绿豆苗期生长过程中添加硒和铅后,其三种生理生化指标变化有一定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2.
铅胁迫对甜高粱种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重金属铅为胁迫因子,采用纸间发芽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铅溶液对甜高粱品种甜2种子萌发及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处理铅浓度的增加,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根长、芽长、根芽鲜重、根芽干重、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等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3.
应用钛离子注入以改良铅和铅锑合金在5mol/L的H2SO4中的抗腐蚀能力。用阶跃电位法测定的腐蚀电流和电子显微镜观察的表面腐蚀形貌来描述腐蚀行为。讨论了钛离子注入时离子的加速能量对腐蚀行为的影响。认为钛离子注入对铅的氧化和氢气的析出这两个过程有不同的作用。钛在铅和铅锑合金表面层中存在的深度范围和分布情况决定子离子的加速能量,离子的加速能量直接影响着腐蚀性能的改良。  相似文献   

4.
铜(Cu)、锌(Zn)、铅(Pb)都是土壤重金属污染源,对土壤、植物、动物及人体产生巨大危害。本文以苦荞种子为实验材料,研究经不同浓度硫酸铜、硫酸锌和乙酸铅催芽后的苦荞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当硫酸铜、乙酸铅浓度大于100 mg/L时,苦荞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不同浓度硫酸锌对苦荞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均无影响。经3种不同浓度重金属盐催芽后的苦荞种子,幼苗胚根平均长度和种子的活力指数均随着重金属盐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且三种重金属盐对其抑制效果的大小顺序为硫酸铜>乙酸铅>硫酸锌。  相似文献   

5.
以苦荞品种西荞1号为研究材料,设置不同pH值和铝离子浓度的培养液,研究酸和铝胁迫对苦荞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H值升高,苦荞种子的发芽势呈现上升趋势,但发芽率受pH值影响较小;相较于其他pH值,幼苗在pH值为3.5的溶液中生长发育受到显著抑制(P<0.05).与对照组相比,低浓度的铝离子溶液可以促进苦荞种子的发芽势,高浓度的铝离子溶液对发芽势无显著影响;随着铝离子浓度增加,对幼苗根部生长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对地上部生长的影响不显著.以上结果将为深入研究苦荞对酸和铝胁迫的生理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酵母菌对铅离子的生物吸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研究了啤酒酵母对Pb2 + 的吸附行为。酵母菌能有效结合Pb2 + ,pH =6时吸附量最大 ,吸附 6 0分达平衡。盐度及Ca2 + 、Mg2 + 离子对吸附影响不大 ,常温可进行吸附。其吸附模型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  相似文献   

7.
苦荞属于药食两用类作物,适应性广,抗逆性强,表现出耐瘠耐旱的特性。现对苦荞干旱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且种植和生产易受干旱胁迫影响。本文阐述近年来对苦荞干旱的研究进展,简述干旱对苦荞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形态、生理、产量等指标,从抗氧化物质、渗透调节等分析其干旱胁迫的生理生化机制以及分子机制,归纳了矿质元素(氮、磷、钾)以及外源激素(褪黑素、烯效唑等)可以缓减苦荞的干旱胁迫,以期为苦荞抗旱性研究和生产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及参考,对国内外农业中苦荞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维生素C(Vc)浸种对200 mg/L铅(Pb)胁迫下小麦幼苗的影响,结果表明,8×10-4mol/L Vc能显著提高Pb2 胁迫下小麦种子的发芽势,增加小麦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减少丙二醛(MDA)含量,减少细胞膜透性从而缓解铅毒害。  相似文献   

9.
化学修饰与酵母菌对铅离子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化学修饰-酯化前后啤酒酵母对Pb^2+的生物吸附作用。酵母菌能结合Pb^2+,酯化后其能力下降,用盐酸--甲醇酯化,其吸附能力下降35%,表明酵母菌对重金属离子吸附时,表面的羟基着较重要的作用。在强酸性条件下时,甲醇酯化和未经修饰的酵母菌对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一样,盐度和Ca^2+,Mg^2+对生物吸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
硅藻土对铅离子的静态吸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硅藻土在不同pH值、温度、吸附时间、铅离子初始浓度、硅藻土用量等条件下对吸附铅离子的影响,并以铅离子的去除率为实验指标,进行单因素实验、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在吸附温度为25℃、pH=1.0、硅藻土溶液用量为3.0 g/25 mL、硅藻土溶液起始浓度为30 mg/L时,去除率最高。  相似文献   

11.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苦荞黄酮提取工艺.以黄酮得率为指标,分别考察了料液比、乙醇浓度、超声时间、提取温度等因素对黄酮得率的影响,通过优化试验得到最佳工艺,提取黄酮制备苦荞黄酮胶囊,并对其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料液比为1∶8(g∶mL)、体积分数为60%的乙醇、超声时间30 min、提取温度80℃,黄酮得率为2.48%.将实验室湿度控制在67.5%以下,以微晶纤维素、富铬酵母、硬脂酸镁为辅料,体积分数85%的食品级乙醇为溶湿剂制粒,苦荞黄酮胶囊颗粒的休止角为39.39°,表明其流动性很好.制备胶囊,测得其装样量差异性很小.采用保温加速试验方法测胶囊稳定性,胶囊各项指标均在质量规定范围内,表明药物性质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12.
苦荞是一种传统的、短季节的、药食同源的假谷物作物,具有重要的保健和营养功能。重点阐述了基因组学研究方法在苦荞基础遗传学、重要的农艺性状和生物活性产物相关的生物学基础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苦荞麦染色体的加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秋水仙素和二甲基亚砜混合液对中国西南地区的三种苦荞麦品种进行染色体加倍,获得了同源四倍苦荞新品系.与原种相比,同源四倍苦荞新品系具有发达的根系、较大的籽粒和高大植株,其产量得到明显提高.新品系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经及其他药用成分的含量也有明显的提高.此外,新品系有较高的接实率,能稳定遗传,具有较强的抗逆能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苦荞麦粉在 QPS65×2型双螺杆挤压膨化机膨化咐,螺杆转速、含水量、进料量对膨化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膨化度随含水量增加而下降,随螺杆转速、进料量的增加而上升。提出了生产过程中应注意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5.
对苦荞麦壳色素提取条件及性质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色素适宜提取条件为0.1 mol.L-1NaOH溶液,物料比为1 g/50 mL,在90℃下浸提80 min;该色素不受食品添加剂的影响,pH>7时颜色稳定,具有一定的耐氧化还原能力,耐光、耐热性较差,Zn2+、Ca2+、Mg2+、Na+对色素基本无影响,但Sn2+、Fe3+、Cu2+、Al3+会破坏色素.  相似文献   

16.
以β-谷甾醇为对照品,采用薄层层析法对样品进行分离,建立苦荞麦β-谷甾醇薄层色谱检测方法.结果表明,β-谷甾醇对照品及苦荞麦在相对应位置上显现相同颜色斑点,建立的检测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7.
苦荞发酵食品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我国苦荞麦的资源状况及其营养保健功能,并概述了几种主要苦荞发酵食品,如苦荞酒、苦荞醋、苦荞酸奶等的加工工艺及开发现状,提出了研究与开发苦荞发酵食品的现实意义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苦荞饮食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10只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随机分成常规饮食对照组和苦荞饮食组,对照SHR(SHR-C)正常饮食,苦荞饮食组SHR(SHR-TBW)全荞麦饮食,第3、6和12周无菌收集SHR粪便样本,16S rDNA V3-V4区扩增,Hiseq高通量测序后进行比对和分类。[结果]SHR-C和SHR-TBW大鼠肠道菌群结构及组成多样性有显著性的差异。随时间厚壁菌门/拟杆菌门(Firmicutes/Bacteriodetes,F/B)值从0.22增加到1.89;未知不可分类的菌群从16.52%增加到50.65%;Allobaculum、丁酸弧菌属、毛螺菌属和变形菌菌属是SHR-TBW饮食的优势菌群。[结论]苦荞饮食能重构高血压肠道菌群,饮食干预可有效改善血压。  相似文献   

19.
固态法酿造苦荞白酒工艺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苦荞麦为原料,采用传统的固态发酵法酿造苦荞白酒,并对苦荞白酒的固态发酵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苦荞麦粉100 g,稻壳添加量18%,加酒曲量10%,打量水用量35%,常温培菌糖化48 h,密封发酵20 d,酒醅的酒精含量可达到7.8%,通过蒸馏可得到酒精度为36%(v/v)的原酒50 mL.  相似文献   

20.
苦荞功能成分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苦荞营养丰富、含多种生物活性物质.本文对苦荞的功能成分、作用机理、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旨在为苦荞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