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中,如何协调好国家公权力和公民私权利之间的关系既是解决突发公共事件本身的需要,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还是国际人权保护的必然要求。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中,必须牢固树立法治理念,同时在比例原则、行政公开原则、权责统一原则等一般原则及公权力优先原则、有限行政紧急权原则、有限救济原则、基本人权不得克减原则等特殊原则的指导下,通过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分级、公民抵制权、国家赔偿、信息公开等一系列具体的制度,切实协调好公权力与私权利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行政法治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理论依据。本文认为,邓小平行政法治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一、法律制度是根本,必须变“人治”为“法治”;二、健全行政组织法律制度,使政府职能和编制法定化;三、严格行政执法,实现国家行政管理法制化。为此,必须克服“衙门作风”和官僚主义,正确处理以下几个关系:立法与执法的关系;行政执法与监督制约的关系;依法行政与党的领导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去年南方发生了罕见的冰雪灾害性天气,这一突发事件使得我国政府应急能力得以考验,政府应急机制加以磨练。虽然雪灾最终被战胜,但同时也暴露出我国在应对突发事件中存在颇多的问题:政府法治意识淡漠,权力恣意扩张;应急缺乏效率;应急部门独立,整合能力欠缺;诚信理念淡薄,服务意识薄弱等等。突发事件带来了巨大损失,也孕育着新的发展机遇,应当以此为契机,更新政府治理理念,将其重新塑成一个"法治政府、有效政府、透明政府、服务政府"的现代新型政府形象,从而积极主动、从容有效地应对今后的突发事件。  相似文献   

4.
现有的行政救助制度主要集中于物质救助,而缺少精神救助方面的相关规定,这种状态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因此,通过法律对行政机关进行精神救助的行为进行规范和引导,要求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最大程度地发挥行政机关在精神救助方面的职能,并且利用多种途径增加与社会救助主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从而建立起“全方位、多层次”的精神救助体系,这样可以不断促进公民权利的实现和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实现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5.
指出食品安全是关系国民社稷的重大问题,《食品安全法》是关系到民生和法治的重要法律. 提出此次修改《食品安全法》,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要坚持惩治和预防并重的原则,要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落实监管问责机制,提高食品安全标准;要建立协同共治的安全监管体制,建立完善的民事责任制度,并建立科学的食品监管渎职问责制度;要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格的监管、最严格的标准和最严格的法律责任制度,保证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6.
当代公共行政的主要价值理念可以概括为:以人为本、公共利益、公平正义、行政效率、民主法治。以人为本,要求公共行政以人为目的,尊重人、善待人、成就人。公共利益,即满足人的公共需要的事物、条件和资源。行政效率是指行政管理的成果与行政组织和行政人员从事行政管理工作所投入和消耗的各种资源的比值。公平正义,是指人类在社会交往和社会运作过程中平等、合理地对权利与义务、利益与损害进行分配、交换的理念与行为。民主法治,要求公共行政行为必须充分尊重公众意志,必须公开透明,接受公众监督,必须置于代表公民意志的宪法和法律的约束之下。  相似文献   

7.
由于近几年我国频繁发生的突发事件,我国的突发事件应急法律体系建设已取得一些成就。但是,应当看到,我国的突发事件应急法律体系还不完善,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缺少突发事件应急基本法律的设置、中央立法的立法层次偏低、许多立法内容较为原则,可操作性不强等等。文章在分析我国突发事件应急法律体系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就如何完善我国的突发事件应急法律体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统计法制宣传教育必须转变传统普法教育观念,提高公民统计法律素质,增强教育有效性。要从普及法律常识向全面提高公民统计法律素质转变,增强教育目的要素的有效性;要从行政指令式、群众运动式和统一答卷式向常规化、制度化转变,实现教育方法要素的有效性;要从政府推进型、数字"政绩"型向改善法治环境、营造良好法治氛围转变,提高教育情境要素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法治行政理念在新的时代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法治行政成为以法治国的核心。法治行政理念、原则、制度三者呈现出依次递进、由宏观到微观的过程,理念是原则的渊源,原则是制度的先导。同时,制度的具体实施又反过来保障理念、原则的落实,并使之进一步升华。  相似文献   

10.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加速期,社会管理创新面临诸多新形势,社会管理创新只有以法治理念为指导,才能实现最佳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益。因此,完善公民权利保障的法律体系和不断完善执法机制,转变社会管理执法理念;完善公众参与管理机制以及增强法律信仰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1.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根本目标。权力制约是法制国家的普遍规律,也是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目的是希望公权的行使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和程序之内,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佘民通过法律形式授予国家权力,从而依靠法律手段来维护公民的意志和利益,监督制约权力。笔者试图从立法、执(司)法及法律监督三方面探索用法律机制对公共权力约束之可行性和科学性,从而保证社会主义法制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公、违法必究。  相似文献   

12.
高校应增强广大教职工经费预算管理意识,维护预算的严肃性、权威性,加强高校财务预算管理,讲求经济效益,依法理财,为学校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稳定提供资金保证。  相似文献   

13.
文章认为高等学校要建立专门的督导机构;配备有较高政策水平、学术水平和丰富管理经验的督学;督导工作的重点是监督检查学校执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情况与教学工作情况;应该遵循依法办事、正确导向、实事求是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人事代理制度是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新型的人事管理制度.由于人事代理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解决了人事管理中的后顾之忧,体现了以事为本的行政事务管理转向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因而是一种能适应学校改革发展需要的新机制.但作为一种新的人事管理形式,只有不断深化和完善人事代理工作,才能符合新时期高校人事改革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一步提高应急预案的质量,提出了一种基于原子任务的应急预案评价方法。根据项目管理理论,对应急响应进行任务分解,确定出原子任务。以原子任务为基础,引入充分性、可达性和可操作性概念,对应急预案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其中充分性用来描述原子任务对整个应急响应的充分程度;引入交通系统可达性的定义用来描述能够完成救援任务的机会和便利程度;引入"5W1H评价法"描述预案的可操作性。并将充分性、可达性和可操作性的乘积定义为应急预案有效性,实现对应急预案的整体评价。最后,使用某机场的应急预案实例,对该方法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发现应急预案中存在的缺陷,为完善应急预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应急平台系统要从传统的信息管理单元转变为智能化信息处理单元,需要集成大量突发事件知识。而要更好的管理和使用突发事件知识,有必要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知识库系统。通过研究突发事件领域的知识特点,提出了突发事件知识库系统的总体目标与功能需求,给出了系统构建的框架,探讨了系统设计的微观原则与总体原则。基于系统目标与设计原则,建议了知识库中知识的元模型以及知识库的组织模型。每个知识元由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应急知识和推理规则4个要素构成。组织模型为4大类3层模式,最上层的4大类分别是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中间层依据具体的省情决定包含的二级子类的数量和种类,最底层为单个知识元。结合应急管理技术和数据库技术,从软件开发的角度提出了突发事件知识库系统的初步实现方法,即基于MVC 3层框架结构实现对知识库系统的构建。最后,基于前述设计与分析给出了系统的基本原型。本文的研究工作可为应急平台体系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一定的支持。  相似文献   

17.
依法治教指依照宪法和法律、法规治理、管理教育事务,指导、管理、监督学校事务,处理与教育相联系的有关事务,实现依法治教,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和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对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区间可拓法在化工园区应急能力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评价方法在评价过程中存在因为评价对象层次结构复杂、指标属性多样而导致的指标值存在主观性和难以精确确定等缺点,提出了一种以指标区间值和区间关联函数来确定评价结果的区间可拓评价方法.根据化工园区的特点及国家应急法律法规的要求,比较全面地构建了化工园区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可拓集合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化工园区应急能力评价的两级可拓评价模型,并以大连某化工园区为例进行说明.通过实例计算表明,该方法可以克服评价对象的不确定性和评价数据存在的主观性问题,有效地提高评价结果的可信度.该项工作可为我国化工园区应急能力评价的深入开展和应急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我国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突发事件,涵盖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各个类型。过多的突发事件成为我们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所必须面临的一个现实状态,而面对这些事件,相应的科学理性的思考却并没有跟上。在本文中,我们详细分析了事件过多与思考过少的具体表现、原因和后果,希望对应急管理过程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会计与财务的关系,指出企业会计与财务管理职责分离的必要性,以及当前企业在这方面改革存在的一些漏洞和弊端,结合西方企业在财务机构设置上的经验,对我国企业会计与财务管理职责分离及财务机构设置提出了一系列合理的设想和建议,本文可为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在进行财务工作改革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