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Bt A是由 Bt伴孢晶体和阿维菌素制成的 ,对小菜蛾幼虫作用方式与阿维菌素相似 ,主要表现为胃毒和触杀作用 ,但效果比阿维菌素好。当用 1mg/m L溶液触杀处理小菜蛾 4龄幼虫背板 72小时后 ,Bt A引起的小菜蛾死亡率为 36 .7% ,显著高于阿维菌素的 2 0 .0 % ,而 Bt伴孢晶体几乎没有触杀作用。 Bt A、Bt伴孢晶体和阿维菌素对小菜蛾胃毒 4 8h的 LC50 分别为 :0 .0 136 mg/m L、0 .0 0 5 9mg/m L、0 .72 74 mg/m L。  相似文献   

2.
杀虫晶体蛋白对小菜蛾杀虫活性的识别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对小菜蛾具有杀虫活性和无杀虫活性的晶体蛋白二肽组成的差异.结果发现,对小菜蛾具有杀虫活性的晶体蛋白中,SG,LS,SN,NI,GS,SV,SL,TV,EF,NQ二肽分数较高;而对小菜蛾无杀虫活性的晶体蛋白中,AN,LQ,DA,AQ,TF,SY,EI,LE,PT,RA二肽分数较高,总体分数上存在差异最大的是S*型二肽.在此基础上,发展一种识别杀虫晶体蛋白(ICP)对小菜蛾杀虫活性的统计学方法,通过对两组共27条杀虫晶体蛋白进行有无杀虫活性的初步识别,该方法识别平均正确率分别是71.4%和100%.  相似文献   

3.
该试验测定结果表明小菜蛾对氧化乐果的敏感性显著降低,降低约20倍,CL50为1445mg/L,说明对氧化乐果已产生了抗性,而小菜蛾对功夫菊敏感度只降低2-3倍,其LC50为4.29mg/L,说明对功夫菊酯刚开始形成抗性。  相似文献   

4.
培育转基因香石竹是摆脱香石竹枯萎病的主要途径。通过检验转基因香石竹各品系对尖孢镰刀枯萎病的抗病性能,能够为抗枯萎病香石竹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在探索适合尖孢镰刀菌产毒条件的基础上,用不同浓度镰刀菌毒素滤液对转基因香石竹28个品系进行了抗枯萎病性能的测定。测定结果表明:当温度为25~30℃、培养时间为15 d时,香石竹枯萎病菌在PSC培养液、全天振荡培养、连续黑暗的条件下最利于尖孢镰刀菌的产毒。不同p H对尖孢镰刀菌产毒量影响不大,毒素滤液经高温灭菌后其毒性变化也不大,说明该毒素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毒素培养滤液能够使香石竹叶片发病,且浓度越高,叶片发病率越高。当50%浓度毒素处理各转基因香石竹与其相应的未转基因香石竹叶片10 d时,叶片发病率差异达到了显著性差异的水平。通过50%毒素对香石竹各品系进行测定,发现转基因Ciao Bianco的叶片发病率在23.1%~27.1%之间,普通Ciao Bianco叶片发病率在53.8%~85.7%之间;转基因Tuareg的叶片发病率在25%~53.8%之间,普通Tuareg的叶片发病率在58.3%~78.6%之间;转基因Asso的叶片发病率在13.3%~43.8%之间,普通Asso叶片发病率在53.8%~66.7%之间。同时,确定Tuareg131、Tuareg133、Ciao Bianco179、Ciao Bianco416、Asso44、Asso 87、Asso 101、Asso 244为抗病品系。枯萎病镰刀菌毒素能够在香石竹抗枯萎病性测定起到重要作用,50%毒素浓度可用于筛选抗枯萎病的优良转基因香石竹,为转基因抗性品系选育和转基因香石竹抗病品系的推广种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转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ensis)杀虫蛋白基因棉花(下称Bt棉)在不同生长期及不同器官上对棉铃虫杀虫活性存在明显差异。目前国内普遍使用生物测试法检测Bt棉对棉铃虫的杀虫活性,但无法定量检测Bt棉中杀虫蛋白的表达量。本实验室建立的酶联免疫学测定方法(ELISA),可定量检测棉器官内杀虫蛋白的含量。它具有检测周期短,操作简便的优点。用ELISA方法检测Bt棉杀虫蛋白的含量,结果表明,棉叶和花瓣杀虫蛋白含量最高,铃和蕾次之。在棉株生长的后期,各器官杀虫蛋白的含量则有大幅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6.
取食农药吡虫啉后,小菜蛾对阿维菌素的敏感性会随着取食量差异而受到影响。1.8%阿维菌素对小菜蛾的LC50浓度稀释倍数(Y1)与20%吡虫啉浓度稀释倍数(X)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函数式为:Y1=14205—1248.8ln(X);而20%吡虫啉处理过的小菜蛾羧酸酯酶比活力(Y2)与20%吡虫啉浓度稀释倍数(X)之间的线性相关关系函数式为:Y2=-0.0804+0.0196ln(x)。  相似文献   

7.
8.
用定虫隆对小菜蛾进行抗性选育,结果表明:F1~5仍属敏感状态,F6的敏感性已下降,F7~10达到低水平抗性,F11~13达中等水平抗性。从F14开始停止汰选,无毒饲养到F20,具有明显的抗性衰退现象。以对定虫隆具有不同抗性水平的小菜蛾种群测定3种增效剂对定虫隆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对F0代,TPP对定虫隆是负增效作用或几乎没有增效作用,SV 1和PBO对定虫隆均有一定的增效作用;对F13代和F20代,3种增效剂均有增效作用,但以SV 1和PBO的增效作用更明显,最高增效倍数分别为24.26和13.79;增效剂的比例不同,增效的幅度也不同,质量比为5∶1的混配增效作用比3∶1的更明显,增效倍数随小菜蛾对定虫隆抗性水平的提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9.
郭莹  黄斌  赵景玮 《武夷科学》2004,20(1):111-114
不同饲养温度下的小菜蛾 3龄幼虫对毒死蜱的敏感性发生了变化。在 10 - 30℃范围内 ,低温饲养的小菜蛾比高温饲养的小菜蛾更为敏感。但是变温条件下饲养的小菜蛾 3龄幼虫经 5℃处理温度后 ,对毒死蜱的敏感性减弱 ,甚至较 35℃恒温下饲养的小菜蛾的敏感性更低。  相似文献   

10.
采用液体双向分离法提纯对烟草粉螟高毒力苏云金杆菌B t33,B t53,B tHB伴孢晶体,其纯度分别达99.93%,99.9%,99.8%.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发现,不同菌株的晶体形状和数量组成各不相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SDS-PAFE)发现3个菌株的电泳图谱不同,烟草粉螟二龄幼虫室内生物毒力测定,9天后B t33,B t53菌株100,300倍防治效果超过80%,B tHB菌株100,300,600倍对烟草粉螟二龄幼虫防治效果超过80%.  相似文献   

11.
小菜蛾对蔬菜气味的定向行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广  尤民生 《武夷科学》2002,18(1):73-79
采用“Y”型管嗅觉仪 ,在实验室条件下 ,对十字花科蔬菜 -小菜蛾 -小菜蛾绒茧蜂系统中 ,害虫和寄生蜂对挥发物的定向行为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蔬菜的挥发性气味对小菜蛾有明显的引诱作用 ,在反应强度上 ,雌蛾明显高于雄蛾 ,且不同的蔬菜引诱效果之间也存在差异。触角切除实验证明了 ,在小菜蛾成虫感受植物挥发性气味的过程中触角起着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添加剂对苏云金杆菌杀虫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定了碱性、酸性和中性化合物及蛋白质助溶剂和芳香族化合物等 5类物质对 Bt杀虫效果影响 ,结果表明有 30种物质能促进 Bt杀小菜蛾的效果 ,其中碱性物质 11种 ,酸性物质 3种 ,中性盐 8种 ,蛋白质助溶剂5种 ,芳香族化合物 3种。在各类不同的化合物中以硼酸和 K2 CO3 对 Bt杀虫效果的促进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13.
小菜蛾产卵忌避行为的化学感觉器机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小菜蛾成虫的跗节上的感觉器的电镜扫描 ,明确了小菜蛾感觉器的分布 ,形态和数量 ;通过感觉器的切除试验 ,分析各种感觉器在小菜蛾产卵忌避行为中的作用 ,探讨小菜蛾寄主选择的感觉器机理  相似文献   

14.
小菜蛾生态控制措施对十字科蔬菜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平生  田明义  曾玲 《武夷科学》2002,18(1):99-103
本文调查了十字花科蔬菜田节肢动物群落组成 ,分析蔬菜品种之间各群落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以及发生数量的变化 ,阐明对小菜蛾实施生态措施 ,可有效地保护菜田自然天敌 ,为小菜蛾种群的持续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小菜蛾细胞的微载体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应用害虫种群系统控制的状态空间方程和作用因子添加分析法 ,模拟 1%苦皮藤乳油对小菜蛾种群控制作用。结果表明 ,其控制机理主要是对小菜蛾成虫产卵的显著忌避作用 ,尤其是在种群发展的初期 ,由于其显著的的忌避作用 ,降低田间卵量 ,使其种群数量明显降低下来 ,从而有效控制其为害。  相似文献   

17.
在湿度定义为干、湿球温度差为3℃、光照强度10000—12000lx、光照周期14L:10D条件下,探索饲养温度(X:24—36℃)之变化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4龄幼虫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羧酸酯酶(CarE)活力(Y)的影响效应。实验结果表明,活力指数随着饲养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温度与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力两者间的相关关系函数式为Y=0.3327—0.0068X;与羧酸酯酶(CarE)活力的为Y=3.1278—0.0780X。  相似文献   

18.
福建省各地小菜蛾对不同类型杀虫剂抗性水平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斌  郭莹 《武夷科学》2003,19(1):45-47
本文采用点滴法,比较了福建省福州、南平、厦门、龙岩等地田间小菜蛾对不同类型杀虫剂代表品种的抗性差异,并运用Shannon—Weaver的多样性指数(H’)来作为不同地方种群小菜蛾杂合度的判定指标,对其种群组成进行讨论。结果表明,厦门的种群在对菊酯与有机磷上种群杂合度较高,处于较敏感水平。对阿维茵素,福州种群与厦门种群组成相似,抗性水平相当。而龙岩种群抗性杂合度与频率相对较低,正处于发展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