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九龄 张九龄(678—740)字子寿,广东韶州曲江人。开元二十一年(733)任丞相,是唐代著名诗人。开元二十四年(736)为李林甫排挤,罢相。他有《感遇诗》以及《望月怀远》等名篇,至今腊灸人口,传诵不绝。据《长汀县志》载,他年青未达时,为寻晤其弟张九皋,曾客寓汀州地,并有《题谢公楼》诗一首:  相似文献   

2.
张九龄,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人。”生于公元六七八年(唐高宗仪凤三年),卒于公元七四○年(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享年六十八岁(从旧《唐书》),是唐玄宗开元后期的宰相,也是历史上第一个担任宰相要职的岭南人,被誉为“岭南第一流人物”。张九龄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是“道德、  相似文献   

3.
张九龄是唐玄宗时期的贤相、名相,是一代文宗张说的后继者,执掌文坛于开元中后期。一生重视“以诗取士”的科举制度和提拔文人,形成盛唐诗的骨干,同时积极参加诗人唱和,推动盛唐诗的发展。张九龄是感怀山水诗的首创者,他用“熟参”和“妙悟”创作《感遏》诗,是推动盛唐诗发展的关键人物。  相似文献   

4.
一在初唐诗坛上,有两个人,对诗风的转变起了重要的作用,一个是标举风雅比兴、汉魏风骨的传统,力排只重齐梁绚丽诗风的陈子昂,另一个就是继之而起的张九龄。陈子昂,自盛唐开始便已受到人们的重视和赞扬。而对于张九龄的评价,历代诗评家都认为是上乘之作,但文学史上却不著其人,我认为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胡震亨《唐音癸签》云:“张曲江(九  相似文献   

5.
何格恩,杨承祖,李世亮先生写的《张九龄年谱》(分别见《岭南学报》1935年第4卷一期、1980年台北商务印书馆出版、《始兴文史》1988年第8期),材料丰富,考证有据,颇有见解。然其中仍有伕漏或不够详尽之处,为此特作一些补遗。二十六岁长安三年公元703年徐浩生(703—782年)。徐浩是张九龄的外甥,两人关系密切。张弍《东海徐公碑》:“(浩)始自登朝,时为中书令张曲江所器重,忘年定契,不复以礼秩关情。”九龄卒后,徐浩撰写《文献张公碑铭》。三十七岁开元二年公元714年  相似文献   

6.
留白是“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表现手法之一。中国艺术历来讲求留白的妙用,司空图在《诗品》中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李渔在《中国画论·神韵说》写道:“诗在有字句处,诗之妙在无字句处”。  相似文献   

7.
张九龄,唐代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是开元唐玄宗朝贤相,又是一位著名的盛唐诗人。《全唐诗》第二册四十七至四十九卷中收集了他的诗作将近二百首,《全唐诗补》也增收了他的几首诗,《文苑英华》除收集他一些诗外,还收集了他两首赋。他的诗作以《感遇十二首》、《杂诗五首》、咏史、咏怀诗等政治抒情诗为主,也写有许多山水纪行诗、送别诗、  相似文献   

8.
(一)祖居与私宅张九龄的曾祖父名君政,唐朝贞观年间任韶州别驾。从徐浩《张九龄神道碑》所载君政“终于官舍”可知,他生前所居之屋尚属官府,没有在韶州治地曲江城拥有私宅。张九龄祖父子胄置业情况,可惜史料无证,难以断言。但有一点可知,子冑生有四子:宏智、宏毅、宏藏、宏愈,即有私宅,按照传统习惯,其居室当传与长子。于是,张九龄之父宏愈“来居始兴清化,置立田产”(康熙《张氏族谱·初修原记》),实属自然。对于始兴县的祖居,张九龄在诗中多次提到。《旅宿淮阳亭口号》称:“故乡临桂水。”这里的桂水,应该指始兴县桂山之水,而不是特指曲江县的桂水。证以史料:  相似文献   

9.
赋体之名,古今中外众说不一、纷纭杂乱。归根结蒂是赋体源流的扑朔迷离,未详其究竟。考察赋体源流,势必先理清辨明“赋”义,即创作赋篇的艺术表现手法及其技巧。钟嵘《诗品》赋论,立足诗歌创作“三义”说,辨证《诗》赋体精髓之赋义,历来被忽视了。《诗》乃中国文学史上首部诗歌总集,与《周礼》“六诗之歌”密切相关,亦乃钟嵘《诗品》赋论乃至诗歌理论丰富的文本资源。探索《诗品》赋义,辨证《诗》赋篇系列作品,赋体源流之谜可得以解开。  相似文献   

10.
从《诗品序》看文学源泉说的继承和发展韩美娟韩凌《诗品》是我国齐梁时代文艺批评的最重要作品之一,也是我国最早的、最著名的诗话。清代著名学者章学诚在《文史通义诗话》中说:“《文心》体大而虑周,《诗品》思深而意远,盖《文心》笼盖群言,而《诗品》深从文艺溯流...  相似文献   

11.
钟嵘《诗品》序文谈到“诗之至”的标准,是“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魏晋以来的文论,普遍重视文学“滋味”的论述,钟嵘诗评故有此说。钟嵘诗评的这一标准,实际上指出了怎样品评“诗味”的问题。一部《诗品》,评述某诗人五言诗的风格渊源,且不论是否正确,都有其评论的依据。其依据无非是从内容与文采两方面加以考  相似文献   

12.
分析钟嵘在《诗品》中对五言诗作品及作家的评价,认为钟嵘《诗品》主要是以“文质”为诗美标准来品评五言诗歌的,通过对其五言诗的文质观可反观其对四言诗“文约意广”和“文繁意少”的评论。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论,钟嵘《诗品》诗评历来存在的疑难问题不少。《诗品》豫籍诗人诗评系列辨释,辨说《诗品》疑难问题,有助于钟嵘诗论的考察探索与《诗品》研究的深入展开。  相似文献   

14.
张曲江是开元贤相,为政远见卓识,为人忠耿率直,敢于彰善瘅恶,风度上下远近闻名。其文章早为张说、王方庆、沈佺期、玄宗赏识,玄宗曾说:“九龄文章独步本朝,朕日夜师之,不得其一、二,真文场元帅也。”他在唐代诗歌发展过程中的贡献,为历代文学评论家所肯定。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和张曲江没有交往,但他写了一首诗歌,对他推崇钦佩,深表悼念。皎然也十分敬佩他,赞颂他的诗风及其诗坛地位。王维出士和张九龄援引有关,在诗中表示对他终身思旧恩。孟浩然是他的忘形之交,在他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论,钟嵘《诗品》诗评历来存在的疑难问题不少。《诗品》豫籍诗人诗评系列辨释,辨说《诗品》疑难问题,有助于钟嵘诗论的考察探索与《诗品》研究的深入展开。  相似文献   

16.
张九龄兄弟俩,曾称"九鹤"和"九皋",出自《诗经》"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而九龄出自《礼记》:"梦帝与我九龄"。"曲江"是张九龄的故乡,"始兴清化"则是其故居,籍贯是"韶州",所以称张九龄为韶州人,最为准确和贴切。张九龄与张说通谱系发生在开元八年(公元720年),在九龄迁"司勋员外郎"后。"九龄风度",是指九龄的人格,可概括为"人性为本,抗节廉洁,忠果正直,儒雅宽善。"  相似文献   

17.
严羽《沧浪诗话·诗辨》云:“诗之品有九:曰高、曰古、曰深、曰远、曰长、曰飘逸、曰悲壮、曰凄婉。”此处诗品是指诗的品性风格。刘熙载《艺概·诗概》说:“诗品出于人品。”这就是所谓“诗如其人”。一般说来,诗人的作品风格多与诗人的人品风格有着密切的联系,文山诗尤其是如此,它完全是诗人自我性情的真诚表露,可以说,文山诗的风格与文山先生的性情品格基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文论偏重审美欣赏,文论家的文学见解大都从审美欣赏的具体感受而来.司空图的《诗品》在这方面表现的相当突出.从某种角度来看《诗品》可以说就是审美欣赏著作.《诗品》的“品”字本意就是品味的意思,品味亦即欣赏之意,欣赏出来的感受就是诗歌理论.翻开《诗品》,其二十四则无不浸透着司空图对诗歌的审美感受.当代文论家总是把诗歌的审美欣赏看作是一种复杂、甚至是艰难的精神活动.司空图说:  相似文献   

19.
张九龄留下的诗赋作品不少,而被认真研究的却不多。古人偶有所论,大都只是零星记述,且布下了一些疑点。对他的《咏燕》诗和《白羽扇赋》,须略作考释。《咏燕》诗,一题《海燕》或《归燕》,也可简称为《燕》诗。“全诗曰:海燕何微妙,乘春亦竟来。  相似文献   

20.
二十四诗品总论 唐人诗歌理论,有两条不同的路线:一条强调诗歌的现实内容和社会意义,由陈子昂发展到元、白,以至唐末的皮日休;另一条则侧重于诗歌的艺术性,尤其是作品的艺术风格,发挥了不少创见,而且写成了专书,由中唐皎然的《诗式》发展到唐末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司空图对后世的影响尤其深远。宋代严羽的《沧浪诗话》,清代王士祯的神韵说,袁故的性灵说都得到司空图的启发和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