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采用标准水生生物毒性测定方法研究了Cu^2+对中国林蛙蝌蚪的毒性效应.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在水温22~24℃条件下,Cu^2+对中国林蛙蝌蚪24、48、72h的半致死浓度(LC50)和安全浓度(SC)分别为0.131、0.105、0.038和0.02mg/L,并且蝌蚪的死亡率随着Cu^2+浓度的升高和染Cu^2+时间的延长而增大.亚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在安全浓度下,Cu^2+污染仍可抑制中国林蛙蝌蚪的生长发育,并对中国林蛙蝌蚪产生致畸效应.  相似文献   

2.
丽格海棠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丽格海棠的叶片为外植体,对离体再生培养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BA1.0mg/L+NAA0.1mg/L,诱导率为95%;增殖培养基为MS+BA1.0mg/L+NAA0.05mg/L,增殖系数为4.8;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MS,生根率为100%.  相似文献   

3.
采用急性毒性方法,测定了不同浓度的豆迪安溶液处理的赤子爱胜蚓半致死浓度(LC50);用测定酶海挂方法检测了中毒后蚯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豆迪安对赤子爱胜蚓48h LC50为51.220mg/L.与对照组比较,豆迪安药物对动物SOD活性影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4.
干燥环境下爆炸伤的细菌学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干燥环境下爆炸伤细菌定量变化及感染发生.采用三元品种猪制作干燥环境下的爆炸伤模型,对伤后4h、7h、9h、12h、16h、24h、48h进行创面观察、血中白细胞计数、细菌计数、细菌鉴定及药敏测定分析.其结果表明:爆炸伤后24h创面细菌数量可达(5.64+0.20)×10^6/g组织,白细胞数可达(23.43+3.93)×10^9/L,创面组织出现炎症症状,清创后每克组织细菌数量增加速度减慢.爆炸伤创面细菌种类多,细菌对青霉素、四环素、红霉素及复方新诺明表现耐药性,对三代头孢菌类和喹诺酮类药物敏感.干燥环境下爆炸伤的清创时间可适当延长,可在伤后16h内进行清创.  相似文献   

5.
基于聚丙烯酸钠存在的条件下,锌对高碘酸钾氧化钙黄绿素褪色有明显的催化作用及聚丙烯酸钠对此催化反应有显著的增敏效应,从而建立了聚丙烯酸钠增敏催化高碘酸钾氧化钙黄绿素褪色光度测量痕量锌的新方法.在0.040-2.00ug/L范围内省;离子浓度与△A值符合比耳定律,线性回归方程为AA=0.04982+0.06828(Zn2+(ug/L),r=(1.9992,检出限1.9×10^-11g/mL.用于水样和人发样中锌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采用东北林蛙(Rana dybowskii)33~35期蝌蚪暴露于加Cu2+的自来水中,研究了Cu2+对东北林蛙蝌蚪的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在水温18~24℃条件下,Cu2+对东北林蛙蝌蚪24 h、48 h、72 h和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0.189、0.118、0.058和0.027 mg/L;Cu2+对东北林蛙蝌蚪安全浓度为0.022 mg/L.说明Cu2+对东北林蛙蝌蚪具有毒性作用,为农业环境保护和治理以及两栖动物资源保护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7.
研究原花青素对胶原性关节炎(CIA)大鼠足爪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表达和CIA大鼠血清中炎症因子含量的影响,探讨其治疗CIA的可能机制.用鸡Ⅱ型胶原诱导大鼠成功建立大鼠CIA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原花青素(1.2rag/kg、6.0mg/kg和30mg/kg)药物处理组.各组大鼠足爪组织中MMP-9蛋白的表达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血清中TNF-α、IL-1B和VEGF的含量用ELISA法检测.6.0mg/kg和30mg/kg原花青素能显著下调CIA大鼠足爪组织中MMP-9蛋白的表达(P〈0.01),明显降低血清TNF-α、IL-1B和VEGF的水平(p〈0.01),且呈剂量依赖性,而原花青素(1.2mg/kg)对以上指标无明显变化.原花青素(6.0mg/kg和30mg/kg)对大鼠胶原性关节炎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下调胶原性关节炎大鼠足爪组织中MMP-9蛋白表达,抑制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B和VEGF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
在pH6.0的KCl底液中,钒(Ⅴ)-荧光镓(LMG)配合物产生一灵敏的极谱吸附波,峰电位在-0.86V(vs·SCE),二次导数峰高与钒(Ⅴ)浓度在3.9×10-9~3.9×10-6mol/L范围内里线性关系,检测限为2.0×10-9mol/L.研究了电极反应机理,方法已成功地应用于自来水中机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分析了微波预处理-水蒸汽同时蒸馏萃取法所得公丁香(丁香花蕾)挥发油的化学组成,主要含有丁香酚(相对含量62.21%),2-甲氧基-4-[2-丙烯基]苯酚乙酸酯(相对含量17.7%)和4,11,11-三甲基-8-亚甲基二环[7,2,O]-4-烯(相对含量15.29%).公丁香挥发油对供试的6种细菌和4种真菌具有相当强的抑菌活性,对供试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6.25mL/L,普通变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12.50mL/L,枯草芽孢杆菌25.00mL/L;黑曲霉、青霉6.25mL/L,黄曲霉、酵母菌12.5mL/L  相似文献   

10.
以三尖杉茎段诱导的腋芽苗为外植体进行生根诱导研究.结果表明,改良WH附加一定浓度的IBA能诱导三尖杉试管苗生根,NAA单独处理时未能诱导三尖杉不定根的发生;IBA、NAA共同使用时生根诱导效果比IBA单独使用时好,其中以改良WH_+mA3.0mg/L+NAA1.0mg/L培养基组合生根诱导效果较好,生根率为60.7%.  相似文献   

11.
潘林 《高师理科学刊》2010,30(2):72-75,85
采用急性毒性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的Pb2+和Cu2+对水螅急性毒性作用(LC50),并且测定了经Pb2+和Cu2+胁迫后水螅体内SOD的变化.结果表明,2种重金属离子毒性大小顺序为Cu2+Pb2+.Cu2+和Pb2+对水螅24,48,72,96h的LC50分别为0.33,0.28,0.24,0.22mg/L和2.17,2.05,1.58,1.04mg/L,其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0.022mg/L和0.104mg/L.通过0.6,0.7mg/L的Pb2+溶液对水螅SOD的24h实验起抑制作用,与对照组相比,SOD活性急剧下降,变化显著(P0.05);0.7,1.5,2.0mg/L的高质量浓度溶液对水螅SOD活性基本上没有变化.通过0.15,0.20,0.25,0.30,0.35mg/L的Cu2+溶液对水螅SOD的24h实验起诱导作用,水螅的SOD活性基本上呈上升趋势,在质量浓度为0.30~0.35mg/L的范围内,SOD活性急剧上升,与对照组相比,变化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2.
以维生素D3不同浓度0 IU/L、5000 IU/L、10000 IU/L、15000 IU/L、20000 IU/L浸浴菲律宾蛤仔96h,观测维生素D3对菲律宾蛤仔内脏团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维生素D3浸浴菲律宾蛤仔内脏团中的CAT、SOD活性随时间延长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趋势,比较同一时间段10000 IU/L组CAT、SOD活性均高于其他浓度组(p〈0.05);而在试验过程中GSH-Px活性随时间延长有一直升高的趋势,但比较同一时间段15000 IU/L组活性均高于其他浓度组(p〈0.05).本研究表明利用维生素D3微粒悬浮于水层中被蛤仔滤食,可一定程度提高菲律宾蛤仔抗氧化活性,其剂量以10000 IU/L到15000 IU/L范围内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运用Leray-Shauder原理证明了一类二阶常微分方程m点边值问题 u″(t)=f(t,u(t),u′(t))+e(t),t∈ (0,1) u′(0)=βu(0),u(1)=(m-2)↑∑↓i=1aiu(ξi) 解的存在性,其中f:[0,1]×R^2→R是连续的,e(t)∈L1[0,1],β≥0,αi∈R且具有相同的符号,ξ∈(0,1),i=1,2,…,m-2,0〈ξ1〈ξ2〈…〈ξm-2〈1.  相似文献   

14.
以铜钱草为供试植物,通过水培试验研究在铜、锌分别胁迫下,铜钱草净化水中氮磷的效果及其叶片中叶绿素、丙二醛、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经过20天的培养,低浓度的铜锌(0.5、1.0mg/L的铜、锌和1.5mg/L的铜)提高了植株净化氮、磷的效果.低浓度的铜、锌处理(尤其是1.0mg/L)促使植株叶片中叶绿素总量、叶绿素а/β明显增加,且抗氧化酶活性增强导致丙二醛含量维持较低水平,说明植株叶绿体微结构完善、细胞内环境稳定,有利于植株对氮、磷的净化;与对照组相比,2.0mg/L锌处理明显降低了铜钱草对氮、磷的去除效果.主要缘于锌的胁迫通过降低叶绿素总量、叶绿素а/β值,且抑制抗氧化酶活性导致丙二醛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各组(8.40μmol/gFW),使植株内环境出现氧化胁迫、生长受损所致.研究表明,铜钱草对铜、锌具有一定的耐受力,较低浓度的铜、锌有助于其对水体中的氮、磷的去除.  相似文献   

15.
对问题P_2{u′(t)=f(t,u(t))0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复合多项式的性质,得到主要结论:设,是域,F[x]是F上关于未定元x的一元多项式环,f(x),g(x),h(x)∈F[x]次数都大于零,则h(f(x))=h(g(x))的充要条件是,f(x)=g(x)或者存在 1 的 m 次单位根ω∈F,使得f(x)=ωg(x)+r,h(x)=ck(x+r/ω-1)+…+c1(x...  相似文献   

17.
利用不动点指数理论,考虑了边值问题{(BVP)(φp(u′(t)))′+f(u(t))=0,0t1u′(0)=u(1)=0在非线性项f可变号的情况下2个正解存在的充分条件,推广和改进了现有文献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研究具有两个异号非线性源项波动方程的初边值问题utt+Δ2u+αut+a|u|p-1u-b|u|q-1u=0(α0,a0,b0).该方程用以描述具有两个性质相异的源作用下的物理系统.利用Galerkin方法证明了若1≤n≤4时,1qp∞;n≥5时,1qpnn-+44,u0(x)∈H02(Ω),u1(x)∈L2(Ω),则问题存在一个整体弱解u(x,t)∈L∞(0,T;H20(Ω)).  相似文献   

19.
分析糖尿病患者中C-肽、空腹血糖(FBG)、糖化血清蛋白(GSP)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的相关性.收集糖尿病患者及查体健康人群的血,用化学发光分析法检测C-肽和胰岛素水平,用高效液相层析法检测HbA1c,用生化仪检测FBG和GSP.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血中C-肽值和胰岛素水平分别为(320.6±103.6)pmol/L、(5.18±1.39)mU/L,分别明显低于健康人群(P0.05);但血中FBG、GSP、HbA1c水平分别为(9.69±2.14)mmol/L、(8.27±1.53)%、(3.75±0.64)mmol/L,分别明显高于健康人群(P0.05).C-肽与FBG呈负相关(r=-0.565,P0.01);HbA1c与GSP呈正相关(r=0.523,P0.01).结果提示联合检测C-肽、FBG、HbA1c及GSP,能更准确反映患者血糖的控制水平,提高糖尿病的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20.
对流动相体系中光催化降解苯酚的反应特性进行实验研究.采用流动相光催化反应装置,以苯酚作为目标污染物,TiO2(Degussa-P25)作为光催化剂,针对吸附、光解、光源强度、曝气量、苯酚初始浓度和催化剂投加量等对降解苯酚溶液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建立了相应的苯酚光催化降解动力学经验方程.实验结果表明,苯酚在流动相光催化反应器中,吸附和光解对悬浮态TiO2催化剂降解苯酚的影响微弱;循环流量为0.5~0.6L/min时光催化降解苯酚效果最好;苯酚初始浓度在10~60mg/L之间时,苯酚的降解遵循表观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表观反应速率常数K=Ksum(0.000 6I+0.004 7),其中Ksum=16.783[1/C0]+0.055 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