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正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或欢喜或悲伤的事情,我们也会因此而产生喜怒哀乐等不同的情绪,不同的人处理情绪的方式也不尽相同。而情绪管理就是"情商"的一种表现。长期以来,大多数人习惯用"智商"来预测人的成功值。然而,美国研究人员提出:预测一个人能否成功的主要指标不是智商,而是情商。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有的人在学校是尖子生,进入社会后却泯然众人矣?为什么面对困难和烦恼,有的人能轻松  相似文献   

2.
丁喜 《科学24小时》2021,(10):52-53
秋季运动会、广播操比赛、秋游……每当有团体活动时,你是否会遇到这样的烦恼:虽然平时人缘不错,此时却没有特别想做搭档的同学;跟班里的同学关系都还可以,但他们却很少主动邀请你组队……明明自己是个看起来外向活泼的人,却屡屡遇到这样的事,你会不会觉得有些孤独呢?这难道就是"外向孤独症"的表现吗?  相似文献   

3.
人体干细胞自我更新和产生新组织的潜能几乎是无穷的,这些特性使得干细胞成为实验室和医学应用上的重要工具。在生物学或医学研究领域中,干细胞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其潜能令人难以置信。那么,干细胞作为医学临床的实践工具,科学家是如何发挥其惊人的潜能呢?  相似文献   

4.
为什么     
饮料为什么会流进口? 我们在喝饮料时,一般都是把杯子或茶碗贴在唇边吸里边的液体。那么,为什么液体会流进口中呢?如果把装饮料的瓶子口紧贴在唇边,不留一点儿空隙,也不把瓶子倒立起来,喝一下试试看,会怎么样呢? 喝饮料时,首先要借助肺部的功能扩胸,以使口中的空气变得稀薄。这样,口中的压力下降,由于外部的  相似文献   

5.
地球上的动物有千千万,那么,在它们的活动中有没有行为准则呢? 这里,不妨让我们先来看看这样的一些问题:鼹鼠同时发现了一只甲虫和一条蚯蚓,它们都是活的,吃了前者,后者会逃走,究竟应该先捕食甲虫,还是先捕食蚯蚓?两只田鼠见了面,它们可以打上一架,可以和睦相处,也可以互不理睬、分道扬镳,它们又该怎样当机立断,作出决定呢?像这类需要作出决定的问题,在野生动物的生活中几乎比比皆是.它们是凭什么作出对自已有利的决定的呢?  相似文献   

6.
动脉粥样硬化给人类造成种种危害,特别威胁老年时期的健康。冠心病则是动脉粥样硬化引起严重后果中最突出的一种疾病,使很多人丧失工作及生活能力,不能活到应有的寿命,这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常识,也是一般人及医学界极为关注的问题。什么原因促使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呢?能不能预防呢?人们常常这样想,这样说.也会这样回答:吃的脂肪(油脂)太多,引起血内胆固醇的含量增多,从  相似文献   

7.
穿越玉米地     
期中考试结束后,有些同学在随笔中这样写道:“老师,我想好好学习,想把自己的成绩提高,可总也提不上去,你能给我指条路吗?”这样的问题确实令人困惑,脚下的路有千万条,而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到底适合你的是哪一条呢?沉思后,我细细分析了这些同学的问题,因为他们的困惑正是大多数同学的困惑。在这些问题中,不难发现:同学们并没有因为一次考试的失败而失去信心,而且有些原本没有学习兴趣、没有信心的同学却在老师的不断鼓励与帮助下建立了自信。自信是学习中重要的内在动力。记得在开学时有些同学因为自己的入学成绩不理想或基础差,曾一度愁…  相似文献   

8.
很多主体居中的照片是不能让人有感觉的,为什么会这样?摄影者不禁要问。当看到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景物时,摄影者内心马上激起一种创作的冲动,眼睛通过取景框盯着景物,生怕抓不住这个景象,但是最后,照片还是不能引起他人的注意。照片虽然很清楚,色彩也很鲜艳,可是为什么不能吸引人呢?困惑挫伤了我们的创作热情,这个困惑的原由究竟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9.
<正>揣测他人的想法,对于人类这样的社会性物种来说,非常重要。那么,为什么有些人会更擅长于揣摩别人的心思呢?1 注意力几乎所有重要的大脑功能都从注意力开始。注意力,决定了我们在任何时刻意识到的东西是大脑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我们随时随地都需要对周围的一切信息进行筛选,将注意力集中于我们所关注的相关信息,不然,我们将会被周围的海量信息所淹没。不仅如此,大脑注意力集中程度对我们的学习和记忆也至关重要,如  相似文献   

10.
晨曦 《科学之友》2008,(2):59-59
很多人曾有这样的疑惑,昆虫模型可以很大很大,可是我们实际生活中所看到的活体昆虫却很小很小,这是为什么呢?昆虫是如何长大的?它们能长成恐龙那么大吗?  相似文献   

11.
余宪文 《科学之友》2013,(10):38-39
每个人对自己的身体再熟悉不过了,然而,你是否问过这样一些问题:人体为什么会是现在这种模样?我们的脑袋为什么是接近圆球形的?"五官"为什么都集中在头部?鼻子为什么要冒着碰撞的危险高高隆起……寻找它们的答案的确是十分有趣和有益的。  相似文献   

12.
你正在长大     
心理咨询室老师:我是一名高一女生,刚刚离家住宿在校。最近,我觉得生活得挺累,烦心的事太多,以前从来都不会想的问题现在却时不时地来干扰我;一些在以前感觉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现在却让我觉得不舒服。举例说吧,以前自己想去打篮球,就去了,也不会去想其他的;可现在呢?即使想去,一看到其他同学在学习,就会动摇,担心会因此比别的同学学习时间少了,而后又会不停地自问需不需要这样做?以前看课外书,也没有什么顾虑,但是现在就会考虑该在什么时候看课外书。更要命的是,这些念头会不合时宜地出现,影响我的学习情绪与思绪,我想摆脱可是又摆脱不了,好…  相似文献   

13.
认识你自己     
我是谁我是谁?我是否有价值?我为什么要生活?我刻苦学习是为了什么?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人生的目的是什么?也许你常常这样问自己,也许你从来没有认真考虑过。人最好的朋友是自己,最大的敌人也是自己,你同意吗?生活中我们常常评价别人,但是,我们却说不清我们自己,因为我们缺乏对自己的认识。一个人如果能够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对自己有合理的期望,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着,善于利用每个成长的机会,改进自己、完善自己,他的一生就会快乐、充实而有意义。一个人如果缺乏自我认识,就会产生一种角色混淆的感觉。他会不知道自己是谁,也不知道自己属于谁…  相似文献   

14.
人们往往会有这样的感觉,那就是女性的声音听起来较男性的声音更清楚,而男性的声音则会让人出现幻听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近日,英国科学家惊奇地发现,原来大脑在对待男性声音和女性声音时,反应的区域是不同的.这个发现也同时解释了为什么人们通常在听男性说话时会产生幻听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你们为什么要去南极呢?”好些年来,每逢和相识或不相识的人谈起南极的话题,常常有人如此这般盘问。 其实,这个问题就如同问美国人:“你们为什么要登月呢?” 南极与中国相距万里之遥,远隔重洋,那里又是一片冰天雪地,寸  相似文献   

16.
<正>人类是有名的利他主义者,为什么我们人类愿意不求回报地帮助他人呢?生性慷慨作为东非塞伦盖蒂平原上的游牧民族,马赛牧民的生活充满了艰辛。以畜牧为生的马赛人终年成群结队流动放牧,牲畜几乎是他们所有财富的来源,牲畜的肉、血和奶支撑着马赛人全部的生活。但是,疾病随时可能在牲畜中肆虐,干旱可能会使牧场贫  相似文献   

17.
吴权 《科学24小时》2004,(12):35-36
心理咨询室老师:不知道为什么,每当一个难题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我总是会不断重复以下的自问自答:“以我的能力,能应付眼前的困难吗?”“我行吗?”“我可以完成吗?”,或者是“这件事值得我这么努力吗?”“我这么做合算吗?”然而每次我总是这样回答自己:“我完成不了”,“我恐怕不行”……老师,说实话我觉得自己不比别的同学笨,能力也不比别的同学差,但是事实是无论在学习或其他方面,我总是比其他同学差一截。比如说,在今年的夏令营活动时,有一个寻宝游戏,同学们都满载而归,只有我两手空空。我总是认为老师布置的任务我会完不成;每一次的考试…  相似文献   

18.
在五月的海滨傍晚,或在六月的山间清晨,当你驻足远眺的时候,徐徐的凉风会给人一种舒适、惬意的感觉,你陶醉了。可你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吗?在高楼林立、嘈杂纷繁的城市里忙碌了一周的人们,总想到郊外去放松,渴望大自然的和谐与舒适。可你知道这都是为什么吗?这些现象在现代科学中都属于情感认知科学的研究范畴。因为,人的感觉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的,什么是舒适?什么是和谐?什么是美的标准?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汉语中,"昙花一现"这个成语几乎是无人不晓,用来比喻某些事物出现的时间非常短暂。那么,"昙花"是什么植物开的花呢?这种花为什么会"一现"呢?  相似文献   

20.
<正>相比其他疾病而言,抑郁症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生活负担,但时至今日,只有少数的患者得到确诊和治疗。在本期系列报道中,《自然》杂志提出了以下的问题:为什么抑郁症会导致患者如此大的生活负担?目前的科学手段可以提供哪些帮助?现有的研究又围绕在哪些方面展开?精神健康作为一个医学问题正在被社会所接受,但其治疗措施的进展却受碍于人们对该疾患的偏见和患者自身的原因——每天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