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山野菜因其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等特点而受到关注.采用实时监测微肥技术,结合环保型农家肥,开展仿野生栽培山野菜,不但可以满足市场供应,还可是多年生宿根植物,一次投入种苗,连续多年以有效地保护山野菜资源.本文中分别介绍刺嫩芽、蕨菜和山芹菜这3种叶菜类山野菜的特征与特性,指出人工栽培山野菜的技术要点以及田间管理的注意事项,以期为获得山野菜高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采用浓硝酸微波消解双齿围沙蚕和日本刺沙蚕样品,全谱直读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同时测定两种沙蚕中镉、铬、铜、铅和砷等重金属含量。该法的相对标准偏差20%,加标回收在85.0%~97.9%,方法简单,快速,准确,精密度好。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沙蚕对镉、铬、铜、铅和砷等重金属均具有蓄积作用,双齿围沙蚕较日本刺沙蚕蓄积性更强。  相似文献   

3.
刺嫩芽中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pH、温度以及抑制剂与激活剂对从新鲜刺嫩芽中提取出的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影响,及温度对其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邻苯二酚为底物,该酶的最适pH为4.4,在pH 4.0-4.8内有较高的稳定性;最适温度为12.5℃,在30℃以上失活;70℃热处理90 s可以钝化PPO的活性;抗坏血酸(Vc),L-Cys对PPO有抑制作用,SDS对PPO有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4.
基于SLIC超像素的茶叶嫩芽图像分割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确识别茶叶嫩芽是实现茶叶智能采摘的前提。针对自然环境下的茶叶嫩芽图像分割受天气、光照等因素影响较大,提出基于SLIC超像素的嫩芽分割方法。提取R、G、B、H、S、V、Y、Cb、Cr、超红、超绿、Cg、R-B、G-B共14个颜色分量,分析发现以超红、Cg和G-B三分量合成彩图中嫩芽与背景对比度较大,作为待分割对象图;利用SLIC超像素分割算法获取超像素块,并对每个超像素块提取平均横坐标、平均纵坐标、平均超红、平均Cg、平均G-B 5个特征作为分割依据;利用阈值分割、小目标去除、填充和"逻辑与"等操作,得到茶叶嫩芽彩色分割图。对不同地域、不同环境下嫩芽图像进行实验表明,基于SLIC超像素的嫩芽分割平均分割精度达75.6%,较传统G-B阈值分割平均精确度高16.6%。该方法不仅能抑制光照等因素对茶叶图像的影响,还能有效分割茶叶嫩芽,鲁棒性较强。  相似文献   

5.
郭米寺—尕大阪铜多金属矿区位于北祁连成矿带走廊南山铜多金属成矿亚带,中寒武统黑刺沟群为主要的赋矿地层,北西西—南东东向高角度逆冲断裂是区内主要的控矿构造.本文利用地电化学法对郭米寺—尕大阪铜多金属矿区覆盖区进行找矿实验研究,实验结果在已知矿区的剖面上测出了清晰的地电化学异常,表明利用地电化学法在本区寻找隐伏矿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基于深度学习的复杂背景下茶叶嫩芽检测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传统的基于机器视觉的茶叶嫩芽检测方法存在手工特征提取鲁棒性较差以及准确率较低等问题,首次将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算法YOLO应用到复杂背景下的茶叶嫩芽图像的检测,并从多尺度检测方面对YOLO网络架构进行了改进,用大尺度和中尺度检测代替了原来的多尺度检测.在预处理阶段,通过结合超绿特征以及OSTU算法对复杂背景下的茶叶嫩芽图像进行了图像分割,使得茶叶嫩芽区域更加明显.实验结果表明,通过与其他算法对比,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算法对复杂背景下的茶叶嫩芽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为复杂背景下茶叶嫩芽的智能化采摘设备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利用机器学习方法进行茶叶嫩芽识别有助于茶叶生产的全程智能化.目前的嫩芽识别方法依赖复杂的预处理,导致嫩芽识别效率普遍不高.基于无锚框检测网络CenterNet,提出了一种无需预处理的高速茶叶嫩芽识别方法.针对CenterNet特征提取网络规模过大、识别速度过低的问题,将其特征提取网络替换为ResNet-50.利用改进后的CenterNet模型识别茶叶的一芽、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部分,得到模型的精确度为83.1%,召回率为85.4%,mAP为87.7%,识别效果优于同类无预处理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8.
甘薯叶及嫩芽富含营养成分,其蛋白质、脂肪、糖分、磷、铁等的含量,均居于蔬菜前列。在维生素中,以胡萝卜素的含量最高,是一般蔬菜无法比拟的.所含的VB_2、Vpp.均名列各种蔬菜之首;V_c的含量也很高。薯叶及嫩芽清香可口,可以预防习惯性便秘和干眼病.对保护视力有良好作用,被誉为“蔬菜皇后”。  相似文献   

9.
厦门港常见管水母,钵水母的刺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定、描述了厦门港2种管水母和4种钵水母的刺胞。其中,灯水母的基刺等丝刺胞,霞水母的中刺等丝刺胞是钵水母刺胞的新记录。文中还比较了各类管水母的刺胞,并建议对钵水母的刺胞采用与其它腔肠动物一样的分类原则和术语。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北祁连尕大坂铜铅锌矿田地质特征、矿体、矿石、围岩蚀变特征以及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简要论述,该矿体均产于酸性火山岩与基性火山岩的接触部位,且靠近酸性火山岩的一侧,具有"双岩石组合"特征。通过对早中寒武世黑刺沟组火山岩的岩石化学性质的分析,探讨了矿床形成环境,认为该矿床是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的黑矿型块状硫化物矿床,是岛弧环境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在PH8.5的氨—氯化铵缓冲介质和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存在下,5—Br—PADAP显色剂分别与锌、铜形成红色络合物.在普通分光光度计上,双波长测定人发中的锌,单波长同时测定铜.  相似文献   

12.
牛膝道地与非道地产区药材及土壤中无机元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分析牛膝在不同产区土壤与药材中无机元素的含量,探讨牛膝药材道地性与土壤无机元素的关系.方法: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仪对牛膝药材和土壤样品进行无机元素含量分析.结果:道地产区土壤中钙、镁、锌、铝、硼、铬的含量高,而铅和铜的含量较低;道地药材中钾、铜、铬的含量高,锌和铅的含量低,对磷、铜、铁的富集能力强.结论:牛膝药材与土壤中无机元素的含量密切相关,但牛膝对钠和铁、铝、镉、钛;钙和镁、铝、硼、镉、钛;镁和硼、镉;铜和铬;锌和铅;铝和镉、钛;硼和镉;镉和钛的吸收积累有很好的协同作用,而对铅和铜、钾、铬;铬和硼、锌的吸收和积累则呈明显的拮抗关系.  相似文献   

13.
南旭阳 《河南科学》2009,27(7):796-800
以浙江省温州市临江垃圾焚烧场所产生的飞灰为研究材料,分别以蒸馏水、河水、海水和模拟酸雨等为浸取液,研究了液固比(mL∶g)分别为20∶1,30∶1,40∶1和50∶1,振荡12,24,36,48,72,96h等不同时间后,飞灰中铜和锌静态浸出特性.结果显示,铜和锌在4种浸取液中具有较为相似的渗出规律:在浸取时间较短时,铜和锌的浸出量随着浸取时间的增加而缓慢增加,在浸取时间为72h时铜和锌的浸出量均急剧增加,而当浸出时间为96h时却均急剧下降;铜和锌在pH值低的浸取液中的浸出量较多,在pH值较高的浸取液中浸出量较少;在模拟酸雨中铜和锌的浸出量最多,而在海水中则最少;大多数条件下,当液固比(mL∶g)为30∶1时,铜和锌的浸出量最多,而在50∶1时最少.  相似文献   

14.
导数光谱CPD法同时测定生物样品中的铜和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CPD矩阵法解析高灵敏meso-四-(4-甲氧苯基)卟啉—铜、锌显色体系的导数光谱,提出了同时测定生物样品中铜和锌的计算分析方法.该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在pH7.05且有吐温80存在时,用于人发和血清样品中铜、锌的同时测定,结果与原子吸收法相吻合  相似文献   

15.
通过单因子静态急性毒性试验法和等毒性溶液法分别研究了重金属离子铜、锌对汤匙华哲水蚤的急性毒性和联合毒性效应.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铜、锌离子对汤匙华哲水蚤24 h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0.481、3.221 mg/L;48h LC50分别为0.383、1.573 mg/L;72h LC50分别为0.315、0.471 mg/L.铜、锌联合毒性致毒特征表明:高强度的锌离子对铜离子有拮抗作用,高强度的铜离子对锌离子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6.
温度500℃时,在CuSO4浸蚀过的锌箔上用直接氧化法制取纳米氧化锌。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分别对其形貌、物相、微观结构进行表征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500℃氧化硫酸铜浸蚀锌箔可以得到较好的纳米片状结构。经过分析发现氧化锌纳米片厚度为50~100 mm,它由晶粒尺寸10nm的六方晶体组成。用直接氧化法在CuSO4浸蚀过的锌箔可实现低温条件下制备出纳米片材料,将来可能会成为一种制备纳米氧化锌材料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7.
废弃CuO-ZnO催化剂回收利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了采用硫酸溶解-锌粉置换处理废弃CuO-ZhO催化剂,回收铜和锌的工艺条件,所得产品海绵铜纯度在97%以上,水合硫酸锌含量达89.17%,铜、锌回收率分别达到96.4%和92.8%,工艺采用闭路循环,无三废污染.  相似文献   

18.
某冶炼厂污染土壤中铜的赋存形态及生物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化学连续浸提法对冶炼厂污染土壤中铜的赋存形态进行了比较分析,并且计算了铜的生物有效性系数.结果表明,铜生产区铜的形态分布(质量分数)顺序为:残渣态>碳酸盐结合态>有机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可溶态、可交换态;而锌生产区铜的形态分布(质量分数)顺序为:残渣态>有机结合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可溶态、可交换态;铜主要是以较稳定的残渣态为主,铜生产区达63.4%,锌生产区为38.5%.根据计算铜生产区、锌生产区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系数大小顺序分别为:K3>K2>K1,K2>K3>K1.  相似文献   

19.
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了不同品种的辣椒及辣椒籽中的金属元素如铜、锌、锰、铁、镁、钠、镍、钾等的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辣椒籽中的微量金属元素铜、锌、锰、铁、镁的含量明显高于辣椒皮,由此提出了对辣椒籽进行深加工,从而对其营养元素充分利用的商业前景。  相似文献   

20.
蚓粪配比对墨西哥玉米生长及重金属积累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盆栽法,研究了蚓粪配比对墨西哥玉米生长及Cu、Zn吸收积累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墨西哥玉米的茎叶及根系生长分别在蚓粪体积配比为50%和75%时相对最优;蚓粪体积配比为50%或75%时有利于墨西哥玉米茎叶Cu含量的提高,而对茎叶Zn含量无明显影响,但其根系Cu、Zn含量均随蚓粪比例提高而上升;当蚓粪体积配比为50%时,墨西哥玉米茎叶对Cu、Zn的积累量均较高,而当蚓粪体积配比为75%时则更利于墨西哥玉米根系对Cu、Zn的积累.因此,50%蚓粪体积配比相对利于墨西哥玉米修复蚓粪中的Cu、Zn复合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