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肠结肠炎耶尔辛氏菌血清型O:9(Yersinia enterocolitica serotype O:9,简称Y.e.O:9)与布氏杆菌有强烈的血清学交叉,已经证实,一方面是由于交叉反应的强度达到甚至超过同源反应强度;另一方面则因这种交叉反应具有高度的相互性,即两种抗血清与异源抗原均呈现交叉;血清吸收试验亦难以消除这种交叉现象因此,人们认为这种交叉反应大概是混淆布氏杆菌病血清学诊断的最重要原因.众所周知,布氏杆菌病的诊断,尤其是慢性病例,在很大程度上须依赖血清学试验,即使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索并提出了肠结肠炎耶尔辛氏菌(Yersinia enterocolitica,简称Y.e.,下同)与布氏杆菌血清学交叉反应的鉴别方法:(1)二巯基乙醇(2M-E)试管凝集试验;(2)Y.e.O:35酚相抗原与两种抗血清作SPA协同凝集试验;(3)Y.e.O:47水相抗原致敏血球与两种抗血清作间接血凝试验;(4)Y.e.O:47水相抗原与两种抗血清作酶联免酶吸附试验.通过比较上述几种方法,发现间接血凝试验在鉴别中具有简单、快速、特异且敏感四大特点,适宜临床推广使用,并成功地研制了冻干致敏血球诊断试剂.  相似文献   

3.
对南昌地区肠结肠炎耶尔辛氏菌(Yersinia enterocolitica,以下简称Y.e.)的存在和分布作了调查研究.首次从南昌地区屠宰猪和患儿腹泻粪便中分离出Y.e.21株,阳性率分别为8.5%和0.66%,属于4个血清型,从猪分离出O_(4,(32));O_(6,(30));和O_(10);从人分离出O_(8,(7)),并在电镜下观察到Y.e.周鞭毛的清晰图象.用引进的标准菌株制备了一套O因子血清,使Y.e.的研究工作能按生物学特性并结合血清学特性进行定种分型.还成功地用人胚单层细胞代替Hela细胞作了Y.e.菌对细胞的侵入试验.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了Y.e.菌单因子血清的制备方法.所得结果表明:Y.e.菌的适宜培养条件为pH7.2的2%葡萄糖营养琼脂在30℃下培养72—96h;血清吸收试验适宜条件为等量的压积菌体与等量的抗血清于4℃作用72—96h.  相似文献   

5.
从553份冷饮、牛乳、污水、苍蝇等材料中分离出7株肠结肠炎耶尔辛氏菌(Yersinia enterocolitica).检测了它们的生长性能和生理生化特性.并通过玻板凝集反应确定了它们的血清型.7个菌株中,一株来自冷饮食品,含有O_8抗原;三株来自蝇体,含有O_(52)抗原成分;一株来自污水.含有O_(10)抗原;两株来自牛的粪便,分别含有O_4和O_(10)抗原成分.没有从牛乳中检出肠结肠炎耶尔辛氏菌.  相似文献   

6.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Yersina enterocolitica,以下简称Y.e.)在世界范围内已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迄今已有70多个国家报告了Y.e.菌的存在,传播Y.e.菌的宿主证明有动物、昆虫等50多种.我国Y.e.菌的研究工作起始于1979年,至今已整十年,先后有山西、河南、江西、福建、广西、吉林等15个省、区报导从人、畜、昆虫等22种宿主(包括9种动物园观赏动物)和人体外环境中检出Y.e.菌,已进行血清学定型的菌株共含有33个“O”抗原因子(见后).我们开展这项研究工作亦较早,对我省检出的Y.e.菌菌株和广西、福建、湖南等地的送检株进行了部分血清学分型工作.现将Y.e.菌各血清型在我国不同地区和不同动物中的分布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肠绪肠炎耶尔辛氏菌(Yersinia enterocolitica,简称Y.e,下同)系肠杆菌科耶尔辛氏菌属的一个种,本菌感染所致疾病称耶氏菌病(Yersiniosis)。此菌的分离始于1933年,1943年曾称Bacterium entercoliticum,1964年称现名。自六十年代以来,本菌及其所致  相似文献   

8.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Yersinia enterocolitica)是一种重要的嗜冷肠道致病菌,研究表明Y.enterocolitica血清型有60多种,我国致病性菌株生物/血清型以3/O∶3和2/O∶9型为主;另外Y.enterocolitica具有1A、1B、2、3、4、5共6个生物型,除了1A型可能具有潜在致病性外,其他5个已确定具有致病性,且1B为高致病性菌株;主要毒力因子有ail、ystA、ystB、yadA和virF,常用来判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致病性;Y.enterocolitica对氨苄西林和一代头孢类抗生素天然耐药,对其他抗生素有不同程度耐药性,并且许多菌株具有多重耐药性.常用的分子分型方法有脉冲场凝胶电泳、扩增基因重复序列、多位点序列分型等,其中具有操作简便和多态性高的ERIC-PCR在Y.enterocolitica分型中也将发挥较好作用.  相似文献   

9.
肠结肠炎耶尔辛氏致病菌,已被确认为腹泻和类似阑尾炎综合症的病原。在欧洲和美国虽然巳报导了许多耶尔辛氏菌病例,但在热带腹泻疾病中其作用一直没有正确的估价。在孟加拉国早期的调查中,有一份报告宣称无耶尔辛氏菌;而另一报道显示从死于腹泻的患者分离出一株肠结肠炎耶尔辛氏菌血清O:7,8型菌株。本文的目的是进一步探讨关于热带地区,患腹泻和类似阑尾炎综合症患者耶尔辛氏菌的感染率。 在9个月期间(1984年1—9月),于达卡的国际腹泻疾病研究中心(ICDDR,B),孟加拉医院就诊的病人中采集了1450份大便标本。选择对象为7岁以下体检或病史证明有发热和腹泻的儿童。在这个医院对80例死于腹泻进行尸解的病人中,采集了小肠和结肠的内容物。另在达卡的一个教会医院阑尾切除术中收集的31份阑尾标本也进行了检验。把每一份稀大便或小肠内容物放入蛋白胨水中,将标本的一部分用碱处理后,在选择琼脂培养基或麦凯康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大理地区志贺菌的血清型分布及对12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通过分离培养和鉴定得到68株志贺菌,血清学鉴定其血清型,K-B法检测其对12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血清学鉴定显示68株志贺菌中福氏志贺菌41株,宋内氏志贺菌25株,鲍氏志贺菌2株。志贺菌对萘啶酸耐药率最高,对复方磺胺甲噁唑和氨苄西林耐药率较高;对头孢曲松和头孢噻肟较敏感,对喹诺酮类显示出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大理地区以福氏志贺菌感染为主。在志贺菌治疗中可首选头孢曲松和头孢噻肟。  相似文献   

11.
鸡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韶关市郊区某些鸡场,经常发生一种以心包炎、肝周炎及气囊炎等主要病理变化的疾病,经细菌形态、菌落特点、生化反应等病原分离鉴定,确诊为大肠杆菌病.3株分离菌与大肠埃希氏菌“0”抗原定型血清01,02,078进行血清学试验,玻板凝集反应与078出现凝集,确定该分离菌属078血清型的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12.
“SY01”菌分自赤松毛虫(Dendrolimus Specfabilis)病死幼虫的干标本,是一株产圆形伴孢晶体的苏芸金杆菌。经血清学分析,属血清型H_(5a,5c)。但在形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反应、外毒素及苏芸金素产生上与H5a,5c的加拿大变种(B.t.subsp·canadensis)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陕西省致仔猪腹泻大肠埃希菌的流行血清型。对分离自腹泻仔猪粪便的131株疑似大肠埃希菌进行生化试验、溶血性试验分析,并对其血清型进行鉴定。121株分离菌符合大肠埃希菌的生化特征,鉴定率为92.37%;有溶血性的菌株占总分离株的81.82%(99/121),其中23株出现β溶血现象,76株出现α溶血现象,22株溶血现象不明显;血清型定型104株,占分离株的85.95%(104/121)。这些定型菌株涵盖了13种血清型,其中O80血清型分离率为28.85%(30/104),O141血清型为19.23%(20/104),O139血清型为9.62%(10/104);O6,O9,O20,O101各有6株;4株及以下的血清型的有O38,O45,O93,O138,O147,O157。血清型O80,O141和O139为陕西省致仔猪腹泻大肠埃希菌的优势血清型。  相似文献   

14.
对布氏菌病患者采用细菌学检验和血清学检验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选取甘肃省白龙江林业管理局中心医院2016年5月-2017年4月接收的布氏菌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单盲、平行原则将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A采用细菌学检验方式,研究组B,比较两组检验结果。在阳性检出率方面,对照组是53.33%,研究组是56.67%,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统计学无意义(P0.05)。在诊断布氏菌病时,血清学检验和细菌学检验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利用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AH1腹腔注射小白鼠,测定半数致死量LD50为1.35×107.在此基础上制备抗嗜水气单胞菌AH1血清(抗AH1血清),采用凝集反应测出抗AH1血清的效价为25,600.进一步分析抗AH1血清对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等13种致病菌的交叉免疫反应,结果表明,抗AH1血清与气单胞菌属细菌、弧菌属细菌和假单胞属细菌之间的交叉反应程度比较大,而与其它属细菌之间存在的交叉反应程度小,或不存在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16.
口蹄疫病毒(FMDV)的结构蛋白VP4在7个血清型之间是非常保守的,对其抗原表位最小基序的测定有助于开发广谱性多肽疫苗.本研究采用生物合成肽法,利用豚鼠抗FMDV O型标准血清,对最新流行的FMDV O型毒株O/BY/CHA/2010的VP4蛋白进行了线性表位扫描作图研究.结果表明:在覆盖VP4蛋白全长序列的10个18聚肽中,发现1个能与豚鼠抗FMDV O型标准血清发生免疫印迹反应的抗原性肽VP4-3;B细胞表位鉴定确定了抗体识别VP4-3的最小基序是INNYYM;该表位位于VP4蛋白的三维结构表面;对7个FMDV血清型的122个毒株同源蛋白质进行序列比对,发现这一表位在7个FMDV血清型的120个毒株中是100%保守.  相似文献   

17.
南海珠江口区域水生病原弧菌的分离鉴定及血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南海珠江口之深圳、珠海海域和广州城区等五个不同区域的9个水样中,利用弧菌属选择性培养基TCBS获得9类特征菌落表型的分离株.选取高频率出现的4类典型菌落的代表菌株(G,Y1,Y2,T)鉴定,革兰氏染色为G-,磷钨酸负染色透射电镜观察菌体细胞成短棒状或弯曲弧状,可见单极生鞭毛.综合特征生化鉴定结果确定橙黄色菌株Y2为霍乱弧菌,绿色菌株G为嗜盐性副溶血弧菌.血清学类群分布研究结果表明来自于不同水域样本的菌株之间存在特征血清型的显著关联性.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 ,猪放线杆菌、副猪嗜血杆菌、猪链球菌已成为严重危害规模化养猪业的重要病原菌 ,这些病菌可早期定居感染 ,通过早期断奶等管理措施难以控制。由于其血清型多 ,存在交叉反应抗原 ,缺乏明显的毒力标志 ,这给血清学监测、疫苗制备带来困难。本文就这三种病菌的致病性、流行病学特点及其控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详细描述了来自滇黔桂3个省区的笼头菌科8属11个种及变种,包括尾花菌属2个种,星头鬼笔属1个种,林德氏鬼笔2个,笼头菌属1个,柄笼头菌属1个,散尾鬼笔属1个,三叉鬼笔属1个和假笼头菌属2个种。它们占了全国总数的47.8%。显示了这些地区真菌研究的重要性。同时介绍了这些种类的分布及分析它们的地理成分。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旨在了解西藏地区牦牛源沙门菌流行情况、分布情况和血清型种类.通过采集西藏全区七地市牦牛腹泻粪便,利用细菌培养特性、生化特性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样品中细菌进行分离鉴定,再根据血清特异性凝集对分离菌株进行血清分型,最后利用动物感染试验和动物组织HE染色法了解菌株致病性强弱.结果表明:西藏全区共分离出50株沙门菌,检出率为25.13%(50/199).其中,拉萨、昌都和山南三地分离率相较于其他四地较高,阿里地区分离率最低;血清型分型结果显示,共分离出B群、C1群、C2群、D群4种血清群,包含都柏林沙门菌、伤寒沙门菌、阿邦尼沙门菌等血清型共18种血清型.按血清群统计结果显示,4种血清群中,以D群所占血清菌株最多,为常见血清群;50株沙门菌种以都柏林沙门菌为优势血清型,占所有菌株的20.00%(10/50);从各地区沙门菌分型结果显示,各地区所占血清群、血清型数量均不相同.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牦牛源都柏林沙门菌感染KM小鼠的LD50为0.368×108CFU/mL,属强致死性菌株;组织HE染色观察结果显示牦牛源都柏林沙门菌可引起宿主全身性损坏,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