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染色体图象分割是染色体图象分析与识别的重要内容之一。文中提出了关于一场景多个人类显带染色体的自动分割算法mosgtet,该算法充分考虑了每个视野中分割目标(染色体)的数量大以及人类显带染色体被明暗交迭的带纹分割为若干不连续的片段等特点,自动调整分割阈值,既保证了完整地分割单条显带染色体,又能快速分割出一幅图象中96%~100%的染色体。该分割算法被有效地运用在自行开发的人类显带染色体的图象分析与识别系统中。  相似文献   

2.
英国威康信托-桑格研究所的科学家在《自然》杂志上报告说,历经8年努力,他们成功地破译了人类第6号染色体遗传密码。人类第6号染色体是迄今科学家破译的包含基因最多的染色体。  相似文献   

3.
继人类第7、14、20、21、22号染色体和Y染色体上的基因于近年陆续被破译之后,英国科学家日前又破译出人类第6号染色体上的基因,使得人类染色体这部包含23“章”的“天书”被破译出7“章”。  相似文献   

4.
本期导读     
<正>染色体作为基因遗传物质的载体,人类的科学精英,一直高度重视对它的研究,进入21世纪后,人类开始了染色体的人工创新,西方和中国的学者对染色体的创新具有不同的学术思想和技术.2009年2月深圳市百绿生物染色体杂交研究所所长,朱培坤教授在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发表了题为"高等植物的第三类杂交——染色体杂交"一文,标志着人类开始了高等生物(植物)通过染色体杂交获得杂交染色体并获得相应的染色体杂交植物,尔后通过遗传育种,获得  相似文献   

5.
人类Y染色体     
Y染色体是人类最小的染色体,其上包含SRY等多个男性特有基因,本文就Y染色体的结构、功能、及最新研究进展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6.
大连地区新生儿群体染色体研究报告王孝敏崔景芝(辽宁师范大学实验中心大连116029)(大连市妇产医院大连116011)生物细胞核内染色体是遗传物质——基因的载体.据估计人类每个细胞核内约有5万~10万个结构基因,分布在23对染色体上,决定着人类的遗传...  相似文献   

7.
《天津科技》2004,31(2):42-43
1科学家破译4条人体染色体2003年元旦,法国基因测序中心科学家破译了人类第14号染色体的遗传密码。4月和6月,美国科学家又先后破译了人类第7号和Y染色体。10月23日,英国威康信托-桑格研究所的科学家在经过8年努力后,破译了人类第6号染色体。继第22、21、20、14、7和Y染色体之后  相似文献   

8.
介绍一种蜘蛛染色体标本制作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蜘蛛染色体的研究及其染色体标本制备方法,国内外的报导较少.本法是我们在研究蜘蛛染色体的实践中,参考人类和植物染色体标本的制备方法,摸索出一种于制备蜘蛛染色体标本的简单易行、效果较好的方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讨论了L1在人类染色体中的分布密度与染色体长度以及L1的密度与基因密度之间的关系.发现在大多数染色体上L1的密度和染色体的长度表现为正相关,而L1的密度和染色体中基因的密度表现为负相关;对人类L1的5'UTR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后,发现在L1元件的5'UTR部分含有许多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对基因的转录起始位点上游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其中含有大量的L1序列.通过对人类的EST数据库进行BLAST分析,新发现了51条和人类L1 5'UTR相似性较高的EST片断,根据它们分布的组织特异性,说明L1元件可能调控与发育过程有关的基因的表达;最后应用多样性增量的方法对人类和大鼠的L1 5'UTR进行了区分,得到了较好的预测结果,说明大部分L1的5'UTR的调控作用是人类特有的.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两栖类是研究发育、遗传等问题的理想材料。近年来,在研究基因表达、调控中,两栖类又得到广泛的应用(Gurdon, 1971; Brachet, 1974)。为了深入研究两栖类的发育过程,进行两栖类染色体组型的研究,也是很重要的基础工作。关于两栖类的染色体研究,早期主要是以石蜡切片和压片法进行的〔Ting(丁汉波),1939,1950〕。1956年Tjio和Levan将组织培养法用于人类染色体的研究,采用秋水仙素及低渗处理,才首次确认人类染色体数2n=46,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染色体组型研究的精确性。随后,人们也把组织培养  相似文献   

11.
氯霉素对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氯霉素在动物性食品中的残留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用不同浓度氯霉素处理蚕豆根尖,结果表明,氯霉素会造成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下降,微核率上升和染色体畸变,畸变类型主要有染色体落后、染色体断片、染色体桥和染色体多极分裂等。染色体异常行为与氯霉素处理浓度呈正相关,说明氯霉素是一种环境诱变剂。  相似文献   

12.
讨论了L1在人类染色体中的分布密度与染色体长度以及L1的密度与基因密度之间的关系.发现在大多数染色体上L1的密度和染色体的长度表现为正相关,而L1的密度和染色体中基因的密度表现为负相关;对人类L1的5’UTR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后,发现在L1元件的5’UTR部分含有许多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对基因的转录起始位点上游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其中含有大量的L1序列.通过对人类的EST数据库进行BLAST分析,新发现了51条和人类L15’UTR相似性较高的EST片断,根据它们分布的组织特异性,说明L1元件可能调控与发育过程有关的基因的表达;最后应用多样性增量的方法对人类和大鼠的L1 5'UTR进行了区分,得到了较好的预测结果,说明大部分L1的5’UTR的调控作用是人类特有的.  相似文献   

13.
讨论了L1在人类染色体中的分布密度与染色体长度以及L1的密度与基因密度之间的关系.发现在大多数染色体上L1的密度和染色体的长度表现为正相关,而L1的密度和染色体中基因的密度表现为负相关;对人类L1的5′UTR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后,发现在L1元件的5′UTR部分含有许多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对基因的转录起始位点上游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其中含有大量的L1序列.通过对人类的EST数据库进行BLAST分析,新发现了51条和人类L1 5′UTR相似性较高的EST片断,根据它们分布的组织特异性,说明L1元件可能调控与发育过程有关的基因的表达;最后应用多样性增量的方法对人类和大鼠的L1 5′UTR进行了区分,得到了较好的预测结果,说明大部分L1的5′UTR的调控作用是人类特有的.  相似文献   

14.
染色体脆性位点是在一定的培养条件下可在人类体细胞中低频率表达的一些特殊的部位,可使染色体易于在此位点断裂,基因组不稳定,进而导致异常表型的产生。  相似文献   

15.
人类Y染色体STR基因座作为一个特殊的遗传标记以其独特的优势在法医学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常染色体STR分型及mtDNA的重要补充。本文就国内外Y染色体STR基因座复合扩增检测系统研制的研究进展及相关基础理论等进行了综合评述,为Y染色体STR基因座复合扩增检测试剂的国产化进行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比较人类正常体细胞染色体核型和食管癌细胞系EC-1和EC-109染色体核型,了解食管癌细胞系EC-1和EC-109的细胞遗传特征,为研究食管癌的癌变机理提供了方向.利用秋水仙素、KCl低渗液处理细胞,经卡诺氏固定液固定制备染色体,滴片,进行Giemsa染色、镜检、选取染色体长度适中且分散程度好的染色体拍照,采用Adobe Photoshop软件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表明:与正常人类细胞比较,食管癌鳞状上皮细胞系EC-1和EC-109的染色体核型出现明显异常,染色体核型分析为亚三倍体,众数为46~68条.食管癌鳞状上皮细胞系EC-1和EC-109的细胞遗传特征有显著的异常改变,细胞恶性转化特质明显.它们是研究癌变机理的良好细胞模型,可用于研究CNV与癌变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17.
1999年12月1日,首条人类染色体完成测序,人类第22号染色体DNA全序列测定宣布完成。这在科学界和社会上都引起了轰动,成为1999年十大国际科技新闻的头条新闻。2000年5月,来自全世界的人类基因组专家向世界庄严宣布,人类基因组图谱的草图已经全部完成,在这部人类自身的图谱工作中,中国科学家也参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人类精子染色体畸变。方法:E和3号染色体涂染探针对人类精子间期核进行荧光原位杂交,共检测了10名正常健康男性,2名涉及3号染色体平衡易位携带t(3:7)、t(3:9)的精子。结果:正常男性精子间期核中3号染色数目和(或)结构畸变率〈2%,涉及3号染色体平衡易位携带的畸变率〉10%。结论: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可秀于检测精子间期核染色体的畸变.  相似文献   

19.
科技新知     
人类第13和19号染色体被破译英国和美国科学家在最近出版的《自然》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分别破译了人类第13和19号染色体的遗传密码,其中包含有关癌症、糖尿病等疾病的重要基因。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人类至今研究和创新染色体的简要过程,探讨了植物杂交的定义,说明了染色体杂交作物安全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