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李玉宾 《工程与建设》2022,(2):388-389,453
在分析承插型盘扣式脚手架节点自锁性能、自锁条件的基础上,进行了自锁性能良好的双圆盘脚手架节点结构设计,并对改进后的脚手架节点力学性能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本文针对具体工程所提出的双圆盘承插型盘扣式脚手架节点结构自锁性能良好,且操作简单,能进行伸缩调节,施工更安全,其元件也更具匀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钢纤维自应力混凝土优异的抗裂性能,将其作为叠合层铺筑于普通混凝土两跨连续T梁翼缘,制成连续叠合梁研究其抗裂性能和整体的弯曲性能.试验表明,钢纤维自应力混凝土叠合层可大幅提高连续叠合T梁支座负弯矩区的开裂荷载和跨中极限挠度,延缓支座处上部裂缝的发展速度,显著改善连续梁的弯曲性能.建立了钢纤维自应力混凝土连续叠合梁开裂荷载的计算方法,并对连续叠合梁的弯曲性能进行了有限元模拟;理论值、试验值与数值模拟结果吻合较好,表明该计算方法可用来计算此类弯曲构件的开裂荷载.  相似文献   

3.
车辆自组织网络(vehicular ad hoc networks,VANET)是智能交通领域的研究热点.辅助基站的部署是提高VANET通信性能的一个关键.研究了基于辅助基站优化的网络编码传输性能问题,分析了VANET中保持网络连通性需要的辅助基站数目问题,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理论的辅助基站位置优化算法,进一步通过NS2仿真对比分析了优化前后采用随机线性网络编码作为传输协议的VANET的传输性能.结果表明,辅助基站优化对基于网络编码的VANET通信性能具有较大的影响,在提高网络投递率的同时,降低了平均传输时延.  相似文献   

4.
为分析多层节点覆盖的异构蜂窝网络性能,采用独立的齐次泊松点过程分别对异构网络中的各层基站分布进行了建模,选择最强信号干扰噪声比(SINR)基站的接入方案,推导出多层异构蜂窝网络的覆盖概率,并且通过仿真实验分析了影响整体网络覆盖概率的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多层异构网络在小基站密度和发射功率处于适当值时有较好的覆盖率性能.  相似文献   

5.
随着多核硬件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对计算能力需求的不断增强,多核虚拟机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多核虚拟机会引发锁占用的可扩展性问题,锁占用严重影响系统的整体性能。本文基于Linux的完全公平调度器(CFS)设计并实现了一个高效的瞬态协同调度算法,能够高效地解决锁占用问题并获得更好的系统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相比Linux 2.6.38内核,该算法可以显著地提高系统性能,在SysBench.OLTP的测试用例中系统整体性能最多提高到3.41倍,并且对调度公平性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构建一个简单的2节点层叠梁单元模型可应用于有限单元法分析胶合木梁的结构性能.运用Timoshenko复合梁函数构造胶合木梁单元的形函数,利用该形函数推导单元应变矩阵和刚度矩阵.根据胶合木梁材料的构成特点,运用该梁单元能够高效、精确地模拟胶合木梁的受力和变形,并且有效地避免单元剪力自锁现象,同时单元模型中考虑了材料非线性和几何非线性特性.通过算例将计算结果和其他文献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所建立的非线性层叠单元的正确、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对整体式与节段式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弯曲性能进行了比较分析.应用研发的体外预应力结构非线性有限元专用程序,对整体施工的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和节段施工的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分别改变其普通钢筋配筋率、体外索初始张拉力、体外索布筋形式和节段数目,进行从预应力张拉到加载破坏的全过程仿真分析,得到相应的荷载-挠度曲线及相关数据,比较了整体式体外预应力梁与节段式体外预应力梁在弯曲性能上的表现异同,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8.
从楔紧自锁螺母和螺栓联接后的横截面形状特征讨论其抗横向振动的能力 .鉴于这种螺母有较好的防松性能 ,建议研究和开发这种楔紧自锁螺母 .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无网格局部Petrov—Galerkin法,研究了铁木辛哥梁.采用移动最小二乘形函数对铁木辛哥梁中的挠度和转角分别单独插值,当基函数中多项式取较高阶次时,可以容易消除剪切自锁现象.结果表明,该方法收敛快,精度高,简便有效,其原理同样适用于中厚板的弯曲问题.  相似文献   

10.
基站休眠技术被认为是提高无线异构网络能效的最有效方法之一.通过对休眠算法进行分析发现,集中式算法的性能往往比分布式算法更好.但是,随着网络规模的增大其计算复杂度将会异常巨大.由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分簇的混合式休眠算法.该算法在保持所有宏基站开启的情况下,首先在时间上对基站的休眠分簇时间进行划分,随后将所有微基站以其能效为标准进行合理的自适应分簇,尽量关闭簇内能效较小的家庭式基站,最后通过PSO算法进行休眠组合的确定.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的计算复杂度要远低于其他集中式算法,能耗性能与集中式算法相同,高于其他分布式算法,整体性能更强,在保证网络通信服务质量的基础上,极大地提高了网络能效.  相似文献   

11.
根据GSM系统的实际应用 ,对多波束智能天线在现有GSM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性能改善及其融合方案进行了研究论证 ,建立了多波束智能天线GSM系统融合方案模型 ,为多波束智能天线与现有移动通信系统的融合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核电站反应堆堆芯吊篮的振动在一定范围内是允许的;但其异常振动可能会导致故障甚至事故的发生。掌握核电站堆芯吊篮振动特性能够对核电站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运用中子噪声分析技术,对宁德核电站1号机组多个燃料循环周期内的堆外中子噪声信号的自功率谱、互功率谱和相干、相位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吊篮梁型振动频率和中子噪声信号峰功率均方根值变化趋势。对核电站堆芯吊篮梁型振动特性的研究成果,为堆芯吊篮早期故障诊断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相对于地面移动通信系统,高轨道静止卫星系统(high orbit geostationary satellite system,GEO)具有波束覆盖大、信号传输时延长、星上资源受限等特点.当前地面移动通信系统切换算法不能满足G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实时性要求.提出了一种降低卫星通信系统切换时延算法,该算法利用卫星通信移动终端位置信息和历史测量信息获得切换位置区域,根据规划导航路径是否经过切换位置区域进行切换预判,结合移动终端移动矢量和移动速度对可能跨越切换位置区域进行更精确切换判决.与现有地面移动通信系统切换算法相比,该算法不仅利用了移动终端的功率测量和接收信号质量等传统参量,而且综合考虑了移动终端位置以及移动矢量信息.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但可以大幅降低卫星波束切换的时延,而且降低切换的乒乓效应.  相似文献   

14.
节能减排技术在移动通信机房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推动节能减排技术在移动通信机房中的应用, 从整体上降低移动通信公司能耗, 实现移动通信公司节能减排的目标。在分析移动通信机房能耗状况基础上, 对移动枢纽机房和无线基站机房中的通信主设备、 配套电源设备和机房空调环境的节能减排技术应用进行了论述。提出了机房空调环境的气流组织、 集中或分散供电方式、 分布式基站组网、 载频智能关断、 多密度载频、 开关电源整流模块休眠、 蓄电池恒温箱和基站一体化空调节能系统等节能技术的应用方式。以期为移动通信公司今后的网
络建设及网络运营工作, 提供一些节能减排的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5.
TRF6900在矿井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超高频通信已成为矿井无线通信的主要发展方向,文中论述了工作于900MHz的FM/FSK射频收发芯片TRF6900的DDS/PLL工作原理以及本振电路的设计,介绍了由该芯片及微处理器、功率放大器、天线开关设计的矿井移动通信手机组成结构,并提供了同其它频段通信手机对比的井下试验数据。试验证明TRF6900非常适合应用于井下电池供电的移动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16.
矿井移动通信系统结构及移动台基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矿井调度移动通信难以满足井下生产与抢险救灾需要的实际情况,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小区制矿井调度移动通信系统具体的网络结构形式,按系统要求研制了移动台基站设备。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乌鲁木齐市市区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水平现状,消除公众对电磁辐射危害的担忧,保障公众成员的身心健康。按照电磁辐射监测规范选取典型通信基站进行监测,监测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市区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水平符合国家规定的限值标准,未对周围环境产生电磁辐射污染。  相似文献   

18.
在应急状态下,无线集群移动基站可迅速扩大通信覆盖面,或者提高事件发生地点的网络容量.由于无线链路机动性强、开通方便,成为移动基站组网的不二选择.本文分析对比分析采用微波、卫星、3G网络作为无线集群移动基站联网链路的优劣,得出基于3G无线IP网络组同方式优于其他方法的结论,然后说明具体实现的方法,并介绍该方法的实际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9.
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优化流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优化、优化目标及优化过程。通过对系统的初始设计模拟、单一基站的初始优化、基站组有载条件下的网络优化数据采集、测试数据分析及优化方法的确定、系统参数的修改、检查优化效果并总结留档等问题的讨论,总结出一套基本的系统优化流程。该流程可作为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优化的一般流程或参考流程。  相似文献   

20.
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中,卫星和用户都处于运动中,当用户穿越波束边界时需要进行切换.切换是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切换算法的好坏直接影响移动通信质量.在无线资源受限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中,不必要的切换会造成系统资源浪费.地面和卫星移动通信存在差异,地面移动通信系统中的越区切换算法在卫星移动通信网络中不再适用.针对现有波束切换算法在切换判决时没有考虑当前链路质量,提出一种基于判决的卫星波束切换算法.该算法根据当前链路质量动态地调整切换迟滞值参数的变化,并为不同速度的用户设置不同的切换触发时间.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的卫星点波束切换算法相比,所提算法能够合理地触发必须切换,避免不必要的切换,从而降低网络的乒乓切换和切换失败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