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刘浩  陈自力 《科技信息》2009,(26):352-353
本文针对当前出现的单交叉路口车辆拥堵隐患,采用模糊控制方法,以车辆延迟时间最少为优化目标建立模型,对信号相位和相位通行时间进行优化,根据实测数据进行仿真研究,并对其有效性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这种信号控制方案能使单交叉路口交通流量总体趋于平衡,有效地缩短车辆保障的延误时间。  相似文献   

2.
通过引入图论中“圆染色”的概念,将城市路口交通信号灯最优相位个数归结为其交通流模型图的圆色数,介绍了具有单行线的五交叉路口交通流状况,由车流的冲突关系给出交通流模型图,并求出它们的圆色数,即对应交通信号灯的最优相位个数.  相似文献   

3.
特殊五交叉路口交通信号相位优化设计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引入图论中“圆染色”的概念,将城市路口交通信号灯最优相位个数归结为其交通流模型图的圆色数。根据一类特殊五交叉路口交通流状况,由车流的冲突关系给出交通流模型图并求出它们的圆色数,即为对应交通信号灯的最优相位个数。  相似文献   

4.
万伟  陈峰 《科技咨询导报》2009,(18):116-117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的交叉路口信号控制系统,该模糊控制系统综合考虑通行相位和非通行相位对绿灯放行权的需求紧急度,来确定当前通行相位的绿灯时长和下一个候选通行相位。经仿真实验证明,本文提出的模糊控制方法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常见四五路口交通信号灯相位优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解决交通拥挤,减少在交通路口等待的时间,主要是通过提高交通信号灯的循环效率即找到交通信号灯的最优相位个数来实现的。通过引入图论中“圆染色”的概念,将城市路口交通信号灯最优相位个数归结为其交通流模型图的圆色数。根据常见四、五交叉路口交通状况,由车流的冲突关系给出交通流模型图并证明这些图的圆色数。  相似文献   

6.
简单五交叉路口交通信号灯相位个数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引入图论中“圆染色”的概念,将城市路口交通信号灯最优相位个数归结为其交通流模型图的圆色数.根据常见简单五交叉路口交通状况。由车流的冲突关系给出交通流模型图并确定这些图的圆色数.  相似文献   

7.
基于神经网络模糊控制的单交叉口信号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模糊控制的单路口交通信号灯控制方法,通过检测当前相位的排队长度和下一相位的排队长度得出当前相位以及下一相位的车流密度,进而判断是否进行相位变换.以每个周期内交叉口的车辆平均延误作为控制指标,来判断该控制器的控制性能.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降低车辆在交叉路口的平均延误.  相似文献   

8.
通过引入图论中"圆染色"的概念,将城市路口交通信号灯最优相位个数归结为其交通流模型图的圆色数.根据一类特殊五交叉路口交通流状况,由车流的冲突关系给出交通流模型图并求出它们的圆色数,即为给出对应交通信号灯的最优相位个数.  相似文献   

9.
在排队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计算车辆在交叉路口的平均排队延误和交叉路口空量的模型,并分析了转弯流对交叉路口延误的影响,还给出了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0.
针对复杂多变的交叉路口交通流情况设计了一种多相位智能交通控制器,该控制器支持5种控制算法,可实现8种工作模式,最多可控制20个灯组,能满足各种复杂类型交叉路口的控制需求.同时,控制器具有绿冲突和故障检测功能以及在故障情况下的降级处理机制.控制算法在保证交通畅通的情况下,使车辆延误时间尽可能地短.该控制器目前已在杭州、温州等地进行了实际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十字路口交通信号相位个数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决交通拥挤,减少人们在交通路口等待时间,主要是通过提高交通信号灯的循环效率即找到交通信号灯的最优相位个数来实现的。通过引入图论中”圆染色”的概念,将城市路口交通信号灯最优相位个数归结为其交通流模型图的圆色数。在这篇文章中,根据十字路口交通流状况,给出了8种交通流模型图和它们圆色数,也即为对应交通信号灯的最优相位个数。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因可变长光分组交换的输出队头阻塞问题造成分组的平均排队时延增加,分析了可变长分组的长度分布特点,提出了基于抢占方式的短包优先调度(PSPF)算法,以减少分组在输入排队中的平均等待时间。在PSPF算法中,短包可以抢占长包的传输时间而获得优先服务。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当到达业务负载较低或中等程度时,采用PSPF算法可使短包的平均排队时延接近0,所有分组的平均等待时延减小,还保证了实时性TCP业务较低的平均等待时延。  相似文献   

13.
可变长光分组交换的短包优先调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因可变长光分组交换的输出队头阻塞问题造成分组的平均排队时延增加,分析了可变长分组的 长度分布特点,提出了基于抢占方式的短包优先调度(PSPF)算法,以减少分组在输入排队中的平均等待时间。在 PSPF算法中,短包可以抢占长包的传输时间而获得优先服务。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当到达业务负载较低或中等 程度时,采用PSPF算法可使短包的平均排队时延接近0,所有分组的平均等待时延减小,还保证了实时性TCP业 务较低的平均等待时延。  相似文献   

14.
交通网中,最大化车流量和最小化平均等待时间是每一个路口调度的目标.交通调度中,各路口与其它路口发生博弈关系.博弈过程中,相邻路口之间为使其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存在一种策略间相互协调的约束.针对复杂的交通调度控制问题,基于多智能体多阶段博弈论对交通系统进行建模.考虑动态博弈交通环境的实际特征,进一步基于博弈的增强学习算法,提出一种以惩机制为约束条件的交通系统博弈策略的学习方法,最终使参与交通博弈的多个路口达到Nash均衡,从而得到交通系统的最优配时调度策略组合.实验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澳门回归祖国后,20年间得到高速发展,交通工具的需求量也急剧增加,导致澳门的交通问题严重。分析了澳门出租车、公交车、摩托车等主要交通工具现状及其所衍生的交通问题,论述了轻轨、圆形地、修路及跨海大桥等基础设施现状及其对交通的影响,从城市规划、智慧城市等角度总结提出了解决方案,并探索了澳门交通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结合福州市罗星西路与青洲路环形交叉口改造工程,经多方案、多因素比选确定环形交叉口改为十字信号交叉口方案.详细分析了此城市环形交叉口改为十字信号交叉口案例,利用理论计算饱和度与Vissim仿真相结合的定量分析方法进行验证.结果显示:该优化设计方案可以显著提高交叉口的通行效率;在交叉口景观设计方面,提出渠化岛植树思路,分析了渠化岛植树的效益及适用条件,阐述了植树位置、树种配置、行车横向净距、行车安全净空及相应交通管制措施的要求,以适应特殊地区的交叉口景观设计,为渠化岛上等待信号灯过马路的行人及非机动车驾驶者遮阴纳凉.  相似文献   

17.
通过建立城市交叉路口汽车通行的数学模型,研究提高车辆通行能力的路口设置方法,并由模型给出三种设置方法的车辆通行数,同时也对现行"待驶区"的设置给出理论解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