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技术理性的强大使人们陷入了对技术理性的崇拜.技术理性的僭越,不断排斥和吞噬着价值理性.人的存在意义的失落和价值理性的危机,呼吁我们要重建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思想、政治及社会本身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将这一切归结于技术进步带来的科技理性和实证主义的盛行;虽然马尔库塞也看到了技术进步对社会带来的好处,但是他对技术理性的批判几乎可以掩盖他所看到的技术进步的正面作用,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单向度的人>进入了对现代技术理性的单向度思考.  相似文献   

3.
技术理性批判已经成为现代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主题。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马尔库塞明确提出技术理性已经成为发达工业社会中的统治理性,从而对技术理性展开全面的批判。一直以来我们只是对马尔库塞技术理性批判思想的积极意义加以阐释,而缺乏对其批判理论本身的批判。反思马尔库塞在技术理性批判思想中对技术理性的预设,他错误地把技术理性看作是与价值理性完全相对的工具理性,把解决这个问题的出路设计为从审美之维度构造一种新的理性形式来替代技术理性。技术理性具有工具与价值的双向维度,反思与批判应立足于完善技术理性自身、把以善为核心的价值要求转化为技术活动自身的规定之上。  相似文献   

4.
人类的各项技术活动不仅是理性活动的结果,而且也渗透着技术主体——人的非理性因素的影响。承认技术应用除了有理性因素的成分外,还有着非理性的成分,这将有助于克服纯粹技术理性给我们带来的负面影响,实现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融合。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理性”和“技术理性”的区分,从而发现“技术理性”的本质及其与“工具理性”的关系。在对“技术理性”做出批判的基础之上,以一个较新的切入点阐述了“技术理性”在价值上的回归。  相似文献   

6.
技术异化的生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技术的复杂性和局限性、技术的不恰当使用、自然的不可预见性、技术理性的沙文主义式扩展及社会文化等几个方面探讨了技术异化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过度的技术理性对城市景观设计有一些负面影响,表现在"炫技"、无趣和设计过度上,发达的技术本应使城市景观变得更美好。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揭示了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人的本质与主体性的异化,而这样的异化状态又进一步导致了人的交往关系的异化,交往关系的异化则催生了深刻而又尖锐的经济、政治矛盾,预示着资本主义社会自身无法克服的危机。现代性维度的技术理性和资本的扩张更是加速和加深了人的异化——主体性的丧失和交往关系的冲突。  相似文献   

9.
对科学及其“理性”的批判实质上揭示了“理性”重建的重要性.一方面“技术理性”创造出一种排斥差异、妨碍区别的气氛,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概念,阻挠思考,从而技术理性制约下的科学课程不利于其育人功能的正常发挥.另一方面“理性’’的本质是强调对原则问题永远持怀疑态度,决不执着于据说的公理,而是对一切都不想当然.因而,‘‘理性”重建必须摒弃“技术理性”,意味着对批判性思维的主张与鼓励.  相似文献   

10.
马尔库塞认为当代发达工业社会是高度一体化的社会,是单向度的社会,由于人们受技术理性的规范和操作,受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一体化的高度控制,人的非人生存状态变得日趋严重,人们变成了失去否定精神、批判意识的单向度的人。马尔库塞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是尖锐的,这对于我们认识现代资本主义的本质有现实意义,而且关系到在现代化过程中如何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1.
网络虚拟技术的进步和普及,既推动了信息时代的发展,也给人类带来了一系列异化影响及伦理恐慌。中国当代科幻小说作家凭借敏锐的前瞻性和深刻的思辨性,在其作品中形象地图解了哲学学界和科学界对工具技术理性的批判,以及对异化问题和信息时代网络伦理问题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大学在创新文化环境构建中的使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希腊——西方的人文理想是“自由”,人文形式是“科学”和“理性”,所以科学一开始就是西方的人文,是自由的学问。 近代发展出来的“唯人主义”(人道主义)人文传统可能背离“自由”这个古典的人文理想。近代科学的笛卡尔传统和培根传统分别强调了内在理性和外在经验,但最终共同受制于技术理性。近代科学与人文的分裂在于过分分科的教育体制,但分科化正是技术筹划的必然后果。“唯人主义”和“技术理性”信守共同的时代精神。今天弘扬科学精神,不必在科学与人文相区别的层面上突出科学的特异性,而应该在科学与人文合一的层面上,检讨…  相似文献   

13.
以中介研究和人才培养模式这条核心线索作为切入点 ,依据与几个关键词有关的基本原理 ,澄清和纠正对素质教育与大学人才培养模式之间关系问题上存在的几种误区 ,并达成对两者关系的全新认识 ,从而为兼具目的理性和技术理性的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重构 ,提供了新颖独到的见解和完整的框架 .  相似文献   

14.
人的存在有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而自为的存在对人生更具有积极意义.但是随着技术理性的扩张,人的存在更多倾向于对物的追求而成为自在的存在,人性中所具有的那份形而上学的情结逐渐被排挤到被遗忘的角落,从而造成人性的残缺,人的完整性的丧失.为了克服这一困境,我们有必要去唤醒那曾被抛弃的形而上学:超越与理想.这样一个人的完整性才有可能,才能实现由"在者"向"在"的回归.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网络技术对传统的军队思想政治工作产生的极大影响,分析了网络技术现阶段在军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指出目前军队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马尔库塞认为当代发达工业社会是高度一体化的社会,是单向度的社会,由于人们受技术理性的规范和操作,受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一体化的高度控制,人的非人生存状态变得日趋严重,人们变成了失去否定精神、批判意识的单向度的人。马尔库塞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是尖锐的,这对于我们认识现代资本主义的本质有现实意义,而且关系到在现代化过程中如何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7.
后现代主义思潮缘起于西方现代工业文明的本质性文化精神,即技术理性主义的危机。这种以增强人的本质力量为宗旨的技术理性主义文化模式在20世纪却成为消解人之主体性的超人力量.并导致了技术理性、意识形态、官僚政治等异化力量对人的束缚和统治,使人的自由自觉的创造性文化活动转变为商品化的、以消遣和操纵为宗旨的、非创造性的、平面化的文化.  相似文献   

18.
人工智能广泛运用于高等教育已是大势所趋。然而,在瞬息万变的技术手段与相对不变的教育初衷之间,天然存在着伦理冲突。步入人工智能时代,技术的广泛运用必然引发一体两面的伦理纠结:高等教育面临更多的选择与更多的限制;教育伦理主体出现机械化与模糊化倾向;个性化教育更加便捷有效,与此同时,个人的隐私保护受到挑战;技术一方面提升学习效能,另一方面成为自主学习的钳制。往前看,人工智能时代的高等教育要避免陷入“机械化”的陷阱,务必恪守教育发展的本真逻辑,在积极迎接新技术的同时,警惕“泛技术化”和技术功利主义对教育的浸染,在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权衡与融合中坚守育人底线,以道驭技,以人为本,继而有利于实现人工智能与高等教育的统合发展之道。  相似文献   

19.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江苏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全面回顾总结了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了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和任务,着重阐述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关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当代工程观反映了当代工程科学和工程技术与社会、经济、文化、生态交叉融合、协调构建的新趋势,对于开展工程教育和培养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工程人才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在当代学科交叉渗透的趋势下当代工程观的基本内容;探讨了传统工程教育中的存在过分强调科学理性和技术理性的问题;提出了以综合理性为主导,融合当代工程观的当代工程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