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着重从气候变暖对人居环境产生的影响,人居环境如何适应气候变暖等几个方面来讨论气候变暖与人居环境的相互关系,并提出在气候变暖的情形下,提高人居环境舒适度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李华 《河南科学》2012,30(5):556-559
研究了全球气候变暖的减排对策及其对经济环境的影响.根据构建的全球变暖的宏观经济脉冲模型,讨论了各参数对经济环境的影响,并对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暖进行了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3.
干旱背景下的城市人居环境是一个复合生态系统,其影响因素具有多元性的特点,而气候因素和人文建设对城市人居环境的质量影响又具有双重性.因此,针对气候因素的多变性、模糊性和人文建设的层次性,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FCEM)和主成分分析法(PCA)对巴州地区的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模糊综合评价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在分别对气候因素和人文建设定量评价方面效果较好.综合研究结果显示,库尔勒市人居环境最优,其次是和硕县与和静县,若羌和且末总体评价得分较低;巴州经济发展水平、生态建设皆不平衡,而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普遍较低.针对巴州地区人居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差异提出了改善和优化人居环境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4.
中国乡村人居环境的气候舒适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乡村人居环境质量的高低,与所在地域气候舒适度密切相关,气候舒适度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工作,生活及居住,人体的气候舒适度与所处环境的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及光照等条件有关,中国乡村人居环境的气候舒适指数有明显的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5.
<正>干旱、雪灾、洪水……已经成了2009年全球气候的代名词。全球气候变暖所导致的极端天气正在频频发生,这不能不让我们陷入对环境问题的深思。面对全球气候变暖、冰川消融、环境恶化,我们能做点什么?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召开前夕,我国宣布了未来碳排放控制目标:到2020年单位国  相似文献   

6.
自1833年以来,世界上许多气象学者,相继发现城市地区气温比其以外地区高的现象.国内外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世界上的所有城市无论规模大小,纬度高低,是位于沿海还是内陆以及地形,环境如何,都存在城市热岛效应.一般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城区平均气温比郊区高0.5~1℃.近年来,城市热岛效应研究在我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刘伟东表示,在当前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城市热岛效应研究对于城市人居环境的影响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7.
当前,世界环境正面临着温室气体不断增多的威胁,全球气候变暖,灾难性气候频繁发生。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发展低碳经济,是避免灾难性气候发生,保持人类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标准化活动推动节能减排,减少"碳足迹",防止地球变暖,推动低碳城市的建设,是时代赋予标准化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8.
通过超大规模的工程手段改变地球环境,遏制地球变暖趋势,这一被称作"地球工程"的做法被很多人认为是拯救地球的紧急"B计划".但"千人计划"入选者、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约翰·摩尔(JohnMoore)教授刊载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的最新研究指出:地球工程并不能抑制由全球气候变暖造成的海平面上升.海平面上升被认为是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带来的最大威胁之一,因为全球气候变暖造成冰川融化和海温上升.  相似文献   

9.
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评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选取清镇市1959-2019年气温、湿度、风速、日照等气象资料,利用温湿指数、风效指数、穿衣指数和舒适度指数对清镇市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清镇市4月到10月人体感觉为舒适及以上等级,全年总体感觉为舒适风,冬季人体感觉为凉风;10月到次年的4月着衣保暖为主...  相似文献   

10.
甘南特殊的气候条件,孕育了一种应对恶劣气候的朴素而切实可行的生态做法,这对今天藏区大量的人居环境建设是具有积极的启发、借鉴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气候舒适度是人居环境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1981—2010年间曲靖城区内麒麟区和沾益县2个国家气象观测站的气温、风速、相对湿度以及日照时数等资料,同时,根据相关评价办法,对温湿指数、风效指数及由此2项组成的气候舒适度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曲靖城区全年无热感,总体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较高,最适合居住时间达5个月以上,其中夏、秋两季气候舒适度最高,处于舒适水平;春季气候舒适度一般,感觉偏冷,处于较不舒适水平;冬季气候舒适度最低,感觉很冷,处于不舒适水平.  相似文献   

12.
针对汉中气候变暖的特点,论述了气候变暖对水稻生产的影响,指出了汉中水稻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水稻生产应对气候变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Global Warming:Global Warning——警惕:全球变暖.这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制定的1989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地球气候为什么会变暖?变暖为什么要警惕?这是许多人关心的问题.众所周知,在包围地球的大气圈中,含有微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有一个特性,  相似文献   

14.
气候变化与环境破坏研究是一个重要的世界课题,过去二十余年间,全球气温已明显升高,今后若干年内,气候仍将一如既往持续变暖。气候变化已经或即将对全球环境造成严重影响,防止气候变暖,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已刻不容缓,因此,弄清气候变化的原因,预测未来气温变化的幅度及其对环境的破坏,对政府决策和世界政治、经济、外交格局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气候变暖是指一段较长的时段内,平均气温等气象要素明显高于历史同期的正常水平。近百年来,地球气候正经历一次以全球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我国我省的气候变化与全球变化的总趋势基本一致。气候变暖是由自然的气候波动和人类活动共同引起的。近年来,气候变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日益明显,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吕梁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概况,分析了1960—1999年吕梁气候变暖的主要特点,探讨了气候变暖对吕梁农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中国和山西发展新能源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金融海啸给我们的启示 正当全球努力应对气候变暖和环境危机之际,美国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爆发.为解决全球气候变暖.应对金融危机和能源安全的威胁,发达国家发出了完全一致的声音.正如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所言:在可再生能源和真正清洁的无碳能源上的革命性技术创新是解决当今世界主要难题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18.
温度和湿度是气象、气候条件的两个主要构成因素,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与环境温湿度相关的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率增多趋势明显.探讨环境温湿度对运动能力的影响有助于人们科学应对气象、气候条件对体育运动的束缚作用,进而为不同的温湿度条件下赛事安排、赛前训练调控、运动运动员健康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通过改进HEI的相关参数,利用地形、气候、水文、植被以及山地环境指数,得出山地城市自然适宜性指数MHEI,为山地类型城市的人居环境评价体系作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水为生命之源,在肩挑畜驮车拉的饮水时代,人居地傍水而建。电入寻常百姓家以后,泵站工程在人畜饮水中被广泛使用,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原有水源水位下降,特别是神木县北部镇(办)因煤炭资源大量开采,水源渗漏,加之移民搬迁,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速推进,水源地无奈选择在人居地越来越远的地方,实施饮水工程所需的电力架设跟进费用越来越高,且受地方电力管理独家经营的体制约束,架电成为当前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的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