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马伟华 《菏泽师专学报》2002,24(1):65-67,76
将别人附贴在商品上的商标撤掉,再换上自己的商标出售该商品的行为称为“商标反向假冒”。该行为侵犯商标权人的商标与商品的不可分割权,损害商标权人的长远利益,属商标侵权行为。基于我国《商标法》及《商标法实施细则》在此方面的缺失,我们应借鉴国外禁止商标反向假冒立法之先进经验,把“商标反向假冒”明确纳入立法范畴。  相似文献   

2.
将别人附贴在商品上的商标撤掉,再换上自己的商标出售该商品的行为称为"商标反向假冒".该行为侵犯商标权人的商标与商品的不可分割权,损害商标权人的长远利益,属商标侵权行为.基于我国<商标法>及<商标法实施细则>在此方面的缺失,我们应借鉴国外禁止商标反向假冒立法之先进经验,把"商标反向假冒"明确纳入立法范畴.  相似文献   

3.
分析从商标正常使用到合理使用再到以商标侵权来确定反向假冒在商标使用中的具体位置,阐述与反向假冒直接或间接有关的商标法及相关法律之修改意见,及其他与反向假冒有关的未尽事宜,详细探讨《商标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的具体修改条文。  相似文献   

4.
张小琳 《当代地方科技》2012,(14):101-101,103
商标权是一种无形财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商标权被侵犯却没有被重视,主要体现在假冒或者仿冒的行为;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商标标识侵权行为;反向假冒行为;等等。如何重视对商标权的保护,明晰保护商标权的价值,这是这是知识产权保护对我们提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司法实践中,商标违法案件很大程度上集中于注册商标侵权及假冒案件中。本文故拟结合现行法律规定谈谈自己对假冒注册商标行为构成要件的认识,以期能更准确地认定假冒注册商标行为。 一、何为假冒注册商标行为 何为假冒注册商标行为,在现行商标法及其实施细则中并没有明确的定义,“假冒”注册商标一语集中出现于1993年颁布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  相似文献   

6.
王爱 《科技信息》2009,(30):I0385-I0385,I0388
假冒与反向假冒行为已是商标侵权的主要表现形式,学界对于商标假冒理论已经是很成熟了,但是对于反向假冒理论却仍然有很多疑问与矛盾。其中关于反向假冒是否侵犯商标权就有很多版本,其中商标权穷竭理论、物权理论和诚实信用原则等都否定反向假冒侵害商标权。但是究竟这些理论能否站得住脚,有没有公信力?我认为是值得商榷的。最重要的疑问还有我国现在的立法对商标反向假冒的规制,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商标权的保护问题,那么,如何更好地保护商标权人以及社会大众的权利也是我们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练玲君 《广东科技》2006,(12):45-46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加入WTO之后的中国市场向世界敞开了大门,尤其在广东省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的现阶段,与商标相关的知识越来越显得重要,而且越来越有普及的必要。但是在商标假冒的行为中,存在一种公众普遍认识不深的侵权行为——商标反向假冒行为。本文中笔者对国内外一些研究观点进行分析和综述,以介绍我国近几年来关于商标反向假冒领域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8.
本文借鉴了国外商标保护对反向假冒的界定,对反向假冒行为的侵权本质予以分析,强调了我国确立反向假冒立法的现实意义,并对<商标法>第五十二条第四款规定予以释疑,进而指出实践中如何正确适用及对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所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9.
我国商标法第四条”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其生产、制造、加工、拣选或者经销的商品,需要取得商标专用权的,应当向商标局申请商品商标注册”,是从商标使用者的角度列举可以进行商标注册的主体.其中”拣选或者经销的商品”说明商品销售者有进行商标注册的权利.但是我国商标注册行政体系以《商标注册用商品和服务国际分类》为依据.将注册商标划分为商品商标和服务商标两大类别.销售商标的注册应何去何从.随着销售业的不断发展,这个问题不仅在国内也在世界范围内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10.
反向仿冒是未经商标权人许可而撤、换他人合法附贴的商标后,再将商品投放市场的行为。对反向仿冒的法律规制在国外早已出现,不同国家基于对反向仿冒性质的不同认识,分别以商标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进行规范。新《商标法》将反向仿冒作为侵犯商标权的行为明确予以禁止,为司法实践提供了有利的法律依据,但反向仿冒的双重性质决定了必须以《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商标法》配合作用,才能有效规制反向仿冒。  相似文献   

11.
高枕 《龙岩师专学报》2002,20(5):9-10,13
反向仿冒是未经商标权人许可而撤、换他人合法附贴商标后,再将商品投放市场的行为。对反向仿冒的法律规制在国外早已出现,不同国家基于对反向仿冒性质的不同认识,分别以商标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进行规范。新《商标法》将反向仿冒作为侵犯商标权的行为明确予以禁止,为司法实践提供了有利的法律依据,但反向仿冒的双重性质决定了必须以《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商标法》配合作用,才能有效规制反向仿冒。  相似文献   

12.
概述了国际货物买卖中知识产权担保的含义及商标“反向假冒”的构成要件 ,针对目前我国关于商标“反向假冒”立法中存在的问题 ,参照国外立法的先进经验 ,提出了我国在今后的立法工作中应重点增加知识产权保护条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张家襄 《华东科技》2000,(11):20-21
我国商标法和药品管理法都规定,人用药品必须使用注册商标,未经注册不得在市场上销售。但目前我国药品商标注册量却很少。在今年召开的“2000年内地与香港特区知识产权研讨会上,与会者指出,我国很多中医药企业对商标的重要作用缺乏认识,商标意识淡漠。所以对于人用药品的商标强制注册制度,历来在法律界和知识产权界颇多议论。对于这个问题,上海市商标事务所的张家襄先生在下文提出了自己独到的看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公布施行以来,对人用药品商标一直实行强制注册制度。我国《商标法》第五条规定:“国家规定必须使用注册商标的商品,  相似文献   

14.
概述了国际货物买卖中知识产权担保的含义及商标“反向假冒”的构成要件,针对目前我国关于商标“反向假冒”立法中存在的问题,参照国内外立法的先进经验,提出了我国在今后的立法工作中应重点增加知识产权保护条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了三种商业混同行为.商业混同行为是现实中最常见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其危害极大.然而新类型的商业混同行为,如不正当模仿行为、反向假冒商标行为以及商标与企业名称的混同行为等却因为法无明文规定而得不到有力的规制.建议修改<反不正当竞争法>,增加新类型的商业混同行为的规定,以完善竞争立法.  相似文献   

16.
知识产权,又称“智慧财产权”,是一切人类智慧创作的成果,并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任何国家,无论是民事法典和刑事法典,还是专门的特别法律,都极为重视对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知识产权法律保护逐步形成了行政、经济、民事和刑事的法律体系,且日趋完善。如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新刑法),对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作了较为科学和详细的规定,主要表现如下: 1.进一步完善了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犯罪。原刑法第127条对工商企业假冒其他企业已经注册的商标的犯罪作了规定,并将该罪归类为破坏经济秩  相似文献   

17.
针对我国《商标法》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几个问题,本文提出了以下几点立法建议:(1)增加对驰名商标的保护规定;(2)明确商标注册时不得侵犯的在先权的内容;(3)增加当事人在商标争议解决过程中的司法救济途径;(4)增加禁止反向假冒的规定。  相似文献   

18.
商标是用以区分不同经营者所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的商业标志。我国实行的是自愿注册和强制注册相结合的制度,对注册商标和未注册商标都给予一定保护。但在保护力度上却明显以前者为重,对未注册商标的保护力度和范围远不及注册商标。对未注册商标规定的不明确、不完善不利于维护市场的秩序,也不利于保障消费者的合法利益。这是我国立法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商标法》第四次修改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在第4条中增加了对没有使用目的恶意注册商标的规制,强调了在商标注册申请程序中申请人必须具有真诚使用意图。然而商标注册法律规制的完善之路不能就此止步,如何通过制度设计进一步遏制商标抢注和囤积行为仍然任重而道远。对于此,美国《兰哈姆法》中使用意图的注册取得商标制度为我们提供了择善而从的规制思路,因此,完善我国真诚使用意图商标注册制应当增加使用意图声明的要求,明确欺骗行为的性质及其法律后果,同时在程序上加强对不具有真诚使用意图的商标申请行为的规制,从源头切断商标违法行为的产生基础和利益空间。  相似文献   

20.
试论驰名商标及其法律特殊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驰名商标是指在一个国家被有关商品(服务)的生产(服务)者、销售者及消费者所知晓的具有较高声誉的商标.驰名商标对于我国实施名牌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商标法应在以下方面给予驰名商标特殊保护:一、增加保护驰名商标的条款.二、对未注册驰名商标给予保护.三、增加保护驰名商标网上域名的条款.四、增加禁止“商标淡化“和“商标反向假冒“的条款.从而使我国对驰名商标的保护达到国际公约要求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