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一个关于自然数数码平方和的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数组4、16、37、58、89、145、42、20,前一个的各位数码平方和等于相邻后一个数码,最后一个数的各位数 平方和等于第一数且证明了对任何给定自然数n,若其各位数码平方之和记为A1^n),A1^n的各位数码平方之和记为A2^n,Ak-1^n的各位数码平方之和记为Ak^n,…,构成一个数列「Ak^n」,则一定存在k0,使当k≥k0时,或者Ak^n=1或者Ak^n与4,16,37,58,89,1  相似文献   

2.
对于给定的自然数n ,记An(k ,1) 为n的各位数码的k次方和 ,记An(k ,s+1) 为An(k ,s) 各位数码的k次方和 ,则对数列 {An(k ,s) }存在s0 ,当s>s0 时 ,要么An(k,s) 等于某一个常数 ,要么在某几个数之间循环出现 .  相似文献   

3.
以f(n)表自然数N的乘法分拆的个数。本文证明了:当n=p~a及n=p_1p_2…p_l时,Hughues-Shal-Lit的第一猜想:f(n)≤n/logn,(n≠144)成立。其中p为素数;p_1,p_2,…,p_1为互异素数。第二猜想:f(n)相似文献   

4.
Fermat数的若干结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是根据数论中著名的数之一—— Fermat数的定义 ,探讨了它的一些结论 ,并逐一加以证明 .通过研究 Fermat数的若干结论 ,可帮助我们加深对 Fermat数的理解 .  相似文献   

5.
一类Fibonacci数的求和程龙海(数学系)摘要给出 的求和公式。关键词Fibonacci数,Lucas数,比内公式Fibonacci数列有着许多重要的、有趣的性质,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引起了数学家们的普遍关注。最近,文[1]对此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作者用较长的篇幅部分地解决了的求和问题。本文将通过其他途径,给出的一个求和公式,为此,先给出下面的定义和引理。定义1F1=1,F2=1,F(n+1)=Fn+F(n-1)(n≥2),称数列{Fn}为Fibonacci数列。定义2L1=1,L2=3,L…  相似文献   

6.
用第二类Stirling数得到了n/∑/m=0f(m)=k/∑/r=0br「m」r与n/∑/m0f(m)(n/m)p^mq^n-m=k/∑/r=0br/r+1「n+1」r+1。  相似文献   

7.
以模糊数学为基础,提出了模糊误差总合定律,解决了误差子集A和B之间的概率合成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不确定度评定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证明了布关子集类基数的一个定理,即;若τ为任一序数,D是以X_(τ+2)为基数的集则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1] 、[3]的方法,讨论了超越数logα(α为某些代数数)的代数数逼近问题。从而将[1] 的讨论推广到代数数域中。并在α取自虚二次数域的某些情况下得到几乎是最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解决了在代数整数环上的矩阵的乘方和表示问题。对整数环上矩阵的乘方和表示问题作了进一步探讨。对高斯整数环上矩阵的平方和表示的可能性得出了肯定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本从研究重力场中碰并面外无势力纳米气溶胶粒子之间的碰并出发.重力场中,纳米气溶胶粒子之间的碰并属于低peclet数高Knudsen数情况.求解纳米气溶胶间的对分布方程,得到了该条件下对分布函数的解析解.将结果和含有实力作用的匹配渐进展开法得到的三阶展式的情况做了比较,确定了该条件下Hamaker势力对对分布函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康托(G. Cantor,1845—198)所创立的超穷集合论,在近代数学史上是令人极为惊异的巨大成就。但究其历史根源,正是由于研究分析学的基础而激起了康托对点集的兴趣,并由此而发现了超穷数.集合论,至少部分地起源于黎曼等人对三角级数的丰富研究以及对不连续函数的分析;康托对那些使函数不连续或收敛问题变得非常困难的点的集合进行了深刻的研究,并在这一过程中系统地建立和发展了一般点集的理论,从而开拓了一个全新的数学领域。本文将就其如何发现超穷数理论与创立超穷集合论的数学历史背景及其发展过程予以较系统地介述与评析。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讨论了乘法分拆数f(n)的上界,证明了以下结论:对任意的α,O<<1,存在自然数的无限序列{nr},使f(nr)>nαr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轨道空间为D=D(0,∞),E)时,讨论了非线性Master方程所对应的一个新的鞅问题。运用点过程手法,得到了唯一存在的鞅解在轨道空间Dr=D([0,T],E)上的跳跃次数有矩估计。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著名的Fibonacci数和Lucas数进行深入的研究,得到Fibonacci数和Lucas数的一系列相关的性质  相似文献   

16.
自然数n分拆为若干个非1正整数因子之乘积形式T:n=Q_1×Q_2×…×Q_t t≥1,Q_i>1叫做n的一个乘法分拆.不究乘积因子之顺序,n之不同乘法分拆个数记为f(n),并令f(1)=1.1983年,John F.Hughes和J.O.Shallit证明了f(n)≤2n~(2~(1/2)),并提出了两个猜想:1° f(n)≤n2° f(n) ≤n/logn n≠144陈小夏在“关于自然数乘法分拆”(《数学学报》,1987;30(2):268—271)一文中证明了猜想1°,并在n=p~a或n=q_1q_2…q_k的特殊情况下证明了猜想2.本文也证明了猜想1°,并改进了陈小夏所证猜想2°的两个特殊情况.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给出数列0,1,2,…,ab-a-b关于其中点对称的数项在可表意义下的一个性质,并用该性质得到了ax+by+cz的最大不可表数,从而解决了[1]中所提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李萨如图形的参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引进李萨如图形的相位参数,方便研究图形性质,简洁表述图表规律。  相似文献   

19.
20.
本文讨论了 Fibonacci 数与 Lucas 数,黄金分割,二项式系数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