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朱熹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宗杲及其禅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早年的人际交往中,朱熹先后与宗杲的弟子道谦、宗杲本人来往密切。朱熹与道谦、宗杲二人的交往,必然涉及思想的交流融摄,这对后来朱熹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宗杲禅法中的顿悟内容对朱熹的影响较为显著;其二宗杲禅法是朱熹吸收华严思想的中介。  相似文献   

2.
试谈道家思想及其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讨论道家立派的根本范畴——“道”出发,着重探究了道家学派最重要的两位代表人物——老子和庄子的学说的本质异同,并进而分析了老庄哲学在秦汉之际如何同神仙思想结合而演化为“黄老之道”,以及在西晋以后又如何被巫教所吸收与改造而演化为中国土生土长、半僧半俗的道教等过程,勾勒出道家思想两千多年来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3.
为了维护儒家的正统地位,两宋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一直坚持反佛立场。他把抛弃“三纲五常”的封建伦理,说成是佛学的“极大罪过”。可是,他在建立自己的唯心主义理论体系时,又吸收了佛学的某些思想内容,借用了它的一些思想资料,或使用了某些类似的语言。这样,在朱熹的理学和佛学的关系中,就出现了一种既排斥又吸收的错综复杂的情况。因此,对于其间的每一个具体问题,我们都要进行过细的分析,切不可用一个模式到处去套。朱熹在宣传“格物致知”的认识论时,提出了著名的“一旦豁然贯通”主张。这主张同  相似文献   

4.
朱熹作为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虽以儒学为正统,但对道家思想也有深入的研究。通过对《老子》的理解与评价、老子与释道、朱熹哲学与《老子》等几个方面分析朱熹的老学思想,可以发现老学本身的理论活力并进一步彰显道家思想在朱熹哲学体系中所占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5.
唐寅经过科场考案的打击之后,对人生的意义进行了再思考.与历史上许多文人一样,经过挫折之后,他曾借助佛道的理论来安慰自己.一些资料显示,他确曾在罹祸后,归心佛乘.从他的诗文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其佛道思想的存在.他诗文中的佛道思想凸显出他的佛道出世人格.  相似文献   

6.
韩贞是王艮、王襞的弟子,泰州学派的重要传人。受王艮、王襞禅学思想特别是王襞的禅学影响的影响,韩贞虽然从学泰州后弃佛归儒,甚至对佛教有所批评,但他一生也没有脱离佛、道的影响。韩贞修的禅是儒禅,也是吸收了佛道修行方法的综合之禅。韩贞强调内悟、静修,主张无说为妙,所以他修的禅也是一种哑禅。  相似文献   

7.
李翱对于佛教的态度,既不同于韩愈简单反佛、道,也不同于柳宗元等人只指明反佛、道的方向。他避免了韩柳各自的不足,开辟了第三条途径:援佛、道入儒以反佛、道。李翱在理论上坚持儒家本位,同时大胆借用佛、道的某些方法,吸收佛、道的某些内容,较好地解决了儒佛之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8.
李翱对于佛教的态度,既不同于韩愈简单反佛、道,也不同于柳宗元等人只指明反佛、道的方向。他避免了韩柳各自的不足,开辟了第三条途径:援佛、道入儒以反佛、道。李翱在理论上坚持儒家本位,同时大胆借用佛、道的某些方法,吸收佛、道的某些内容,较好地解决了儒佛之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9.
在古代文学中"镜"意象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意象,其内涵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了古代哲学宗教, 主要是儒、道、佛三家思想的深远影响。儒家文化、道家道教文化、佛教文化丰富了"镜"意象的内 涵。  相似文献   

10.
“淮南三王”王艮、王栋、王襞三人在思想上有继承关系,但在佛道问题上却有不同的认识。王艮以正宗儒学家自居,但也承认佛道有佛道的作用,所以他虽然对佛道不感兴趣,但也不排斥佛道。王栋强调经世济用,他认为儒学主于经世,而佛道清虚寂静,不能为社会所用,所以他讨厌佛道,排斥佛道。王襞与他们截然不同,他高度认识佛道的功能,并钟情于佛道,成为泰州学派中少有的佛道热心人。  相似文献   

11.
宋代是中国学术由汉学向宋学的转变时期,宋学吸收庄子等道家学者的哲学思想,建立起自己的心性论思想,形成了一种成熟的思想形态,成为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主导思想,宋代庄子的阐释与接受的多元化倾向更明显。宋朝统治者为了巩固其统治,大力倡导道教,建立道官、道职,《庄子》一书受到重视,被列入道家科目,设有博士。  相似文献   

12.
冯友兰通过改造传统哲学中“道”之含义,使之兼具动和静、形上和形下的双重含义。从静态角度看,“道”指向宇宙和大全;从动态角度看,“道”指向大化流行。从形而上角度看,“道”指向事物所依照之理;从形而下角度看,“道”指向事物的生灭变化。冯友兰以“无极而太极”之“而”诠释道,使道的内涵更丰富。冯友兰还将“真元之气”与道家之道进行比较,发现其在“无性”以及不可名状、无形无相等方面的相似性,但真元之气必须依照理才能生成事物,而道家之道却不需要他物便能独立生成事物,这是两者的显著差异。本文从“道”内涵的复杂性入手,多角度分析经冯友兰改造后的“道”之内涵。本文充分肯定冯友兰在改造旧概念和建立新理学体系方面的创举,同时指明其思想内部遗留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徐侨,南宋理学家。他是朱熹理学在浙江的早期传播者,是宋理宗时期朱熹理学官方化的积极推动者,也是南宋后期继续张扬朱熹心性之学的重要学者。因著作不传,其理学思想隐而不显。今试从明刻《家传》以及其他史料中,对其道统、经筵、心性等方面思想作出钩沉与分析。  相似文献   

14.
朱熹思想对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熹统摄各家治学学说,把儒、法、墨、道、佛五家治学、治家、治国的思想结合起来,去粗取料,去伪存真,更能发扬中国进步的传统化,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道家思想对武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晓龙 《科技信息》2009,(28):I0224-I0225
道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术又是传统文化中的瑰宝,道家思想对武术的影响颇深,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对道家思想进行研究发现,道家思想中道生万物论、气论、天人合一论、防阳论辨证观、反者道之动对武术的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16.
民国时期对于朱熹教育思想的研究,涉及朱熹的教育原理、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育方法以及朱熹的读书法和学习法等诸多方面;而且,不少学者从中国教育史的角度展开研究,对朱熹教育思想予以肯定,进一步确立了朱熹教育思想在中国教育史上的重要地位。重要的是,民国时期对于朱熹教育思想的研究,是当今进一步研究的学术基础,应当成为必需追溯和吸收的学术资源。  相似文献   

17.
邵雍的哲学思想是典型的儒道互补的架构。其世界观和认识论具有道家哲学形式,其人性论和伦理学却以儒家观点为内核。邵雍极端重视艺术的社会道德功效,这秉承了儒家美学传统。但他又醉心于“吟咏性情而不累于性情。”这又带有深深的道家美学思想的烙印。他的美学思想既有重道崇实的一面,又有怡情悦性的一面。他深邃而复杂的美学思想对中国古典美学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前史学界对怎样评价庄子及其哲学还存在着较大的分歧.本文试图从一个侧面——先秦道家的思想演变来探讨庄子的哲学性质.一、道家思想由老子创始由庄子集大成我们后人要追寻道家思想的开山祖师,历来就有很大的争议.不过,最后还不能不找到老子,肯定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是第一个把“道”作为哲学最高范畴并把“道”看成世界万物的总根源而给以系统的哲学论证.所以在分析道家思想时,就以老子为始点,以庄子为终点,从先秦道家的思想发展中,看清庄子在那时所居的重要地位.道家学说到庄子才集大成,正如儒家学说到荀子才集大成,法家学说到韩非子才集大成一样,乃是战国末期封建政治经济统一趋势在学术思想上的反映.道家从老子到庄子还有其中间环节,根据《庄子·天下》记载,道家内部似乎有宋钘、尹文和田骈、慎到以及环渊、老聃三派之分,而最后才为庄子.庄子俨然以直接继承老聃即他所向往的“古之博大真人”①自命.可见,宋钘、尹文和田骈、慎到两派在思想上是对庄子有影响的.  相似文献   

19.
邱忠堂 《西藏大学学报》2010,(Z1):162-165,178
南朝皇侃《论语义疏》中的圣人观,从先秦圣人观发展而来,经过两汉及魏晋学术的熏陶涤荡,吸收融合佛道思想而成型。皇侃《论语义疏》中的圣人观从内涵、人性论基础和价值启示等个方面都凸显出儒为宗、融合佛道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太平广记》定数类15卷得以编撰是迎合了《太平广记》编辑的编撰思想、定位和宋初奉佛尊道文化的环境。经编撰者思想和背景、宋初奉佛尊道的文化和定数类引用书籍考证,15卷定数类录用迎合了宋初奉佛尊道风气和《太平广记》编辑的编撰定位和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