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西方科学哲学的走向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西方科学哲学的发展呈现出了与以往不同的特征,即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争趋于缓和;对自然科学问题的研究取代了方法论研究;后现代主义思想对科学哲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书题名为<科学创造方法论--关于科学创造与创造力研究的方法论探讨>①,至少标示了以下几个要点:其一,这部书属于科学技术哲学,且主要是科学技术哲学中有关科学方法论的范畴;其二,在科学方法论方面,这部书所侧重的是科学创造这一视角,而并非一般意义的科学方法论探讨;其三,在关于科学创造的方法论探讨中,这部书乃是以"科学创造"与"创造力研究"这两个方面为其探讨的支点,或者说,它既是关于科学创造方法问题的方法论探讨,也是关于科学创造主体的创造力研究问题的方法论探讨.而将以上三点概括起来看则表明,这部书所研究或所探讨的内容,应属于科学技术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创造哲学的领域.  相似文献   

3.
自然科学在当代的发展日新月异,由于科学的本体论及方法论上的进步落后于科学本身的发展,所以,面对新的科学事实、新的科学问题,哲学的反思在今天显得犹为必要。本文以当代科学的最新成果为基础,对科学前沿的时间与空间的性质、宇宙的有限与无限问题,及科学方法论上的经验证实、模型方法等问题给予了一定意义上的哲学探讨。  相似文献   

4.
劳丹与布鲁尔关于科学信仰解释权之争是科学研究(science studies)领域有影响的一场激烈争论。科学哲学的领军人物劳丹断言强纲领没有任何依据,属于伪科学。科学知识社会学的核心人物布鲁尔坚信科学哲学家的理性解释模式是没有说服力的“稻草人”,强纲领才是强有力的纲领。本文聚焦于二者争论的原始文献,将争论置身于科学合理性理论发展的历史脉络之中,通过分析争论涉及的三个关键问题以揭示争论双方的立场和根本分歧。文章最后反思争论的学术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论劳丹的科学价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分析和.比较的方法,探索了劳丹发展科学合理性理论的思想脉络。文章认为,劳丹研究科学的认识价值问题目的是要克服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科学进步模式所存在的困难,更完满地解决科学合理性问题;劳丹的科学价值论的核心内容是他的网状结构模式,这个模式突破了原有摸式的框架,丰富和发展了了他的科学台理性理论.但也存班进一步的困难。劳丹的科学价值论是一种精致的库恩主义观点。  相似文献   

6.
论劳丹的特设性理论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雷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17(1):12-15,28
拉雷·劳丹(Larry Laudan,1941-)是当代美国最负盛名的科学哲学家之一.在成名作<进步及其问题>中,劳丹提出了一个以解题为核心的科学进步的合理性模式,并运用这一模式探讨了理论的特设性问题.劳丹对特设性的分析富有创意和启发性,但是,劳丹合理性模式的狭隘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对特设性概念的分析是不够精确、不够全面的.本文尝试在劳丹模式的基础上引入新的分析机制,以便在经验的层面上进一步深入探讨特设性问题.  相似文献   

7.
《进步及其问题——科学增长理论初探》[美]L.劳丹著,方在庆译,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L.劳丹是著名的科学哲学家、科学社会学家。目前任夏威夷大学哲学系教授。本书是他的成名作及代表作。自1977年问世以来,曾多次再版,已被译成德、法、日、西、俄等国文字。全书共七章。一、经验问题的作用、二、概念问题;三、从理论到研究传统;四、进步革命;五、科学史与科学哲学;六、思想史;七、合理性与知识社会学。在书中,劳丹提出了一个足以概括所有学科的合理性模式。这个模式乍看比较简单,实则  相似文献   

8.
新兴自然科学学说与后哲学文化的兴起,为我们提供了审视科学方法论原则的新的视角。使人们的科学方法论意识由“反对方法”转向“质疑方法”。梳理当代科学方法论演进的内在线索,揭示探究质疑方法的理论视域,阐发质疑方法的理论特征,将有助于透视科学方法论的当代形象。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HPS,即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研究领域在国内学界受到更多的重视。回顾HPS的发展,哲学家汉森为HPS事业在美国的创立做出了奠基性的贡献,在这之后他的科学哲学理念又对当代科学哲学以及科学发现方法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全文在考察汉森创立HPS事业的特殊历史背景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汉森分外强调的注重科学史考察的科学哲学研究理念对当代科学发现逻辑的复兴以及对西蒙的机器发现研究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陈强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17(7):11-15,33
本文简要介绍了美国阿肯色州590号法案所引发的“创世学审判”,以及罗斯、劳丹和奎因等科学哲学家关于这场审判所涉及的科学哲学如何介入决策过程问题所进行的争论,说明科学哲学家在现实决策需要的情况下应该介入决策过程,但是也应该对自身在其中的困境保持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本着重分析了科学方法论的五种困境:对归纳逻辑的反对、反对方法、当代科学方法论家的自悖、元方法论的困境以及对评价规则的质疑,指出认清这些困境的目的在于寻求科学哲学更深层的理论变革和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2.
科学的连续性论题已成为一般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哲学共同关注的话题。哲学与科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连续性建构,在当代自然主义观念的影响下,表现出深刻的自然主义发展趋势。因此,以"自然化"的方式,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所构建的连续性,不仅为人类行为理论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基础,而且扩大了社会科学哲学的研究论域,同时也为当代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基于自然主义的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13.
当代科学影响哲学的几个重要基础理论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结合当代科学与哲学,尤其是当代信息科学和信息哲学的发展,针对几个重大的哲学基础理论问题,具体讨论了当代科学的发展对传统哲学所具有的全方位、根本性改造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4.
劳丹的"科学研究传统"及其与"范式"和"科学研究纲领"间的关系长期以来未得到应有的关注。"范式"和"科学研究纲领"根本上未摆脱本质主义,而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科学研究传统"表达了一种非本质主义的哲学观。这不仅使劳丹回避了库恩和拉卡托斯所遭遇的困难,而且为科学哲学带来了新的思维方式。就全面理解西方科学哲学的发展脉络而言,思考与"科学研究传统"相关的一些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科学哲学由理论优位逐渐转向实践优位的背景之下,本文以科学与哲学的互动关系的变化为线索,重新梳理了20世纪科学哲学兴起与发展的历史,回顾了逻辑经验主义(尤其是维也纳学派)所具有的实践意蕴。首先考察了维也纳学派兴起的理论渊源;其次深入挖掘了维也纳学派实用主义的内涵,比较并分析了二战前后逻辑经验主义在理论目标、研究方法和核心问题等方面的变化;最后结合历史经验与"情境"反思了西方当代科学哲学研究的困境,并尝试给出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意义的科学哲学研究新路径。  相似文献   

16.
贝耶斯主义是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以来,对诸多学科如统计学、经济学、政治科学、决策论、心理学、认知科学、人工智能等产生过广泛影响的学术思想.近二十多年来,逐步发展成为一个一般性的科学推理理论,是目前科学方法论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纲领.本文从三个方面对这一纲领进行概略性的介绍:贝耶斯主义的基本概念及其归纳理论框架;贝耶斯主义解决各种科学方法论问题的尝试和成果;贝耶斯主义纲领留下的有待争论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争是科学哲学研究的热点。斯马特、普特南等人提出奇迹论证为科学理论成功与真理的关系辩护,劳丹等人基于科学史案例提出悲观归纳论证加以反驳。围绕科学理论所设定的实体以及理论是否趋真等问题两个阵营争论不断,美国学者P.凯尔·斯坦福在悲观归纳论证基础上,提出科学史的新归纳以及未被设想的替代者问题等新的论证,质疑科学实在论。悲观归纳和新归纳虽同为归纳,但侧重点不同。斯坦福的未被设想的替代者问题颇具深意。  相似文献   

18.
不仔细地注视方法论历来所依附的那些科学的历史演进,我们就不能理解方法论史。 L.劳丹一、最纯粹的编史学模型最纯粹的编史学模型是一种普遍的而不仅仅是我们的某些哲学史专著或教科书所依据的哲学史观。它的主要特征是:(1)它把方法论理论主要当作一种哲学活动,而不是一种科学活动;(2)它倾向于靠留心“伟大哲学家”的著作来确认科学方法论的历史演变的中心论题,它仅对为数极少的一些科学家的方法论贡献表示赞许,(3)它倾向于想象每当方法论信念发生变化时,这些变化一定是基于形而上学或认识论方面的居先替换,因而,合理地  相似文献   

19.
一、我们首先看看这6个名词:1.科学哲学;2.科学论;3.元科学;4.科学方法论;5.自然科学哲学问题;6.自然哲学。“科学哲学”和“元科学”在西方比较流行,我国也开始应用。“科学论”(wissenschaftstheorie)仅仅在西德流行。这三个名词的意义是基本相同的,都指以科学为研究对象的同一个哲学学科。“科学方法论”在我国早已流行。英国的波普尔学派往往把“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20.
对科学变革理论的再考察─—评劳丹等人对历史学派科学变革理论的总结与检验殷正坤自从库恩1962年发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以来,科学哲学中的历史学派发展迅速。库恩、拉卡托斯、费耶阿本德、坎贝尔、图尔明、霍尔顿、劳丹、赫斯、夏佩尔等等历史学派的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