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0 毫秒
1.
乳香中乙酸辛酯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乳香中乙酸辛酯含量.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Agilent6890N气相色谱仪,检测器FID,Agilent19091-413HP-5毛细柱(30m×0.32mm×0.25μm).结果:乙酸辛酯含量在26.40~132.00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3),平均回收率为100%,RSD为2.76%(n=5).结论:气相色谱法测定乳香中乙酸辛酯含量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白栓菌及人工培养物中3-氢化松苓酸B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YMC-Pack AQ C18,250×4.6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95∶5),流速1.0 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14 nm;结果:大白栓菌中3-氢化松苓酸B的含量为5.71%,人工培养物中3-氢化松苓酸B的含量为0.53%,3-氢化松苓酸B在20~240 mg.L-1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2%(RSD=3.0).结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白栓菌中3-氢化松苓酸B的含量简便快速,结果可靠,可用于大白栓菌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葛根不同部位中葛根素含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测定葛根不同部位中葛根素的含量,并评价葛根药材不同部位的质量。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鉴别,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薄层色谱条件:硅胶GF254板,展开剂为三氯甲烷-甲醇-水(7∶2.5∶0.5),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高效液相色谱条件为Agilent ZORBAX SB C18色谱柱(4.6mm×1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27∶73),检测波长274nm,流速1.0ml/min,柱温25℃。结果:测定了葛根药材不同部位中葛根素的含量。葛根素在0.05~1.0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RSD为0.73%。结论:葛根不同部位葛根素含量大小顺序为:藤、根、果,叶和花中未测出葛根素。  相似文献   

4.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养血荣筋丸中橙皮苷的含量。方法:采用安捷伦C18色谱柱(218mm×4.6mm,5μm),甲醇一醋酸一水(35:4:61),检测波长为283nm,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橙皮苷在0.12~0.6m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2)。橙皮苷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0%。结论:本法简便、准确,可用于养血荣筋丸中橙皮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测定白芷传统饮片中总香豆素、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的含量,了解其在治疗白癜风中的作用和用量。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白芷总香豆素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含量,XB-C18分析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组成为甲醇和水(70:30),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300 nm,流速1.0 mL·min-1。结果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在范围内线性良好。结论本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白芷中欧前胡素与异欧前胡素的含量测定,为白芷在治疗白癜风中的作用和用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八珍丸中阿魏酸的具体含量。方法:采用奥泰公司C18色谱柱(218mm×4.6mm,5μm),乙腈一0.085%磷酸溶液(17:83),检测波长为316nm,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阿魏酸在9.6~48.0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阿魏酸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1%。此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八珍丸中阿魏酸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7.
采用微波辅助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苦丁茶中熊果酸的含量.苦丁茶粉碎后以乙醇为溶剂,微波高火提取4 min,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熊果酸的含量.色谱柱为InertsilC18柱(5μm,4.6×150 mm);流动相为甲醇/水(体积比90∶10),流速为0.8mL/min,柱温40℃,检测波长为210nm.结果表明熊果酸在0.0996~0.4980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8%,RSD=1.12%,苦丁茶中熊果酸的含量为14.55 mg/g.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贯叶连翘中的金丝桃素、黄酮(槲皮素)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 LunsC18(4.6mm×150mm,5μm),检测波长分别为590nm和360nm,流动相分别为甲醇:0006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87:13)和甲醇:水:磷酸(55:44.8:0.2)。结果:线性范围分别在0.027-0.135μg和0.052~0.26μg内良好,回收率分别为:98.39%(n=5)和98.85%(n=5)。RSD分别为0.78%和1.02%。结论:方法能用于贯叶连翘中的金丝桃素、黄酮(槲皮素)的含量测定。关键词:贯叶连翘;槲皮素;金丝桃素;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贝速清片中醋氯芬酸的含量。方法:采用Diamonsil(钻石)C18色谱柱,加流动相适量,流速为1.0mL/min,以布洛芬为内标物,检测波长为275nm。结果:醋氯芬酸在5.5μg/mL~55.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1%(RSD为0.76%)。结论:本法可用于贝速清片剂的测定,操作简便,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测定蒙药巴特日七味丸中没食子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应用Spherisorb 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以甲醇-0.1%磷酸水溶液(15:85)为流动相;流速为0.8ml·min^-1;检测波长为273nm;柱温为25℃.结果:没食子酸在0.102μg~0.30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89%、RSD为1.41%(n=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巴特日七味丸中没食子酸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1.
对天然矿石蜡进行了脱树脂及氧化精制研究,探索国产矿石蜡能否通过精制后满足合成改性浅色蜡如O蜡、E蜡、OP蜡的使用要求。实验结果表明,该天然矿石蜡很难制成完全的乳白色蜡。研究了一种用浓H2SO4 K2Cr2O7对其进行氧化精制的优化方法,并讨论了该天然矿石蜡不能完全脱色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石蜡无催化剂氧化改性工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石蜡无催化剂氧化改性工艺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反应温度,空气流量和反应时间对石蜡氧化过程的影响,在适当的反应条件下,可以得到不同性能要求的氧化蜡产品。此外,对氧化蜡的性质与组成进行了分析,并对石蜡的氧化尾气进行了处理。  相似文献   

13.
重质油中链烷烃与环烷烃的分离分析是烃类分析的难点,本文将超声波技术与尿素、硫脲包合法相结合,对大庆减压馏分油进行了链烷烃和环烷烃的分离试验,并用GC/MS和NMR对分离后的组分进行了研究.当活化剂异丙醇与油样品的质量比为7.5、包合反应温度为38~43℃时,5次重复试验测得链烷烃和环烷烃的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46.56%和41.88%,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7%和0.51%.链烷烃中正构烷烃的碳数分布为C20—C38,其中环烷烃的含量低于NMR的检测限,环烷烃的总离子流色谱图显示出其中的链烷烃含量很低.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对尿素、硫脲包合反应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能显著地提高重质油中链烷烃和环烷烃的分离效果,该方法测定重质油中链烷烃和环烷烃的含量准确度高、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4.
在没有氧气存在的条件下,高分子聚烯烃可以热降解为具有蜡性质的低分子聚烯烃蜡。阐述了聚烯烃的热降解机理及温度、时间、反应器型式等对降解反应的影响;介绍了机械粉碎、气流粉碎、喷雾造粒、冷冻喷霉粉化、溶剂沉淀法和造粒法等超微粉聚乙烯蜡的成型方法;综述了国内外降解法生产聚烯烃蜡的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15.
以山毛榉材为试验材料,探究在烘箱温度为130 ℃,处理时间分别为2、4 h的条件下,低熔点石蜡、较高熔点SX105号石蜡和85#微晶蜡3种不同类型石油蜡注蜡处理对试材尺寸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温度和处理时间条件下,注蜡处理材的尺寸稳定性优于未处理材,高熔点石油蜡处理材的优势更加明显; 3种石油蜡注蜡处理后的试材与未处理材相比,尺寸稳定性改善效果差异较大,其中微晶蜡处理材的尺寸稳定性改善效果最佳。另外,电镜观察发现,石油蜡进入了山毛榉材的表层并将细胞等组织填充,从而提高木材的尺寸稳定性。对样本弦向尺寸稳定性变化的数据进行理论回归,得到了不同石油蜡类型和处理时间下山毛榉材的尺寸稳定性理论模型,经检验,尺寸稳定性与石油蜡熔点、注蜡时间密切相关,相关系数为0.956 5。  相似文献   

16.
对已木质化并已干枯的沙棘果柄和红枣果柄等材料作软化处理和整体高碘酸——席夫反应 (PAS反应 ) ,并制成石蜡切片来观察细胞组织学结构和多糖的分布。特点是先作整体 PAS反应染色后再作切片 ,改变了常规石蜡切片法的先切片然后再用番红作单片染色的制片程序 ,其制片染色明显而清晰 ,完全能满足对观察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为了拓宽气压熔融挤压快速成形工艺的应用领域,开发了可应用于气压熔融挤压快速成形的改性石蜡材料,并对成形工艺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改性石蜡熔融挤丝的黏度随硬脂酸镁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当挤丝直径增加时,丝径的均匀程度降低,使成丝性能也降低.当硬脂酸镁的质量分数降低至1/10时,材料黏度降低,丝材之间表现出脱黏现象,从而影响了成形性能.实验表明,石蜡与硬脂酸镁的质量比为8:1,通过建立的熔融挤丝宽度与熔融挤出丝速率、扫描速度和分层厚度之间的数学模型,得到了挤出丝速率、扫描速度和分层厚度相匹配的工艺参数,并验证了挤丝宽度和扫描间距对制件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紫苏油中α–亚麻酸的分离纯化技术.采用尿素包合与硝酸银溶液络合萃取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尿素包合过程中混合脂肪酸、尿素、乙醇的比例以及硝酸银萃取过程中硝酸银浓度对α–亚麻酸纯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脂肪酸、尿素和95%乙醇质量比为1﹕1.5﹕4.8,包合温度为–18,℃,包合时间为12,h,硝酸银浓度为4,mol/L,0,℃条件下络合,α–亚麻酸纯度达99.08%,回收率为39.24%,尿素和硝酸银的回收率分别为60%和90%以上.  相似文献   

19.
石蜡微小乳状液WPE的合成及其在分散体系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HLB值理论,以吐温-80、司班-80和助乳化剂WTO,制得O/W型稳定的石蜡微小乳状液,通过对粒度分布、页岩滚动回收率、线性膨胀和润滑性的测定,研究了石蜡微小乳状液与黏土分散体系的相互作用.实验表明,石蜡微小乳状液具有很强的抑制黏土水化膨胀和分散运移的能力,且随着体系温度的升高,抑制作用逐渐加强、石蜡微小乳状液的平均粒径在140.160nm之间,正是乳状液中这些微细的石蜡颗粒通过封堵黏土表面的微细裂缝,起到了强抑制作用;同时该乳状液具有良好的润滑性,  相似文献   

20.
实验考察了丙烯酸二十二酯降凝剂对原油中蜡相变过程的蜡晶晶格参数的影响。分离出的蜡结晶为正交晶型的晶体,晶面距为0.4156nm,结晶度为70.5%,表现为长程有序;原油组分中胶质和沥青质的存在增大了蜡晶转化成斜方晶型的趋势,使蜡晶的晶面距增大,蜡晶表现为短程有序,这种转化依赖于原油组分的性质和含量;降凝剂降低蜡晶体的有序度,晶面距增大到0.4190nm,57%的蜡转化为斜方晶型,降低了蜡晶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导致原油凝点和粘度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