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热力学分析,提出从黑钨精矿硫酸分解得粗钨酸,直接从浸出波用2-乙基膦已基酸单2-乙基已酯萃取回收钪的新工艺.此工艺与前文提出的用盐酸分解黑钨精矿,直接从浸出液用二(2-乙基已基)磷酸萃取回收钪工艺一样,具有流程简单,回收率高,不消耗碱,一次浸出即可使钨与钪分离等优点.由于实现了“钨钪并收”,既改进了钨工艺流程,又回收了钪,从而改进了目前我国普遍采用的碱法提钨,从碱压法提钪的工艺流程.同时又克服了盐酸体系工艺中设备腐蚀严重,工作环境差的缺点.而且采用的钪萃取剂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细粒黑钨矿的高梯度磁捕集特性及其与石英的分离特性,并在此基础上对(?)岗仙钨矿黑钨细泥进行了高梯度磁选的研究。对原生钨细泥,当入选品位为0.43%(WO_3)时,获得了品位为21—24%(WO_3)的精矿,收率达73—77%;对于高锡钨细泥,当入选品位为35%(WO_3)含Sn_4%时,获得了品位为64%(WO_3),收率为90%,含Sn仅0.32%的精矿。  相似文献   

3.
黑钨精矿分解后溶液多用镁盐净化,但产生量多而含钨又较高的砷渣。为回收渣中钨目前多用碱煮经压沪得粗钨酸钠溶液的方法,但劳动强度大,磷砷等杂质不能分离,砷渣对环境的污染问题不能根本解决。  相似文献   

4.
研究采用再磨——浮选工艺对南方某老尾库尾矿(含WO3 0.19%)中的钨进行回收.在高碱浮选介质中,添加浮选药剂,通过一次粗选、二次扫选和三次精选流程,获得钨粗精矿含WO3 3.26%,回收率为70.48%.红外光谱测定结果表明,733对白钨矿的捕收作用以表面化学吸附和键合为主.  相似文献   

5.
我国钨矿的蕴藏量、产量及出口量均占世界首位,而且以黑钨矿为主.黑钨精矿经碱法提钨后,铁、锰、铌、钽、钪等伴生元素富集在钨矿渣(简称钨渣)中,并含有少量钨,可以综合利用.铀、钍和镭等微量放射性元素也积聚在钨渣中,使钨渣的放射性比强度超过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因此,如将钨渣任意抛弃,不但浪费资源,而且污染环境.随着制钨工业的发展,有必要对本课题加以研究,提出一项简单易行的治理方案,以促进我国钨业的发展和环境保护. 一九七五年上海机械学院提出的方案为:钨渣经盐酸分解,酸液用碳酸钠回收铁锰,酸渣的放射性比强度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另行存放.这个方案并未涉及酸液中放射性  相似文献   

6.
钨渣中有价金属综合回收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从钨渣中回收钽、铌的工艺进行了研究;采用苏打焙烧水浸与酸浸结合的湿法处理,经实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苏打用量为理论量的6.0倍,焙烧温度为850~950℃,焙烧时间为50 min.水浸液固比为6:1,时间为90 min;酸煮时HCl浓度为20%,浸出液固比为6:1,时间为60min.按照以上条件处理钨渣,可获得含Ta2O5+Nb2O5达15.89%(其中w(Ta2O5)为4.06%)的钽铌富集渣,钽铌回收率达79.46%.该工艺既可完善我国现行的钨冶金流程,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获得可直接应用的钽铌生产原料.又可减少大量钨渣堆存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7.
机械活化碱分解独居石新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我国在钨冶金领域中行之有效的机械活化碱分解工艺及设备进行稀土矿独居石的碱分解,全面研究了各种参数的影响.试验表明,当碱用量为理论量的1.60~1.72倍(精矿量的0.65~0.70倍),温度为160℃,保温时间为2~3h时,稀土分解率可达99%以上.和现有工艺相比,本工艺能使碱用量减少30%,回收率提高2%,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在投矿量为200g/次和1kg/次的规模下,进行了机械活化苏打溶液分解柿竹园白钨中矿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苏打用量为理论量3倍、185~195℃保温1.5h的条件下,连续20次分解,渣含不溶WO_3平均为0.25%,钨平均分解率为98.6%;在苏打用量为理论量2.5倍、205℃保温1.0h的条件下,钨分解率为98.4%。5kg/次规模下试验结果表明,钨分解率可达98.3%。  相似文献   

9.
粗Na2WO4溶液经镁盐净化后,常产生量多而含钨又较高的砷渣。渣中WO3的损失约占钨精矿中总钨量的3-6%左右。这不仅造成了钨的损失,尤其严重的是使有毒的砷化合物污染水源与农田,影响人民身体健康,也影响钨冶金工业的扩大再生产。因此,砷渣的处理是关系到发展工农业生产,巩固工农联盟和保护人民身体健康,造福子孙后代的一件大事。为了处理砷渣,国内有些单位采用稀碱溶液浸煮砷渣,经压滤后,得稀的粗Na2WO4溶液,但磷、砷等大量杂质不能分离,三废污染不能解决。国外资料介绍,砷渣经800℃左右锻烧,然后在200-250℃下研磨和浸滤,回收的WO3<96%,此种方法需高温操作,磷砷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了一个测定黑钨精矿中少量或微量(0.1—1%)铌的新的光度方法。在大量的钨(70—80%),相当量的铁、锰(4—19%)和少量钽、钛的存在下,它不需任何预先的分离,富集手续。样品经焦硫酸钠熔融,酒石酸浸取后,在一定浓度的无机酸和0.1M酒石酸存在下,以DCTA为掩蔽剂,用5-Br-PADAP于605nm直接光度法测定。方法简便,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1.
通过电化学方法合成了 WO(OMe)_4,WO_2(OE_t)_2,WO_2(OP_r~i)_2三种钨(Ⅵ)的烷氧基化物.确定了在 R—OH(R=Me,E_t,P_r~i)体系中以金属钨为阳极,铂为阴极电解合成钨的烷氧基化物时,其反应的活性依次为 Me>E_t>P_r~i.最佳支持电解质为 Bu_4NBr.证明不能通过电化学合成法制备正丁醇、丙烯醇的钨烷氧基化物.研究了产物的热分解性质,结果表明,钨的烷氧基化物在热解过程中直接分解为 WO_3、烯烃和醇.测定了阳极钨的动电位扫描循环伏安曲线.  相似文献   

12.
近二十年来,钨的分析化学有了很大的发展,其中低量钨的测定进展异常迅遮,而高量钨的测定则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发展较为缓慢。从每年发表的文献统计来看,有关高含量钨测定的文献只相当低含量的十分之一。因此,目前,在分析实践中,高含量钨的测定多数还是采用经典的重量法。随着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对于高含量钨的测定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广,要求越来越高。无论是矿石、精矿、合金、合金钢以及其他钨制品中高量钨的测定都需要有更加准确、快速和自动化的方法。我国是世界上产钨最多的国家,近年来,我国分析工作者为此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可喜的成绩。关于钨的测定,目前已有一些专著和综述文章,本文仅就高含量钨的测定的主要方法和应用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3.
该课题的任务较多,我院承担了“兰钨相组成的定量分析方法,兰钨的制取及其氢还原的工艺基础理论研究”。具体包括下述三方面内容: 1.兰钨相组成的定量分析方法; 2.兰钨相组成与工艺参数的关系; 3.兰钨相组成对钨粉粒度的影响。 钨的兰色氧化物,简称兰钨,是钨冶金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的中间产物。工业兰钨一般为多相物质的混合物。兰钨的相组成对其性质及后续产品的质量有显著影响。 制取含α-W和WO_2两相物质的标样。利用该标样,并借助于未知试样的含氧量数据,可以对含α-W、β-W和WO_2三相物质的未知试样进行X射线有标定量相分析。本研究还提供了制取铵钨青铜(ATB),ATB+W_(20)O_(58)等标样的方法。至此,可以对兰钨中的各相进行X射线有标定量相分析。  相似文献   

14.
对包头底吹转炉含铌渣用硫酸—过氧化氧法进行了提取铌化学精矿的实验室研究。原渣含Nb_2O_55~8%。经破碎、球磨及除铁后加浓硫酸及硫酸铵在200~250℃进行硫酸化焙烧。焙烧渣在固∶液=1∶3,硫酸酸度为4N及低于25℃的条件下用过氧化氢浸出。滤液经煑沸分解过氧化氢络合物以沉淀铌酸。铌由渣中浸出率为81~85%,由液中沉淀率为95~99%,总回收率为79~82%。铌化学精矿含Nb_2O_5>65%。  相似文献   

15.
新疆白干湖钨锡矿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干湖钨锡矿床位于新疆祁漫塔格加里东褶皱带的转折部位,是东昆仑西段1个较好的钨锡(金)矿区,对白干湖矿区主成矿阶段形成的含黑钨矿石英脉中发育的包裹体进行岩相学及测温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矿区主要发育3类包裹体:气液两相水溶液包裹体(I)、水溶液-CO2三相包裹体(Ⅱ)以及纯CO2两相包裹体(Ⅲ);Ⅰ型包裹体液相组分主要为NaCl水溶液,含少量KCl,其均一温度变化范围为160-310℃,盐度为1.82%~16.43%;Ⅱ型水溶液-CO2三相包裹体气相组分含有CO2及CH4等组分,均一温度为247~320℃,w(NaCl)为2.8%~9.4%;Ⅲ型CO2两相包裹体含量较少,均一温度为19.8~27.7℃;白干湖钨锡矿床成矿流体为中低盐度、中高温的NaCl-H2O-CO2体系.在成矿过程中,由于温度及压力降低,流体发生相分离成为较高盐度的水溶液流体和较低盐度的富CO2流体,钨锡成矿物质趋向于富集在中高盐度水溶液相中,并导致白干湖钨锡矿的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16.
低品位钼精矿的钼提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焙烧—氨浸—渣碱浸工艺对某低品位钼精矿进行钼提取的研究.结果表明,碳酸钠的加入能有效分解钼酸钙,提高钼的提取率.焙烧—氨浸阶段最优工艺条件为焙烧温度600℃,焙烧时间2 h,氨浸温度80℃,氨水过量系数1.4,碳酸钠用量467 kg/t,液固比4.浸出渣中的钼分别采用酸法(HCl)和碱法(Na2CO3+NaOH)进行提取.结果表明:酸法仅可回收渣中34.92%的钼,而且操作过程不易控制,不适合实际应用;碱法(Na2CO3+NaOH)处理工艺中碳酸钠用量533 kg/t,氢氧化钠用量433 kg/t.放大实验结果显示整个流程钼的回收率达到96.8%.  相似文献   

17.
该课题废弃延续近百年的酸、碱冶炼工艺,对现行钨冶炼体系进行革命性变革,创造了新一代"铵盐不变体系白钨闭路冶炼工艺",并解决了工艺中的重大关键技术难题,创造了国内外全新的无酸碱闭路循环白钨冶炼工艺体系,实现我国白钨高效绿色冶炼的目标。同时采用不同等级的白钨取代黑钨作为生产原料来制备超细晶钨基硬质合金棒料。在深入剖析相关原理的基础上,调整或优化、改进钨产品深加工生产工艺及工装设备,对杂质元素进行精确控制,扬长避短,制备出了高性能的超细晶钨基硬质合金棒料。具体研究内容有:对白钨矿的磷酸铵分解、磷酸铵回收、钨酸铵体系深度脱磷、钨酸铵溶液深度除钼、锡、砷、硅、APT结晶母液回收、APT结晶氨尾气回收等工艺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基础研究和工艺研究,并建设完成了一条年产1 000吨APT的白钨冶炼示范生产线。同时,对采用不同等级的白钨取代黑钨作为生产原料来制备超细晶钨基硬质合金棒料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研究了白钨矿中杂质元素对硬质合金制备过程中不同阶段产物形貌、晶粒度、结构、性能等的影响,剖析了白钨中杂质元素在生产工艺中的作用机理,建立杂质元素对超细晶钨基硬质合金组织、性能及生产工艺的影响机制;通过改进工装设备、调节烧结压力和添加微量抑制剂等工艺措施,开发出了超细硬质合金棒料杂质精确控制技术,以白钨制备的APT为原料,制备出了硬质合金YG6。生产线运行表明:白钨矿不变体系闭路循环冶炼工艺制取的APT化学质量符合国家0级品标准。技术经济指标与国内外先进技术比较表明:金属回收率提高2.6%,达到98.1%。原辅材料消耗成本降低7 200元/t?APT,各项指标优于国内外现行白钨冶炼工艺。工艺过程可实现零排放,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前景。同时,高值利用部份的实验结果表明:以白钨为原料制备的YG6样品物理性能达到了项目指标要求,其抗弯强度最高3 056 N/mm~2,密度为14.91 g/cm~3,硬度91.5HRA。达到了采用黑钨为原料制备的YG6样品性能。  相似文献   

18.
用含钨工业废弃物作矿化剂煅烧水泥熟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泥生料中含1×10-6~2×10-4的wO3可改善生料易烧性,有利于A矿的形成,钨主要分布于硅酸盐相.利用含钨的工业废弃物作矿化剂煅烧水泥熟料,既可改善生料易烧性,提高水泥熟料产质量,又可变废为宝,有利于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9.
 钨是工业制造和国防科技中不可替代的基础材料和战略资源。中国是世界最大的钨生产和出口国,然而其在全球钨供应链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收益及贡献尚未明晰。通过核算1992-2018年中国钨的进出口数量和金额,发现中国在全球钨供应链中扮演了“钨加工厂”的角色,但在全球钨价值链中仍处于从属地位,面临“低值锁定、高端依赖”的风险。具体表现为:(1)在物质流视角下,中国是钨的净出口国且净出口规模不断扩大,贸易结构呈现“两头进,中间出”的特征;(2)在价值流视角下,中国钨的贸易规模与顺差均呈现显著增长的趋势,贸易单价则呈现“进口高,出口低”的特征;(3)综合物质和价值双重视角,中国钨贸易在总量和结构上均存在不对称性,即净出口量大但贸易顺差小、资源输出以钨中间产品为主但贸易创汇以钨金属制品为主。建议采取如下措施提升中国在全球钨价值链中的地位:(1)鼓励进口钨精矿和钨废料等原材料,增强中国对钨原材料的保障能力;(2)上调钨中间产品和低端钨金属制品的出口关税,鼓励钨加工企业向深加工延伸;(3)支持钨金属制品生产企业的技术创新升级,提高中国钨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不同氧化钨氢还原制取超细钨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相成分单一的氢钨青铜 (HTB ,H0 .33WO3)、铵钨青铜 (ATB ,(NH4) 0 .5 WO3)、紫钨 (TVO ,WO2 .72 )、黄钨(TYO ,WO3)和相成分不单一的蓝钨 (TBO ,含WO2 .9和WO2 .72 两相 )作为原料 ,研究钨原料对制取超细钨粉的影响 .结果表明 :相成分单一的氧化钨通过氢还原能制取细而均匀的钨粉 ;紫钨WO2 .72 制得的钨粉细而均匀 ,分散性好 ,是适合做微晶硬质合金的原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