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碳酸盐胶结物是四川盆地龙马溪组页岩中重要的自身矿物,但对其形成机制目前尚无深入研究。以四川盆地龙马溪组A井和B井为研究对象,综合应用全岩X射线衍射测试、扫描电镜分析了页岩中自身碳酸盐矿物的类型,并利用分成分碳氧同位素对其形成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盆地龙马溪组页岩中碳酸盐矿物沉积水介质主要为陆相淡水。A井的方解石δ~(13)C平均值为-1. 14‰,δ~(18)O平均值为-12. 63‰,B井的方解石δ~(13)C平均值为-2. 40‰,δ~(18)O平均值为-12. 84‰,氧同位素表明两口井方解石均主要形成于早成岩B期,碳主要来源于有机质脱羧反应; A井白云石δ~(13)C平均值为-1. 84‰,δ~(18)O平均值为-7. 56‰,其形成主要与早成岩阶段硫酸盐还原作用密切相关; B井白云石的δ~(13)C平均值为-4. 48‰,δ~(18)O平均值为-11. 12‰,主要与中成岩A期有机质脱羧反应密切相关,铁白云石主要形成于晚成岩阶段;黏土矿物转化提供了研究区碳酸盐矿物沉淀所需要的钙离子、镁离子及铁离子。该研究成果对进一步分析四川盆地龙马溪组页岩成岩演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国外有关研究认为:槽型减摇水舱由于缺乏足够的理论计算方法,因此减摇效果预报只能依靠试验。上海交大船池对槽型水舱进行了专门的试验研究。本文根据渡边惠弘、Goodrich、Lewison、Webster 等理论方法的特点,发展了槽型水舱的综合模型,求得了适用于各种尺度比例的周期公式,井初步建立了估算阻尼的理论方法:通过能量方程积分实现分布参数系统向集中参数系统的转换,从而确立阻尼系数和水舱几何尺度的数学关系。本文并力图给出完全的舱船系统简化横摇运动方程组(?)周期系数λ=(1 2r(s-b)(π/4 l/b)(π/B))~(1/2)阻尼系数W=(l r)/(2h_0)(π/(λcos(ω_0l)/(c_0))·(2r/B))~2[2(2.23b/r 1)1g(s/b 1/2)~2 1.5(s/b)~2]力矩系数M_t=2ρg(l r)[2rs(c_0)/(ω_0)(tg(ω_0l)/(c_0) yg(ω_0r)/(c_0)) b(Hh_0-(h_0~2)/2)cos(ω_0r)/(c_0)]为测定水舱特性参数,特别设计了强迫摇摆装置和动力衰减试验方法。试验结果和理论计算结果吻合。看来应用理论方法设计最佳槽型水舱并预报其减摇效果是完全可能的。  相似文献   

3.
渔具渔法种类繁多,罧业渔法是我国淡水湖泊常见渔法之一。这种渔法在渔需物资、渔坊等条件与其它渔具不同,特别是在浅水多水草湖泊中捕鱼能起其它渔具所不能起的作用;不仅渔获量高,收益大,同时还具备诱大鱼的特点,有利于繁殖保护。然而关于罧业渔法尚未得到系统的整理。作者综合了白洋淀、梁子湖以及在洪湖实地调查的赘料,写成本报告。目的在总结我国罧业渔法经验,探讨罧雾(?)诱集鱼群的原因,并提供一些改进意见,希望在我国淡水渔捞业上起一点促进作用。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用罧捕鱼的国家,记载首见于春秋战国时代,现在作法与古时记载基本相同。现这种渔法已沿用了一千多年了。罧业渔法依其作业的性质可分为生霖和熟霖两类:前者是用帘包围天然鱼群集聚区,除草缩小包围圈捕捉,而后者则是人造的。生罧依作业季节不同可分春罧、秋罧和冬罧。熟罧以适应水位和其它条件又有倒把式罧和简化罧的区别。生罧渔法适应于多水草的浅湖,熟罧则适应水草较少的湖泊。作业时除船外,主要用具为帘子(竹质最好),附属用具有长柄弯镰、通篙及抄纲。生罧、熟罧罧(?)条件虽有不同,但均要求底质低凹、富于淤泥,水深2—2.5米,位近港口或注水河道的迥水区,水色不过于混浊,有一定的水草(生罧则以多水草为主要条件),背风向阳,环境安静。罧(?)确定后,如生罧渔法,即用长柄弯镶除草,挖帘路下帘包围鱼群,以后则以分片除草下间帘的方式缩小范围,作法与下述熟罧基本一致.熟霖罧(?)确定后,先在罧(?)的中央投放一定数量的树枝和篙草做成罧心,围绕罧心等距离地插上些草把(岗柴或芦苇每4—10根一束),由里向外逐渐稀疏,罧(?)随告建成,经一段时间禁畜后,即可围帘起罧捕鱼。下帘的目的在包围隐蔽在罧(?)内的鱼群,为了防止鱼群受惊逃避,要求动作迅速。为达到此目的,帘子在船上安放的方式很为重要;通常每只船载20—30个帘子,当第一个帘子上船时就以折迭方式横置中仓,起初一折约1/2米宽,每折至船头方向时均向外逐渐放宽,务使帘子的边绿终止在船头方向。以后上船的帘子沿着先一个帘子的终点起以同一方式折迭,亦逐渐向船一头方向放宽.如是,全部帘子堆起来近船头一方呈斜坡形,近船尾方向的一边为垂直的。下帘时三人共船。其中两人站在船关,一人拉帘入水井扶直,另一人用木锤打稳,第三人则倒划着船走,这样既便于拉帘入水,又可避免竖起来的帘子所阻挡,加速下帘工作。两帘交界处要有复迭的边绿,以便利用木片联结。罧(?)被帘子包围后,通常要检查一遍,不妥处要予以修整。然后再选择适当的地方以旋箔的方式安装取鱼部(鱼溜)。并定期在其中用抄纲捕捞。缩小罧(?)有两种方式:一为沿着即将拆除帘子的一边割除水草(生罧)或移去草把(熟罧)至一定范围时,在近罧心的地方另下间帘,然后再拆除同边的帘子。另一为拆除同边的帘子并把它移向内方.除草或移草把时就起赶鱼的作用。有时为慎重起见还须结合船队用通篙击水赶鱼。特别是采用后一种方式时,赶鱼尤属重要。起罧下间帘、赶鱼必须遵循两个原则:1.早不移东,晚不移西。这是因为斜光映帘入水警戒着鱼群不敢外逃,早晨拆除东边帘子便会除去这个警戒线界,稍微不慎即可造成逃鱼缺口。晚不移西也是同样道理。2.赶鱼下间帘只能沿着一方前进,每天只能下1—2边,顶多也不超过3边,不能4边一齐进行。因为4边一齐进行鱼群没有停息的机会,往往会造成炸罧(注1)遇有炸罧情况发生时要采取相应措施(暂时的停止工作或修补帘子),防止逃鱼。当罧(?)缩得很小时,最后起鱼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从罧心赶鱼,使其进入取鱼部用抄网捕捉;另一种是除去罧心并下间帘把罧心分格,配合罩纲、挟纲从事捕捞。进行罧心分格的方式很多,通常是下四道帘子把罧心分成五格,称五花式。起鱼完毕后,倘在渔期,尚须重建罧(?)。如渔期已过,需要把帘子、草把等移至岸边并加保管。以备来年再用。罧(?)渔获物随设罧地区鱼类区系特点而异,同一地区常随设罧的季节而不同,鱼类之所以进入罧坊在于罧(?)内的某些条件或全部条件(水温、溶氧、饵科及其它)能满足鱼类的需要。春罧在一定程度上诱捕到沿岸水草丛中觅食和产卵的鱼类(白洋淀、大同湖),因之,鲤、(?)占很大比重,秋罧大都捕捉在浅水区觅食的鱼类。人的有意识的在罧区外开展其它渔具作业,也是鱼类进入罧(?)原因之一。依作者观察:鱼类对低温条件的反应有两种方式,并且是逐渐进行的。一种是随着低温条件的来临,鱼类游向温度较高的水域——通常是比较深的水域——并在那里渡过低温期。这是因为较深的水域水文学条件比较稳定的关系,既是有变化也不象浅水区那样骤烈;另一种方式是随着环境条件的变更以调节其代谢作用的过程,减少活动并增强其摄食量是这一适应的具体表现。鱼类以那一种方式渡过低温期,常受其栖居环境条件的影响。看来洪湖的鱼类是以后一种方式渡过为时很短的冬季。虽然罧区与其它水面具有几乎是相同的水温、溶解氧、pH 等条件,但铒料基础却显得丰富些。在其它诸条件相同时,饵料基础的增加,绣集某些鱼类的集中,已经为实践所证明。罧(?)中主要经济鱼类的幼鱼(体长20厘米以下的个体)较少,可能与幼鱼需要较高的温度条件有关.依据渔民的经验和一些不完整的调查资料(表2)来看,有迹象表明:在低温条件下较深水域中幼鱼较多。由于罧(?)水深在2—2.5米之间,因此在有深水条件存在时,可能罧(?)中幼鱼比较少。至于表中深浅水中大小鱼交叉的现象,可能与鱼类代谢作用有极大的伸缩性有关。罧业渔法经济效益较大(见表3)。已往因一次投资大、劳力多、应用不广。人民公社化为这一渔法的普遍应用提供了可能性。作为改进的意见有:1.生罧可以用间隔除草法,省劳力又可争取时间多捕鱼。如能用除草机更好。2.春罧主要捕捉那些即将到沿岸区水草丛中产卵的鱼类影响鱼群数量补充和年产量,可以少发展。3.简化罧(?)蓄禁期短,投资少,省劳力,作业期长,收益较大,可以多加提倡。4.在反常季节可以充分利用泄水闸控制水位,以便利设罧。非不得已不采用倒把式罧,据称其渔获量不如熟罧为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