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对区域和良庄井田水文地质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开采煤层底板徐家庄灰岩和奥陶系灰岩水文地质特征,得出了徐家庄灰岩和奥陶系灰岩岩溶裂隙的发育及其富水性受断裂构造控制的结论。通过对煤层底板岩层的组合特征、厚度变化及含水层水位分布规律的研究,利用突水系数法评价了井田内后组煤开采的安全性,得出了徐灰水、奥灰水对11煤的开采影响不大,对13煤的开采有一定的影响,对15煤的开采威胁大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张凯  侯世宁  李飞  朱英丽  高俊 《科技信息》2010,(25):332-332,317
永夏矿区开采主采煤层二2煤时均受到底板太原组灰岩水的严重威胁,采用煤层底板注浆改造技术可以有效预防煤层底板突水,其技术关键是对底板含水位置准确探测。利用井下瞬变电磁技术探测煤层底板的赋水性特征,确定注浆改造重点区域,并检验注浆改造效果,并可以进行巷道超前探测,预防突水事故,在永夏矿区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为了实现西坡矿5111工作面安全带压开采,减小底板薄层灰岩含水层对回采工作面的安全威胁,通过水文地质条件分析、采后底板破坏深度预计、突水系数法评价等多种手段评价该面带压开采突水危险性,认为工作面最大突水系数为0.084 MPa/m,大于安全带压开采临界值0.06 MPa/m,发生底板突水的可能性较大。采用矿井直流电法超前探查、井下钻探工程跟进验证、疏水降压工程治理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水技术手段,探查工作面底板薄层灰岩含水层及隔水层富水异常区,验证并疏放薄层灰岩含水层水,有效降低了工作面底板隔水层带压值,最终实现工作面安全带压开采。结果表明5111工作面底板薄层灰岩含水层富水性不均一,局部存在富水异常区,且具有可疏放性,经过10 d疏水降压,薄层灰岩含水层水位下降36 m,底板隔水层带压值和突水系数均降低至安全带压开采临界值以下,从而实现了工作面安全带压开采,为西坡矿5#煤层安全开采提供了技术支撑,也为该地区条件相似工作面的开采奠定了基础,完善了底板水害防治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4.
浅谈瞬变电磁法在煤矿探测底板含水性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良庄煤矿是1954年开采得老矿,随着矿井开采时间不断延长,资源枯竭成为制约煤矿发展得主要障碍,为了延长矿井的寿命,自2004年良庄煤矿开始回采十五层煤。十五层煤底板下距徐家庄灰岩深度平均23m,距奥陶系灰岩65m,根据邻近的水文观测孔资料分析,徐家庄灰岩水位在-300米、奥陶系灰岩水位在±0米,十五层煤得开采受徐、奥灰突水威胁。因此工作面开采前,必须对工作面底板主要含水岩层(徐灰、奥灰)的含水性进行探测,为工作面得安全开采提供可靠依据。煤矿底板富水性探测的方法有很多种,矿井瞬变电磁法探测是将成熟的地面瞬变电磁法应用于煤矿井下,在良庄煤矿是一种尝试,2004年8月矿井瞬变电磁作为一种新技术,在良庄煤矿东21513工作面回风巷,首次使用矿井瞬变电磁法探测工作面底板富水构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此矿井瞬变电磁被广泛应用于后组煤工作面底板富水构造探测。  相似文献   

5.
煤层开采对底板的破坏规律及其水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团柏煤矿煤层开采对底板岩层的破坏规律,制定相应的防底板突水方案,通过现场实测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煤层开采对底板破坏规律。结果表明:底板的破坏程度、破坏区域与含水层空间关系是决定矿井底板水害发生与否的关键因素,团柏煤矿10煤开采对底板的破坏范围为12 m~15 m,基于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和研究成果提出了该煤层开采时底板突水隐患的预防和治理对策。研究结果对矿井开采设计与矿井防治水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矿山压力对煤层底板破坏深度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煤炭资源开采深度加大,带压开采已经成为我国深部矿井普遍应用的一种采煤方法,这样面临的煤层底板突水问题变得更加集中。突水系数理论作为评价带压开采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的主要依据,因矿山压力导致煤层底板破坏深度的确定对得出可靠的突水系数值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根据城郊煤矿的开采实践,利用F-RFPA2D软件对煤层底板破坏深度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动态再现煤层底板破坏过程,并得出在不同矿山压力过程中对煤层底板的破坏深度。  相似文献   

7.
杨振忠  尚衍峰 《科技信息》2010,(17):J0243-J0243,J0419
扬村煤矿下组煤16上、17煤开采受到底板本溪组十四层灰岩和奥陶系灰岩含水层的严重威胁,仅二、四、六采区受水威胁的有效可采储量即达477万吨。通过对扬村煤矿下组煤开采条件下底板十四灰和奥灰水突水的危险性分析.对16上、17煤底板突水危险程度分区进行评价,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治水措施,解放了矿井呆滞煤炭,延长了矿井服务年限,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一、概述 淮北矿业集团朱庄煤矿矿井生产能力220万吨/年,矿井正常涌水量400m^3/h,矿井设计排水能力3000m^3/h。矿井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较为复杂,从1987年开采六煤至今,共在开采过程中发生6起底板灰岩突水淹没工作面事故,  相似文献   

9.
基于多源信息复合的煤层底板突水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煤层底板突水是多种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利用多源信息复合技术,从分析影响煤层底板突水的主要因素入手,结合潘西煤矿以往突水资料,构建适合潘西煤矿千米深矿井的突水模型,对煤矿未采区进行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形成矿井危险程度评价图,对于指导潘西煤矿19煤层安全开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宁超  邢明慧 《科技信息》2012,(23):400-401
论文着眼于矿井持续快速发展与安全生产的迫切需要,运用岩石学、地下水动力学、构造地质学的理论和方法,在查明一5(庚20)煤层底板灰岩含水层赋水性、赋水规律、补给与径流条件及突水机理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一5(庚20)煤层底板灰岩承压水突水危险性研究。  相似文献   

11.
武成周 《科技信息》2011,(11):331-332
赵固一矿全区被巨厚冲积层所覆盖,且大部基岩较薄,煤层相对较厚,属于典型的薄基岩开采矿井。介绍了矿井开采技术条件,分别对地层分布、构造破坏、围岩物理力学性质、顶底板涌突水等进行了简要分析总结,针对各个开采特征提出生产实施意见,对于矿井安全生产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苏维涛 《科技信息》2011,(23):I0376-I0376,I0221
通过综合分析葛泉矿9#煤带压开采水文地质条件,制定科学合理的带压开采防治水技术路线;将井上下结合的钻探技术、物探技术、化探技术付诸工程实践,形成与带压开采技术相适应的井上下结合的综合探查技术体系;对煤层底板隔水层及本溪灰岩含水层的注浆改造可行性进行分析与论证,研究煤层底板注浆改造的工艺流程及相关技术参数,形成了一整套以煤层底板注浆改造为主体的带压开采综合防治水技术,具有系统完整性和综合性特点。  相似文献   

13.
针对煤层开采底板灰岩水害特点,指出了适合矿区底板水害预测预报方法,探讨了疏水降压、局部加固与含水层改造等底板水害防治技术的适用条件与实施效果,提出了工作面底板灰岩水防治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4.
煤层底板在煤层采动后会发生变形与破坏,煤层底板破坏特征是判断底板突水与否的重要依据。以杨柳煤矿10煤层底板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计算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分析煤层底板岩层在采动条件下的应力变化特征与岩体破坏特征。结果表明:10煤层底板平均厚度59.16 m,在开采条件下最大破坏深度为13.6 m,底板受下部灰岩水影响的可能性很小。该研究可以为分析煤层底板突水机理与底板水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华北型煤田邯邢矿区大采深高承压水和下组煤开采条件下9起较典型的煤层底板承压突水实例进行深入系统分析,基于时空4维结构概念,首次提出了"分时段分带突破"的煤层底板突水机理,即从空间上在上组煤2号主采煤层至煤系基底奥灰强含水层之间,以薄层灰岩含水层和因采动影响而产生的各种破坏损伤及原始导升裂隙带等,按阻水能力大小划分11个阻水"分带";从时间上按煤层底板渗水及突水通道形成进程划分4个"时段"。鉴于邯邢矿区矿井深部煤层和下组煤开采受奥灰承压水威胁现状和保水开采需要,提出了奥灰岩溶水上带压开采的"区域超前治理"水害理念、"超前主动、区域治理、全面改造、带压开采"防治水指导原则和底板阻水能力评价方法;相应成功地研发了区域超前治理关键等技术体系,特别是地面多分支水平钻进关键技术研究,取得了很好的安全技术效果,创新了大采深矿井和开采下组煤奥灰水害治理方法与技术,为安全开采受承压水威胁的煤炭资源,保护煤系基底奥灰水环境提供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通过屯留矿井下现场水文钻孔实测研究,证明该矿区太原组灰岩含水层与奥陶系灰岩含水层是两个完全独立的含水体系。现场实测太原组灰岩含水层分布均匀、范围广、渗透性好,可以作为奥灰水突水监测层。根据太原理工大学奥灰水突水监测理论与技术和屯留矿区现有的矿井开拓开采系统,设计了突水监控网,以对全矿区实时监测,保障安全开采。  相似文献   

17.
湖南省松宜矿区是一个典型特殊的岩溶充水矿床。矿井既受开采煤层顶底板灰岩水的威胁,又受降雨量、降雨强度的控制。随着降雨暴涨,矿井涌水量大,采取强排投入大量资金,矿井安全尚无可靠保证。采用“双浆液”注浆堵水工艺技术进行注浆堵水和破碎带注浆加固施工后,均取得了明显效果。特别是尖岩河矿避免了淹井。表1,参2。  相似文献   

18.
针对淮北矿区山西组煤层开采底板灰岩水害特点,指出了适合矿区底板水害预测预报方法。探讨了疏水降压、局部加固与含水层改造等底板水害防治技术的适用条件与实施效果,提出了工作面底板灰岩水防治的技术路线,即:预测、探测、治理和评价。  相似文献   

19.
谢一矿是一个已开采半个多世纪的高瓦斯双突矿井,地质条件复杂,浅部-660m水平以上可采煤层已基本采完,-480-320 m A组煤受底板灰岩水威胁及周边复杂的水文影响,一直未能回采.随着防治水工程的实施和防治水技术的日臻成熟,谢一矿对42采区-80~-320 m A组煤进行了试采.  相似文献   

20.
朱庄煤矿是一座生产能力2.2Mt/a的大型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发生突水的3628综采工作面位于Ⅲ62采区中下部,开采煤层为山西组6煤层,含煤地层之下为太原群灰岩。工作面走向长860m,倾斜宽115~192m,煤层倾角5~9°,厚度2.6m左右,机巷、风巷底板标高分别为-356~-378m、-350~-373m,里高外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