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创造性地把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同党的根本性质。根本宗旨和历史使命联系起来,把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有机统一起来,赋予党的先进性新的时代内涵和本质规定,形成了一个具有完整性、准确性、科学性的理论体系,这是对无产阶级政党建设规律认识的历史性飞跃,是新的历史时代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 一、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居于“三个代表”的首位,是“三个代表”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决定社会历史的进程中,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7年,历史的长河里不过一瞬,但在我国人才发展进程中却值得铭记。2003年12月19日,载入我国人才工作史册的特殊日子。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胜利召开。会上,党中央作出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科学判断,提出了建设人才强国的伟大战略,勾勒出新时期加强我国人才工作的宏伟蓝图。此后,我国人才工作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3.
闽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大格局中显露闽南人民审美意识和该地人文特点的地方文化,它包含着闽南人民的民情风俗、宗教信仰、用语习惯以及生活方式等等,其内涵传承了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精华。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和社会因素,闽南文化由闽南移民传入台湾,在台湾与当地文化景观融为一体,成为台湾人民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后来台湾历史出现了局本占据五十年和国民党据台的特殊性,但闽南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有机部分,在台湾的传播与影响从未间断。(一)闽南文化台湾乡土文学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它突出了台湾乡土文学防反帝反殖民…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人”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当今中国,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人民获得了前所未有丰富的物质生活。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人”的工具理性也在侵蚀着伦理领域,对我国当前如何来构建和谐社会提出了重大的伦理挑战。本文试图通过对“经济人”与构建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出发来进行探究,为解决在我国当前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所遇到伦理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从而为我国最终走向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住宅作为城市建设的主体,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物质文化和社会意识观念条件下,都有其相对应的住宅建筑形式,它反映了历史时期的面貌。温饱型生活的时期,人们只要有一间能遮风避雨的住房、有一张床能将就安寝就可以了,对于住宅的拥挤,卫生设...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中,邓小平同志以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为我们树立了以坚持毛泽东思想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相统一的典范,为我们党科学地对待毛泽东思想指明了方向。一、在坚持的基础上发展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中国人民走向胜利的旗帜。如何科学地对待毛泽东思想,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我国新的历史时期领导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中闪的首要任务。历史把如何科学地对待毛泽东思想这个重大课题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邓小平同志担当起历史重担,对这个课题做出了科学的回答。他指出;科学对待毛泽东思想就是要把坚持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党三代核心领导人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人民利益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重要财富。 毛泽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中国共产党第一代核心领导人毛泽东创立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利益观,是把马列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所要奋斗的事业,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反帝反封建、变革落后的生产关系,建立社会主义的新中国。这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历史上的一场开辟性的社会革命。毛泽东在分析了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和目的后指出:“我们的…  相似文献   

8.
目前,为适应高校发展的大众化、国际化、品牌化、竞争的炽热化的要求,高校管理中“博士官”的大量出现,既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博士学们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方式。然而,“博士官”从它产生之日起,高校内部对此见仁见智。笔认为:此评价的是非曲直,既有合理之处,但大多是历史的体系积弊造成的。可见,在中国高校重新定位其办学理念、主体所属、价值观等问题实属必要。  相似文献   

9.
"教授会"与中国高校管理体制改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改革中国高校管理体制,发展中国高等教育的关键有二:一是继续扩大高校的办学自主权,二是在高校内部引入民主管理机制,强化学术权力,约束和监督行政权力,实现“学术自由、教授治校”。在此方面,“教授会”这一有着近千年历史的成熟的组织形式有着巨大的能量发挥空间。  相似文献   

10.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的对外态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对外严厉禁烟、维护民族利益,体现中国政府和人民禁毒的决心和勇气,这是应当肯定的。但是,冷静对这段历史进行思考,就会看出,清政府在对外态度上存在严重问题,产生了不良后果。本文拟就此问题作一考察和分析。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在对外态度上存在的问题表现在如下几方面:1、鄙视夷人、官奏不直接交往、不对话。鸦片战争前,西方国家已有近ZOO年的资本主义发展历史,世界形势已发展巨大变化。可是,请政府还是以传统的眼光看外国,视外国为“藩服”,外人为“化外蠢愚”之人,称道自己是“天朝上国”、“为天下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