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回顾了自现代主义建筑传入中国后,建筑师对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结合的探索之路。在此基础上,从精神层面与物质层面展开探讨中国传统建筑的现代化途径。提出当代中国的建筑师应以积极的心态加强自身修养,体验并深入研究本民族的建筑文化,并从空间与形态入手,潜心钻研传统建筑的当代表达方式,以抽象手法在彰显民族象征性的同时取得国际认同感,在理论和实践上开辟一条传统建筑与当代建筑融合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本篇论文主要阐述的是传统民间艺术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通过对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在包装中的表现形式和创意构思的初略认识。引出不能将设计创意点停留在单纯的视觉形态上,而是要深入到民族文化的精髓中去,使传统风格的包装设计、恰当、准确地运用仿古手法,从而使我国传统民间文化在包装设计上发挥的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3.
试论岭南建筑中的绿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岭南传统建筑和园林中的绿化形态和把现代岭南公共建筑与庭院相结合的创新设计手法,揭示了岭南建筑绿文化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并从社会、哲学、生态、人文等角度,阐明它的深远意义。为21世纪建筑创作寻求启示。  相似文献   

4.
从中国传统民居装饰中的动物、植物、器物、符图和人物吉祥图案五个方面论述了丰富多彩的传统建筑装饰图案“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它所潜隐的观念化的象征意义更能表达中国传统建筑空间形式上的诉说力。  相似文献   

5.
各个民族都有着其独特的文化,而建筑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体现。一种建筑样式的出现,它反映出了一个民族的生活模式、生活水平和生活情趣。在当今世界现代经济建设迅速发展的今天,经济越是发达的国家,越是注重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将民族建筑符号化、抽象化,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等将民族建筑元素运用到现代建筑当中,满足现代人们由于长期文化归属感缺失带来的精神回归需求。  相似文献   

6.
基于建筑思潮发展的复杂背景,战后台湾建筑呈现出民族主义与现代主义间复杂且不易整合的矛盾。通过诠释王大闳先生在国父纪念馆设计中展现的国际样式与民族形式、东方韵味与西潮风情、现代性与纪念性的整合共生手法,探究战后台湾建筑演进过程中民族性与现代化的整合共生机理,并探寻其对中国大陆建筑传统与现代整合共生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从生态和文化的角度分析地域性建筑的创作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地域化建筑的生态特征和文化特征,以及利用现代生态技术手段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地域性建筑的方法。最后例举了武汉建筑地区环境特色及相应设计手法,作为对地域性建筑生态设计的初探。  相似文献   

8.
依据对中国传统建筑防风设计思想与方法的研究,从总体规划、场地设计、建筑形式、谇形变化、构造与结构等方面,提出了八点可资借鉴之处,对当代建筑的规划与设计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现代建筑形式在我国的地域化发展历程,探讨了现代建筑地域化面临的巨大困难,指出按照传统的形式主义创作手法来实现现代建筑地域化是行不通的,对待现代建筑地域化应有新理念,指出隐性继承、以人为本、挖掘场所特征、保护和发扬乡村地域特色是继承传统地域文化,实现现代建筑地域化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皖西南地区是一个地形地貌十分丰富的地区,由于自然环境、气候条件的差异,民族文化的长期积淀,形成了卓有特色的山地建筑.传统山地建筑的营建,民间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和处理手法,在复杂的地形上,经过人工的精心雕琢,使建筑与地形、地势巧妙结合,建成了具有山地特色的传统建筑.这些具有传统山地特色的建筑,在其视觉造型方面,都有着不同于平原建筑的特色.为深入了解当地传统山地建筑视觉造型的特色及其因果关系,文章从山地建筑的接地形态角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论述为了建筑的创新,要赋予建筑以现代内容和民族气息,并注重传统风格在新建筑中的继承。  相似文献   

12.
李斌 《工程与建设》2006,20(5):433-434
加快推进高技术建筑的中国化是极为迫切的,同时也需要做出更为艰巨的努力。为此首先要正确理解高技术建筑地域化的本质,它要求建筑师将建筑所处基地的地域元素贯穿于建筑设计之中。其次,应继承与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实践中继承与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此外,还应进一步加强对中国传统建筑技术的挖掘与现代化运用,传统技术的现代化能促进地方特色、传统文脉的有机生长,使高技术建筑在中国能发展为一个新的充满生机活力的有机体。  相似文献   

13.
洛阳的新建筑形式在城市建设改造过程中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它在对继承传统和体现时代精神方面都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形成了多样化的设计语言,而多样化的建筑形式共同形成了良好的城市风貌。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一滑动支座仿古建筑结构的方案进行了抗震试验研究,通过模型试验,得到试验结果,对该类建筑的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已经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不仅其构造技艺令人叹奇,它的美学造型更令人叹为观止。论文以结构设计为主线,从技术结构、形态结构、设计几何学等角度对侗族传统木结构建筑的结构设计手法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6.
从风水的含义及其哲学思想出发,分析了风水在传统村落建筑的选址、规划布局和营造等方面所包含的科学生态观念,通过发掘中国传统建筑的生态思想和手法,为发展、运用并推广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建筑提供了启迪.  相似文献   

17.
现代建筑的结构构思已渗透到建筑设计的单体,群体乃至城市规划的各个领域中,对结构构思的理论、思路、手法及想象力作了基本阐述,从建筑功能,建筑艺术的不同角度研讨结构构思的思路与设计手法。启迪和鼓励建筑师在建筑设计时的想象力和独创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对小品建筑定义和区别的基础上,指出小品建筑在实际生活和建设中的重要性和设计上意义,从思维方式角度出发提出相应的构思技巧,并结合工程实例探讨了小品建筑的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19.
茨威格和张爱玲塑造形象艺术手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茨威格和张爱玲都以善于刻画人心而著称,但在具体的艺术手法上却十分不同。这可归结为他们受弗洛伊德理论的影响不同,更由于中西思维模式和民族文学传统不同。对他们塑造形象的艺术手法的比较,不仅能加深对两位作家的认识,对文学创作本质的了解,更能从中领悟中西思维模式、文学传统的不同。  相似文献   

20.
概要介绍了中国玻璃发展中心的设计,阐明建筑格调、环境和建筑个性的处理可以借助简单、明确的造型语言和突出重点的一般手法达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