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风传感器风向编码器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风传感器测量风向的主要部件是一种利用格雷码编码的编码器,在已有编码器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对发光管和光敏管及码道的重新排列,重新设计转动部件,改进了风向编码器的结构,使新型风传感器的机体体积更小、重量更轻,结构简化。  相似文献   

2.
介绍最新研发的风力发电机专用增量式光电编码器。它由光机电一体化的读数系统、准直光源、光栅盘、阵列接收光敏元件和特殊的绝缘结构组成,性能稳定,工作可靠。  相似文献   

3.
小型绝对式光电轴角编码器电路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实现绝对式光电轴角编码器的小型化和智能化,设计了一种基于DSP2812和数字电位计的小型绝对式光电编码器处理电路。提出采用全数字化处理的方法实现粗、精码信号的处理;利用DSP内部A/D转换器实现粗码信号的放大、整形等功能,取消人工调试机械电位器及放大器、比较器等硬件;同时,将编码器精码信号幅值偏差、稳定性偏差的实时补偿算法嵌入到处理电路中。以16位编码器为实验对象,测试电路性能。实验表明,新设计的处理电路的直径仅为36 mm,且光电信号幅值变化率≤2%,直流漂移量≤2%,实时补偿时间约为2 s。其性能可靠,实现编码器机电一体式,缩小了航天设备的体积,且有效提高了编码器的环境适应性和测角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系统介绍了单码道均布式绝对位置编码序列的性质,并给出可用序列在码型和段数方面的几点约束,同时还应用卡诺图均布式绝对位置编码理论设计了11位字长2046个位置绝对编码序列.应用该序列制作了码盘,设计并实施了小型高精度的单码道均布式绝对编码器样机,其硬件电路分为译码、置零和并串行输出接口3部分,并行接口可直接用于显示,串行接口符合RS-485标准,同时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设计了按键式电置零功能.  相似文献   

5.
一种改进的QC-LDPC码及其编码器FPGA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提高低密度准循环奇偶校验码(quasi-cyclic 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codes,QC-LDPC)的编码码率灵活性和降低该码的实现复杂度,提出了一种改进的 QC-LDPC 码构造方法,并通过构造校验矩阵设计出了几种高码率码型,仿真结果表明该码在中、长帧长时性能优于相近参数的传统 QC-LDPC 码;针对该码型设计了一种基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的编码器硬件架构,通过存储地址指针实现对校验矩阵的存储,使得编码器能灵活地实现变码率和变帧长编码。采用 verilog 硬件描述语言在 Spartan-3 XC3S1500芯片上实现了编码器。综合结果显示:新的硬件编码架构较基于移位寄存器的传统 QC-LDPC 码的编码器硬件架构,在编码延时保持相同而硬件资源大幅降低的情况下,编码器系统的最高频率达到了225.174 MHz,能满足高速编码需求。  相似文献   

6.
~~图 2 光学编码器的结构  传感器光学系统由一根光缆 (内含 4根光行 )、两组固化的聚焦式光纤探头、4个光纤连接器及光码盘组成 .输入光纤和输出光纤的端面分别固定在两个聚焦透镜的焦点上 ,聚焦透镜之间就形成了平行光 .光码盘是一个沿圆周刻出与液位变化对应 1 0 0个齿孔的薄盘 ,当光码盘因被测液位的变化而转动时 ,对两个光纤探头内的红外光分别进行调制即遮挡或通过 ,形成光脉冲 .调制后的两组光信号返回各自的光纤 ,沿光缆传输回控制室的二次仪表 .之所以要采用两路光纤探头 ,是因为不仅要记录液位变化的大小 ,而且要判断液位变化…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分析RS编码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RS编解码的实现方式并在一个FPGA芯片实现多种RS编码方案,设计出适应于不同信道的RS码编码器,该设计结果在实际应用中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8.
张团刚 《科技资讯》2010,(36):76-76
周向打捆机在热连轧中完成带卷圆周方向的打捆,以沿钢卷外圆周的方式对钢卷进行二或三道打捆,控制程序采用西门子S7-300。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ADSP—BF531的MP3音频编码器的实现。针对BF531的系统架构对MP3编码器进行了优化,包括滤波器组、联合立体声处理以及码流的分配等模块进行了优化。本编码器在消耗MIPS以及memory比较小的情况下,能够获得接近CD音质的编码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以HEIDENHAIN RON786C型增量式编码器为代表详述了一种独特的距离编码机制和利用距离编码的快速找零算法,并结合其在三轴转台项目中的实际应用,提出了在摆动旋转系统中进行自动找零的完整方法.根据理论分析及实验验证,该找零方法在快速性、精确性、抗干扰能力以及对系统性能的要求等方面相比一般增量式编码器仅通过零位刻线进行找零的方法具有突出的优势,而算法本身也相当简便.从功能上讲,该结构和算法相当于将增量式编码器用作准绝对式编码器,因此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1.
DSP控制的电动机转速测量方法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达到电动机高精度速度控制的目的,采用TMS320X24X系列DSP的正交编码电路和光电编码传感器配合,提出了一种电动机数字测速方法,介绍了测速原理与编程技巧,并提供了经过实时调试的汇编源程序,实验结果显示转速测量精度高,系统具有良好的调速性能。  相似文献   

12.
分析研究了 RS码的编码原理 ,使用 MAX+PLUSII软件和 VHDL硬件描述语言 ,采用自顶向下设计方法设计 RS(2 5 5 ,2 3 9)码编码器 ,并装入一片到 Altera公司的 FPGA芯片 EP1 K3 0 TC1 44 - 3 ,而且就工作频率和器件面积问题对设计进行了改进 .  相似文献   

13.
针对DVB-S2标准中的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提出了一种LDPC编码器设计结构. 该结构巧妙地利用了输入数据的随机特性,显著降低了计算电路的功耗.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两路并行的编码器设计方法,将编码器可处理的信息速率提高到原来的2倍. 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 XC4VLX25-10SF363上实现了两路并行的多码率LDPC编码器. 经实验测试表明,编码器工作稳定,处理速率高达328Mbit/s,可满足同步数字传输体系(SDH)高速传输的应用需求,同时,该编码器具有通用性,经过重新配置可实现具有类似校验矩阵的LDPC编码.  相似文献   

14.
基于全交织的Turbo码方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Turbo码编码器的组成及码序列交织的原理,提出了一种全交织的Turbo码方案,码距离分析表明,该方案能减少输出码组中最小汉明距离码字的分布,提高系统对突发误差的抗干扰能力,仿真结果显示,采用该方案可得到0.5dB左右的最大编码增益。  相似文献   

15.
小型光电编码器动态误差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克服传统编码器检测系统制造成本贵、检测过程复杂、检测点数少、手动操作精度低、不能实现动态性能检测等缺点,设计了小型绝对式光电编码器动态误差检测系统,开展了对小型光电编码器动态误差检测的研究. 对比分析了国内外传统光电编码器误差检测技术的优缺点,提出了采用简单易行的比较法对光电编码器进行动态误差检测的方法;建立了光电编码器动态误差检测系统,并完成了动态误差检测系统的关键技术设计;对所设计的动态误差检测系统进行性能测试,并利用该装置对某光电编码器进行动态误差检测. 经过测试,该动态误差检测系统能够实现在0~90 r/min转速下,对不高于16位的小型绝对式光电编码器进行动态误差检测,其检测精度为1.22".   相似文献   

16.
基于Wishbone总线接口的LDPC码编码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传感器控制系统中,Wishbone是SOC的三大总线标准之一.文章采用可重构的方式设计了一种基于Wishbone总线的LDPC码编码器,可以运用到传感网的无线通讯中.该设计采用RU算法,减小了编码复杂度,将电路设计成流水线形式,可以根据编码器工作状态自适应地响应总线上的信号.对码率为1/2,码长为255、510和10...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用FPGA实现交织编码器的设计,详细阐述了交织编码原理,并给出了交织编码器的电路设计及仿真结果,并通过实例验证了硬件的可靠性、通用性以及设计升级的方便性。  相似文献   

18.
多址干扰(MAI)是影响光码分多址(OCDMA)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为了减小MAI的影响,通过对LSOOC码修正,提出了一种适合光谱幅度编码光码分多址(SAC-OCDMA)地址码的构造方法.分析了码字特性,设计了可调谐FBGs编解码器,阐述了编解码原理.分析结果表明,该码字容量大,编解码方法简单,在光源和信道理想条件下可以消除多址干扰.  相似文献   

19.
基于标定原理的单磁极编码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光电编码器相比,磁性编码器结构简单,易实现微型化,且不受尘埃和结雾的影响。但其分辨率和精度较低且难以提高,严重制约了其发展和应用。针对单磁极编码器,提出一种基于标定查表的信号处理方式,用高精度光电编码器进行标定,采用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进行信号处理,采用两相电压分区间查表得到角度值,突破了技术瓶颈,实现了分辨率31 757 p/r、精度12位(4 096线)的角度输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