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人有了智慧,他(她)的世界里永远有惊喜,那些都是创意的物质呈现;生活有了智慧,每一天都有新的收获,那是用成长和阅历兑换而来的平淡与从容;集体有了智慧,整个团队总是那么活力爆棚,那些都是奇思妙想的直接碰撞;企业有了智慧,市场份额分分钟飙涨,那是用思维与胆识集结而成的经济回报;城市有了智慧,整个世界将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每一个变化的出现,都会让生活更美好。智慧城市,这一"互联网+智慧"在城市进程中的具体演绎,是集大数据、云科技、物联系统为一体的都  相似文献   

2.
《科学之友》2014,(5):79+78
<正>文人墨客、遗风雅韵,文化里的春天向来都是阳春白雪居多,武枪弄棒、划拳谋掌之辈,在文人眼中,不过是群靠力气甚至暴力过活的大老粗,似乎他们身上散发的永远只有浓浓的火药味,和杵逆这个世界的暴戾之气。可咏春拳宗师叶问、功夫王子李小龙,还有不少陆续成为世界体育竞技项目的格斗武学奇才,相信不少人熟谙以他们为原型的银幕形象,甚至有不少爱好者深悟其一招一式间潜藏的武术精髓,那绝不是简单的、只流于拳掌的粗条功夫,它  相似文献   

3.
<正>●汽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有三大核心目标:安全、舒适、便利,而这三大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智慧汽车的概念,智慧汽车就是通过借助电子技术和车联网技术,更加安全、更加环保、更加便利地来实现无人驾驶的终极目标。以整车厂、知名IT企业、零部件供应商为首的三股势力均积极投入了这块目前还处于无序竞争的蓝海。智慧汽车是近几年才出现的名词,以前人们谈到的是智能汽车或者汽车的智能化,随着电子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才逐渐提出智慧汽车的概念。智慧汽车的概念从广义上可以指汽车上某个零部件的智能化,如智能大灯、智能雨刮、车道偏离提醒等;从狭义上讲智慧汽车就是具有人类智慧的完  相似文献   

4.
<正>六月,初夏的季节,炎热的气息包围着城市的每个角落,是否有一片清幽的所在掩于墨绿如染的新荷之下?是否有一处心灵的花园送淡淡馨香人你我鼻息?本期《科学之友》将会带您走进不一样的六月。智慧城市智能生活智慧城市,其实就是"互联网+智慧"在城市进程中的具体演绎,是集大数据、云技术、物联网为一体的都市新概念,如今它已在多个城市逐步落地实行,  相似文献   

5.
王家耀 《自然杂志》2012,34(3):139-142
适应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和信息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城市”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为政府、企业和公众提供了良好的服务,但是也存在许多问题。网格、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的出现和应用,给解决“数字城市”面临的问题带来了机遇、创造了条件,“智慧城市”应运而生,由“数字城市”向“智慧城市”演化成为社会关注的主题。网格、物联网、云计算等是实现“数字城市”向“智慧城市”演化的关键技术。“智慧城市”将推动城市智慧服务和智慧产业的发展,提升进入21世纪信息化时代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智慧系跨学科的研究热点,是人类追求美好生活、提升生命质量、增进文化与文明不可或缺的要素.创造性作为智慧的核心,对其研究进行阐述能很好地反映智慧的本质和揭示智慧活动的规律.已有创造性研究显示,假设检验主要激活了左侧前额叶、前扣带回、小脑和丘脑等区域;顿悟思维激活了双侧额叶、前扣带回、颞叶、顶下小叶和小脑等脑区;创新设计多与颞叶、前扣带回、前额叶和丘脑有关;定势和批判思维则主要与右侧前额叶、前扣带回和丘脑有关.基于创造性智力与智慧的内在关联,上述结果表明,智慧与双侧额叶、前扣带回、颞叶、顶下小叶以及丘脑等区域有密切关系.未来研究需联合多种高精度信号记录技术和实验范式,并在仔细分析智慧内涵的基础上来对整合了价值观的智慧的认知过程和脑机制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7.
智慧是人们生活实践的基础,人类如果没有智慧就根本无法生存。那么看似安静的植物有智慧吗?  相似文献   

8.
说到智慧,人们总以为它是人类的专利,然而,近年来的科学考察和研究表明,除了人类,其他动物也有自己的智慧,尽管这种智慧与人类智慧不可同日而语.动物在长期的生存竞争中练就了自己独特的生存技巧和智慧.这些智慧与技巧往往非常高超和精巧绝伦,有时让"万物之灵"的人类也自叹不如.  相似文献   

9.
<正>许多人坚持认为,智慧城市尚在云中,无所循迹。其实,不少智慧应用已经诞生在我们身边,只是它们悄无声息地落地,人们难以觉察罢了。不信,且看小编为大家盘点那些最闪亮的智慧城市应用。出行之智慧快的、滴滴尝试解决人们的打车难题;高德、百度则致力于解决寻路问题。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提供商中兴通讯  相似文献   

10.
阳君 《科学之友》2010,(4):32-32
<正>音乐以鲜明的节奏和优美的旋律为人类描绘了一个完美的世界。换句话说,音乐是人类思维的特殊表达形式,是人类智慧的产物。反过来讲,音乐欣赏有助于开发智力,这便提出了一个很有魅力的命题。  相似文献   

11.
<正>我们的智力是由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这五个因素构成的。“注意”是心理活动(意识)对事物有选择的指向和集中,“注意力”则是具有注意的能力。因为“注意”,我们才能排除干扰,集中精力感知事物,并深入地思考问题。没有“注意”,观察、记忆、想象和思维等智力因素将得不到一定的支持而失去控制。注意力是智力的前提,犹如智慧的“天窗”。提升注意力,会为我们打开智慧的“天窗”。  相似文献   

12.
胡冬雪 《世界科学》2013,(12):58-59
●智慧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智慧城市架构主要包括智慧基础设施层、信息网络支撑层、智慧服务层、智慧应用层四个层次。智慧城市建设的最终目标是让城市更智慧。让生活更美好。  相似文献   

13.
<正>1956年,当一群计算机科学家精英汇聚在美国汉诺威市的达特茅斯学院时,开创了一个他们称之为"人工智能"的时代——当时人们对人工智能的前景是相当乐观的。基于开发机器智能的基本原则是建立在"对人类智慧本身透彻理解"这样一个假设之上,人们有理由认为:对于人类学习能力的各个方面,或人类智能的任何其他方面,原则上已经得到了充分的阐述,让机器模拟人类智能也是完全可能的。到底什么是人类智能?如果你问上10个人,至少会有11种答案。对于哲学家来说,智慧就是渊博的知识,对于心理学家来说,智能则是智力  相似文献   

14.
外星智慧是什么样子的?这是一个古老的问题——几乎与科幻小说的历史一样古老。总体来说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外星生物与人近似,因为从生物学的观点来说很难为智慧生物再设计出一种更好的方案;另外一种则认为它们应该完全不像人,因为人体是千百万次进化选择的偶然结果,没有任何理由认为其他世界的智慧也会具有人形。当然这些还是基于生物学的讨论,更前卫的观点则认为;脆弱的有机躯体只是生物进化链条中的一环,智慧的载体早晚会为无机材料所取代。最远离现有科学体系的观点则是:智慧的最高形式很可能不再需要物质载体,而将以能量的形式存在……著名科幻大师A.C.克拉克在其(2001:太空奥德赛》中曾以大量篇幅对此进行了讨论。 那么当人类与这些形形色色的外星智慧遭遇之后,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呢?会不会像威廉·戈尔丁(英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在科幻短篇《大蚂蚁》中所描述的那样,人类会因恐惧和厌恶对方那与人类相距甚远的形象而对这种善良的生命无所顾忌地杀戮呢?在《嵌合体,早上好!》中,似乎上演了同样的悲喜剧情:“嵌合体”是一种与人类毫无共性的智能,其文明与人类文明的发展轨迹也截然不同;由于这种距离的存在,导致了人类开始时的误杀;但通过进一步的了解和互助,双方终于实现了交流……具体故事  相似文献   

15.
大自然最伟大的创造是人类———这绝无仅有的万物灵长,科学家惮精竭虑,至今还未曾在宇宙中找到与之类似的智慧生物;人类最伟大的创造是文化,文化博大精深,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与果实。然而,创造与毁灭,传承与遗失,总是在相生相随。日月经天,星汉灿烂,孕育出地球的生机盎然;万物欣  相似文献   

16.
人类与宇宙     
<正>地球上,我们独霸称雄:现代人是星球上最聪明、影响力最大、破坏性最强的物种。我们强势,自己命名整个地质纪元:人类纪。然而,还存在一个完整的宇宙。我们该如何用宇宙的尺度来衡量它?人类真的是宇宙间唯一的智慧生命吗?如果有  相似文献   

17.
正孩子们可以在室外自由地玩耍,老人们随处都可以跳广场舞,人们出行乘坐的无人驾驶汽车在专属道路范围内行驶,没有交通拥堵,没有空气污染,每个城市都是一座花园。这是人们对未来城市生活的美好憧憬,有清新的空气,有发达的智慧交通系统,有自动驾驶的汽车……令人无限向往。智慧城市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股互联网+飓风,各国都在积极投入和建设中,一旦建成,将涵盖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但首当其冲需要解决的是城市交通问题。随着物联网技术的日益完善,专家们纷纷提出了智慧交  相似文献   

18.
有不止一位科学家曾为此感慨,认为诞生于我们地球上的生命是一个奇迹。尽管 他们并不排除其他世界也有产生生命的可能,但还是对地球生命的诞生和发展叹为观止。 地球生命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但是那些研究外星生命的科学家们认为,宇宙生命将以更多 的形态存在,为了适应环境它们将千姿百态,无奇不有,而由此进化出的文明形式也将不尽相同, 多种多样。比如,相对于我们由动物直接进化出的人类智慧来说,也可能会有以植物为基础发展起 来的智慧,或者以无机物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智慧,甚至有些科学家走得更远,探讨了晶体智慧和能量智慧的可能! 当然也有一些科学家持比较保守的观点,例如,科幻作家阿西莫夫就曾指出,不要说其他形式的生命形态,就连与人类同属动物的海豚(或类似的动物种类)都不可能发展出文明来,因为流线型的构造使它们难以进化出构造精巧的前肢,因而难以发展建构出一个宏大的技术文明来。 但是当环境发生变化时呢?当初的人类,不就是因为环境的恶化才不得不下地行走昂首直立的吗?假如有一天——仅仅是一种假设——海洋干涸了呢? 也许可以,也许不行;也许,《生命应该常青》只是一种幻想,但也许,它正是我们所要得到的答案之一。  相似文献   

19.
<正>外星智慧生物是否真实存在?是否曾经光顾地球?他们长什么样?与人类又有什么不同之处,这些问题一直众说纷纭。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关于外星人的传说。  相似文献   

20.
<正>对于人类来说,500光年的距离,似乎是无限大的。仰望星空时,我们不禁会想:在这个无穷的宇宙中,我们会不会有其他兄弟、伙伴呢?其实,乐观的科学家已经告诉我们,宇宙中一定会有和人类一样,具有高等智慧的同伴。而我们之间这心与心的距离,或许就是500光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