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基于投入产出模型从最终使用的角度分析了消费、投资和出口扩张对收入水平及收入差距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扩大投资和出口,扩大消费需求不仅对提高收入水平有显著作用,而且对缩小收入差距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定量测算影响房地产业快速增长的因素对当前宏观经济调控有着重要参考价值. 为契合房地产业与居民消费高度相关的特点, 采用将居民部门作为内生变量的投入产出局部闭模型, 建立了基于投入产出局部闭模型的结构分解分析技术. 将房地产业增长分解为技术进步、劳动报酬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消费方式、 固定资本形成等因素, 定量测算影响房地产业发展的各因素的贡献大小. 结果表明:房地产业的增长应主要归因于固定资本形成、居民消费方式的变化以及技术进步, 劳动报酬率的下降制约了房地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多部门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多部门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法,将整个经济系统的总产出增长完整分解成十个部分,并与一定的经济意义对应起来(主要有:劳动配置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劳动投入总量变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单位劳动投入产出水平变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资本配置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资本总量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单位资本投入产出水平变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后结合实际数据对中国经济增长(1990年-2000年)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该段时期内,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有三个:资本投入总量的增加,对增长的贡献份额为45.5%;单位劳动投入产出水平即劳动者生产效率的提高,对增长的贡献份额为40.2%;单位资本投入产出水平的增长,所创造的经济增长占总增长的份额为15.8%.  相似文献   

4.
把服务贸易进口与出口两个方面结合起来,构建VAR模型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协整理论与冲击分解等计量方法,对我国服务贸易出口、服务贸易进口、服务业发展之间的长期和短期互动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看,三者之间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服务业发展是服务贸易出口增长的Granger原因。从短期看,服务业发展的短期波动受服务贸易进口和服务贸易出口短期变化的影响,其中,服务贸易出口的短期均衡调整力度更为显著。同时,冲击分解结果表明,来自服务业发展的冲击对服务贸易进口和服务贸易出口变化的贡献率都较大。  相似文献   

5.
本文选取了中欧之间光伏产品贸易争端为研究案例,利用投入产出模型,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来研究中国和欧盟两个经济体在发生贸易争端之后贸易增加值所受的影响.结果显示,贸易争端使得中国一般贸易出口中的国内增加值下降4.88%,加工贸易出口拉动的国内增加值下降1.84%.与此同时,由于生产链条的全球化,中国出口品生产减少引致进口投入下降,进而使得从欧盟进口的相关产品减少,欧盟经济体对中国的出口增加值将下降3.93%.本文还分三种情形讨论了欧盟发起反倾销调查的救济效果,结果发现,即使反倾销不引起贸易转移,欧盟的贸易增加值也将下降1.3%,形成"双输"的局面.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价值链迅速发展和人民币汇率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研究汇率波动对出口中国内增加值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利用计量经济模型估计汇率波动对出口和部门进口的影响,进而利用反映加工贸易的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测算出口中国内增加值所受的影响.结果表明,汇率波动对出口增加值的影响比对出口额的影响更大,除了影响出口中的直接增加值之外,汇率波动还会影响进口品和国内品之间的替代,进而影响国内品中间投入结构和出口中的间接增加值.分贸易方式来看,汇率波动对一般贸易出口的影响更大,加工贸易在有限程度上缓和了汇率波动对总出口增加值的影响.对部门出口增加值而言,进口需求价格弹性较大的部门所受影响较大,加工出口比重高的部门所受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
出口对湖南经济增长带动作用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协整检验(co-integration)分析技术和Granger-Gausality检验方法,对湖南省的出口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湖南省的出口、进口与GDP之间存在唯一的协整关系,出口增长带动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对出口增长没有影响,接着采用统计计量指标,对湖南省10多年来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与拉动效果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和评价,以认清定位,找出问题,为湖南省制定外贸出口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针对美中贸易差额不断扩大而美国日本在华直接投资(FDI)与日俱增的特点,研究了美国和日本在华直接投资对中美贸易差额的影响.文章通过Johansen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等计量方法对美日在华直接投资与美中贸易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989-2006年,美中贸易和美日在华FDI之间存在互补关系,美日在华FDI对美中贸易总进口尤其是工业品进口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美中贸易总出口尤其是工业品出口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从而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美中贸易逆差的扩大.利用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引入FDI、实际汇率等变量,运用Panel Data方法进一步对美国在华制造业FDI对美中制造业贸易的影响力进行估计,发现流入中国制造业的美国FDI与进口呈正相关、出口呈负相关,即美国在华FDI越多,中国向美国出口的制造品将越多,而美国向中国出口的制造品将相对减少,进而恶化了美中贸易逆差.  相似文献   

9.
针对美中贸易差额不断扩大而美国日本在华直接投资(FDI)与日俱增的特点,研究了美国和日本在华直接投资 对中美贸易差额的影响.文章通过Johansen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等计量方法对美日在华直接投资与美中贸易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 结果表明: 1989--2006年, 美中贸易和美日在华FDI之间存在互补关系, 美日在华FDI对美中贸易总进口尤其是工业品进口产生 显著的正向影响, 而对美中贸易总出口尤其是工业品出口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 从而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美中贸易逆差的扩大. 利用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 引入FDI、实际汇率等变量, 运用Panel Data方法进一步对美国在华制造业FDI对美中制造业贸易的影响力进行估计,发现流入中国制造业的美国FDI与进口呈正相关、 出口呈负相关, 即美国在华FDI越多, 中国向美国出口的制造品将越多, 而美国向中国出口的制造品将相对减少, 进而恶化了 美中贸易逆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数字普惠金融提升居民消费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而这种影响是否存在空间溢出效应,以及空间溢出效应有何规律性,都有待深入研究.为此,基于2011-2018年中国26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本文从空间关联性角度对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居民消费的理论机制进行验证.实证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有效释放居民消费潜力,并且具有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与西部地区相比,数字普惠金融对东中部地区居民消费水平的拉动作用和空间溢出效应更显著;相较于三四五线城市,数字普惠金融更能够拉动一二线城市居民消费的增加.  相似文献   

11.
运用面板Biprobit模型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采用2005-2011年1000个样本农户的调查数据,对农户遭受消费信贷约束的程度及其所导致的福利损失进行了估计.研究发现:83.7%的样本农户遭受消费信贷约束,其中,55.2%的农户遭受完全约束,24.2%的农户遭受部分约束;由于信贷约束,样本农户的纯收入和消费支出分别平均减少了13.7%和25.6%.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了开发品种多样的消费信贷产品和工具,增加农户消费贷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我国城镇家庭横截面与时间序列结合资料建立了食品消费函数。结果表明地区因素是很重要的食品消费因子。对我国南方与北方家庭进行比较说明,在食品消费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因此,部分南方高收入省区的恩格尔系数比北方低收入省区要高。本文仅用五年数据,引入25个变量,从而消除了时间序列资料不足对经济计量模型应用的局限.  相似文献   

13.
企业能源消费导致的环境污染严重影响公众的公共健康水平,阻碍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运用演化博弈理论与方法,围绕公共健康损失赔偿大小,研究了公众与高污染企业能源消费行为策略选择的互动机制;运用数值实验建立了公共健康损失赔偿较小、公共健康损失赔偿较大以及公共健康损失与企业额外收益均较大三种博弈场景,展示了决策参数的不同取值和初始状态改变对演化结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不同场景下,公众参与下的企业能源消费行为演化路径的速度与策略均有差异.公众与高污染企业的策略主要由公众健康损失赔偿、企业转型成本及额外收益共同决定;公共健康损失赔偿较大、污染企业实行能源转型策略比例达到95%以上与企业额外收益足够大时,公众与污染企业最终分别演化为不参与环境管理和实行能源转型策略.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公共健康水平的提升提供相应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放松效用贴现因子不变假设,认为人口老龄化可以通过改变效用贴现因子来对经济系统的平衡增长路径产生影响.如果不考虑技术进步,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重,代表性消费者对未来的重视程度将会降低,导致稳态消费水平降低.如果考虑技术进步,老龄化虽然可以通过效用贴现因子减低消费水平,但也可能提高技术进步,进而提高人均消费水平.基于CHARLS 2013年度的全国调研数据,实证结果表明家庭财务状况与消费水平正相关,较高的收入和资产可以提高消费的水平,这一关系在分组稳健性检验和个人资产、攀比效应稳健性检验中均成立.年龄与消费水平负相关,但在高龄老人中这一关系可能不显著.身体越健康的老人消费水平越低,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居民和老龄居民均有相对较高的消费水平.  相似文献   

15.
作为潜在的最大自由贸易区以及中国应对TPP(trans-pacific partnership)的一项重要策略,RCEP(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谈判的迅速推进使其成为国际社会的热点议题,然而目前却鲜有研究在量化贸易便利性的情况下测算RCEP对中国的经济影响.本文利用改进的GTAP(global trade analysis project)模型,以时间成本量化贸易便利性,分别模拟了RCEP成员之间"关税削减"情景和"关税削减+时间成本削减"情景.发现关税削减只能使中国的GDP增长0.14%.然而,如果将时间成本的削减也纳入考虑,在"冰山效应"的拉动下,中国的GDP将增长1.41%,达到关税削减情景的10倍之多.此外,中国的消费、贸易及大部分行业的生产也都会因此受益.这说明贸易时间的减少将会给中国带来巨大经济效益,也说明忽视时间成本的定量研究严重地低估了贸易自由化潜在的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2011年9月1日我国实行新个人所得税法.个人可支配收入不仅受到直接税(如个人所得税),同时也受到间接税(如消费税)的影响.这两种不同的税收对社会福利、以及宏观经济运行到底会有怎样的影响?我国的消费税应该做出怎样相应的改革?本文建立一般经济均衡模型分析征收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消费税对社会福利水平及宏观经济各个方面的影响.以2010年经济运行数据作为基期校准各项参数,通过大量模拟计算显示,适当降低消费税税率、乡村居民个人收入税税率和适当调高城镇居民个人收入税税率,有利于乡村居民社会福利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其次,加大第一产业进口,或者减少第二产业出口,有利于两类居民社会福利水平、收入水平和消费需求增加;另外,第一产业净进口与第二产业净出口同步增长时,宏观经济各项指标均有改善,但是,第一产业将受到巨大冲击.最后,文章指出效用函数的替代弹性对社会福利总水平精度比生产函数的替代弹性的影响小.  相似文献   

17.
The economy as a whole and most of its constituent parts, like markets, government institutions, firms, or households, are inherently complex conceptual constructions. Micro-level diversity,decentralized interaction, self-organization, adaptation and learning, emergence, and evolution, are some of the fundamental features that the above entities share and that allow to classify them as being complex entities. In a complex economic system, existing structures of interaction are in constant mutation as individual agents contact and influence one another and, by doing so, reshape the macro environment in which socio-economic relations unfold. Notwithstanding the observed pervasiveness of complexity in economics, there are a few areas of economic thought where the discussion on the theme has gained an exceptional relevance. In this article, six of such areas are identified and their complex nature is highlighted and scrutinized. These pertain to:(i) Knowledge interactions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ii) Corporate design and organizational learning;(iii) Public policies directed at market regulation;(iv) Banking and financial markets;(v)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sustainability,and climate change;and(vi) income inequality.  相似文献   

18.
发展低碳经济不仅仅是一种经济发展方式的变革,而是涉及到技术创新模式、消费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变革的一场复杂的系统工程。创新低碳技术是必要手段、倡导低碳消费文化是关键环节、践行低碳生活方式是根本保证。只有对诸方面统筹把握、系统思考,才有可能推动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贸易自由化为前沿技术引进和知识溢出提供渠道支撑,成为后发经济体技术创新质量提升的重要引擎,但也可能会触发本土防御性技术创新行为,贸易自由化如何影响技术创新质量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考察.为此,基于2009-2018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统计数据,本文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贸易自由化对技术创新质量的影响及其空间效应.结果发...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elevance of the action research for design of technological solutions that lead to both system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active involvement of the community. The paper shows how this idea was implemented in a project for water resource conservation with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of rural areas in Colombia. Through the use of technology, a reduction in water consumption increases in awareness about the use of this natural resource, and the active involvement of the community were sought. Additionally, social processes related to the conserv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were addressed through a socio-technical approach for analysis and design. During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oft Systems Methodology (SSM), the participants and researchers created technological prototypes that allowed to: 1) give visibility to the community’s initiatives, and 2) save water in the household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importance of the design process of innovative solutions for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issues through the participative approach of action researc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