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粤北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粤北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分析了粤北药用植物资源的特点.根据目前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的三个层级,对粤北药用植物资源的研究与开发提出了五点建议.认为在逐步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如能合理的开发,粤北药用植物资源有望成为粤北地区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鹤庆白族地区民间药用植物资源,为该地区民间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深入鹤庆白族地区进行实地走访、调查、采集标本和分类鉴定,并进行植物分类学统计。结果:主要有民间药用植物资源104种,分属于53科。结论:鹤庆白族地区民间药用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且都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本调查为保护和开发利用该地区民间药用植物资源提供了基本资料。  相似文献   

3.
四川境内复杂的气候条件孕育了十分丰富的药用植物类群,本省的药材产量有也很大,中药产业是四川省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而另外一方面,四川省的药用植物资源总体生长于以森林为主体的资源生态系统里,近年来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迅速减少,某些名贵稀少种类甚至濒临灭绝.如何有效地把握药用植物在全省的分布状况、保护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宏观的规划管理、制定政策,预测其发展趋势,为中药产业的发展壮大提供坚实的资源基础,这些关系到政府决策,并对四川乃至全国中药事业的前途产生重大影响,这需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四川省药用植物资源进行全方位的把握,利用GIS技术,可以很好的整合涉及药用植物空间分布信息与属性信息的庞大数据,由此,我们建立起四川省药用植物地理信息系统,导入影响植物生长的多维地学因子和其他相关环境生态因子,不仅可以直观表达药用植物的分布信息,同时还可以进行综合分析,为实际生产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4.
黄石蕨类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黄石蕨类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现有蕨类药用植物25种(含变种)。为合理开发利用蕨类药用植物资源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武冈云山森林公园药用植物的实地调查、分析和重要药用植物的介绍,提出了武冈云山森林公园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分析药用植物资源利用历史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了我国、欧盟、美国、日本等国家开发利用药用植物资源的现状,针对我国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分析结果可为未来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可靠参考.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西北地区文献资源建设的特点,分析了西北地区文献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西北地区文献资源建设的建议,着重介绍了西北地区文献资源建设的共建共享工程.  相似文献   

8.
蒋绍平 《甘孜科技》2004,25(1):46-48
甘孜州中藏药用植物极为丰富,品质上乘,由于乱采乱挖,千万许多药用植物面临濒危,植被大面积被毁,且中藏药产品档次较低。合理开发利用中藏药用植物资源,发展人工种植、培育、驯化,提高药用植物产品科技含量,才能实现甘孜州中藏药用植物可持续发展,达到保护植被和广大农牧民臻富奔小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选择川西北高原具有代表的区域作为调查样地.通过调查研究和收集的资料整理,初步掌握了川西北高原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认识了药用植物资源与植被,地貌,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关系;揭示了药用植物资源的分布特点:并对药用植物品质与生态环境相关性进行了评价,提出了药用植物资源开发与野生抚育并重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0.
贵州蕨类药用植物种类与地理分布的研究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为贵州蕨类药用植物资源研究的第二报。在贵州蕨类药用植物资源的研究中,贵州现有蕨类药用植物352种11变种3变型,其中59种3变种2变型为贵州蕨类药用植物新资源,本文报道了其余29种。查证《贵州中药资源》中记载的31种蕨类药用植物拉丁学名为异名,提出贵州蕨类药用植物中需重视加强资源保护的种类及应充分利用、发挥资源优势的种类。  相似文献   

11.
我国西南地区自然环境与药用植物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我国西南地区四川、贵州和云南三个省区的自然环境状况及其药用植物资源多样性,并从生态学对策角度对西南地区药用植物资源利用和保护提出了建议,对于西南地区开发利用植物资源尤其是药用植物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基于GIS的中国松树萎蔫病发生的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松材线虫在中国被认为是最具有破坏性和威胁性的外来入侵生物种之一.松材线虫潜在的区域扩散不论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还是从经济损失的角度都会对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的服务功能和美学价值产生很大的影响.在中国存在很多的松材线虫容易感染的寄主植物,其中日本黑松和马尾松已经被证明是最容易感染的树种.媒介昆虫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是松材线虫病在中国传播的主要媒介昆虫.这种天牛主要分布在河北及河北南部的大部分省份,其大范围存在使松材线虫病在中国更大区域的传播和扩散成为可能.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温度和积温都适合松树萎蔫病病原线虫和媒介昆虫的大面积发生.利用GIS对传媒昆虫、寄主树木、病原线虫以及气候等空间信息处理和分析,得出松材线虫病在中国有着极大扩散和传播可能,其中广东部分地区、广西和福建部分地区为松树萎蔫病理论上发生最为严重的区域;安徽、江苏、浙江、上海、湖南、湖北、贵州、四川、河南和山东部分地区为松树萎蔫病理论上发生的适宜区.科学的预防和严格的地区间检疫等措施对目前防止松材线虫更大范围内传播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3.
中国西南地区濒危植物的区系地理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根据《中国植物红皮收》第一册,中国西南地区共有濒危植物(除去稀有和渐危植物)28科,41属,52种,笔者对这些植物的生活型、分布区类型、地理分布和植物区系分布的特征进行了分析,主要结果表明:从属性的分布区类型来看,西南地区37属濒危种子植物中,热带分布型有16属,占种子植物属的43.3%,温带分布型有19属,占51.4%,中国特有分布型只有2属,其中1属为西南地区特有属,说明属的特有分布现象不明显;从西南地区52种濒危植物的水平分布来看,有33种为西南地区特有种,占63.5%,说明种的特有分布现象明显;西南地区跨越了我国仅有的2大植物区,5个地区,植物区系成分复杂。  相似文献   

14.
据江西庐山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调查显示,该保护区共有1 859种药用植物,其中药用藻类4种,药用真菌22种,药用地衣10种,药用苔藓21种,药用蕨类131种,药用种子植物1611,常用中药328种,药用珍稀濒危植物137种,药用观赏植物180余种,药用特有种植物116种,农兽药植物169种。此外,还发现24种江西地区记录新分布,模式标本24种,以庐山、牯岭命名的植物有25种,并介绍了药用植物资源合理利用的概况。  相似文献   

15.
通过调查湘西地区药用植物的地理分布格局及分析其成因,为湘西地区药用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提供参考。基于实地考察与相关文献查阅的研究结果表明:热带、亚热带、温带分布型分别占湘西药用植物总数的45.35%,98.55%,43.63%,亚热带分布占绝对优势,温带和热带成分大致相当;在垂直方向上,药用植物分布格局符合植物垂直分布的Rapoport法则,即药用植物种类丰富度呈现出随着海拔升高先增加后降低的现象;在水平方向上,北部县域的药用植物物种多样性高于南部县域。  相似文献   

16.
在对现有文献资料查阅和统计的基础上,结合早春类短命植物的生长周期特点,对东北温带森林早春类短命植物种类及区系分布特征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结果显示:东北地区有林下早春类短命植物60种,8个变种,15个变型,分属于8科22属.科的组成以毛茛科和罂粟科为主,包括早春类短命植物49种,占所有早春类短命植物的59.0%;紫堇属和银莲花属植物居多,占所有早春类短命植物的1/3以上.属的区系分为4个类型1个变型,其中北温带分布类型是早春类短命植物的主要成分,包括10属49种,其次为旧世界分布类型,包括6属11种.  相似文献   

17.
贵州山茶属植物地理分布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山茶科Theaceae之山茶属Camellia L.约有220余种,为亚洲特有植物,主要分布我国南部、西南部、东南部省区.据不完全统计贵州野生种有52种6变种,其中特有种21种.该属植物是分布区重要的森林组成种类,特别是在地带性的常绿阔叶林中尤其显著;同时,该属植物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如茶叶是世界著名的饮料、茶油是重要的食用和药用油料、茶花是全球有名的观赏花卉等.至今,时该属植物的开发利用远远落后于时代的要求,本文在研究该属植物地理分布的基础上,侧重于对有观赏价值的种类,结合近几年来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自古就是药材生产和贸易大国。药材的种植和贸易是中国封建经济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反映了中国医学水平的发展情况。改革开放以来,学界研究集中于药材品种及地域分布、药材流通与贸易、药材造假与辨伪及药材对社会产生的影响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调查统计得出杭州西湖风景区共有野生珍稀植物17种,隶属于12科17属.简要论述了西湖风景区野生珍稀植物生长的自然条件和分布现状.对西湖风景区野生珍稀植物进行了区系分析,发现西湖风景区野生珍稀植物东亚和中国特有分布特征明显.  相似文献   

20.
安徽大别山多枝尖山区植物区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多枝尖山区地处大别山腹地主峰分水岭的主段,为筹建中的自然保护区.该区有种子植物1313种(含种下等级),隶属569属,143科,是大别山植物区系中最丰富、最具代表性的地区之一.该区植物区系起源古老,特有现象明显,是南北方植物迁徙的主要通道之一.通过对本区与大别山南北坡及与邻近地区植物区系的对比分析,笔者赞同将整个大别山植物区系划归华东植物区系.赞同将宜昌至襄樊一线作为华东与华中区系的分界线.华东与华北区系的分界线在安徽西部约在大别山以北的霍丘南部,向东经嘉山至苏北一线.并提出天目山、黄山与大别山的植物区系成分趋于一体,大别山西缘的麻城至蕲春一线是华东区系中以天目山,黄山、大别山为核心区的西北边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