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浅析陶瓷书法在粉彩装饰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文君 《景德镇高专学报》2012,27(2):101-102,116
陶瓷粉彩艺术肇源于康熙五彩,经过历代陶瓷良工巧匠的精心耕耘,已然成为陶瓷林苑中的一朵奇葩。随着陶瓷技术的深入发展,粉彩在装饰技法上,在不断创新发展,表现形式日渐丰富,尤其是雕刻、开光、书法等艺术形式的融合,进一步丰富了粉彩艺术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增添了粉彩的艺术魅力。本文论述了陶瓷书法的美学特征,陶瓷书法在粉彩装饰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2.
"珠山八友"是民国时期景德镇最有影响力的陶瓷美术家,是新粉彩运动的主要倡导者。海上画派是形成于上海的中国近代最重要画派之一,对"珠山八友"新粉彩风格的形成产生了非常重要影响。在海上画派的影响下,"珠山八友"新粉彩显现出与海上画派极为相似的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3.
粉彩是景德镇传统陶瓷装饰中极为重要的类型之一,其制作工艺为在烧好的素器釉面上进行彩绘,再入窑经600℃至900℃温度烧制而成。本文紧紧把握粉彩艺术发展脉络,深入剖析粉彩瓷的主要题材,从而提炼出"粉彩创新"这一精髓。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灵魂和原动力,更是人类艺术发展的生命。笔者研究的重要现实意义:通过粉彩艺术的创新表现,可以更好地了解粉彩装饰的审美特征,在粉彩装饰研究领域形成一定的学术观点,并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青花作为陶瓷的一种装饰,是陶瓷生产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青花瓷是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青花瓷、粉彩瓷、颜色釉瓷和玲珑瓷)之一,一直被誉为国瓷。她清丽、隽逸,千百年来不断地向世人展现其迷人的风采,处处给观者美的享受与启迪。本文阐述了青花瓷的文化特征和意蕴等内容。  相似文献   

5.
《景德镇高专学报》2010,(4):I0014-I0014
刘锦娟,出生于景德镇陶瓷绘画世家,高级工艺美术师,景德镇民间文化艺术协会理事,一九九六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美术学院,自幼学习陶瓷美术,从师于工艺美术大师胡光震先生,尤擅长工笔粉彩,花鸟技法,其作品风格雅致,多次获奖,深受业内人士推崇和藏家青睐,极具收藏价值。  相似文献   

6.
古彩是一种景德镇较为传统的陶瓷装饰技法,笔线刚劲有力,形象概括夸张,色彩对比效果鲜明,具有强烈、质朴的民间艺术特色。古彩作为景德镇官窑瓷中的珍品,多用于彰显富贵显赫,具有独特的工艺要求,号称瓷中"国粹"。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古彩的绘画题材虽然取材广泛,但是缺少艺术浪漫的特性,且古彩装饰技法的程式化,要求一招一式都有规矩,且颜料和用笔都是特制的等一系列因素的限制,古彩的发展几度举步维艰,壁垒重重。因此,探索一条古彩装饰创新的路子,是拯救乃至发展古彩技法的根本途径,也是本文研究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7.
作为景德镇窑四大传统名瓷之一,粉彩在景德镇陶瓷文化历史上扮演着辉煌的角色。其创作题材广泛,包括人物、山水、花鸟等等,然而,粉彩山水与其它几种题材所体现出的风格特色迥然有别,其中蕴含了意味浓厚的“文气”。本文试图以李小聪粉彩山水为例进行挖掘分析,具体阐述这种特殊题材中所体现出的意境之美。  相似文献   

8.
景德镇陶瓷艺术,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表现形式,随着陶瓷艺术的发展,陶瓷装饰不断出现新技巧,高温颜色釉在装饰中的巧妙运用,就是其中之一。颜色釉瓷是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一。颜色釉又是陶瓷装饰历史最悠久、色彩见丰富的表现形式,以其独特的艺术风貌和装饰形式,吸引着上至皇族、下至庶民、远至外夷、近至华裔的群众喜爱。古往今来,颜色釉作为陶瓷装饰的始祖,始终伴随着瓷都景德镇乃至中国陶瓷的发展历程。本文拟从分析高温色釉装饰元素瓷画意蕴美,及高温色釉前景,阐述艺术特性及现代审视的一己之见。  相似文献   

9.
陶瓷装饰技法能成为完整的文化传播符号和具备世代流传的基本价值,是因为陶瓷装饰技法的形成和发展,是文化与艺术、理性与感性、现代与传统等方面的有机统一。它既要立足中国传统装饰技法的成就,又要善于跟上时代的步伐,根据市场的需求,发展丰富的综合的现代陶瓷装饰技法。  相似文献   

10.
中国陶瓷之所以成为中国文明的象征,是由其造型、材质和具有民族特色的装饰决定的.我国的陶瓷装饰的材料十分丰富;从工艺上讲有釉上彩、釉下彩、釉中彩合称陶瓷三大类装饰,陶瓷颜料也十分丰富,即有中国传统的精粹釉下青花、高温颜色釉、又有釉上的粉彩、古彩,这两种极具有代表性的两大传统釉上彩艺术门类.而外来泊的西洋彩--新彩,随着陶瓷绘画的发展,形成了一种有别于传统釉上彩的陶瓷装饰新品种也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新彩旧称洋彩,这种釉上彩陶瓷新材料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从德国等欧洲国家传入中国引进的,一种全新的陶瓷装饰技法.本文仅就陶瓷新彩的工艺及美学特征作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11.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对仪态端庄的女子世人爱之。历代曾出现许多不少仕女的佳作,唐代仕女图是最为繁荣的时期,唐的端庄大度,宋的严谨细致,元的粗狂奔放,明的婀娜多姿。步入现代社会以后,粉彩仕女画继承了优秀的文化传统、打破了古老的陶瓷技法,与二十一世纪现代社会的精神面貌相结合而创作出新的粉彩瓷上仕女,成为景德镇陶瓷绘画艺术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又是一个独立的画种。  相似文献   

12.
"康乾盛世"的对外开放政策为粉彩的制作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以郎世宁为代表的传教士的入华传教活动,带来了西方绘画热潮及西洋绘画的绘画风格和技法、清代统治阶级对粉彩装饰的爱好、鼓励及支持,康熙、雍正时期严厉的官窑制度,这些方面造就了西洋绘画对当时粉彩装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巢东海 《景德镇高专学报》2012,27(3):I0006-I0006
巢东海,1963年生于景德镇陶瓷世家,先后在景德镇艺术瓷厂、景德镇湖田瓷厂工作达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陶瓷设计及绘画工作经验,在粉彩花鸟艺术方面有很高的造诣。  相似文献   

14.
民国时期"珠山八友"成员何许人借鉴学习文人山水画的意境和技法,并且将其与陶瓷绘画材料成功结合形成独特的瓷绘艺术风格,开创瓷绘粉彩雪景山水,是近代陶瓷绘画史上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15.
陶瓷是景德镇的立镇之本,称都之源。几千年的发展历程,积淀了传统陶瓷文化的深厚底蕴,凝聚成"大器成景,厚德立镇"的景德镇精神。历史地看,景德镇精神的凝聚贯穿于传统陶瓷文化发展的全过程;辩证地讲,景德镇精神既统一于传统陶瓷文化,又有其特殊性。弘扬景德镇精神,要结合时代特征,充分汲取传统陶瓷文化的养分,深化改革,锐意进取,不断助力陶瓷文化自强,实现陶瓷文化振兴,进而丰富景德镇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16.
《景德镇高专学报》2009,24(3):I0009-I0009
吴志伟,1983年出生于江西景德镇市。陶瓷工艺美术师,景德镇陶瓷美术家协会理事。毕业于陶瓷学院美术系,擅长陶瓷粉彩人物、花鸟,其作品曾多次参加景德镇市瓷博会展览,得到专家的一致好评。2008年粉彩艺术作品刊登于景德镇瓷源民窑学会精品专卖集,并被评为优秀作品。  相似文献   

17.
王婷 《景德镇高专学报》2014,(2):123-124,136
粉彩作为一种特殊的工艺表现形式,是景德镇传统陶瓷中重要的艺术分支。由于其文化及艺术特质源于繁复的工艺、特殊的题材等因素,因此,关于粉彩的文化特质的探讨,也一直是陶瓷研究领域争议不断的热点话题。本文通过从工艺和创作题材两个层面来浅析粉彩的文化属性,并试图从中分析二者之间的表现关系。  相似文献   

18.
《景德镇高专学报》2011,26(3):I0013-I0013
郭云霞,艺名素云,1977年出生于江西都昌,江西省工艺美术师,九九年毕业于陶瓷学院美术,后一直在景德镇从事陶瓷专业设计工作。尤其在青花领域里颇有研究,其作品多次参加国外展评并获奖,并且2005年赴邀新加坡、马来西作艺术交流,其作品风格独特,融中国写意水墨画技法和传统陶瓷装饰为一体,作品新颖,精巧。  相似文献   

19.
学习素描是为油画打基础的,而传统中国画则是从线描开始。对比油画和传统中国画的表现方法,把素描和油画技法引用到现代陶瓷装饰上来可丰富其装饰内容,增强传统装饰技法的表现力,增强画面的可观性,是中国传统陶瓷装饰与西方绘画语言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20.
《景德镇高专学报》2009,24(3):I0007-I0007
潘新,艺名新诚,1982生于景德镇,景德镇陶瓷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画院江西分院常务理事、中国景德镇民间文化艺术协会会员、景德镇骨干堂陶瓷工作室主任。自幼爱好艺术,多年来酷爱陶瓷绘画,得益于王锡良大师指点,技法日渐成熟。形成自己独有的陶瓷艺术风格,利用景德镇传统陶瓷工艺技巧和陶瓷书画艺术来表达自己的艺术情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