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黄积烨  张立 《科技资讯》2010,(28):245-245
针对夜间会车时远近光灯切换不及时给驾驶员带来的危害,介绍了一种汽车前照灯自适应控制器的主要功能,讨论了该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及实现过程,并将该控制器样品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汽车前照灯自适应控制器能有效解决汽车驾驶员夜间会车时远光灯与近光灯的自动切换,保障了汽车驾驶员的交通安全。  相似文献   

2.
戚金凤 《科技资讯》2014,12(18):9-10
驾驶员在夜间会车时忘记切换远近光灯或切换不及时造成的交通事故时有发生,为了减少这种事故及提高驾车的安全性,本文介绍了一种汽车灯光智能控制系统,分别对该系统的主要功能、环境光检测电路与光强判断电路、单片机控制电路、继电器控制车灯电路、系统供电电路、系统软件逻辑设计等作了详细的介绍,并进行了系统安装调试,试验结果表明:汽车灯光智能控制系统能有效解决驾驶员夜间会车远近光灯切换,保障了汽车驾驶员的交通安全。  相似文献   

3.
这种汽车夜间会车自动变光器由集成电路和其他电子器件所组成,能与前方150米以远的车辆实现互闭远光灯,并改用近光灯,保证车辆夜间安全交会。该自动变光器可以单车安装,与前方手控装置的车辆实现互闭,还可以二车同时安装实现互闭,当前方车辆灯光久开不熄时,本自动变光器也能自动产生闪光,间隙照亮前方道路,实现安全行车。本自动变光器在白天还可作为危险报警闪光器使用。本发明已获得专利权。  相似文献   

4.
周奕财 《科技信息》2013,(22):428-428
夜间行车是每个驾驶员经常会遇到的情况,了解夜间行车的特点,掌握夜间行车的一般规律,尤其是夜间正确使用灯光、控制合理的车速、增大行车间距、准确判断路况、注意休息克服视觉疲劳和体力疲劳,是每个驾驶员不可缺少的基础知识,对确保行车安全非常重要。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来的夜间行车经验和从事车辆调度后车队夜间行车经验的交流以及其它方面的夜间行车经验,多方面总结。夜间的行车特点与白天不一样,光线黑暗观察判断困难,影响安全驾驶。据有关资料表明夜间发生的交通事故约26%,而且夜间容易发生恶性交通事故。行车的困难程度也比白天要大一些,危险也大一些。所以对每个驾驶员来说,了解夜间行车的特点,掌握夜间行车的一般规律,尤其是夜间正确使用灯光、控制合理的车速、增大行车间距、准确判断路况、注意休息克服视觉疲劳和体力疲劳是每个驾驶员不可缺少的基础知识。现就自己多年的行车经验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5.
货车、长途客车经常在夜间长距离地行驶,而黑暗会使人们感到视线不清,道路交通条件较白天差,行车过程中容易出现险情或发生事故,驾驶时应谨记“控制车速、保持距离、仔细观察、避免劳累”的十六字口诀,确保平安。一、为了防止灯光眩目,夜间会车应在对面来车150米以外互闭远光灯,改用近光灯;在窄路、窄桥与非机动车会车时,不准持续使用...  相似文献   

6.
夜晚汽车会车,远光灯的使用是困扰驾驶员的大问题.若开远光灯,则对方驾驶员不能看清路况造成危险;若不开远光灯,则本车驾驶员不能看清路况造成危险.本研究设计完成了一种防眩目的远光灯系统从而彻底解决上述问题.该远光灯系统提出了一种确定汽车行进方向的方向确定算法,通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数据采集板采集时间和位置数据,灵活运用导航技术、液晶装置及系统控制等技术,通过时分控制的方法,允许夜晚会车双方驾驶员都开启汽车远光灯,驾驶员只能看到其驾驶汽车所发出远光灯光线的反射光,而看不到对方汽车远光灯光线.因此本系统允许驾驶员在夜晚会车时打开远光灯,并且做到看清路况、安全驾驶.  相似文献   

7.
山区公路养护作业多数边通车边作业,为了减少养护作业对道路交通的影响,作业工作常常在夜间进行。为了提高夜间道路交通的安全性,以夜间作业区环境影响驾驶员视觉特性理论分析为基础,应用眼动仪等科学仪器,实地采集驾驶员夜间行车速度、视距和驾驶员的心生理反应等数据,分析夜间驾驶员明适应时间与车速的相互关系,不同年龄驾驶员的暗适应时间的变化规律,得到了速度与安全距离的关系模型,最终确定了基于"黑洞效应"的夜间安全行驶距离值,为解决夜间交通安全事故多发提出来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8.
山区公路养护作业多数边通车边作业,为了减少养护作业对道路交通的影响,作业工作常常在夜间进行。为了提高夜间道路交通的安全性,以夜间作业区环境影响驾驶员视觉特性理论分析为基础,应用眼动仪等科学仪器,实地采集驾驶员夜间行车速度、视距和驾驶员的心生理反应等数据,分析夜间驾驶员明适应时间与车速的相互关系,不同年龄驾驶员的暗适应时间的变化规律,得到了速度与安全距离的关系模型,最终确定了基于“黑洞效应”的夜间安全行驶距离值,为解决夜间交通安全事故多发提出来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9.
黄少波 《科技信息》2012,(22):424-424
近年来夜间交通事故呈上升趋势,夜间安全行车十分重要。夜间交通事故多发的原因:一是驾驶员主观上的原因;二是客观存在的原因。预防夜间交通事故多发的对策是需要驾驶员加强自身教育,提高安全意识,也需要道路交通管理部门强化宣传和加大执法与整冶工作,确保夜间安全行车。  相似文献   

10.
基于机器视觉的汽车远近光灯的自适应切换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低续航车辆由于里程所限,多行驶于无中分隔离带的市区和市郊区域。针对该路况下夜间行驶中,驾驶员易出现会车等情况下未按法规正确进行远近光灯切换的现象,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觉的远近光灯自适应切换算法。该算法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对有无路灯场景、无路灯会车场景和无路灯且前车距本车较近场景这三种情况进行识别,并给出与场景规则最相符的灯光使用指示。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实时有效的给出远近光灯的切换策略,既保障了行车的安全性,也避免了远光灯不必要的开启,节约了汽车的电能。  相似文献   

11.
汽车的车灯控制关系到汽车的行驶安全,尤其是在夜间车辆行驶的时候,在会车时车灯如果不能够进行合理的变灯,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该文对汽车大灯在会车的过程中灯光的切换问题进行了分析,设计了相应的电路调控自动变光的距离,通过构建相应的汽车大灯自动开启系统,实现了在不同环境亮度中自动控制开启近光或者远光灯的大灯,从而有效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基于光流分析的车辆转弯及上下坡信息获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前照灯系统存在安全隐患,自适应前照灯系统(AFS)可以有效消除安全隐患、降低交通事故率,准确获取行车环境特征信息是AFS实现自适应照明的前提条件.文章采用摄像头获取车辆夜间行车时驾驶员视野前方视频图像序列,提出了一种图像区域分割方法,结合基于光流模型的图像运动估计方法计算出各个区域的所有像素点的光流速度,并依据不同区域光流速度提出车辆行车环境特征判断准则,来获取夜间行车转弯及上下坡信息,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主要依靠视觉获取相关的道路交通信息。基于草原公路特殊的线形特点,通过在草原公路进行实驾试验,利用眼动仪采集驾驶员眼动指标。分别提取各驾驶员在不同半径平曲线路段行车时的试验数据,探讨驾驶员在草原公路平曲线段行车过程中的眼动规律,分析驾驶员的眼动特性与道路平曲线半径之间的关系。得到平曲线半径对驾驶员的注视持续时间和扫视幅度的影响非常显著,对眨眼持续时间的影响较为显著。驾驶员在小半径曲线行车时,注意力高度集中,紧张感较强;在大半径平曲线行车时,行车感较为舒适,心理较为放松的特点。建议可以适当合理增加不同半径的平曲线来调节驾驶员的驾驶状态,缓解驾驶疲劳。  相似文献   

14.
应用动网格技术和用户自定义函数(UDF)对不同边界层影响下的会车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通过统计不同入口气流速度比例系数时流场分布和气动力数据,分析会车时流场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会车过程中,入口气流速度增大,两车气动力变化幅度增大;逆风车辆侧向力的增长幅度受车速变化的影响更明显.随着两车相对位置的变化,流场的变化使车辆受到的气动力不断变化,且会车前后的波动较大,导致车身发生波动,影响车辆行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高速会车时车身抖动会更加剧烈,行驶的稳定性大幅降低,且两车间距较小易引发交通事故.在实际会车过程中,驾驶员应注意降低车速和控制两车间距,以确保安全会车.  相似文献   

15.
基于ITS的行车安全辅助系统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采用4阶Kalman滤波和X^2检验方法对雷达原始信号进行处理,开发车载扫描式激光雷达探测系统.基于40名驾驶员试验数据,建立驾驶员主观安全距离模型.在考虑驾驶员操作特性和车辆动力学特性基础上,采用分层控制的结构设计安全车距保持控制器.在上述基础上开发行车安全辅助系统,该系统具有安全车距保持、自动起停和前向主动避撞的功能,其稳态距离误差小于1m,稳态速度误差小于1.5m/s。  相似文献   

16.
设计了基于Matlab辅助模糊控制的行车速度安全分析系统.详细介绍了模糊控制器的设计,以及行车速度安全分析模糊控制系统的物理模型和仿真模型.该系统可实时向驾驶员提供行车速度安全状况,可有效避免爆胎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驾驶员的心理紧张程度会直接影响到行车安全,为了研究改扩建道路线形和行车速度差对驾驶员心率变化的影响,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建立相关性模型.结果表明,在改扩建道路中,驾驶员心率增长率与行车速度差成正相关性,当行车速度差达到28 km·h~(-1)时,驾驶员处于紧张状态;驾驶员心率增长率与道路弯坡比成负相关性,弯坡比小于50 m·%~(-1)时,驾驶员处于紧张状态.在施工路段中增加限速标志和减速设施,适当增大路段的曲线半径,可有效提高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揭示驾驶员在高原公路行车时的心率变异性的变化情况,寻求提高行车安全性的途径,利用生物反馈仪在高原公路上进行了实地行车测试。以频域指标LF/HF作为高原公路驾驶员心率变异性指标,在分析驾驶时间、海拔高度与驾驶员心率变异性指标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相关模型。分析结果表明:驾驶员在高原公路行车时,心率变异性受到高原低氧环境和驾驶时间的双重影响;海拔越高,驾驶时间越长,驾驶员交感神经张力越大,使驾驶员疲劳程度增大,安全隐患增大。  相似文献   

19.
加强聘用驾驶员的管理,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提高驾驶员安全行车保障,为社会创造安全和谐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20.
针对汽车夜间行车时因远近光切换不及时而造成交通事故的问题,设计了一套基于OpenMV 机器视觉模块的汽车远近光灯切换系统。该系统使用Python 语言编程,采用Lab 颜色模型,对采集数据进行图像切割及色块识别,实现对图像的实时处理。场景测试实验证明,该系统具备良好的自适应能力,能实现对远近光灯智能化调节,从而提高驾驶员夜间行驶的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