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蛙蠓是一类鲜为人知的吸血昆虫,是双翅目昆虫中古老的类群之一。科学家在白垩纪早期的化石中已发现它的存在,但是直到1986年,Wood和Borkent二人才确立蛙蠓科(Corethrellidae),蛙蠓属(Corethrella)是该科的唯一属。全球已知的蛙蠓共有97种,  相似文献   

2.
蠓类是大自然中几乎随处都可遇到的六腿小飞虫,在我国北方称之为小咬,四川地区叫作墨墨蚊,而在鄂北一带又叫作蟆子,在英文书中称之为“B iting m idge″,是一类具有一对翅膀和刺吸式口器的昆虫,在昆虫分类系统中它们属于双翅目(D iptera)蠓科(C eratopogonidae)。全世界已知的蠓科昆虫约有6000种,被分为约110个属(G enus)及五个亚科(Subfam ily),即澳蠓亚科、细蠓亚科、毛蠓亚科、铗蠓亚科和蠓亚科。我国蠓类已知有除澳蠓亚科以外的4亚科,39属共1015种。但由于蠓类体形很微小(0.8~4毫米),人们肉眼不易辨认,正如唐代诗人元稹所形容为“无…  相似文献   

3.
库蠓是一类体型很小的双翅目(Diptera)昆虫,对商品猪的危害较为罕见,我们于1985至1986年在四川蒲江县肉联厂发现一种严重危害商品猪的库蠓,并对其种类、生态环境、防治措施及其危害程度等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本文记述采自福建将乐县玉华洞内的双翅目眼蕈蚊科昆虫,计四个新种,附插图4幅.  相似文献   

5.
访花传粉是显花植物和动物(主要是昆虫、鸟类和蝙蝠)协同进化的结果,已知显花植物85%是由昆虫传媒授粉的。双翅目寄蝇科是一类重要的访花传粉昆虫,突颜寄蝇亚科和寄蝇族等成虫最常见于各类显花植物上。报告了我国常见的访花传粉寄蝇科4亚科18族54属119种物种名录,它们在农林牧业生产、植物保护、害虫生物控制及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稳定中意义重大,但还没有被认识和利用。  相似文献   

6.
滞育是蚊科(Culicidae)昆虫渡过不利环境的一种重要的适应性策略,同步了个体发育,保证了种群繁衍并对虫媒传染病的病原体有重要的保护作用,影响虫媒传染病的传播周期。对蚊科昆虫滞育的敏感虫龄、关键光周期、滞育虫龄、环境因素、滞育不同时期的生理生化特征以及激素对滞育的调控机理等方面进行了综述。相关研究表明不同种类蚊科昆虫对滞育的响应机制有明显差异,并且激素的作用机理尚不清楚。目前,激素与钟基因等对滞育的调控机制已成为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阐明这些因素在滞育中的作用将有助于推动蚊科昆虫滞育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在与人类健康关系密切的医学昆虫家族中,有一个种类庞杂的类群,这就是吸血双翅目昆虫.这类昆虫虽体型大小各异,但均生有一对善于飞翔的翅,雌性成虫又都有一尖长的喙,可以藉此刺入人畜肌肤吸血,故而通称为吸血双翅目昆虫.它们传播疾病,是医学昆虫中重要的传病媒介类群.吸血双翅目昆虫究竟有哪些?按照昆虫的分类系统,吸血双翅日昆虫是由节肢动物纲中双翅目(Diptera)所隶属的5个科组成.其中包括蚊科(Culicidae)近350种,白蛉科  相似文献   

8.
虞以新 《大自然》2010,(4):49-49
提起蠓,许多人不太清楚。生活在南方水网稻田地带的人们会将晨昏成团飞舞的摇蚊叫做蠓虫,但这不是本文所介绍的蠓。其实只要气温达到15°C以上,任何地方都会有蠓,而且许多蠓娄还会刺叮吸血,只不过因为蠓实在微小,不易引人注意而已,甚至有人将蠓类刺叮误为蚊虫咬,  相似文献   

9.
北京地区草坪昆虫群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北京市不同类型的草坪昆虫群落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共采集到昆虫17 765头,隶属于89个科,11个目.昆虫种类组成主要以膜翅目和双翅目为主,占群落总科数的59.55%,而从数量上则以双翅目和同翅目为最多,占样本总数60.81%,不同类型的草坪昆虫群落组成不同,其昆虫群落丰富度、多样性、优势类群随着季节而成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吸血蠓研究进展(双翅目:蠓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记述了黑龙江省的吸血蠓已知2属45种及其在各地区的分布概况.湿草甸是边缘库蠓等6种库蠓的孳生地.记述了不显库蠓和刺螫库蠓等林区主要库蠓的空间分布特点,不显库蠓是针阔混交林、白桦林和江边林缘的优势种群,刺螫库蠓是江岛、林缘草甸、住区和畜厩的优势种群.综述了刺螫库蠓等6种常见库蠓的季节和昼夜数量动态变化趋势和节律.概述了该省吸血蠓的危害、防治措施及对今后的展望.  相似文献   

11.
徐世建  汪有奎  盛殿军  王清忠 《甘肃科技》2006,22(11):250-251,144
于1994~2002年期间,通过林间调查采集标本鉴定、查阅历史资料,查对有关单位标本等方法,对祁连山保护区双翅目(Diptera)昆虫种类作了全面调查,整理记录双翅目昆虫13科81种。查清了它们的分布、优势种及其危害状况。  相似文献   

12.
虞国跃 《大自然》2011,(6):18-19
一些双翅目昆虫的形态相当奇特,它们的眼睛竟然长在从头部两侧生出的长长的细柄上,如果不仔细观察,人们很容易将这些细柄当成头部长出的角。这些模样奇特的昆虫自成一科,即突眼蝇科,分布于东半球的热带地区,在北美洲只有一种。看到这里,细心的读者可能忍不住要问:这些昆虫的眼睛为什么会有如此奇妙的结构?  相似文献   

13.
湖北省的菌蚊记三新种:(双翅目:菌蚊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1984年作者在湖北省神农架和武当山采集的标本,描记了双翅目菌蚊科的真菌属一新种、巧菌蚊属二新种,附有雄外生殖器图,与近似种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
双翅目大蚊科(Tipulidae)的棘膝大蚊属(Holorusia Loew)包括本科体型最大的种类(翅展可达100mm左右),世界已知近百种,主要分布在东洋区,有63种及2亚种。我国四川5种,广东1种。海峡两岸各3种;广西此属为新记录,在此记述2新种,模式标本收藏在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棘膝大蚊属很长时期均采用Ctenacroscelis Enderlein属名,Vane-Wright(1967)证明是Holorusia的异名,Alexander(1971)也讨论了此属的情况。  相似文献   

15.
漫谈蚊子     
周佩玲 《大自然》2012,(5):66-67
蚊子隶属于昆虫纲双翅目蚊科,全球已发现3000余种,除南极洲外,其他各洲均有分布,其中按蚊属、伊蚊属和库蚊属最为常见。蚊子的平均寿命不长,雌蚊为3~100天,雄蚊仅为10~20天,其生活史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阶段。成蚊通常在水面上产卵,1~2天后卵孵化成幼虫(又称:孑孓),随后的5~7天里,幼虫经历4次蜕皮变化为蛹,再经2~3天蛹破裂、羽化为成虫,整个世代历时1~2周。雄蚊在羽化后24小时之内就可以交配。当大量雄蚊在空中群舞时,  相似文献   

16.
北京白河湿地夏季昆虫群落组成特征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研究利用网捕法对北京市白河湿地昆虫群落进行了调查,共获标本21 429只,隶属于15目149科.其中,叶蝉科、爪姚科、盲蝽科、蚜科、潜蝇科、飞虱科、摇蚊科等19科为优势或常见科.在不同功能类群中,植食性昆虫最占优势,捕食性和寄生性昆虫个体较少,但类群较多.白河湿地昆虫群落的组成不仅较北京人工草坪群落和圆明园群落丰富,而且也较河南黄河、江西鄱阳湖以及厦门马銮湾3个湿地昆虫群落丰富,并以双翅目和膜翅目尤为突出.昆虫是湿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湿地昆虫群落多样性对湿地生态系统功能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白河湿地虽然面积较小,却蕴藏着丰富的昆虫多样性,应引起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17.
利用黄盘采集法(诱捕法)和网扑法对拉鲁湿地昆虫群落进行了初步研究,共获得标本1582号,隶属于9目38科,其中双翅目为绝对优势目,其优势度指数为74.91.脉翅目为稀有目,其优势度指数为0.07;麻蝇科、摇蚊科为优势科,其优势度指数分别为36.35、14.29;蜓科、草蛉科、凤蝶科等8科为稀有科;其它为常见科.在不同功能类群中,中性昆虫占优势,捕食性和寄生性昆虫个数较少.  相似文献   

18.
舞虻科(Empididae)是中小型虻类,与长足虻科(Dolichopodidae)在短角亚目(Brachycera)中组成舞虻总科(Empidoidea),体多黄、灰或黑包,极少数像长足虻那样具金属光泽。舞虻科广布世界各地,已知约120属、3300余种,是仅次于食虫虻科(Asilidae)的一个大科。成虫大多为捕食性的,以蕈蚊、摇蚊、沼大蚊和蚋等双翅目昆虫和同翅目的木虱为猎物;有些舞虻是访花的,以长喙吸食花蜜。幼虫也是捕食性的,常见于土中、朽木中、落叶层中以及垃圾堆中;有些幼虫生活在水中或半水生,捕食蚋的幼虫、毛翅目石蚕的蛹等。虽然舞虻的食性和幼期的生物学所知尚少,但它们在自然界对某些害虫的抑制作用已受到重视,可以说是一类值得注意的有益昆虫。  相似文献   

19.
利用黄盘采集法(诱捕法)和网扑法对拉鲁湿地昆虫群落进行了初步研究,共获得标本1582号,隶属于9目38科,其中双翅目为绝对优势目,其优势度指数为74.91.脉翅目为稀有目,其优势度指数为0.07;麻蝇科、摇蚊科为优势科,其优势度指数分别为36.35、14.29;蜓科、草蛉科、凤蝶科等8科为稀有科;其它为常见科.在不同功能类群中,中性昆虫占优势,捕食性和寄生性昆虫个数较少.  相似文献   

20.
报道贵州姬蜂虻属(双翅目:蜂虻科)3新种.模式标本存中国农业大学昆虫标本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