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藏羚羊属偶蹄目、牛科、山羊亚科、藏羚属动物,为青藏高原特有种,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并被列为《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中,是世界范围内严格保护和禁止贸易的物种。藏羚羊生活于海拔4100~5200米之间的高寒荒漠草原和荒漠草甸环境中。主要食物为禾本科和莎草科以  相似文献   

2.
藏羚及其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羚(Pantholops hodgsoni)英文名为Tibetan Antelope或Chiru,又名藏羚羊、长角羊、羚羊,分类上属偶蹄目、洞角科、藏羚属。雄性有一对令人注目的长角,乌黑发亮,矗立于头顶,长约60厘米~70厘米,侧面远望,二角重叠,颇似一角,故有“一角羚”之称;雌性无角。其主要分布在我国青藏高原的青海、西藏和新疆,另外在印度西北部拉马克地区也有极少量分布。藏羚主要生活在海拔4,000米~5,500米的高原地带,常活动于荒漠草原、草甸等环境中,特别喜欢在有水源、地势平坦的草滩上活动。藏羚是一雄多雌的动物,冬季发情期间,雄性间有激烈的争雌现象。交配过后,雌雄分群活动,雄羚结成2头~6头的小群,而雌羚则结成百头的大群。这段时间,雌羚晨昏活动,白天卧于自己挖掘的小坑内,因而在野外多  相似文献   

3.
高原的罪恶     
在令人神往的青藏高原上时而奔跑、时而漫步,自由生活的藏羚羊是我们中华民族家园的一道美丽的风景,也是我们中国特有的动物。现在它们被成百上千地捕猎,而疯狂的盗猎者仅仅是为利益所驱动,因为藏羚羊的皮、毛、绒都很值钱。藏羚羊的数量因此而急剧下  相似文献   

4.
藏羚档案     
青藏高原的特有物种藏羚。藏羚是世界上分布海拔最高的有蹄类动物之一,它们生活在"世界屋脊",在"云中漫步"俯瞰大地。在广袤无垠的荒原上活跃着它们矫健敏捷的身影。它们奔跑迅速,在高原缺氧的严酷环境下,奔跑时速可达70~110公里。它们在高寒、缺氧,被人类视为"生命禁区"的严酷环境中顽强地生活,塑造了强健的体魄和惊人的耐力,藏羚的长距离迁移最长可达700公里,相当于十几个"马拉松"的距离。  相似文献   

5.
当藏羚羊通过胃藏公路时.过往车辆自动 停车让行。 甘V V V.. { ~.绷口汉盈习抽目梦‘一 世界濒危动物—中国藏羚羊,又 称长角羚、羚羊.生活在我国四川、青海、 新疆等地。尤其是在青海的可可西里,国 家已经在那里建立了保护区,为这些高 原精灵提供了一个绿色家园。珍稀动物藏羚羊~~  相似文献   

6.
《大自然》1999,(2)
藏羚羊主要分布于中国青藏高原,是青藏高原动物区系的典型代表。经过漫长的自然演替和发展,该物种种群曾达到相对稳定状态,且数量巨大。但从80年代末开始,该物种遭受了从未有过的大规模盗猎,种群数量急剧下降。针对猖獗的大肆盗猎藏羚羊和走私藏羚羊绒的非法活动,中国各有关方面作出了巨大努力,实施了一系列打击行动,然而上述非法活动仍在继续。为有效遏制非法盗猎藏羚羊及走私藏羚羊绒的犯罪势头,中国国家林业局将会同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及中国有关方面继续采  相似文献   

7.
藏羚羊盗猎犯罪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羚羊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近年来随着藏羚羊毛制品在国际黑市上的热销,使该物种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盗猎,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巨大的经济利益、盗猎工具的不断更新、藏羚羊自身大区域的活动范围、周边地区民族成分的复杂性等因素都是藏羚羊遭受严重盗猎的主要原因,对如何保护藏羚羊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简讯     
《大自然》1999,(4)
为了让全社会了解藏羚羊保护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6月15日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北京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和中国科协普及部在北京举办了“保护藏羚羊行动报告会”。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安局、青海省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等单位介绍了藏羚羊保护的情况。国家林业局保护司的领导讲话,进一步  相似文献   

9.
<正>观看央视《新闻频道》的《新闻直播间》关于青藏高原藏羚羊迁徙产仔的科考行动已有时日,青藏高原的美景固然给人印象深刻,但是,藏羚羊的机敏、睿智也让人惊叹。这次科考专家们带着神圣而重要的命题:将首次给藏羚羊佩戴上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定位项圈,以图直观、立体地展示藏羚羊分布状  相似文献   

10.
正在青藏高原雪域冰川的动物王国里,藏羚羊群进行着一年一度的迁徙繁殖之旅,新出生的小藏羚羊呶噜与卓玛在母亲身边度过了快乐的时光。然而在回归美丽故乡的途中,它们遭遇盗猎者围捕,母藏羚羊为了救呶噜坠落悬崖,生死未卜。  相似文献   

11.
青藏高原的广阔天地里生活着许多人们熟知的动物,如雪豹、狼、野牦牛、藏羚羊,胡兀鹫、黑颈鹤等。另外,一些小型的食草动物如高原鼠兔等,由于数量众多.会对草原生态系统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12.
朋友的姿态     
每年的六月,分布在各处的我们(雌性藏羚羊)都会集结在一起,经过长途跋涉,前往可可西里的卓乃湖、太阳湖去养儿育女。一个月之后,我们就会带着新生的小藏羚羊原路返回栖息地。  相似文献   

13.
藏羚羊是我国青藏高原的特有物种.为分析藏羚羊独特的遗传变异特征和核DNA遗传多样性,以5个微卫星标记对50只藏羚羊的等位基因多态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5个微卫星标记共检测到92个等位基因,每个标记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为18.4个(在16~23之间),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1.1;5个微卫星标记的多态信息含量均在0.8573以上,为高度多态标记,其中L03标记的多态信息含量最高,达0.9372;各标记的观测杂合度在0.4898~0.9091之间,期望杂合度在0.8770~0.9504之间,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8990,属于高度杂合标记,遗传变异丰富.这些筛选出的多态性微卫星标记可应用于藏羚羊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分析及遗传图谱的构建等工作.  相似文献   

14.
科技事件     
藏羚羊"认可"迁徙通道4月17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杨奇森在英国《自然》杂志发表文章,报道该研究组在青藏铁路沿线通过实地监测,发现藏羚羊的迁徙活动已基本适应青藏铁路野生动物通道这一事实,对前一阶段少数境外媒体就  相似文献   

15.
藏羚羊是生活在我国青藏高原的特有动物,一般栖息在海拔4000~5500米的高原荒漠、冰缘冻土带及沼泽周围,生存环境极其恶劣。它们耐寒、抗病、轻灵,且食量小、食质粗。它们“与世无争、与人无争”,默默地与严酷的自然抗争,在“生命禁区”里创造着壮美的奇迹。这些  相似文献   

16.
《大自然》1999,(2)
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IFAW)近日为保护藏羚羊提供人民币八万三千元,已交到青海省治多县西部工委(野牦牛队)手中,用于今春反偷猎巡山活动。1998年12月,中国国家林业局发布白皮书,呼吁国际社会通力合作保护藏羚羊。白皮书指出,大规模的捕杀已导致藏羚羊数量急剧下降。专家们悲观地估计,如果偷猎行为不马上被  相似文献   

17.
《科学世界》2005,(8):15-15
随着影片《可可西里》的热播,可可西里成为社会各界人士的一个热门话题,在很长时间里,藏羚羊成了可可西里的代名词,人们对可可西里的认识随影片迅速升华并且艺术化,但却仅仅停留在了藏羚羊上。  相似文献   

18.
分别于2012年5—6月、12月及2013年6—7月在新疆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样线法调查了藏羚羊(Pantholops hodgsoni)、藏野驴(Equus kiang)、野牦牛(Bos grunniens)3种有蹄类动物的数量和分布状况,据此估算了3种动物在保护区内的数量,得到如下结果:1)保护区内藏羚羊、藏野驴和野牦牛的平均密度在夏季分别为:(2.2±1.0)(SE)只·km-2、(0.4±0.2)只·km-2、(0.1±0.1)只·km-2;在保护区东部冬季分别为:(0.1±0.1)只·km-2、(1.2±0.4)只·km-2、(3.4±2.7)只·km-2;2)保护区内有藏羚羊约16 617只(95%置信区间为9 624~24 890),藏野驴约11 030头(95%置信区间为8 018~16 448),野牦牛约14 850头(95%置信区间为11 943~19 077);3)藏羚羊主要分布在保护区的西部地区,其中位于保护区西南部的兔子湖区域是藏羚羊的一个重要产羔地.夏季产羔期,大量雌性藏羚羊聚集于此产仔;野牦牛、藏野驴主要分布于保护区东部.本研究的结果可以为保护区管理部门提供有关这3种有蹄类动物的基础数据,便于保护区管理机构掌握它们的变化动态和趋势,从而为科学管理这些动物种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世界博览》2008,(2):84-85
2007年10月21日,为期一周的探路者GORE-TEX"重返可可西里,保护藏羚羊爱心之旅"终于画上圆满的句号。"重返可可西里"一行三十人的队伍完成了探访高原精灵藏羚羊的任务,真切感受到了藏羚羊守护英雄的艰辛与伟大,并代表探路者公司为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捐赠10万元现金和30套探路者户外装备,用于可可西里藏羚羊的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20.
王方辰 《科技潮》2001,(9):33-38
今年年初,爱立信(中国)有限公司的高层领导根据该公司关注生态、关注环保的一贯宗旨,决定资助中国西部的生态建设和藏羚羊的保护工作。他们把这一决定电告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才嘎局长。几天之后,一个简单的签字仪式在爱立信(中国)有限公司总部举行。不久,6辆“战旗”牌吉普车、野外装备与200万元资金,逐步落实到可可西里国家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